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建筑物的吊裝口的蓋板開閉機構及其吊裝口。
背景技術:
在發電廠等場所的建筑物樓板上通常都設有用于吊入或吊出設備的吊物孔。在平常不用時,這些吊物孔用蓋板遮蔽住,在需要使用吊物孔時,由操作人員將蓋板打開。
常規吊裝口的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齒輪機構、重錘以及設置在蓋板上的拉桿,通過手動拉動蓋板上的拉桿,并借助齒輪機構和重錘的作用,可使蓋板在關閉位置與開啟位置之間轉動,以實現蓋板的啟閉。蓋板在關閉位置時遮蔽吊物孔,蓋板在開啟位置時敞開吊物孔。
圖1和圖2分別從不同角度示出了現有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齒輪機構和重錘92,蓋板94通過齒輪機構可轉動地連接于框架93,框架93設置于吊物孔99的周圍。通常是,蓋板通過兩組齒輪機構可轉動地連接于框架93。齒輪機構包括支撐架910、第一齒輪軸911、第二齒輪軸912、第一齒輪913和第二齒輪914。支撐架910固定在框架93上;第一齒輪軸911和第二齒輪軸912均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撐架910上,且第一齒輪軸911和第二齒輪軸912相互平行。第一齒輪913與第一齒輪軸911固定連接,且第一齒輪913與蓋板94的一端固定連接,并可跟隨蓋板94一起運動。第二齒輪914與第一齒輪913相互嚙合,第二齒輪914和重錘92的一端均與第二齒輪軸912固定連接,第二齒輪914可帶動第二齒輪軸912以及重錘92一起轉動。其中,第一齒輪913優選為弓形齒輪,該弓形齒輪具有一缺圓部915,弓形齒輪通過該缺圓部與蓋板94固定連接。當通過拉桿(圖中未示出)拉動蓋板94轉動時,第一齒輪913也隨蓋板94一起轉動,與第一齒輪913相嚙合的第二齒輪914會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動,并帶動重錘92一起轉動,通過重錘達到省力的作用。根據吊物孔的大小,可設置一塊、兩塊、四塊等數量的蓋板94,每一塊蓋板94都設有上述的蓋板開閉機構。有關常規吊裝口的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可參見申請號為01253965.1、實用新型名稱為“設備吊裝口安全護欄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
用于狹長吊物孔的吊裝口則大都采用折疊式蓋板,圖3至圖6分別從不同角度示出了用于狹長吊物孔的吊裝口的折疊式蓋板裝置的結構。這種吊裝口包括設在吊物孔周圍的框架93a、分別位于吊物孔兩側的一對導軌95a、可移動地支承在一對導軌上的多塊蓋板,多塊蓋板具有展開狀態和折疊狀態。該多塊蓋板包括一塊起始端蓋板941a和至少一對主蓋板942a;起始端蓋板941a包括相對的第一邊和第二邊,起始端蓋板941a的第一邊與框架93a可轉動地連接。起始端蓋板941a的開閉機構與常規吊裝口的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是相同的。起始端蓋板941a的第二邊與相鄰的主蓋板942a之間可轉動地相互連接。其中,每一對主蓋板942a包括一塊前主蓋板943和一塊后主蓋板944,該前主蓋板943與該后主蓋板944之間設有一根橫梁945,前主蓋板943和后主蓋板944可轉動地與該橫梁945連接;該橫梁945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組可在導軌95a上滑移的滾輪946。前主蓋板943通過至少一個前主蓋板轉動機構與該橫梁945連接,后主蓋板944通過至少一個后主蓋板轉動機構與該橫梁945連接。前主蓋板轉動機構和后主蓋板轉動機構均包括齒輪支架960、第一齒輪軸961、第二齒輪軸962、第一齒輪963、第二齒輪964和配重臂965;齒輪支架960固定在橫梁945上;第一齒輪軸961和第二齒輪軸962上下平行地支承在齒輪支架960上,第一齒輪963設置在第一齒輪軸961上,并固定于主蓋板靠近橫梁的一端;第二齒輪964設置在第二齒輪軸962上,并固定于配重臂965靠近橫梁的一端;第一齒輪963與第二齒輪964相互嚙合。配重臂965的作用與前述的重錘的作用相同。通過使多塊蓋板在折疊狀態與展開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可實現吊裝口的開閉。申請號為201110426854.2、實用新型名稱為“大型自平衡式安全省力型蓋板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介紹了現有的一種折疊式蓋板裝置的結構,其中雖然提到了舉升裝置,但對于現有的很多折疊式蓋板裝置而言,舉升裝置并非是必需的,在不舉升導軌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蓋板的啟閉。
