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場合中,尤其涉及一種配套智能鎖具管理系統的電腦鑰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智能化發展,智能鎖具管理系統逐漸在變電站內推廣應用,該系統所管理的設備為電力系統二次設備,因此操作頻繁,電腦鑰匙需要方便攜帶,同時,該電腦鑰匙功能要求相對簡單,因此,該系統下的電腦鑰匙需要外形小巧,重量較輕,導致電腦鑰匙放入充電座后,由于重量輕,導致電腦鑰匙下端的充電傳輸口與充電座上的充電接口接觸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腦鑰匙,避免因充電口接觸不良導致的電腦鑰匙充不了電而影響使用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腦鑰匙,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個側表面上設置有突起的凸骨,所述凸骨適合于與充電座上的限位部件相配合;
解鎖頭,所述解鎖頭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前端部;
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設置在所述殼體內,被配置以與所述解鎖頭電連接;以及
充電傳輸口,所述充電傳輸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后端部,所述充電傳輸口適合于與充電座的充電探針相插接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骨具有圓弧形表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骨的形狀為半圓柱形或類半圓柱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上均設置有所述凸骨,兩個所述凸骨相對所述殼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骨鄰近所述殼體的后端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的上表面上設置有液晶顯示窗口和按鍵。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晶顯示窗口鄰近近所述殼體的前端部,所述按鍵鄰近所述殼體的后端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腦鑰匙還包括充電座,所述殼體的后端部嵌入所述充電座,所述充電座上設置有與所述凸骨相對應的限位部件,使得所述殼體能夠與所述充電座可拆卸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為卡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為設置在所述充電座上的懸臂梁,所述懸臂梁懸起的一端部設置有適合于對所述凸骨限位的突起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電腦鑰匙,殼體的至少一個側表面上設置有突起的凸骨,凸骨適合于與充電座上的限位部件相配合,當該電腦鑰匙放到充電座上后,電腦鑰匙上的凸骨可以被充電座上的限位部件卡住,保證電腦鑰匙的良好充電,避免因充電口接觸不良導致的電腦鑰匙充不了電而影響使用的問題。
該電腦鑰匙保證了鑰匙電力的可靠供給,避免因電腦鑰匙沒電而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操作的可能,保障了電力系統設備可及時維護處理,因此,該電腦鑰匙較現有技術的電腦鑰匙充電更可靠。該電腦鑰匙的殼體兩側各設有一個凸骨,當該電腦鑰匙放到充電座上后,電腦鑰匙上的凸骨可以卡在充電座兩側的卡扣中,進一步保證電腦鑰匙充電傳輸接口與充電座上的充電頭接觸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腦鑰匙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電腦鑰匙的殼體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腦鑰匙與充電座的配合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充電座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3所示電腦鑰匙與充電座配合的側視圖;
圖6為圖5中的A-A向剖視圖;
以上各圖中,
1-解鎖頭;2-殼體;3-控制電路;4-充電傳輸口;21-凸骨;22-液晶顯示窗口;23-按鍵;100-充電座;101-第一卡扣;102-第二卡扣;103-充電探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電腦鑰匙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腦鑰匙,包括殼體2、解鎖頭1、控制電路3和充電傳輸口4。
其中,殼體2的至少一個側表面上設置有突起的凸骨21,凸骨21適合于與充電座100上的限位部件相配合。解鎖頭1設置在殼體2的前端部。控制電路3設置在殼體2內,被配置以與解鎖頭1電連接。充電傳輸口4設置在殼體2的后端部,充電傳輸口4適合于與充電座的充電探針103相插接配合。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凸骨21具有圓弧形表面。優選地,凸骨21的形狀為半圓柱形或類半圓柱形。凸骨21具有圓弧形表面,便于殼體2部分地嵌入充電座100時凸骨21與充電座100上的限位部件配合。其中,凸骨21鄰近殼體2的后端部。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殼體2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上均設置有凸骨21,兩個凸骨21相對殼體2的中心對稱設置。該電腦鑰匙的殼體2兩側各設有一個凸骨21,當該電腦鑰匙放到充電座100上后,電腦鑰匙上的凸骨21可以卡在充電座100兩側的限位部件中,如此進一步保證電腦鑰匙充電傳輸接口4與充電座100上的充電探針103接觸良好。
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殼體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液晶顯示窗口22和按鍵23。液晶顯示窗口22可為液晶顯示屏。這樣便于觀察電腦鑰匙的工作狀態和設置電腦鑰匙的工作參數。
其中,液晶顯示窗口22鄰近近殼體2的前端部,按鍵23鄰近殼體2的后端部。亦即液晶顯示窗口22位于殼體2上表面的前側,按鍵23位于殼體2上表面的后側。
作為另一種可實施方式,電腦鑰匙還包括充電座100,殼體2的后端部嵌入充電座100,充電座100上設置有與凸骨21相對應的限位部件,使得殼體2能夠與充電座100可拆卸連接。其中,限位部件可為卡扣。如圖5和圖6所示,該電腦鑰匙的殼體2兩側各設有一個凸骨21,而充電座100上的卡扣的數量也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卡扣101和第二卡扣102。每個凸骨21對應一個卡扣101、102。
當然,所述限位部件也可為設置在充電座100上的懸臂梁,懸臂梁懸起的一端部設置有適合于對凸骨21限位的突起部。突起部可為圓形點狀、半球狀、類半球狀、半圓柱形或類半圓柱形。優選地,懸臂梁與充電座100一體成型。
上述一實施例的電腦鑰匙的工作方式如下:
如圖3所示和圖4所示,當電腦鑰匙放在充電座100上時,電腦鑰匙兩側表面的圓弧形凸骨21下部接觸到充電座100上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時,充電座上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被擠壓而向充電座100的外側部移動,當電腦鑰匙完全推入充電座后,電腦鑰匙上的充電傳輸接口4擠壓充電座上的充電探針103,保證兩者接觸良好,此時,電腦鑰匙兩側的凸骨21上部與充電座上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接觸,在充電座100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的彈力作用下,電腦鑰匙無法向上移動,從而保證電腦鑰匙與充電座100的良好接觸,實現對電腦鑰匙的定位。電腦鑰匙上的凸骨21被充電座上的卡扣101、102卡住,保證電腦鑰匙上的充電傳輸接口4與充電座的充電探針103接觸良好。
當需要使用電腦鑰匙時,向上拉電腦鑰匙,此時,電腦鑰匙兩側的圓弧形凸骨21向兩側推動充電座上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電腦鑰匙與充電座100分開,充電座上的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在自身彈力作用下回復自由狀態。
以上實施例的電腦鑰匙,殼體的至少一個側表面上設置有突起的凸骨,凸骨適合于與充電座上的限位部件相配合,當該電腦鑰匙放到充電座上后,電腦鑰匙上的凸骨可以被充電座上的限位部件卡住,保證電腦鑰匙的良好充電,避免因充電口接觸不良導致的電腦鑰匙充不了電而影響使用的問題。
該電腦鑰匙保證了鑰匙電力的可靠供給,避免因電腦鑰匙沒電而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操作的可能,保障了電力系統設備可及時維護處理,因此,該電腦鑰匙較現有技術的電腦鑰匙充電更可靠。該電腦鑰匙的殼體兩側各設有一個凸骨,當該電腦鑰匙放到充電座上后,電腦鑰匙上的凸骨可以卡在充電座兩側的卡扣中,進一步保證電腦鑰匙充電傳輸接口與充電座上的充電頭接觸良好。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