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Pm2.5防護芯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護大氣污染的芯片,特別是涉及一種PM2.5防護芯片。
背景技術: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2.5)是指在空氣中小于或等于2.5 μ m的固體微粒或液滴的總稱,這種微小顆粒物可進入肺,因此又被稱為微細顆粒或入肺顆粒物,其成分主要是有機碳化合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以及鈉、鎂、鈣、鋁、鐵、甚至鉛、鋅、砷、鎘等元素。由于他們顆粒微小、質量輕因此可長時間的懸浮在空氣中,長距離的漂移擴散,使大氣受到污染。近兩年來人們看到北京、沈陽、鄭州、武漢、重慶、上海就常常被霧霾籠罩,能見度大大降低,北京常常有能見度不足500m,唐山等城市有時能見度不足20m,據有關單位測定2010年各試點城市灰霾天氣,占全年天數的比例介于20.5%—52.3%之間。這些污染大氣的有害微粒除自然過程產生外,主要還是人為排放,比如化石燃燒(煤、汽油、柴油等)植物性如秸桿,木材的燃燒,垃圾焚燒,道路揚塵、建筑施工揚塵,工業粉塵等;自然來源包括:風揚塵灰,火山灰,森林火災,漂浮的海鹽,真菌孢子,細菌等,來源復雜。PM2.5不僅在灰霾天氣有,正常天氣也存在,只是多少的差異,因為它們顆粒微細,肉眼一般不易看到。人類在呼吸過程中微粒直徑大于5 μ m的顆粒可進入到氣管、支氣管,小于
5μ m以下即I一3微米的顆粒就可以進入到肺泡,當肺泡進行氣體交換時,這些微細顆粒可被巨噬細胞吞噬,而停留在肺泡里,甚至溶解入血液,并可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位,這些細微顆粒還可以作為細菌、病毒的載體,對人體健康產生更大的危害,臨床調查證實PM2.5微粒不僅對呼吸系統危害驚人,而且對心血管、神經系統等也有很大危害。空氣中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總的死亡風險就上升4%,心肺病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的死亡風險上升8%。2003年美國曾有一個估算,如果PM2.5檢測達標,美國可以避免數萬人早逝,數萬人上醫院就診,上百萬人誤工,估算時的空氣污染情況尚屬良好。面對日趨嚴重的空氣污染,國家環保部門于2011年12月5日已正式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標準納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由于自然和人為所造成的大氣污染原因非常復雜廣泛,克服清除這些造成大氣污染的根源,降低大氣中污染的濃度是一個非常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因此人們生活在被污染的大氣中,必須首先積極自我防護,主動降低大氣污染中的PM2.5對自己的傷害,在城市、在工廠區、特別是行走在馬路邊、街道上(包括騎車駕車者)進行自我防護是一個關系個人健康的急不可緩的大事,個人防護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就是帶上真正有效的防護口罩和加裝防護空調過濾網。但是,現有的防護口罩和過濾網,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對微小顆粒物,特別是帶有細菌或病毒的細微顆粒根本不起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PM2.5防護芯片,使其能真正有效防護大氣污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所述的防護芯片包括外層和核心層,所述的核心層被外層包裝成袋狀即防護芯片;所述的防護芯片為長方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外層為透氣性高的纖維濾紙。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纖維濾紙為竹纖維紙。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核心層包括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所述的過濾層和吸附層緊緊貼在一起;所述的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的厚度均為3飛mm。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的厚度均為4mm。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超微過濾層是以醫用海綿為載體,在海綿的結構框架空腔中用水植注入絲光沸石或鈣沸石或鈉沸石或天然沸石或人工沸石,沸石充滿細微的彼此相通的孔穴,形成超微過濾層。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微粒吸附層是以純聚丙烯為原料用高壓駐極設備熔噴成超細棉絨纖維,再經高壓靜電駐極處理而成非織造布。本發明所稱的PM2.5防護芯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構思新穎、工藝規范、使用簡便,易于形成工業化批量生產;所述的超微過濾層中,由于沸石(沸石直徑f2ym)植入形成細微彼此相通的孔穴,一立方微米具有100萬個孔穴(孔徑0.42納米),總比表面積大約600m2,因此具有良好的分子篩作用,使被污染的大氣通過時,得到第一次凈化,減輕吸附層的吸附量,增強吸附層的吸附功能,延長吸附層功能壽命;吸附層對懸浮空氣中的微粒具有極強的吸附力吸附效率不小于99%阻力為4 12pa,具有吸附率高、阻力小和抗菌等優點;本發明具有孔隙率大,比表面積 大,透氣性好等功能。本發明所述的PM2.5防護芯片可運用于PM2.5防護口罩,也可加裝在 空調內部過濾裝置中,是防護大氣污染、特別是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危害的最簡便有效的措施。
權利要求
1.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護芯片包括外層和核心層,所述的核心層被外層包裝成袋狀即防護芯片;所述的防護芯片為長方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為透氣性高的纖維濾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濾紙為竹纖維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層包括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所述的過濾層和吸附層緊緊貼在一起;所述的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的厚度均為3 5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微過濾層和微粒吸附層的厚度均為4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微過濾層是以醫用海綿為載體,在海綿的結構框架空腔中用水植注入絲光沸石或鈣沸石或鈉沸石或天然沸石或人工沸石,沸石充滿細微的彼此相通的孔穴,形成超微過濾層。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PM2.5防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粒吸附層是以純聚丙烯為原料用高壓駐極設備熔噴成超細棉絨纖維,再經高壓靜電駐極處理而成非織造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M2.5防護芯片,所述的防護芯片包括外層和核心層,所述的核心層被外層包裝成袋狀即防護芯片;所述的防護芯片為長方形。本發明具有構思新穎、工藝規范、使用簡便,易于形成工業化批量生產、吸附率高、阻力小和抗菌等作用,而且孔隙率大、比表面積大、透氣性好,是防護大氣污染、特別是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危害的最簡便有效的措施,可以廣泛應用于防護大氣污染領域。
文檔編號A62B23/00GK103083842SQ2013100424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鄭正炯, 湯家芳, 何亞娟, 吳穎, 江麗, 湯萌 申請人:武漢正軒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