現有的蓋板大多只能以手動的方式開啟和關閉,導致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并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電動開閉蓋板、并能夠在電動開閉蓋板方式和手動開閉蓋板方式之間進行選擇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進一步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吊裝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吊裝口包括框架和可轉動的蓋板,框架設置在吊物孔的周圍;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電動驅動機構和轉矩傳遞機構;電動驅動機構用于輸出轉矩;轉矩傳遞機構用于選擇性地將所述電動驅動機構輸出的轉矩傳遞給蓋板,以帶動或不帶動蓋板轉動。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吊裝口,包括上述的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吊裝口,吊裝口包括框架、分別位于吊物孔兩側的一對導軌以及折疊式蓋板,折疊式蓋板包括一塊起始端蓋板和至少一對主蓋板;起始端蓋板包括相對的第一邊和第二邊,起始端蓋板的第一邊與框架可轉動地連接,起始端蓋板的第二邊與相鄰的主蓋板之間、以及相鄰每兩對主蓋板的兩塊相鄰的主蓋板之間可轉動地相互連接;其中,每一對主蓋板包括一塊前主蓋板和一塊后主蓋板,該前主蓋板與該后主蓋板之間設有一根橫梁,前主蓋板和后主蓋板可轉動地與該橫梁連接;該橫梁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可在導軌上滑移的滾輪;其特點在于,吊裝口包括至少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每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分別對應不同的橫梁;每組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電動驅動機構和轉矩傳遞機構;電動驅動機構用于輸出轉矩;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以及由電機驅動旋轉的轉軸;轉矩傳遞機構為離合器,離合器的主動部與轉軸連接,并能隨轉軸一起轉動;在每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中,其中一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離合器的從動部與對應橫梁左側滾輪的輪軸連接,其中另一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離合器的從動部與對應橫梁右側滾輪的輪軸連接,以帶動左側滾輪和右側滾輪在所述的一對導軌上滑移。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動驅動機構和轉矩傳遞機構的共同作用可實現自動開啟或關閉蓋板,從而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操作的安全性。此外,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電動開閉蓋板方式和手動開閉蓋板方式之間進行選擇切換,提高了操作的多樣性、靈活性、可靠性和便利性。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分別從不同角度示出了現有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
圖3示出了現有折疊式蓋板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4示出了現有折疊式蓋板裝置的一對主蓋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示出了現有折疊式蓋板裝置的一對主蓋板的剖視示意圖,其中一對主蓋板處于展開狀態。
圖6示出了現有折疊式蓋板裝置的一對主蓋板的剖視示意圖,其中一對主蓋板處于由展開狀態向折疊狀態轉換的過程中。
圖7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壓塊與旋轉塊抵壓相連。
圖8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壓塊與旋轉塊彼此分離。
圖9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壓板與兩個轉動輪抵壓相連。
圖10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壓板與兩個轉動輪彼此分離。
圖1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壓塊與旋轉塊抵壓相連。
圖12為圖11的側視示意圖。
圖1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壓塊與旋轉塊彼此分離。
圖1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插銷與連接塊插接連接。
圖1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插銷與連接塊彼此分離。
圖16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插板與兩個轉動輪之間的間隙插接連接。
圖17為圖16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8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插板從兩個轉動輪之間的間隙內退出。
圖19為圖18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0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離合器的主動部與從動部相接合。
