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電動智能精確測距臺虎鉗。
背景技術:
新技術革命為現代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在此基礎上,我國的機械加工技術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現代機械加工產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信息技術、電子技術以及生產制造技術等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機械加工技術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臺虎鉗,又稱虎鉗、臺虎鉗,是用來加持工件的通用夾具。臺虎鉗為鉗工必備工具,也是鉗工的名稱來源原因,因為鉗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臺鉗上完成的,比如鋸,銼,鏨,以及零件的裝配和拆卸。安裝在鉗工臺上,以鉗口的寬度為標定規格。常見規格從75mm到300mm。臺虎鉗裝置在工作臺上,用以夾穩加工工件,為鉗工車間必備工具。轉盤式的鉗體可旋轉,使工件旋轉到合適的工作位置。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臺虎鉗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絲杠驅動電機,傳統的臺虎鉗需人工手動驅動絲杠運轉,帶動活動鉗身將待加工的工件夾緊,耗費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浪費了大量時間;且沒有設置微波測距傳感器,不能檢測到活動鉗身與固定鉗身之間的距離,所以不能根據待加工工件的尺寸預先設定活動鉗身的行程,使用不方便。現提供一種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絲杠驅動電機,使用時在節約了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設置了微波測距傳感器,能夠檢測到活動鉗身與固定鉗身之間的距離,因而能夠根據待加工工件的尺寸預先設定活動鉗身的行程,使用起來智能又快捷的機械加工專用的電動智能精確測距臺虎鉗,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電動智能精確測距臺虎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需手動驅動活動鉗身,使用浪費時間和不能根據待加工工件的尺寸預先設定活動鉗身的行程,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電動智能精確測距臺虎鉗,包括工作臺、滾珠絲杠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前表面上嵌入設置有鉗身固定螺母,且底座的左上方設置有絲杠驅動電機,所述絲杠驅動電機的前表面上嵌入設置有變頻器,所述變頻器與外置控制面板電性連接,所述滾珠絲杠安裝在絲杠驅動電機右側靠近底座的上方位置處,且滾珠絲杠外部靠近底座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固定砧座,所述滾珠絲杠外部靠近底座的上方位置處還設置有活動鉗身,所述活動鉗身安裝在固定砧座的右側,且活動鉗身的上方設置有微波測距傳感器,所述工作臺安裝在活動鉗身右側靠近滾珠絲杠的上方位置處,且工作臺右側靠近底座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固定鉗身。
優選的,所述絲杠驅動電機與底座通過電機底座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為長方體結構。
優選的,所述鉗身固定螺母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鉗身固定螺母分別安裝在底座的前表面上。
優選的,所述變頻器與活動鉗身通過滾珠絲杠傳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絲杠驅動電機,避免了傳統的臺虎鉗需人工手動驅動絲杠運轉,帶動活動鉗身將待加工的工件夾緊的問題,在節約了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設置了微波測距傳感器,能夠檢測到活動鉗身與固定鉗身之間的距離,因而能夠根據待加工工件的尺寸預先設定活動鉗身的行程,使用智能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絲杠驅動電機、2-固定砧座、3-微波測距傳感器、4-工作臺、5-固定鉗身、6-活動鉗身、7-鉗身固定螺母、8-滾珠絲杠、9-底座、10-變頻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電動智能精確測距臺虎鉗,包括工作臺4、滾珠絲杠8和底座9,底座9的前表面上嵌入設置有鉗身固定螺母7,且底座9的左上方設置有絲杠驅動電機1,絲杠驅動電機1的前表面上嵌入設置有變頻器10,變頻器10與外置控制面板電性連接,滾珠絲杠8安裝在絲杠驅動電機1右側靠近底座9的上方位置處,且滾珠絲杠8外部靠近底座9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固定砧座2,滾珠絲杠8外部靠近底座9的上方位置處還設置有活動鉗身6,活動鉗身6安裝在固定砧座2的右側,且活動鉗身6的上方設置有微波測距傳感器3,工作臺4安裝在活動鉗身6右側靠近滾珠絲杠8的上方位置處,且工作臺4右側靠近底座9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固定鉗身5。
絲杠驅動電機1與底座9通過電機底座固定連接。底座9為長方體結構。鉗身固定螺母7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鉗身固定螺母7分別安裝在底座9的前表面上。變頻器10與活動鉗身6通過滾珠絲杠8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的變頻器10主要由整流、濾波、逆變、制動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和微處理單元等組成,應用變頻技術與微電子技術,通過改變電機工作電源頻率方式來控制交流電動機,變頻器靠內部IGBT的開斷來調整輸出電源的電壓和頻率,根據電機的實際需要來提供其所需要的電源電壓;本實用新型中的微波測距傳感器3主要由微波振蕩器和微波天線組成,構成微波振蕩器的器件有速調管、磁控管或某些固體元件,通過微波振蕩器產生震蕩信號,通過波導管傳輸,并由微波天線發射出去,微波天線發出的微波,遇到被測物體時將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發生變化,利用接收天線接收通過被測物體或由被測物反射回來的微波,并將它轉換成電信號,再由測量電路處理,就實現了微波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將臺虎鉗安裝在機械加工專用的機床上,通過螺母進行固定,將絲杠驅動電機1與外置控制面板連接,將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作臺4上,通過外置控制面板控制變頻器10工作,通過變頻器10控制絲杠驅動電機1運轉,通過絲杠驅動電機1帶動滾珠絲杠8轉動,從而使活動鉗身6向固定鉗身5的方向移動,將介于固定鉗身5與活動鉗身6之間的待加工工件夾持,通過微波測距傳感器3測量活動鉗身6與固定鉗身5之間的距離,并反饋至外置控制面板上。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