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家居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安全布防功能的智能鎖。
背景技術:
電子門鎖,是基于常規的機械卡阻門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門鎖,是目前智能家居領域中的研究熱點之一。電子鎖與機械鎖相比較,其自身有著操作方便,保密性好的特點。電子鎖是利用電子轉換元件來對鎖具的機械結構進行控制的。電子門鎖中通常有一個專用于存儲秘鑰的電子芯片,存有特定的密碼。另外有一個配套的存有相同秘鑰的鑰匙作為門鎖開啟的工具,當鑰匙中的密碼被送入鎖中的存儲器進行匹配,如果鑰匙中的密碼與這把鎖匹配,鎖即被打開。隨著科技發展,秘鑰已經不局限于傳統的鑰匙,目前諸如芯片卡、手機、遙控器等移動設備均可作為秘鑰的載體。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對電子門鎖安全性越來越重視。申請號為201510966502.4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智能安全電子鎖,通過用戶的指紋圖像、透視靜脈圖像和表皮靜脈圖像驗證來實現開鎖。申請號為201420465788.9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子鎖,其離合器裝在內殼體內,不法分子在門外無法破壞到內殼體,繼而無法人為控制離合器,進而即便破壞了外殼體亦可保證該電子鎖的使用安全。因此,現有技術中主要利用增加驗證模塊或者增加安防設備的方式來提高鎖具的安全性,但無法實現主動預警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一種具有安全布防功能的智能鎖。為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安全布防功能的智能鎖,鎖體內部設有電子馬達和控制模塊,所述的控制模塊上連接陀螺儀和布防功能選擇單元,所述的陀螺儀用于感應門鎖震動。
作為優選,布防功能選擇單元為設置于鎖體上的按鈕。
作為優選,智能鎖與移動設備通信連接,所述的布防功能選擇單元設置于移動設備上。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鎖體內設有與控制模塊相連的藍牙模塊;所述的藍牙模塊和移動設備均通過藍牙與藍牙網關相連,所述的藍牙網關和移動設備均通過網絡與云平臺服務器相連。
作為優選,鎖體內還設有控制電子馬達的電子系統,所述的電子系統通過電子馬達輸入接口與控制模塊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的控制模塊與加密芯片連接,所述的移動設備中設有加密模塊,用于通過藍牙與所述的加密芯片進行開鎖密碼驗證。
作為優選,所述的移動設備中設置有定位自身位置的GPS模塊。
作為優選,所述的控制模塊上設有與電池組相連的電池輸入接口和與鎖體門磁相連的門磁檢測接口。
作為優選,所述的藍牙網關包括MCU和分別與MCU相連的wifi模塊和藍牙收發模塊,分別用于與網絡和藍牙終端設備相連。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利用陀螺儀來感應門鎖震動,起到了主動布防的功能。另外,將鎖體與移動設備進行通信連接后,可遠程通知用戶鎖體的狀態。
附圖說明
圖1一種基于藍牙配置WiFi的網關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門鎖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安全自動開門方法中不同位置示意圖;
圖中:控制模塊1、藍牙模塊2、加密芯片3、陀螺儀4、電池輸入接口5、電子馬達輸入接口6、電子馬達輸出接口7、門磁檢測接口8、電池組9、電子系統10、電子馬達11、鎖體門磁12和UART接口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和說明。本實用新型中各個實施方式的技術特征在沒有相互沖突的前提下,均可進行相應組合。
一種具有安全布防功能的智能鎖,鎖體內部設有電子馬達11和控制模塊1,所述的控制模塊1上連接陀螺儀4和布防功能選擇單元,所述的陀螺儀4用于感應門鎖震動。用戶通過布防功能選擇單元開啟門鎖布防功能后,陀螺儀4開始工作,當監測到門鎖收到振動超過閾值時,將其反饋給控制模塊1,由控制模塊1發出相應的警報??刂颇K1上還可以設有用于調試的UART接口13,以及電池組9相連的電池輸入接口5和與鎖體門磁12相連的門磁檢測接口8,用于供電及檢測門是否關好。
布防功能選擇單元可有多種形式。如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按鈕設置于鎖體上。但更優選的是將其設置于移動設備上。
在一實施例中,鎖體內設有與控制模塊1相連的藍牙模塊2;所述的藍牙模塊2和移動設備均通過藍牙與藍牙網關相連,所述的藍牙網關和移動設備均通過網絡與云平臺服務器相連。布防功能選擇單元可作為一個實體或者App中的一個虛擬選擇按鍵存在與移動設備中。門鎖通過藍牙模塊2與藍牙網關相連,藍牙網關再通過WiFi與外網云平臺服務器相連,同時移動設備也連接與外網云平臺服務器中。由此構成遠程通信鏈路。當陀螺儀4監測到布防狀態的振動后,可通知用戶的手機等移動設備。
在另一實施例中,鎖體內還設有控制電子馬達11的電子系統10,所述的電子系統10通過電子馬達輸入接口6與控制模塊1相連,控制模塊1通過電子馬達輸出接口7控制電子馬達11運行。由此,原有的密碼、芯片等電子系統10也可以通過控制模塊1控制電子馬達,且其控制記錄均會被控制模塊1所存儲,實現監控。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模塊1與加密芯片3連接,所述的移動設備中設有加密模塊,用于通過藍牙與所述的加密芯片3進行開鎖密碼驗證。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移動設備中設置有定位自身位置的GPS模塊。藍牙網關包括MCU和分別與MCU相連的wifi模塊和藍牙收發模塊,分別用于與網絡和藍牙終端設備相連。上述裝置的作用是實現一種基于GPS和藍牙控制的安全自動開門的方法,其需要依賴于藍牙網關實現,這也是設計本實用新型的藍牙網關的意義所在。該方法具體如下:
S1: 在移動設備中預設以門鎖為中心的GPS圍欄范圍(一般為200~500米),并將藍牙網關安裝與室內門鎖附近;移動設備保持藍牙和GPS服務開啟,若上述功能通過App實現,則還需要將上述服務的啟用授權App軟件。
S2:當移動設備處于第一位置時,移動設備僅對自身進行GPS定位而不進行藍牙偵測;
S3:當移動設備由第一位置進入第二位置時,對周邊進行藍牙偵測,不斷監測藍牙信號源;
S4: 當移動設備偵測到的門鎖藍牙模塊信號強度X、藍牙網關信號強度Y和預設開門信號強度值C滿足X>Y和X>C時,移動設備通過藍牙向控制模塊發送開鎖信號;
執行完S4的移動設備將不再發送開鎖信號,直到移動設備離開GPS圍欄后,重復S2~S4。實際執行過程中,執行完所述的S4后,移動設備中可設置終止標志位,該終止標志位直到移動設備再次離開GPS圍欄時才進行刪除;當存在終止標志位時,移動設備不再進行藍牙偵測或發送開鎖信號。
上述方法中,第一位置為處于GPS圍欄范圍之外的位置(圖2中的用戶手機位置1),所述的第二位置為處于GPS圍欄內但位于室外的位置(圖2中的用戶手機位置2),所述的第三位置為位于室內的位置(包括圖2中的用戶手機位置3和4)。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