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扳手,特別涉及一種油田用組合扳手。
背景技術:
:
由于油田設備上存在著大量的螺栓與閥門,在油田設施的日常維護與維修中,經常會用到活口扳手、F型扳手、套筒扳手等來完成螺栓的拆卸與閥門的調節,由于現有的活口扳手、F型扳手、套筒扳手的功能單一,工作人員在對油田設施進行日常維護與維修過程中需要攜帶大量的工具,不僅加重了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增加了維護與維修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田用組合扳手,該裝置實現了集活口扳手、F型扳手、套筒扳手多種功能于一體,在活口扳手與F型扳手之間巧妙轉換,能夠用于拆卸螺栓、調節閥門,減少工作人員工具的攜帶量,能夠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使用方便,降低成本。克服了現有扳手功能單一,在對油田設施進行日常維護與維修過程中需要攜帶大量的工具,不僅加重了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增加了維護與維修的成本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田用組合扳手,包括手柄;手柄頂部設置U形座,U形座兩側對稱設置條形通孔,條形通孔內插裝有條形板,條形板一端連接擋板,條形板另一端設有鎖定孔,條形板的鎖定孔通過鎖定裝置鎖定,U形座內設置安裝塊,安裝塊上分別設有與條形板相匹配的水平固定孔和豎直固定孔,水平固定孔與豎直固定孔互相垂直,安裝塊頂部設置支撐座,支撐座上設有固定棱柱、活動棱柱和蝸桿,通過轉動蝸桿能夠調節活動棱柱在支撐座上的位置,手柄底部設有套筒扳手。
鎖定裝置包括楔形塊,楔形塊能夠將條形板上的鎖定孔鎖定,楔形塊底端連接彈簧,彈簧另一端連接在支撐板上,支撐板固定在U形座外壁上。
擋板上連接有吊繩,吊繩另一端與U形座相連接。
手柄上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六邊形孔。
手柄上對稱設置轉動臂,轉動臂與手柄鉸接,每個轉動臂中間均鉸接有支撐桿,支撐桿另一端裝在手柄上的卡槽內。
套筒扳手內設有磁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集活口扳手、F型扳手、套筒扳手多種功能于一體,在活口扳手與F型扳手之間巧妙轉換,能夠用于拆卸螺栓、調節閥門,減少工作人員工具的攜帶量,能夠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U形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安裝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油田用組合扳手,包括手柄1;手柄1頂部設置U形座2,U形座2兩側對稱設置條形通孔,條形通孔內插裝有條形板3,條形板3一端連接擋板4并通過擋板4限位,條形板3另一端設有鎖定孔,條形板3的鎖定孔通過鎖定裝置鎖定,鎖定裝置包括楔形塊5,楔形塊5能夠將條形板3上的鎖定孔鎖定,楔形塊5與U形座2滑動連接,楔形塊5能夠沿U形座2的外壁上下移動,楔形塊5底端連接彈簧6,彈簧6另一端連接在支撐板7上,支撐板7為彈簧6提供支撐,支撐板7固定在U形座2外壁上,彈簧6上推楔形塊5,能夠使楔形塊5插入鎖定孔中將條形板3固定。U形座2內設置安裝塊8,安裝塊8上分別設有與條形板3相匹配的水平固定孔9和豎直固定孔10,水平固定孔9與豎直固定孔10互相垂直,水平固定孔9與豎直固定孔10構成十字形孔,條形板3能夠將安裝塊8固定在U形座2上。安裝塊8頂部設置支撐座11,支撐座11上設有固定棱柱12、活動棱柱13和蝸桿14,蝸桿14與支撐座11轉動連接,活動棱柱13的底部設有導引桿,導引桿與支撐座11滑動連接,導引桿上設有與蝸桿14相匹配的齒,通過轉動蝸桿14能夠調節活動棱柱13在支撐座11上的位置進而調節固定棱柱12與活動棱柱13之間的距離。手柄1底部設有套筒扳手15,套筒扳手15用于拆卸狹小空間內的螺栓。
將條形板3插入水平固定孔9將安裝塊8固定時,固定棱柱12、活動棱柱13均與手柄1垂直,可作為F型扳手使用,能夠與閥門上的手輪緊密配合,能夠用于閥門的調節,轉動蝸桿14對固定棱柱12、活動棱柱13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整,能夠適用于不同大小的閥門的調節,將條形板3插入豎直固定孔10將安裝塊8固定時,固定棱柱12、活動棱柱13均與手柄1平行,可作為活口扳手使用,能夠用于拆卸螺栓,固定棱柱12、活動棱柱13均可采用四棱柱,能夠保證與螺栓或閥門手輪的緊密接觸,能夠避免打滑。本實用新型能夠在活口扳手與F型扳手之間巧妙轉換,能夠減少工作人員工具的攜帶量,能夠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降低成本。
擋板4上連接有吊繩16,吊繩16另一端與U形座2相連接,能夠避免條形板3丟失。
手柄1上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六邊形孔17,能夠用于拆卸螺栓。
手柄1上對稱設置轉動臂18,轉動臂18與手柄1鉸接,每個轉動臂18中間均鉸接有支撐桿19,支撐桿19另一端裝在手柄1上的卡槽20內,能夠便于轉動套筒扳手15,能夠便于對狹小空間內螺栓的拆卸。
套筒扳手15內設有磁鐵,能夠避免采用套筒扳手15拆下的螺栓丟失。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