本實用新型屬于保險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識別記錄存取信息的智能存儲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保險柜根據不同的密碼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保險和電子保險兩種,其中機械保險價格比較便宜,性能可靠;電子保險是將電子密碼、IC卡等智能控制方式的電控鎖應用到保險柜中,其特點是使用方便,特別是在賓館中使用時,需經常更換密碼,因此使用電子密碼保險柜,就比較方便。而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已有一些保險柜的電控鎖已經使用到了指紋識別開鎖技術,采用指紋識別的方式具有開鎖方便且保密性強的特點。
為防止保密文件泄密,一般也會存放在保險柜中,但是文件需要保密的是其記載的內容而不是文件本身,現有的保險柜無法記錄存取人身份、開柜取件的次數,也無法對存取的文件進行識別、記錄,故仍然存在泄密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保險柜無法識別記錄存取信息的技術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識別記錄存取信息的智能存儲柜。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包括一設有可開關的柜門的柜體和一安裝在所述柜門上的可鎖住所述柜門的電控鎖,其還包括:
一用于識別可開啟所述電控鎖的開鎖卡令的卡令識別單元,所述卡令識別單元安裝于所述柜門上;
一用于識別標記物品的物品識別單元,所述物品識別單元安裝于所述柜體內;
一與所述卡令識別單元、所述物品識別單元以及所述電控鎖分別通過有線傳輸介質交互的記錄處理單元,所述記錄處理單元安裝于所述柜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還包括一與所述記錄處理單元通過有線傳輸介質交互的顯示屏,所述顯示屏安裝于所述柜門上。
優選的,所述開鎖卡令為IC卡和/或存取人指紋,所述卡令識別單元為 一可識別所述IC卡的讀卡器和/或一可識別所述存取人指紋的指紋識別器。
優選的,所述標記物品貼有已編碼的電子標簽,所述物品識別單元為一可通過RFID(基于超高頻信號進行的通信識別)技術對所述柜體內的所述電子標簽進行掃描識別的射頻識別器。
優選的,所述顯示屏為人機交互觸摸屏。
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還包括一通過有線傳輸介質與所述記錄處理單元交互的遠程計算機。
優選的,所述有線傳輸介質為雙絞線、同軸線纜或光纖。
本實用新型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柜門包括對開的第一柜門和第二柜門,所述電控鎖包括至少兩設于所述第一柜門中的鎖扣,其中一所述鎖扣設于所述第一柜門頂部,另一所述鎖扣設于所述第一柜門側邊中間位置,所述柜體和所述第二柜門于對應位置設有供置納所述鎖扣的插槽;所述第一柜門上還設有一與所述電控鎖對應的鑰匙孔和一用于斷電時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斷電應急鑰匙。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所述智能存儲柜的交互方法,其包括:
所述卡令識別單元識別所述開鎖卡令并向所述記錄處理單元發送識別信號;
所述記錄處理單元接收所述識別信號后記錄所述開鎖卡令對應的存取人信息,并向所述電控鎖發送開鎖命令,同時向所述物品識別單元發送掃描識別命令;
所述物品識別單元接收掃描識別命令后對所述柜體內的物品進行掃描識別并將掃描識別的物品變動信息反饋給所述記錄處理單元;