圖2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離合器的主動部與從動部相互脫開。
圖2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吊裝口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3是圖2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電動驅動機構和轉矩傳遞機構;電動驅動機構用于輸出轉矩;轉矩傳遞機構用于選擇性地將所述電動驅動機構輸出的轉矩傳遞給所述蓋板,以帶動或不帶動所述蓋板轉動。當轉矩傳遞機構將電動驅動機構輸出的轉矩傳遞給蓋板時,可實現電動開閉蓋板;當轉矩傳遞機構未將電動驅動機構輸出的轉矩傳遞給蓋板時,可通過手動的方式開閉蓋板。
以下結合附圖和多個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圖7和圖8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7和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a以及由電機11a驅動旋轉的轉軸12a;電機11a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電機11a可采用包括減速箱13a的減速電機。轉矩傳遞機構包括旋轉件、施壓件以及切換機構。其中,旋轉件為設置在轉軸12a上的旋轉塊21a,施壓件為壓塊22a,切換機構包括千斤頂23a。
千斤頂23a包括缸體231a和伸縮桿232a,缸體231a固定在支架24a上,支架24a固定在蓋板4上。旋轉塊21a與轉軸12a連接,并能隨轉軸12a一起轉動。壓塊22a與伸縮桿232a相連,并可在伸縮桿232a的驅動下選擇性地與旋轉塊21a抵壓連接。其中,圖7示出了壓塊22a與旋轉塊21a抵壓相連的狀態,圖8示出了壓塊22a與旋轉塊21a彼此分離的狀態。當壓塊22a與旋轉塊21a抵壓相連時,旋轉塊21a能夠將轉軸12a輸出的轉矩通過壓塊22a和千斤頂23a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操作的安全性。當需要手動開閉蓋板時,只需使壓塊22a與旋轉塊21a彼此分離。
在該第一實施例中,旋轉塊21a套設在轉軸12a上,并可通過焊接等連接方式與轉軸12a相連。旋轉塊21a呈方形,但不限于此,旋轉塊21a也可以是其它的多邊形形狀或不規則的形狀,如六邊形、八邊形等等。相比于圓形的旋轉塊,多邊形的旋轉塊與壓塊底面在通過壓力相互接觸時更加牢靠,不易出現打滑的現象。
實施例2
圖9和圖10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9和圖10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圖中未示出)以及由電機驅動旋轉的轉軸12b;電機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轉矩傳遞機構包括旋轉件、施壓件以及切換機構。其中,旋轉件包括設置在轉軸12b上的方形旋轉塊本體21b和可轉動地設置在方形旋轉塊本體上的兩個轉動輪22b,兩個轉動輪22b分別設置于方形旋轉塊本體任意一條側邊的兩個角部;施壓件為壓板23b;切換機構包括轉臂支座24b、轉臂25b、螺桿支座26b和螺桿27b。
轉臂支座24b固定在蓋板4的底面;轉臂25b的中部通過樞軸28b與轉臂支座24b轉動連接。螺桿支座26b固定在轉臂支座24b上;螺桿27b與螺桿支座26b螺旋連接,且螺桿27b的一端穿過螺桿支座26b,并抵靠轉臂25b的一端,螺桿27b的另一端設有手動操作部29b;壓板23b固定于轉臂25b的另一端。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螺桿27b,轉臂25b可在螺桿27b的驅動下選擇性地使壓板23b與兩個轉動輪22b抵接相連。其中,圖9示出了壓板23b與兩個轉動輪22b抵壓相連的狀態,圖10示出了壓板23b與兩個轉動輪22b彼此分離的狀態。當壓板23b與兩個轉動輪22b抵壓相連時,旋轉件能夠將轉軸12b輸出的轉矩通過壓板23b和切換機構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當需要手動開閉蓋板時,只需使壓板23b與兩個轉動輪22b彼此分離。
較佳的是,如圖9和圖10所示,方形旋轉塊本體21b上設有四個轉動輪22b,這四個轉動輪22b分別位于方形旋轉塊本體21b的四個角上。與設置兩個轉動輪22b的情況相比,設置四個轉動輪22b的優點是方形旋轉塊本體21b每轉動90°,就有兩個轉動輪22b與壓板23b處于相對的位置,因此操作更加方便。
實施例3
圖11至圖1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11至圖1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c以及由電機11c驅動旋轉的轉軸12c;電機11c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轉矩傳遞機構包括旋轉件、施壓件以及切換機構。其中,旋轉件為設置在轉軸12c上的旋轉塊21c,施壓件為壓塊22c,切換機構包括壓把23c。
