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扳手,尤其是一種多功能扳手,屬于五金手工工具領域。
背景技術:
扳手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其工作原理一般為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等常用的緊固件,隨著施工工藝的復雜程度加大,需要多種規格的扳手配合使用,比如高速養護施工現場,在維修更換護欄扳時就會需要普通扳手與內六角扳手配合使用,即隨時切換使用,同時由于螺栓或者防盜螺絲、內六角螺栓的規格不同,這就需要攜帶多套的普通扳手和內六角扳手,造成維修人員的工具箱繁重,攜帶不便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扳手,既具備普通扳手的作用,也具備內六角扳手作用,同時還具備銼刀的功效,從而達到一扳多用的效果,省時省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功能扳手,包括手柄以及手柄兩端的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兩端的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與手柄之間為分體設置,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與手柄之間通過轉動軸相連接,手柄的兩端設置凹槽,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的連接端分別插接在手柄的兩端凹槽內,并用垂直轉動軸相連接,所述手柄一側開設凹槽,凹槽的上表面鉸接可以左右旋轉銼刀,凹槽用于收納銼刀。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內六角扳頭的內壁具有數值為β的拔模斜度。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拔模斜度β位于0°~5°之間。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手柄中間部位設有防滑紋理。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內六角扳頭外側與手柄之間設置加強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手柄兩端的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與手柄之間為分體設置,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與手柄之間通過轉動軸相連接,可以使扳手更加靈活,通過此轉動軸,可以調節扳頭與手柄之間的角度,而并非保持180°始終不變,同時可以應對狹小的空間,這樣可以把扳頭伸進去,通過在留在外側的手柄轉動施加作用力,可以擴展普通扳手的使用范圍,增加實用性。
內六角扳頭的內六角具有β的拔模斜度,β位于0°~5°之間,相當于小角度的拔模斜度,可以直接將小尺寸相同拔模斜度的內六角扳頭套接于內六角扳頭內側,具備操作簡單,可以避免攜帶不同尺寸的工具。
手柄中間部位設有防滑紋理,可以增加使用者與手柄之間摩擦力,增強力的傳遞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內六角扳頭高度高于普通的內六角扳頭,可以作為套筒使用,用以松緊沉頭螺栓,同時在內六角扳頭外側與手柄之間設置加強肋,提高了安全使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內六角扳頭的局部示意圖;
其中,1、呆扳頭,2、手柄,3、內六角扳頭,4、轉動軸,5、銼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扳手,包括手柄2以及手柄2兩端的呆扳頭1和內六角扳頭3,可以同時實現兩種功能,手柄兩端的呆扳頭1和內六角扳頭3與手柄2之間為分體設置,呆扳頭1和內六角扳頭3與手柄2之間通過轉動軸4相連接,手柄2的兩端設置凹槽,呆扳頭和內六角扳頭的連接端分別插接在手柄的兩端凹槽內,并用垂直轉動軸相連接,可以使扳手更加靈活,通過此轉動軸,可以調節扳頭與手柄之間的角度,而并非保持180°始終不變,同時可以應對狹小的空間,這樣可以把扳頭伸進去,通過留在外側的手柄轉動施加作用力,可以擴展普通扳手的使用范圍,增加實用性。
內六角扳頭3的內六角任意斜面為上大下小的梯形,如圖2所示,梯形的腰與下底面夾角為β,即拔模斜度,其中,拔模斜度β位于0°~5°之間,內六角扳頭3內側套接若干個同樣斜度的小尺寸內六角扳頭,具備操作簡單,可以避免攜帶不同尺寸的工具,同時內六角扳頭上下尺寸不一致,可以緊固、拆卸不同尺寸的螺母。
手柄2一側開設凹槽,凹槽的上表面鉸接可以左右旋轉銼刀5,凹槽用于收納銼刀5,手柄中間部位設有防滑紋理,可以增加使用者與手柄之間摩擦力,增強力的傳遞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內六角扳頭高度高于普通的內六角扳手,可以作為套筒使用,用以松緊沉頭螺栓,同時在內六角扳頭外側與手柄之間設置加強肋,提高了安全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