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片器,具體說是一種新型便捷手動檳榔切片器,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檳榔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的棕櫚類植物,也是一種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植物口香糖,檳榔果實中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檳榔有"下水腫、通關節、健脾調中、治心痛積聚"等諸多病癥。不僅如此,檳榔還有治青光眼、血壓增高、驅蟲等癥的效果。全球近6億人嚼食檳榔,其產地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主要分布在海南和臺灣,國內主要加工生產地為湖南湘潭、益陽以及臺灣,現全國廣泛流傳,且在某些地區早已形成了多年的一種檳榔文化;在現有的檳榔生產線中,為后續的檳榔生產工藝所需要,有一道工藝流程是將一顆完整的檳榔籽相等分切開來,但目前所有的自動檳榔切籽設備只能生產比較規則的檳榔,對究頭檳榔(彎曲不規則的檳榔俗稱究頭檳榔,但在檳榔中是肉質最好的上等檳榔)切片設計還不夠完善,都存在究頭檳榔切成廢品的情況,所以現在絕大部分的檳榔加工廠針對品質要求稍高的產品仍然選擇人工手式方式來分切,而人工手工方式分切檳榔存在著衛生管控難度大、衛生質量差、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等和容易造成作業人員的工傷事故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需要一種結構較為簡單,操作簡便,能提高檳榔切片的效率和衛生質量要求的手動檳榔切片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操作簡單、安全便攜的手動檳榔切片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手動檳榔切片器,包括旋轉部分、切割部分、檳榔固定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切割部分為核心部分,包含刀片固定裝置、刀片、刀片支座以及連接裝置Ⅰ,所述刀片固定裝置固定在刀片支座上,刀片支座通過連接裝置Ⅰ與手柄Ⅰ相互連接,所述刀片為橢圓形刀片,刀片形狀與檳榔形狀相同,切割更加省力;所述檳榔固定部分包含連接裝置Ⅱ、檳榔固定支架Ⅰ和Ⅱ、檳榔固定支座、檳榔固定凹槽,所述檳榔固定支架Ⅰ和Ⅱ固連于檳榔固定支座上,檳榔固定支架Ⅰ和Ⅱ可以自由轉動,從而實現對不同大小檳榔的固定,所述檳榔固定支座內部包含檳榔固定凹槽,檳榔固定凹槽設為橢球形;所述手柄部分包含有手柄Ⅰ和手柄Ⅱ,手柄Ⅰ和手柄Ⅱ的結構相同,所述旋轉部分包含有墊片以及旋轉軸。
所述旋轉部分采用鉚接,實現手柄Ⅰ和手柄Ⅱ的固定和相對轉動。
所述的刀片可以更換,刀片固定裝置可以打開,當刀片需要更換時,打開刀片固定裝置即可更換刀片,刀片采用不銹鋼材料,刀片兩面均可使用。
所述的連接裝置Ⅰ和連接裝置Ⅱ與手柄Ⅰ和手柄Ⅱ末端用兩個銷釘固定,保證了切割部分和手柄部分的緊密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動檳榔切片器采用手柄方式控制切割,且手柄類似剪刀手柄結構,更加易于控制;在固定檳榔時,用檳榔固定支座與檳榔固定支架進行固定,檳榔固定支座內包含檳榔固定凹槽,檳榔固定凹槽形狀為橢球形,可以適應檳榔的形狀,檳榔固定支架為橢圓形弧狀,可以繞固定于檳榔固定支座上的銷釘自由轉動,保證檳榔能穩固的固定于檳榔固定支座上,保證了在進行切片時檳榔不會脫落;采用的刀片為橢圓形,適應了檳榔的形狀,且刀片可以進行更換,在固定刀片時用刀片固定裝置進行固定,刀片固定裝置可以打開,打開后可進行刀片的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手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檳榔固定部分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切割部分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刀片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刀片固定裝置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銷釘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檳榔切片器的旋轉部分示意圖。
圖1中:1-刀片固定裝置、2-刀片、3-刀片支座、4-連接裝置Ⅰ、5-手柄Ⅰ、6-旋轉部分、7-手柄Ⅱ、8-連接裝置Ⅱ、9-檳榔固定支架Ⅰ、10-檳榔固定支座、11-檳榔固定凹槽、12-檳榔固定支架Ⅱ、13-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手動檳榔切片器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3、4、5、6、7、8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旋轉部分6、切割部分、檳榔固定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切割部分為核心部分,包含刀片固定裝置1、刀片2、刀片支座3以及連接裝置Ⅰ(4),所述刀片固定裝置1固定在刀片支座3上,刀片支座3通過連接裝置Ⅰ(4)與手柄Ⅰ(5)相互連接,所述刀片2為橢圓形刀片,刀片2形狀與檳榔形狀相同,切割更加省力;所述檳榔固定部分包含連接裝置Ⅱ(8)、檳榔固定支架Ⅰ(9)和Ⅱ(12)、檳榔固定支座10、檳榔固定凹槽11,所述檳榔固定支架Ⅰ(9)和Ⅱ(12)固連于檳榔固定支座10上,所述檳榔固定支架Ⅰ(9)和Ⅱ(12)可以自由轉動,從而實現對不同大小檳榔的固定,所述檳榔固定支座10內部包含檳榔固定凹槽11,凹槽設為橢球形;所述手柄部分包含有手柄Ⅰ(5)和手柄Ⅱ(7),手柄Ⅰ(5)和手柄Ⅱ(7)的結構相同,所述旋轉部分6包含墊片以及旋轉軸。
所述旋轉部分6采用鉚接,實現手柄Ⅰ(5)和手柄Ⅱ(7)的固定和相對轉動。
所述的刀片2可以更換,刀片固定裝置1可以打開,當刀片2需要更換時,打開刀片固定裝置1即可更換刀片2,刀片2采用不銹鋼材料,刀片2兩面均可使用。
所述的連接裝置Ⅰ(4)和連接裝置Ⅱ(8)與手柄Ⅰ(5)和手柄Ⅱ(7)末端用兩個銷釘固定,保證了切割部分和手柄部分的緊密連接。
檳榔固定支架Ⅰ(9)和Ⅱ(12)可以自由轉動,一方面實現對干制檳榔和新鮮檳榔兩種大小差異明顯的檳榔的固定,另一方面,保證檳榔被均勻切割。檳榔固定凹槽11設為橢球形以適應檳榔的形狀,同時保證攜帶狀態下檳榔切片器的刀片與凹槽的配合。手柄部分類似剪刀結構,便于手指深入,張開、握住更加方便,使用時減小對使用者手的壓強,起到保護手的作用。墊片在旋轉軸與手柄間,保證了手柄Ⅰ(5)和手柄Ⅱ(7)的緊固連接,避免了使用時手柄的軸向偏移。
手動檳榔切片器工作時,將檳榔放置于檳榔固定凹槽中,用檳榔固定支架將其固定于檳榔固定支座上,然后握住手柄,用力使得刀片切割檳榔,以此完成檳榔的切片。換刀片時先將刀片固定裝置取下,然后再將刀片取下,完成換刀片。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做的等效替換、修改及改進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