所述記錄處理單元統計記錄所述開鎖卡令對應的存取人信息(如姓名、職位)和所述物品變動信息。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所述智能存儲柜在通電情況下,一方面,所述卡令識別單元可對所述開鎖卡令進行識別,只允許持有存取IC卡的或錄有指紋的人員開啟,保證物品的安全;另一方面,所述物品識別單元可對所述柜體內的標記物品進行實時的掃描識別,而所述記錄處理單元將存取人信息和物品變動信息處理統計并傳遞給所述顯示屏顯示,通過所述顯示屏可隨時查看標記物品的存取情況。以此不僅可保證標記物品的安全,還可記錄每份標記物品的變動信息,可有效管理柜內物品,做到進出可控,可記錄查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的關閉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的打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的交互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的交互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的信息查詢交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存儲柜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和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智能存儲柜,柜體正面設有對開的第一柜門1和第二柜門2。第一柜門1上設有電控鎖3,電控鎖3包括設于第一柜門1頂部和側邊中間位置的兩個鎖扣,對應的柜體正面上部以及第二柜門的側邊中間位置設有供置納鎖扣的插槽4。第一柜門1外表面設有顯示屏5、讀卡器6、指紋識別器7和與鑰匙孔8,顯示屏5位于上方,讀卡器6和指紋識別器7組成卡令識別單元且位于顯示屏5下方,鑰匙孔8位于中間且靠近側邊,另外對應鑰匙孔8設有可打開電控鎖3的斷電應急鑰匙(用于斷電急需的時候使用)。柜體內的底部設有內置組件9,內置組件9包括物品識別單元和記錄處理單元,物品識別單元為一可識別已編碼的電子標簽的射頻識別器。其中,如圖3所示,記錄處理單元與顯示屏5、讀卡器6、指紋識別器7以及物品識別單元分別通過屏蔽雙絞線連接并進行信息交互。
工作原理:
需要存放在本實施例的智能存儲柜中的物品可事先貼上已編碼的電子標簽而成為標記物品,而內置組件9的記錄處理單元可事先錄入存取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別、職位、卡令等),以及標記物品的信息(例如物品名、對應電子標簽的編碼信息)。
下面以一次完整的開關柜過程為例對該智能存儲柜的識別記錄的交互方法進行說明,交互流程如圖4所示。
首先,存取人可將IC卡或指紋(即開鎖卡令)接觸讀卡器6或指紋識別器7,讀卡器6或指紋識別器7可識別IC卡或指紋并將識別信號傳送給記錄處理單元。
然后,記錄處理單元記錄IC卡或指紋對應的存取人信息,并向電控鎖3發送開鎖命令,同時向物品識別單元發送掃描識別命令;電控鎖3接收到開鎖命令后自動打開;物品識別單元接收到掃描識別命令后通過RFID技術對柜體內的標記物品進行不間斷掃描識別,并對標記物品的每一次取出或放入的變動信息進行記錄。
最后,合攏柜門1和2后電控鎖3自動關閉并將關閉信號反饋給記錄處理單元,記錄處理單元向物品識別單元發送停止掃描命令并統計記錄此次開啟柜體的存取信息,包括存取人信息和物品變動信息,同時將存取信息傳送給顯示屏顯示。
本實施例在通電情況下,一方面,卡令識別單元可對存取人的IC卡或指紋進行識別,只允許持有IC卡的或錄有指紋的人員開啟,保證物品的安全;另一方面,物品識別單元可對所述柜體內的標記物品進行實時的掃描識別并記錄標記物品的變動信息,確保柜體內的標記物品的安全。
另外可進一步優化,記錄處理單元還可增加存取信息的分類統計功能,分類統計包括:
以物品統計,對某段時間內該物品的領用/歸還次數、時間點、人員等;
以人員統計,統計某人某段時間內,什么時間點,領用/歸還了那些物品,有哪些超時/違規操作等;
以超時統計,顯示所有的超時歸還、報警記錄;
以時間統計,顯示一段時間內的所有操作記錄;
以出柜統計,顯示某時間段內的所有出柜記錄;
以入柜統計,顯示某時間段內的所有入柜記錄。
而顯示屏可選用人機交互觸摸屏,通過顯示屏可向記錄處理單元發送信息查詢命令,方便查看各項統計信息。當然,還可以設置一通過屏蔽雙絞線與記錄處理單元連接交互的遠程計算機,同樣的通過遠程計算機可方便、快捷的實時查詢智能存儲柜內的各項統計信息,如圖5所示,以此可實現物品存取的高效、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