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驅動馬達和傳動裝置的沖擊工具。
[
背景技術:
]
沖擊扳手作為一種沖擊工具,普遍用于擰緊鋼結構的螺栓,在傳統情況下具有輸出軸、沖擊部件、驅動軸,其中輸出軸具有一個輸出端和一個沖擊端,沖擊端具有一個用于支撐驅動軸的軸承孔,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沖擊扳手的沖擊部件間斷地帶動輸出軸進行間斷旋轉,并將在一定時間段內儲存的沖擊力傳遞給輸出軸,在沖擊部件儲存沖擊力的時間段,輸出軸相對于工件靜止不動,此時驅動軸相對于輸出軸空轉,由于轉動過程中的部分潤滑油脂已經被甩出去,在潤滑不足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發生的滑動摩擦并產生高溫,從而影響到輸出軸和驅動軸的使用壽命,甚至會讓電動扳手產生額外的噪音。
[
技術實現要素:
]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善輸出軸的潤滑以延長使用壽命的沖擊工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沖擊工具,具有電機7驅動的驅動軸1、沖擊部件2、輸出軸3,其中驅動軸1驅動沖擊部件2做旋轉運動,并帶動輸出軸3做輸出旋轉運動,所述輸出軸3具有位于前端的輸出端3c及位于后端的沖擊端3d,該沖擊端3d的截面寬度大于輸出端3c,該輸出軸的沖擊端具有收容驅動軸末端的軸承孔3a,上述沖擊部件2具有與所述輸出軸的沖擊端沖擊配合的凸起2a;所述輸出軸3的沖擊端具有凹設的狹長凹槽3b,且所述狹長凹槽與軸承孔3a連通。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狹長凹槽3b具有一個離輸出軸3軸心線最遠的點 3b’,點3b’距離輸出軸3軸心的距離大于驅動軸1與沖擊部件2配合面1a的半徑。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狹長凹槽3b兩端的距離長度大于驅動軸1的直徑。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輸出軸的輸出端3c與沖擊端3d呈T形構造,且狹長凹槽沿沖擊端3d縱長方向凹設。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驅動軸1后端具有行星架1d,所述沖擊部件2通過彈簧5與行星架1d抵接。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行星架1d具有兩個行星輪6,所述電機7與所述行星輪6直接嚙合。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驅動軸1上具有V形槽1c,V形槽1c與沖擊部件2之間設有鋼珠4。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驅動軸1內具有貫穿前端面的通道1b,以與軸承孔3a連通。
進一步改進方案為:所述驅動軸1設有通道1b,該通道自驅動軸1的后端向前凹設,并貫穿驅動軸1前端外側壁,以面對軸承孔的內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輸出軸的軸承孔上的凹槽將軸承孔內的潤滑油脂與外部油脂連通,當輸出軸軸承孔內的潤滑脂因流失而減少時,外部油脂可以通過凹槽及時進行補充,并吸收輸出軸與驅動軸之間摩擦產生的熱量,從而提高了輸出軸與驅動軸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的剖視圖;
圖2是驅動軸的立體視圖;
圖3是沖擊部件的立體視圖;
圖4是輸出軸的立體視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驅動軸,1a、配合面,1b、通道,1c、V形槽,1d、行星架,2、沖擊部件,2a、沖擊部件凸起,3、輸出軸,3a、軸承孔,3b、狹長凹槽,3b’、狹長凹槽距離輸出軸軸心最遠點,3c、輸出端,3d、沖擊端,4、鋼球,5、彈簧,6、行星輪,7、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沖擊工具具有電機7驅動的驅動軸1、沖擊部件2、輸出軸3,驅動軸1后端具有行星架1d,沖擊部件2通過彈簧5與行星架1d抵接,行星架1d具有兩個行星輪6,所述電機7與所述行星輪6直接嚙合輸入,所述驅動軸1上具有V形槽1c,V形槽1c與沖擊部件2之間設有鋼珠4,電機7通過與行星輪6的嚙合將動力傳遞給驅動軸1,驅動軸通過鋼珠4將動力傳遞給沖擊部件,沖擊部件受到鋼珠4以及彈簧5的作用力,在驅動軸1上前后移動并間斷的帶動輸出軸旋轉。
在本實施方式中,輸出軸3具有位于前端(A向為前端)的輸出端3c及位于后端的沖擊端3d,該沖擊端3d的截面寬度大于輸出端3c并成T形構造,該輸出軸的沖擊端3d具有收容驅動軸末端的軸承孔3a,沖擊部件2具有與所述輸出軸的沖擊端3d沖擊配合的凸起2a,當沖擊部件2移動到驅動軸的前端時,凸起2a撞擊輸出軸的沖擊端,此時驅動軸1與輸出軸3同步旋轉,沖擊部件2移動到驅動軸1的后端時,此時驅動軸1相對于輸出軸3空轉。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防止驅動軸1相對于輸出軸3空轉時產生高溫,輸出軸軸承孔3a上凹設有補充潤滑油脂的狹長凹槽3b,所述狹長凹槽3b與軸承孔3a連通,狹長凹槽3b的外緣輪廓優選的是矩形,即狹長凹槽沿沖擊端3d縱長 方向凹設,為了防止狹長凹槽3b被驅動軸1的臺階面堵住,狹長凹槽3b兩端的距離長度大于驅動軸的直徑。當然狹長凹槽3b也可為其他形狀,即只要狹長凹槽離輸出軸3軸心最遠的一點3b’到軸心的距離大于驅動軸與沖擊部件配合面1a的半徑,以便油脂可以順利補充到軸承孔3a內,同樣也可解決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問題。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實現對軸承孔3a的油脂進一步補充,驅動軸1內部設有貫穿前端面的通道1b,以與軸承孔3a連通,并且所述通道1b進一步貫穿驅動軸1前端支撐部的外側壁,以面對軸承孔3a的內表面。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范疇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的給輸出軸軸承孔進行潤滑油脂補充的方案還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