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緊線器,具體涉及一種降阻可逆緊線器,可以應用在起重、緊繩、繩索控制等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緊線器中鋼絲繩的承載能力決定了緊線器的最大負荷。負荷越大鋼絲繩越粗,自由彎曲的曲率半徑就越大,纏繞鋼絲繩的轆轤及其輔助滑輪就越大,緊線器的體積和重量就越大。對大負荷緊線器來說挪動、安裝和使用都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降阻可逆緊線器,克服了傳統緊線器單靠人手直接拉動鋼絲繩,無法鎖緊和防滑的缺陷,同時又有效地減小了緊線器的體積。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降阻可逆緊線器,包括殼體和絞盤,所述的殼體包括上頂板和與上頂板相連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平行;所述的絞盤包括可轉動式地安裝在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上的絞盤轉動軸,絞盤轉動軸的一端伸出至第二側板外部并且在端部設置有搖把安裝孔,殼體內的絞盤轉動軸上固定安裝有一對轉動止線盤;
在殼體內,轉動止線盤和搖把安裝孔之間的絞盤轉動軸上固定安裝有齒輪,絞盤轉動軸正上方的第二側板上固接有支撐桿的一端,支撐桿與絞盤轉 動軸平行,支撐桿的另一端上安裝有能夠以支撐桿為轉動軸轉動的鎖緊閥,鎖緊閥位于齒輪所在平面內的正上方;
所述的鎖緊閥包括由一對結構相同的鎖緊彎頭對稱拼接在一起形成的閥體,閥體的頂部設置有鎖緊手柄,上頂板上加工有鎖緊手柄條形孔,鎖緊手柄穿出鎖緊手柄條形孔至殼體外;
所述的鎖緊手柄上套有壓縮彈簧,壓縮彈簧的底端頂在閥體上,壓縮彈簧的頂端被限位在彈簧隔離墊片上,彈簧隔離墊片套在鎖緊手柄上并且彈簧隔離墊片頂在上頂板的內壁上,鎖緊閥與齒輪配合用于鎖緊齒輪;
在殼體內,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還安裝有滑輪軸,滑輪軸上安裝有一個以上定滑輪,定滑輪上方的上頂板上設置有走線條形孔,鋼絲繩從絞盤上引出后繞過外部配備的動滑輪再從走線條形孔繞過定滑輪和外部配備的動滑輪后,鋼絲繩最后連接在殼體上。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區別技術特征:
所述的轉動止線盤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用于連接鋼絲繩一端的絞盤鋼絲繩連接孔。
所述的搖把安裝孔上安裝有搖把,所述的搖把上設置有與搖把安裝孔配合的搖把安裝頭。
所述的搖把安裝孔的截面和搖把安裝頭的截面均為矩形。
所述的齒輪為T型齒輪。
所述的鎖緊彎頭為牛角狀。
所述的走線條形孔旁邊的上頂板上加工有用于連接鋼絲繩另一端的兩個殼體鋼絲繩連接孔。
所述的殼體為兩側開放的四面殼體或底部開放及兩側開放的三面U形殼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Ⅰ)本實用新型的緊線器與滑輪組配合使用,小的驅動力和緊線器可以承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負載。由于使用了滑輪組絞盤上的鋼繩負載成倍減小。
(Ⅱ)工程使用成本低。同樣負載情況下可以選用很小的緊線器,降低了工程設備成本。
(Ⅲ)使用方便。由于小負荷緊線器,體積小、重量輕,搬動方便,使用簡單。
(IV)自動鎖緊,防滑和防止倒轉。三檔式設計,可以雙向鎖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透視示意圖。
