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車必備的車載器材消防吸水膠管,尤其是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屬于消防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消防吸水膠管是消防車必備的車載器材,主要用于從天然水源或供水管路吸水。目前,消防吸水膠管普遍存在體積大、總質量大、不能折疊等缺陷,特別是大多數生產企業為了節省車內空間,將消防吸水膠管置于車頂,取放十分不便,易發生落下砸傷事故,且長期處于暴曬、雨淋環境中,加速了橡膠層的老化,影響了吸水性能。國內生產的消防吸水膠管全部依據GB 6969 - 2005,消防吸水膠管包括直管式和盤管式膠管,以直管式膠管為主。直管式消防吸水膠管由內膠層、增強層和外膠層組成。其中,內膠層由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膠組成,增強層由織物材料組成,帶有金屬或其他適當材料(滿足耐真空的強度要求)的螺旋線,外膠層由天然或合成橡膠組成,外表面可以呈波紋狀,還可選用外螺旋線,螺旋線既可以是金屬的,也可以是其他的適當材料的。直管式吸水膠管按其內徑分為50、65、80、90、100、125、150 mm等7種規格,標準長度為2m、3m、4m。目前使用的直管式吸水膠管受現行技術標準的制約,主要存在體積較大、總質量大、不可折疊、可靠性不高、長度受制約、生產成本較高等缺點。盤管式消防吸水膠管的結構、內徑、膠管線質量、耐靜水壓性能、耐真空性能等均與直管式消防吸水膠管相同。但是,盤管式膠管的標準長度為8m、10m、12m,其總質量更大,且因為較長無法置于車頂,雖然其盤卷性能高于直管式消防吸水膠管,但其盤卷半徑在
0.5m以上,占用了較大的車內空間。因此,盤管式消防吸水膠管具有體積大、總質量大、不可折疊、占用空間多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生產成本低、可折疊、能夠滿足實際工作的長度和質量要求的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本技術方案主要是解決消防吸水膠管不能折疊、總質量大的問題,通過改進消防吸水管設計來實現該項技術方案。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體和附設水帶41,其特殊之處在于:吸水管本體由內層31、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以及外層33組成,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位于外層33上,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由氣囊式脊水帶35和若干個氣囊式肋水帶36組成,氣囊式肋水帶36上設有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以及放氣閥310,各氣囊式肋水帶36與氣囊式脊水帶35互通,附設水帶41通過快速接頭42與氣囊式肋水帶上的注水閥37相連接。進一步的,氣囊式肋水帶36為環形結構,數量根據吸水管本體的長度確定,直徑為30-35_,直徑可根據閥門或實際使用情況調整。進一步的,各氣囊式肋水帶36的間距以注水、充氣情況下不發生干涉或影響膨脹至額定體積為準。更進一步的,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以及放氣閥310都是快速接頭。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附設水帶41長度為l-3m,附設水帶41上還設置有注水快速接頭42,注水快速接頭42與注水閥37配合對吸水管的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注水實現快速插拔。優選的,外層33采用耐水織物材料 制成。優選的,內層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膠材料制成。當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增強層注入從消防車出水口一附設水帶輸送的壓力水后,形成水壓,將內、外層撐起,當增強層達到額定壓力時,將附設水帶的注水接頭從增強層上的注水閥上拔出,停止注水。額定壓力可通過試驗方法測出。目前,消防車水泵的常壓為IMpa,可滿足注水壓力要求。當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增強層充入從消防車車載的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
的中壓管--決速接頭輸送的壓力氣體后,形成氣壓,將內、外層撐起,當增強層達到額定
壓力時,將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的快速接頭從增強層上的充氣閥上拔出,停止充氣。額定壓力可通過試驗方法測出。本發明利用消防車水泵的壓力水為本發明一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環繞式增強層注水,形成靜水壓,為吸水管的內、外層提供支撐,達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彎曲技術要求。解決了消防吸水膠管不能折疊、總質量大的問題。利用消防車車載空氣呼吸器為液/氣壓式可折疊吸水管的環繞式增強層充氣,形成氣壓,為吸水管的內、外層提供支撐,達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彎曲技術要求。該發明主要達到以下目的:
