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涉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風機發電葉片根箱肋板預組裝的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我國風電產業經歷了“十一五”時期的高速發展,已經把高風速風區市場基本瓜分完畢,低風速風區成為風電行業新一輪投資重點。低風速風電作為我國大部分地區風能資源的表現形式,開發潛力巨大,具有靠近負荷中心、并網方便、電網容量的要求較低、對電網調度運行影響小等優勢,但風能轉換效率低是制約其發展的核心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市場上的應對方法一般是通過加長葉片來增大風輪直徑以及增加塔架高度的方式,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風能的轉換效率,但隨之產生的風機重量增加、成本上升、機組安全性受到影響等問題,一直制約著風能效率轉換技術的發展,效果都不明顯。
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組有效捕獲風能的關鍵部件。風電機組捕風能力的高低與葉片的翼型有著密切的關系,翼型作為葉片經過空氣動力學優化后的表現形式之一,對葉片的空氣動力特性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好的翼型有著更高的升阻比,進而風機能夠達到相對高的風能轉換效率。但風機在正常運行過程中,葉片的葉尖和葉根部分會產生阻礙風機運行的渦流,使風能的轉換效率降低。
為了提高風能轉換效率,需要對原有葉片翼型進行必要的優化和改造。通常辦法是制造出各個部件,然后將部件逐個安裝在葉片根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新翼型形狀的制約,僅根箱位置的零部件數量就超過十個,每個部件的安裝都涉及到定位、連接和固化等工序,因此,原有的安裝方法會影響生產效率。同時,每個部件分別安裝所產生的誤差,也會影響到產品整體的裝配,最終影響風能轉換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不足,本專利的目的是針對低風速區域、兆瓦級、大葉片翼型改造過程,尤其是葉片根部改造過程,設計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精度的定位工裝,通過使用該定位工裝,可以對兩個以上的根箱肋板進行定位和預組裝,然后將預組裝的根箱肋板一起安裝到葉片根部。
為了提高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同時避免多個部件之間的安裝誤差影響到產品整體裝配,本專利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通過定位工裝,如圖1,對原有根箱肋板,如圖2,進行預組裝,形成一個可整體吊裝的結構,如圖3。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到根箱肋板1;葉片后緣2;定位工裝3;根箱肋板定位裝置4;根箱肋板固定鎖緊裝置5。如圖3,定位工裝3的一端連接在葉片根部,另一端與根箱肋板定位裝置4連接,數個根箱肋板固定鎖緊裝置5的一端連接在根箱肋板定位裝置4的長度方向上,另一端與根箱肋板1連接,可以對根箱肋板1進行定位。
葉片根箱在運行過程中,雖然葉根部分轉動速度不高,但由于通過的氣流量大,根箱壓力面和吸力面會因為承受較大的外部載荷以及自身的重量,而產生變形。所以要在根箱內部放置肋板,提高根箱整體的剛度,減小變形。
根箱中所放置的肋板通常有兩塊以上,為了避免單獨安裝每一塊根箱肋板降低生產效率,同時影響到根箱裝配精度。我司發明這種預組裝的定位工裝,將多個肋板制成一個整體結構后,再安裝到葉片根部后緣位置。
本專利所用的根箱肋板為預先成型的玻璃鋼平板夾心結構。脫模后,根據肋板與葉片后緣和根箱接觸面遵循隨型貼合的原則,對于夾心結構進行切割和修型。
本專利需要將經過修型后的根箱肋板預裝在肋板定位工裝上,每個肋板之間平行放置。定位工裝總體長度要大于第一塊肋板到最后一塊肋板的距離,每一塊肋板在預裝位置配有固定鎖緊裝置。
本專利相當于將多個根箱肋板預裝在一個統一的定位工裝上。然后將所有根箱肋板同時裝配在葉根后緣位置。與把每塊肋板逐一安裝在葉根后緣位置的傳統方法相比,采用這一工裝可以大大縮短根箱肋板定位、操作和等待固化的時間,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采用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操作中產生的各種誤差。
本發明的優點是將兩個以上的根箱肋板提前預組裝在定位工裝上,通過整體吊裝,將預裝后的肋板一起安裝在葉片后緣位置。通過本發明進行根箱肋板安裝,能夠簡化產品安裝流程,減少部件安裝過程中定位、粘接和等待固化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本發明能夠降低兩個以上部件分別安裝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對于最終整體裝配的影響。
本發明在保證原有設計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采用預組裝的方式,縮短了產品后續安裝時間,同時,減少了安裝誤差對于制品最終性能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本專利的定位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2,本專利的根箱肋板示意圖
圖3,本專利定位工裝預組裝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用于風機發電葉片根箱肋板預組裝的定位工裝,與根箱肋板逐一安裝在葉片后緣的傳統方法不同,肋板預先組裝在定位工裝上,通過整體吊裝,將多個根箱肋板一起安裝在葉片后緣。
具體實施時可將每一塊肋板預先安裝在定位工裝上。肋板之間平行放置,同時,遵循根箱肋板與葉片后緣貼合隨型的原則,將每一塊肋板弦向位置和扭轉角度確定下來,然后,用肋板鎖緊裝置進行固定。將固定后的肋板連同定位工裝一同進行吊裝,多個肋板一起安裝在葉片后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