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具箱,特別是一種能夠自動取放工具的工具存儲箱。
背景技術:
在工人進行機械檢修或其他大型機械施工的時候,通常需要用到多種不同類型的工具,而現有的工具箱結構僅為一個箱體,工具堆放在工具箱內,當需要某一個特定的工具的時候,通常需要反復的翻找,這樣容易導致耽誤工作進度,造成經濟損失,嚴重時,更會因導致設備的非正常運行而使工作人員受到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取放工具的工具存儲箱,能夠實現工具的自動化拿取與存放,便于檢修工人的工具快速拿取,避免了在實際設備檢修過程中,因手忙腳亂無法及時找到需要的工具造成的對檢修效率的影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能夠自動取放工具的工具存儲箱,包括工具箱體,工具箱體的外壁上設有顯示屏、輸入鍵盤和工具進出口,工具箱體內設有控制器、傳動機構、工具儲存架和工具取放裝置;
顯示屏、輸入鍵盤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傳動機構、工具取放裝置連接,傳動機構設置在工具進出口位置。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工具取放裝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設有豎直的主支撐桿,主支撐桿上設有可在主支撐桿上滑動的滑塊,滑塊與第一底座之間還通過曲柄機構連接,滑塊上還設有機械手。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工具儲存架包括儲存架框架以及工具儲存槽,工具儲存槽朝向工具進出口設置,在工具箱體內還設有軌道,軌道環(huán)繞工具箱體設置,且工具取放裝置能夠沿軌道移動。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兩側分別設有一根導向桿,兩根導向桿兩端均通過耳板固定,耳板與第二底座之間固定連接,兩根導向桿平行設置;
兩根導向桿之間的位置上還設有與導向桿平行的螺紋桿,螺紋桿一端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電機座固定在第二底座上,驅動電機能夠帶動螺紋桿軸向轉動,螺紋桿以及兩根導向桿上設有同一個滑座,滑座與螺紋桿之間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滑座與導向桿之間通過通孔連接。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滑座上設有工具放置凹槽。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能夠自動取放工具的工具存儲箱,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使檢索工作中所需要的工具能夠自動化拿放,避免了在工具堆中翻找工具的麻煩,大大節(jié)約了翻找工具所耗費的時間,提高了檢修作業(yè)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具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具取放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具箱體水平截面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工具儲存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系統(tǒng)方框圖。
圖中:顯示屏1,輸入鍵盤2,工具進出口3,主支撐桿4,機械手5,曲柄機構6,第一底座7,控制器8,工具取放裝置9,工具箱體10,軌道11,工具儲存架12,傳動機構13,儲存架框架14,工具儲存槽15,滑塊601,第二底座131,耳板132,導向桿133,螺紋桿134,電機座135,驅動電機136,滑座137,工具放置凹槽138。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中,一種能夠自動取放工具的工具存儲箱,包括工具箱體10,工具箱體10的外壁上設有顯示屏1、輸入鍵盤2和工具進出口3,工具箱體10內設有控制器8、傳動機構13、工具儲存架12和工具取放裝置9;
顯示屏1、輸入鍵盤2與控制器8連接,控制器8與傳動機構13、工具取放裝置9連接,傳動機構13設置在工具進出口3位置。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工具取放裝置9包括第一底座7,第一底座7上設有豎直的主支撐桿4,主支撐桿4上設有可在主支撐桿4上滑動的滑塊601,滑塊601與第一底座7之間還通過曲柄機構6連接,滑塊601上還設有機械手5。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工具儲存架12包括儲存架框架14以及工具儲存槽15,工具儲存槽15朝向工具進出口3設置,在工具箱體10內還設有軌道11,軌道11環(huán)繞工具箱體10設置,且工具取放裝置9能夠沿軌道11移動。所設置的軌道11能夠保證工具取放裝置9運行軌跡的固定以及避免在工具箱晃動狀態(tài)下,工具取放裝置9發(fā)生傾斜或不正常位移的情況。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傳動機構13包括第二底座131,第二底座131兩側分別設有一根導向桿133,兩根導向桿133兩端均通過耳板132固定,耳板132與第二底座131之間固定連接,兩根導向桿133平行設置;
兩根導向桿133之間的位置上還設有與導向桿133平行的螺紋桿134,螺紋桿134一端設有驅動電機136,驅動電機136通過電機座135固定在第二底座131上,驅動電機136能夠帶動螺紋桿134軸向轉動,螺紋桿134以及兩根導向桿133上設有同一個滑座137,滑座137與螺紋桿134之間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滑座137與導向桿133之間通過通孔連接。采用上述結構,利用電機驅動螺紋桿轉動,從而帶動滑座在螺紋桿上移動,進一步實現工具隨滑座的移動,實現工具在工具進出口位置的進出移動。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滑座137上設有工具放置凹槽138。所設置的工具放置凹槽138,保證了工具在進出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工具取放裝置9的第一底座7內部也設有控制及信息分析處理單元,能夠接收和分析處理控制器8所反饋的信息,并由控制器8控制。當工具取放裝置9接收到控制器8發(fā)出的控制信號后可以沿軌道11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運動,然后工具取放裝置9從鍵盤輸入的工具號轉換為信號發(fā)給機械手5,使工具取放裝置9移動到指定的工具上。機械手部分5通過曲柄6與第一底座7相連,其中機械手部分6可以沿主支撐桿4上下移動,以便于完成不同高度的拿走(歸還)工具的動作,機械手的抓取是由于機械手的三根指頭做成吸頭管狀,抓取工具時像一個吸盤一樣將工具吸住,抓取的過程中由主支撐桿7內部也設有控制及信息分析處理單元控制,產生真空,在工具釋放時也是由主支撐桿7內部也設有控制及信息分析處理單元控制,放到傳動機構13上,完成工具的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