圖2是鎖緊閥與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兩側開放的四面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底部開放及兩側開放的三面U形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搖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的含義為:1-殼體,(1-1)-上頂板,(1-2)-第一側板,(1-3)-第二側板,(1-4)-鎖緊手柄條形孔,(1-5)-走線條形孔,(1-6)-殼體鋼絲繩連接孔,2-絞盤,3-絞盤轉動軸,4-搖把安裝孔,5-轉動止線盤,6-齒輪,7-支撐桿,8-鎖緊閥,(8-1)-鎖緊彎頭,(8-2)-閥體,(8-3)-鎖緊手柄,9-壓縮彈簧,10-彈簧隔離墊片,11-滑輪軸,12-定滑輪,13-絞盤鋼絲繩連接孔,14-搖把,15-搖把安裝頭。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體實施例,比如各個部件尺寸的變化、功率的大小變化、上層橫梁和下層橫梁的個數、縱梁的個數等,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給出一種降阻可逆緊線器,包括殼體1和絞盤2,所述的殼體包括上頂板1-1和與上頂板1-1相連的第一側板1-2和第二側板1-3,第一側板1-2和第二側板1-3平行;所述的絞盤2包括可轉動式安裝在第一側板1-2和第二側板1-3上的絞盤轉動軸3,絞盤轉動軸3的一端伸出至第二側板1-3外部并且在端部設置有搖把安裝孔4,殼體1內的絞盤轉動軸3上固定安裝有一對轉動止線盤5;
在殼體1內,轉動止線盤5和搖把安裝孔4之間的絞盤轉動軸3上固定安裝有齒輪6,絞盤轉動軸3正上方的第二側板1-3上固接有支撐桿7的一端,支撐桿7與絞盤轉動軸3平行,支撐桿7的另一端上安裝有能夠以支撐桿7為轉動軸轉動的鎖緊閥8,鎖緊閥8位于齒輪6所在平面內的正上方;
所述的鎖緊閥8包括由一對結構相同的鎖緊彎頭8-1對稱拼接在一起形成的閥體8-2,閥體8-2的頂部設置有鎖緊手柄8-3,上頂板1-1上加工有鎖緊手柄條形孔1-4,鎖緊手柄8-3穿出鎖緊手柄條形孔1-4至殼體1外;
所述的鎖緊手柄8-3上套有壓縮彈簧9,壓縮彈簧9的底端頂在閥體8-2上,壓縮彈簧9的頂端被限位在彈簧隔離墊片10上,彈簧隔離墊片10套在 鎖緊手柄8-3上并且彈簧隔離墊片10頂在上頂板1-1的內壁上,鎖緊閥8與齒輪6配合用于鎖緊齒輪6;
在殼體1內,第一側板1-2和第二側板1-3之間還安裝有滑輪軸11,滑輪軸11上安裝有一個以上定滑輪12,定滑輪12上方的上頂板1-1上設置有走線條形孔1-5,鋼絲繩從絞盤2上引出后繞過外部配備的動滑輪再從走線條形孔1-5繞過定滑輪12和外部配備的動滑輪后,鋼絲繩最后連接在殼體1上。
轉動止線盤5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用于連接鋼絲繩一端的絞盤鋼絲繩連接孔13。
搖把安裝孔4上安裝有搖把14,所述的搖把14上設置有與搖把安裝孔4配合的搖把安裝頭15。搖把安裝孔4的截面和搖把安裝頭15的截面均為矩形。
齒輪6為T型齒輪。鎖緊彎頭8-1為牛角狀,便于鎖緊齒輪6。
走線條形孔1-5旁邊的上頂板1-1上加工有用于連接鋼絲繩另一端的兩個殼體鋼絲繩連接孔1-6。兩個殼體鋼絲繩連接孔1-6之間形成一個鼻梁,用于固定鋼絲繩。
殼體1為為兩側開放的四面殼體或底部開放及兩側開放的三面U形殼體。殼體1上為了安裝各個部件,各種安裝孔等結構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加工。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使用方法:
使用時,先將鋼絲繩的一端安裝在轉動止線盤5上的絞盤鋼絲繩連接孔13中,鋼絲繩在在一對轉動止線盤5之間的絞盤轉動軸上纏繞之后經過定滑輪12,然后從走線條形孔1-5穿出,鋼絲繩在殼體1外部與動滑輪組相連后從走線條形孔1-5穿入殼體1內與另一個定滑輪12相連,如此幾次組合,達到省力的目的,最后鋼絲繩的另一端連接在兩個殼體鋼絲繩連接孔1-6形成的鼻梁上。絞盤2與定滑輪12之間的鋼繩連接根據滑輪組的連接方法完成。
將搖把14的搖把安裝頭15插入搖把安裝孔4內,將鎖緊手柄8-3搬到鎖緊手柄條形孔1-4的中部,此時,鎖緊彎頭8-1與齒輪6脫離,轉動搖把14帶動絞盤2轉動,絞盤2可以自由在正反兩個方向上不帶鎖緊的任意轉動。
如果將鎖緊手柄8-3搬到鎖緊手柄條形孔1-4的一端,此時,一個鎖緊彎頭8-1卡入齒輪6的齒中,另一個鎖緊彎頭8-1遠離齒輪6,通過壓縮彈簧9的作用下實現單向鎖死,絞盤2只能沿一個方向轉動。比如圖1中靠后的一個鎖緊彎頭8-1卡入齒輪6的齒中,從右側看,絞盤2只能順時針轉動,不能逆時針轉動。如果圖1中靠前的一個鎖緊彎頭8-1卡入齒輪6的齒中,從右側看,絞盤2只能逆時針轉動,不能順時針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