(一)提高吸水效率。由于該吸水管可折疊放置在車內,不存在長期置于室外的情況,不會出現橡膠層老化、“抽掉”的情況,可靠性強,有利于提高吸水效率。(二)節省車內空間。隨著滅火救援任務的日趨繁重,對消防車車載器材的品種數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折疊式吸水管,可節省車內空間,以便能夠將更多的空間用于放置其他消防器材。(三)消除事故隱患。目前的吸水管普遍置于車頂,在行車、取放過程中易發生墜落傷人事故,采用折疊式吸水管,可消除事故隱患。
圖1: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結構主視 圖2: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結構左視 圖3: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結構俯視 圖4: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附設水帶的主視 圖5: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使用示意圖;圖6:本發明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使用狀態 圖7:現有設計中的吸水管立體 圖中:內層31,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外層33,吸水管接口 34,氣囊式脊水帶35,氣囊式肋水帶36,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放氣閥310,附設水帶41,注水快速接頭42,吸水管的帶有注水、充氣閥的一端的接口 51,消防車注水口 52,吸水管附設水帶的一端接口 53,消防車出水口 54,另一端接口 55,水槍56,水槍開關57,快速接頭58,氣瓶63,減壓器64,中壓導氣管65。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用來對本發明的構成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體和附設水帶41,其特殊之處在于:吸水管本體由內層31、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以及外層33組成,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位于內層31和外層33中間,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由氣囊式脊水帶35和若干個氣囊式肋水帶36組成,氣囊式肋水帶36上設有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以及放氣閥310,各氣囊式肋水帶36與氣囊式脊水帶35互通,附設水帶41通過快速接頭42與氣囊式肋水帶上的注水閥37相連接。進一步的,氣囊式肋水帶36為環形結構,數量根據吸水管本體的長度確定,直徑為30-35mm,直徑可根據閥門調整。進一步的,各氣囊式肋水帶36的間距以注水、充氣情況下不發生干涉或影響膨脹至額定體積為準。更進一步的,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以及放氣閥310都是快速接頭。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附設水帶41長度為l-3m,附設水帶41上還設置有注水快速接頭42,注水快速接頭42與注水閥37配合對吸水管的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注水實現快速插拔。優選的,外層33采用耐水織物材料制成。優選的,內層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膠材料制成。本發明的發明要點在于:
一是環繞式增強層。采用織物材料,當注液、充氣時膨脹,為內、外層提供支撐,使之達到耐真空、耐彎曲技術要求。現有技術方案采取的是金屬螺旋線結構,通過金屬螺旋線為內、層提供支撐,總質量大、不可折疊。二是注液、充氣兩種方式。通過消防車水泵的壓力水為吸水管的增強層加壓,也可以通過消防車的空氣呼吸器為吸水管的增強層充氣,使增強層膨脹,為內、外層提供支撐,使之達到耐真空、耐彎曲技術要求。當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增強層注入從消防車出水口一附設水帶輸送的壓力水后,形成水壓,將內、外層撐起,當增強層達到額定壓力時,將附設水帶的注水接頭從增強層上的注水閥上拔出,停止注水。額定壓力可通過試驗方法測出。目前,消防車水泵的常壓為IMpa,可滿足注水壓力要求。當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增強層充入從消防車車載的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的中壓管—決速接頭輸送的壓力氣體后,形成氣壓,將內、外層撐起,當增強層達到額定壓力時,將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的快速接頭從增強層上的充氣閥上拔出,停止充氣。額定壓力可通過試驗方法測出。利用消防車車載空氣呼吸器為液/氣壓式可折疊吸水管的環繞式增強層充氣,形成氣壓,為吸水管的內、外層提供支撐,達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彎曲技術要求。本發明的具體的使用方法是:
1、注液式
將吸水管的帶有注水、充氣閥的一端的接口 51 (見附圖5)與消防車注水口 52連接,將吸水管的另一端置于天然水源(或移動儲水裝備)液面以下。將吸水管附設水帶的一端接口 53與消防車出水口 54連接,另一端接口 55與水槍56連接,關閉水槍開關57。將附設水帶上的快速接頭58與吸水管的注水閥連接,打開消防車出水口開關,向吸水管的增強層注水,當達到額定壓力后,關閉消防車注水口開關,拔下快速接頭。完成吸水作業后,打開吸水管的放水閥,將余水放盡,將吸水管取下,折疊放于車內。2、注氣式