壓把23c包括把手231c、可跟隨把手231c的轉動而伸縮的連桿232c以及底座233c。壓把23c的底座233c與蓋板4連接。壓塊22c與連桿232c相連,并可在連桿232c的驅動下選擇性地與旋轉塊21c抵壓相連。其中,圖11示出了壓塊22c與旋轉塊21c抵壓相連的狀態,圖13示出了壓塊22c與旋轉塊21c彼此分離的狀態。當壓塊22c與旋轉塊21c抵壓相連時,旋轉塊21c能夠將轉軸12c輸出的轉矩通過壓塊22c和壓把23c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當需要手動開閉蓋板時,只需使壓塊22c與旋轉塊21c彼此分離。
實施例4
圖14和圖1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14和圖1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d以及由電機11d驅動旋轉的轉軸12d;電機11d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并通過齒輪箱13d與轉軸12d相連。轉矩傳遞機構包括旋轉件、插入件以及切換機構,旋轉件設有與插入件相配合的插口部。其中,旋轉件為設置在轉軸12d上的連接塊21d,插入件為插銷22d,切換機構包括可伸縮的連接桿232d以及用于驅動連接桿232d伸縮的手動助力機構。本實施例中,手動助力機構為氣撐23d,連接桿232d為氣撐23d的活塞桿,氣撐23d還包括缸體231d。插口部為設置在連接塊21d上的插孔210d。
缸體231d固定在支架24d上,支架24d固定在蓋板4上。插銷22d與連接桿232d相連。連接塊21d固定在轉軸12d的一端, 并能隨轉軸12a一起轉動。其中,圖14示出了插銷22d與連接塊21d插接連接的狀態,插銷22d插入了插孔210d內;圖15示出了插銷22d與連接塊21d彼此分離的狀態,插銷22d從插孔210d內退出。當插銷22d與連接塊21d插接連接時,連接塊21d能夠將轉軸12d輸出的轉矩通過插銷22d和氣撐23d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
實施例5
圖16至圖19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16至圖19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e以及由電機11e驅動旋轉的轉軸12e;電機11e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并通過齒輪箱13e與轉軸12e連接。轉矩傳遞機構包括旋轉件、插入件以及切換機構,旋轉件設有與插入件相配合的插口部。其中,旋轉件包括旋轉塊本體21e和可轉動地設置在旋轉塊本體21e上的兩個轉動輪22e,該兩個轉動輪22e之間的間隙23e構成所述的插口部;插入件為插板24e,切換機構包括可伸縮的連接桿252e以及用于驅動連接桿252e伸縮的手動助力機構。本實施例中,手動助力機構為氣撐25e,連接桿252e為氣撐25e的活塞桿。
插板24e與連接桿252e相連。旋轉塊本體21e固定在轉軸12e的一端, 并能隨轉軸12e一起轉動。其中,圖16和圖17示出了插板24e與兩個轉動輪22e之間的間隙23e插接連接的狀態,圖18和圖19示出了插板24e與兩個轉動輪22e之間的間隙23e彼此分離的狀態。當插板24e插入兩個轉動輪22e之間的間隙內時,旋轉塊本體21e能夠將轉軸12d輸出的轉矩通過插板24e和氣撐25e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
較佳的是,如圖17和圖19所示,旋轉塊本體21e上設有四個轉動輪22e。與設置兩個轉動輪22e的情況相比,設置四個轉動輪22e的優點是旋轉塊本體21e每轉動90°,就有兩個轉動輪22e與插板24e處于相對的位置,因此操作更加方便。
綜合上述的實施例1至實施例5,轉矩傳遞機構包括主動部件、從動部件以及切換機構;主動部件與轉軸連接,并能隨所述轉軸一起轉動;切換機構分別與蓋板和從動部件連接,用于控制從動部件選擇性地與主動部件相連;當主動部件與從動部件連接時,主動部件能夠將轉軸輸出的轉矩通過從動部件和切換機構傳遞給所述蓋板。對于實施例1至實施例3而言,主動部件為設置在轉軸上的旋轉件,從動部件為施壓件,切換機構用于控制施壓件選擇性地與旋轉件抵壓相連。當旋轉件與施壓塊抵壓相連時,旋轉件能夠將轉軸輸出的轉矩通過施壓件和切換機構傳遞給蓋板。對于實施例4至實施例5而言,從動部件為插入件;主動部件為設置在轉軸上的旋轉件,旋轉件設有與插入件相配合的插口部;切換機構能夠驅動插入件伸縮以使插入件選擇性地與旋轉件的插口部插接連接。當插入件旋轉件的插口部時,旋轉件能夠將轉軸輸出的轉矩通過插入件和切換機構傳遞給蓋板。
實施例6
圖20和圖2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結構。如圖20和圖2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中,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f以及由電機11f驅動旋轉的轉軸12f;電機11f固定在吊裝口的框架3上,并通過齒輪箱13f與轉軸12f連接。
吊裝口包括齒輪機構和重錘52,蓋板4通過齒輪機構可轉動地連接于框架3。齒輪機構包括支撐架510、第一齒輪軸511、第二齒輪軸512、第一齒輪513和第二齒輪514;支撐架510固定在框架3上;第一齒輪軸511和第二齒輪軸512均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撐架510上,且第一齒輪軸511和第二齒輪軸512相互平行;第一齒輪513與第一齒輪軸511固定連接,且第一齒輪513與蓋板4的一端固定連接,并可跟隨蓋板4一起運動;第二齒輪514與第一齒輪513相互嚙合,第二齒輪514和重錘52的一端均與第二齒輪軸512固定連接,第二齒輪514可帶動第二齒輪軸512以及重錘52一起轉動。
