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工程機械,尤其涉及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
背景技術:
1、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是安裝在錨桿臺車的錨桿機頭上的一個重要部件,主要在礦山巷道、水利工程護坡、建筑工程護坡、公鐵路隧道等一些圍巖等級較差的情況下,需要錨桿支護,即在松散的巖土中鉆孔,插入錨桿加注水泥砂漿,給松散的巖土“加筋”,實現圍巖穩固。
2、目前的錨桿支護施工時,主要分為人工錨桿支護、半機械化錨桿支護和全機械化錨桿支護,以上三種支護方式都需要先將錨桿打入地表巖體或硐室周圍巖體預先鉆好的孔中,再通過錨桿進行注漿,不能實現完整的打錨-注漿工序,影響施工效率;并且,根據施工現場圍巖等級不同和施工要求不同,需要使用的錨桿型號也不同,導致現存的錨桿扳手不能完全適應所有型號的錨桿支護的需要,存在不同錨桿直徑無法匹配、錨桿無法注漿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技術問題。
2、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3、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包括:
4、安裝殼;
5、活動安裝在安裝殼體內的注漿管,所述注漿管的一端從所述安裝殼一側活動穿出,所述注漿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安裝殼體內設置,所述注漿管的另一端內壁具有內螺紋;
6、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殼內的原配六方套筒,所述注漿管的另一端部分活動伸入所述原配六方套筒內,所述原配六方套筒與所述注漿管同軸設置;
7、錨桿轉接頭,所述錨桿轉接頭包括錨桿轉接套筒和套設在所述錨桿轉接套筒上的轉接六方套筒,所述錨桿轉接套筒的一端與所述注漿管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轉接六方套筒的部分連接段插入所述原配六方套筒內之后,與所述原配六方套筒可拆卸連接,所述轉接六方套筒隨所述原配六方套筒軸向轉動;
8、驅動所述注漿管繞軸向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安裝殼上;
9、驅動所述原配六方套筒繞軸向轉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安裝殼上;以及,
10、驅動所述注漿管沿軸向滑動的第三驅動機構,所述第三驅動機構位于所述安裝殼外設置。
11、進一步,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錐齒輪套設在所述注漿管上,所述第二錐齒輪與所述第一錐齒輪相嚙合;
12、所述第二錐齒輪的連接套與注漿管之間通過第一平鍵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的連接套內壁設置有軸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一端貫穿設置,所述第一平鍵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內設置;
13、所述第一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殼外壁上。
14、進一步,所述第二錐齒輪通過自潤滑軸承套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殼內,所述第二錐齒輪的連接套尾端部具有卡槽,所述卡槽內滑動設置有半月環摩擦片,所述半月環摩擦片外沿部分卡設在所述安裝殼上。
15、進一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第三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第四錐齒輪活動套設在所述注漿管上,所述第四錐齒輪與所述第三錐齒輪相嚙合;
16、所述第四錐齒輪的連接套位于所述注漿管與所述原配六方套筒的延伸部之間設置,所述第四錐齒輪與所述原配六方套筒的延伸部之間通過第二平鍵連接;
17、所述第二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殼外壁上。
18、進一步,所述第四錐齒輪通過自潤滑軸承套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殼內,所述第四錐齒輪的連接套中部具有卡槽,所述卡槽內滑動設置有半月環摩擦片,所述半月環摩擦片外沿部分卡設在所述安裝殼上。
19、進一步,所述原配六方套筒的延伸部靠近所述注漿管的一端外壁具有環狀的連接槽,所述安裝殼上螺接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自由端穿過所述安裝殼的殼體后位于所述連接槽內獨立設置。
20、進一步,所述第三驅動機構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具有活塞件,所述油缸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殼上,所述注漿管滑動穿設在所述油缸和活塞件內,所述注漿管通過半月定位板與所述活塞件轉動連接。
21、進一步,所述原配六方套筒外壁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活動孔,所述轉接六方套筒的連接段通過第一限位螺栓與所述原配六方套筒連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自由端穿過所述活動孔后螺接在所述轉接六方套筒的連接段上;
22、所述第一限位螺栓與所述安裝殼內部之間還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原配六方套筒上。
23、進一步,所述錨桿轉接套筒具有同軸的錨桿連接段和注漿管連接段,所述注漿管連接段螺紋連接在所述注漿管的另一端上;所述錨桿轉接套筒的錨桿連接段內壁具有內螺紋;
24、所述錨桿轉接套筒的錨桿連接段與所述轉接六方套筒同軸轉動連接。
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完整的打錨-注漿工序,提高錨桿支護施工效率。功能集成度高,錐齒輪組的動力傳輸效率高,機械結構件的穩定性強,結構緊湊,同時通用性較好,實用性強。
26、并且,本實用新型的扭矩扳手能對不同型號的錨桿進行施工,只需要換裝對應的錨桿轉接頭即可,以匹配不同直徑的錨桿,通用性較好,實用性更強。
1.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5)、第一錐齒輪(6)和第二錐齒輪(7),所述第一錐齒輪(6)安裝在所述第一電機(5)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錐齒輪(7)套設在所述注漿管(2)上,所述第二錐齒輪(7)與所述第一錐齒輪(6)相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錐齒輪(7)通過自潤滑軸承套(10)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殼(1)內,所述第二錐齒輪(7)的連接套尾端部具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內滑動設置有半月環摩擦片(12),所述半月環摩擦片(12)外沿部分卡設在所述安裝殼(1)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13)、第三錐齒輪(14)和第四錐齒輪(15),所述第三錐齒輪(14)安裝在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軸上,所述第四錐齒輪(15)活動套設在所述注漿管(2)上,所述第四錐齒輪(15)與所述第三錐齒輪(14)相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錐齒輪(15)通過自潤滑軸承套(10)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殼(1)內,所述第四錐齒輪(15)的連接套中部具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內滑動設置有半月環摩擦片(12),所述半月環摩擦片(12)外沿部分卡設在所述安裝殼(1)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原配六方套筒(4)的延伸部靠近所述注漿管(2)的一端外壁具有環狀的連接槽(32),所述安裝殼(1)上螺接有第二限位螺栓(30),所述第二限位螺栓(30)自由端穿過所述安裝殼(1)的殼體后位于所述連接槽(32)內獨立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驅動機構包括油缸(17),所述油缸(17)具有活塞件(18),所述油缸(17)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殼(1)上,所述注漿管(2)滑動穿設在所述油缸(17)和活塞件(18)內,所述注漿管(2)通過半月定位板(19)與所述活塞件(18)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原配六方套筒(4)外壁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活動孔(21),所述轉接六方套筒(20)的連接段通過第一限位螺栓(31)與所述原配六方套筒(4)連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栓(31)的自由端穿過所述活動孔(21)后螺接在所述轉接六方套筒(20)的連接段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適應多尺寸預應力錨桿的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轉接套筒(29)具有同軸的錨桿連接段和注漿管連接段,所述注漿管連接段螺紋連接在所述注漿管(2)的另一端上;所述錨桿轉接套筒(29)的錨桿連接段內壁具有內螺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