將吸水管的帶有注水、充氣閥的一端的接口 51 (見附圖6)與消防車注水口 52連接,將吸水管的另一端置于天然水源(或移動儲水裝備)液面以下。將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的氣瓶63與減壓器64、中壓導氣管65連接,打開氣瓶閥,調節減壓器到額定氣壓,將快速接頭58與吸水管的充氣閥連接,向吸水管的增強層注氣,當達到額定壓力后,關閉氣瓶閥。完成吸水作業后,打開吸水管的放氣閥,將氣體放盡,將吸水管取下,折疊放于車內。 本發明利用消防車水泵的壓力水為本發明一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的環繞式增強層注水,形成靜水壓,為吸水管的內、外層提供支撐,達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彎曲技術要求。解決了消防吸水膠管不能折疊、總質量大的問題。本發明主要具有以下優點:1、體積小。該吸水管主要采用織物材料,改變了現行技術方案中內置金屬螺旋線的設計。2、可折疊,大大減小了吸水管體積,可存放于車內。3、總質量小。該吸水管采取注液、充氣的方式為內、外層提供支撐,不需要內置金屬螺旋線,大大減少了總質量,使之取放更加輕便、快捷。4、可折疊。該吸水管主要采用織物材料,可折疊存放。5、長度不受限。按照現行技術標準的吸水管受體積、質量等因素所限,直管式吸水管最大長度僅為4m,小于最大吸水深度,盤管式吸水管最大長度雖然可達12m,但是體積很大,該吸水管具有可折疊的優勢,長度不受限。6、可靠性高。該吸水管存放于消防車內,不存在橡膠老化,影響吸水性能的問題,具有較好的可靠性。7、生產成本低。該吸水管可參照消防水帶技術標準生產,只是在氣密性方面增加了相應的要求,不需要金屬材料,因此,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的上述實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
1.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體和附設水帶(41),其特征在于吸水管本體由內層(31)、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 )以及外層(33 )組成,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 )位于外層(33 )上,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 )由氣囊式脊水帶(35 )和若干個氣囊式肋水帶(36 )組成,氣囊式肋水帶(36 )上設有注水閥(37 )、放水閥(38 )、充氣閥(39 )以及放氣閥(310),各氣囊式肋水帶(36)與氣囊式脊水帶(35)互通,附設水帶(41)通過快速接頭(42 )與氣囊式肋水帶上的注水閥(37 )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式肋水帶(36)為環形結構,所述的氣囊式肋水帶(36)的數量根據吸水管本體的長度確定,所述的氣囊式肋水帶(36)的直徑為30-35_。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氣囊式肋水帶(36)的間距以注水、充氣情況下不發生干涉或影響膨脹至額定體積為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閥(37)、放水閥(38)、充氣閥(39)以及放氣閥(310)都是快速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設水帶(41)長度為l-3m,附設水帶(41)上還設置有注水快速接頭(42),注水快速接頭(42)與注水閥(37)配合對吸水管的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32)注水實現快速插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33)采用耐水織物材料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膠材料制成。
8.根據權利要 求7所述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式肋水帶(36)的直徑根據閥門或實際使用情況調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消防車必備的車載器材消防吸水膠管,尤其是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屬于消防裝備技術領域。一種消防用液/氣壓式折疊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體和附設水帶,其特征在于吸水管本體由內層、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以及外層組成,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固定在外層上,液/氣壓環繞式增強層由2條(也可4條,等間距)氣囊式脊水帶和若干個氣囊式肋水帶組成,氣囊式肋水帶上設有注水閥、放水閥、充氣閥以及放氣閥,各氣囊式肋水帶與氣囊式脊水帶互通,附設水帶通過快速接頭與氣囊式肋水帶上的注水閥相連接。本技術方案主要是解決消防吸水膠管不能折疊、總質量大、取放不方便的問題,通過改進消防吸水管設計來實現該項技術方案。
文檔編號A62C31/00GK103239821SQ2012100256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7日
發明者常松 申請人: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