轉矩傳遞機構為離合器2f,離合器2f的主動部21f與轉軸12f連接,并能隨轉軸12f一起轉動;離合器2f的從動部22f與第一齒輪軸511或第二齒輪軸512連接,以驅動第一齒輪513或第二齒輪514轉動。其中,圖20示出了主動部21f與從動部22f相接合的狀態,圖21示出了主動部21f與從動部22f相互脫開的狀態。當主動部21f與從動部22f相接合時,主動部21f能夠將轉軸12f輸出的轉矩通過從動部22f、齒輪機構傳遞給蓋板4,從而實現電動開閉蓋板。當需要手動開閉蓋板時,只需使主動部21f與從動部22f相互脫開。圖20和圖21中所示的離合器2f為牙嵌離合器,離合器2f也可采用電磁離合器。
前述的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既可應用于背景技術中所說的常規吊裝口,也可應用于背景技術中所說的具有折疊式蓋板的吊裝口。常規吊裝口的蓋板數量為一塊或多塊,每一塊蓋板均可轉動地連接于框架。當需要使某一塊蓋板具有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功能時,可僅將該塊蓋板連接于前述的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對于采用折疊式蓋板的吊裝口而言,可以僅將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連接于起始端蓋板,在電機驅動機構的功率不足以帶動整個折疊式蓋板折疊時,還可進一步將從起始端蓋板算起的第三塊蓋板(即與起始端蓋板之間間隔了一塊蓋板)、第五塊蓋板等連接于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以使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能夠帶動這些被連接的蓋板轉動,從而完成整個折疊式蓋板的開啟和關閉。
請參閱22至圖23。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針對采用折疊式蓋板的吊裝口的應用。
吊裝口包括框架3g、分別位于吊物孔兩側的一對導軌95g、折疊式蓋板以及至少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折疊式蓋板包括一塊起始端蓋板941g和至少一對主蓋板942g;起始端蓋板941g包括相對的第一邊和第二邊,起始端蓋板941g的第一邊與框架3g可轉動地連接,起始端蓋板941g的第二邊與相鄰的主蓋板942g之間可轉動地相互連接;其中,每一對主蓋板942g包括一塊前主蓋板943g和一塊后主蓋板944g,該前主蓋板943g與該后主蓋板944g之間設有一根橫梁945g,前主蓋板943g和后主蓋板944g可轉動地與該橫梁945g連接;該橫梁945g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可在導軌95g上滑移的滾輪946。
每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分別對應不同的橫梁945g。即在存在多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情況下,第一對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對應第一根橫梁,第二對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對應第二根橫梁,依此類推。每組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包括電動驅動機構和轉矩傳遞機構;電動驅動機構用于輸出轉矩;轉矩傳遞機構用于選擇性地將電動驅動機構輸出的轉矩傳遞給蓋板,以帶動或不帶動蓋板轉動。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g以及由電機11g驅動旋轉的轉軸12g;電機11g固定在橫梁945g上,并通過鏈輪機構13g帶動轉軸12g轉動。轉矩傳遞機構為離合器2g,離合器2g的主動部21g與轉軸12g連接,并能隨轉軸12g一起轉動;在每一對電動手動開閉可切換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中,其中一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離合器2g的從動部22g與對應橫梁左側滾輪的輪軸連接,其中另一組吊裝口蓋板開閉機構的離合器2g的從動部22g與對應橫梁右側滾輪的輪軸連接。當離合器2g的主動部21g與從動部22g相接合時,主動部21g能夠將轉軸12g輸出的轉矩通過從動部22g傳遞給橫梁945g,驅動橫梁945g在導軌95g上滑移,進而可帶動整個折疊式蓋板的折疊或展開,實現整個折疊式蓋板的開啟或關閉。
以上描述是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法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
技術實現要素:
的情況下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推廣、演繹,因此,上述具體實施例的內容不應限制本實用新型確定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