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由油箱、進油管、擺線轉子泵、油泵支架、活齒增速器、支架、滾筒、鋼絲繩、齒輪、節流單向閥、壓力表、底板、回油管組成。本實用新型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采用擺線轉子泵液壓阻尼和雙滾筒結構。液壓阻尼使滾筒轉速降低,逃生人員可緩慢下降。雙滾筒經齒輪傳動,兩滾筒旋轉方向相反,兩滾筒的鋼絲繩纏繞方向也相反,這樣一滾筒將逃生人員降下,另一滾筒把鋼絲繩提升上來,為下一逃生人員準備,所以本實用新型的效率是較高的。
【專利說明】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高樓火災逃生裝置,尤其涉及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
[0002]【背景技術】
[0003]隨著城市化建設的迅速發展,高層建筑拔地而起,為了節省土地,住宅房子向空間發展,三十多層已較普遍,總高度超過100米。目前最高的消防云梯也只有70多米,而數量有限,這對高樓火災逃生帶來十分嚴重的問題。
[0004]市場上供應的高樓逃生緩降器,多為摩擦阻尼減速,救火時主要用水,摩擦部件碰到水,會減少摩擦阻尼力,逃生人員快速下降,造成摔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由油箱、進油管、擺線轉子泵、油泵支架、活齒增速器、支架、滾筒、鋼絲繩、齒輪、節流單向閥、壓力表、底板、回油管組成。
[0006]兩個滾筒與軸承一起安裝在三支架上,兩個齒輪通過鍵分別安裝在兩個滾筒的軸端,并相互嚙合;三支架固定安裝在底板上。
[0007]活齒增速器固定安裝在支架上,與左面滾筒的軸端連接在一起,活齒增速器的輸出軸與擺線轉子泵的輸入軸連接在一起;擺線轉子泵固定安裝在油泵支架上,油泵支架固定安裝在支架上。
[0008]活齒增速器的應用,是為了滾筒的轉速與擺線轉子泵匹配,傳動比為6。
[0009]油箱置于支架旁邊,進油管與擺線轉子泵連接,下端與過濾器一起穿過油箱蓋,置于油箱中。
[0010]節流單向閥與擺線轉子泵連接,壓力表安裝在節流單向閥支路油管上。
[0011]回油管穿過油箱蓋固定安裝在油箱蓋上,通過油管與節流單向閥連接。
[0012]鋼絲繩纏繞在滾筒上,兩滾筒的鋼絲繩纏繞方向相反。
[0013]本實用新型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采用擺線轉子泵液壓阻尼和雙的滾筒結構,具有結構緊湊、吸油充分、排油量大,產生的阻尼力大;雙滾筒經齒輪傳動,兩滾筒旋轉方向相反,兩滾筒的鋼絲繩纏繞方向也相反,這樣一滾筒將逃生人員降下,另一滾筒把鋼絲繩提升上來,為下一逃生人員作準備,所以本實用新型的效率是較高的。
[001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由油箱(1)、進油管(2)、擺線轉子泵(3)、油泵支架
(4)、活齒增速器(5)、支架(6)、滾筒(7)、鋼絲繩(8)、齒輪(9)、節流單向閥(10)、壓力表
(11)、底板(12)、回油管(13)組成。
[0019]兩個滾筒(7)與軸承一起安裝在三個支架(6)上,兩個齒輪(9)通過鍵分別安裝在兩個滾筒(7)的軸端,并相互嚙合;三個支架(6)固定安裝在底板上。
[0020]活齒增速器(5)固定安裝在支架(6)上,與左面滾筒的軸端連接在一起,活齒增速器(5)的輸出軸與擺線轉子泵(3)的輸入軸連接在一起;擺線轉子泵(3)固定安裝在油泵支架(4)上,油泵支架(4)固定安裝在支架(6)上。
[0021]油箱(1)置于支架(6)旁邊,進油管(2)與擺線轉子泵(3)連接,下端與過濾器一起穿過油箱蓋,置于油箱(1)中。
[0022]節流單向閥(10)與擺線轉子泵(3)連接,壓力表(11)安裝在節流單向閥(10)支路油管上。
[0023]回油管(13)穿過油箱蓋固定安裝在油箱蓋上,通過油管與節流單向閥(10)連接。
[0024]鋼絲繩纏繞在滾筒 上,兩滾筒的鋼絲繩纏繞方向相反。
【權利要求】
1.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由油箱、進油管、擺線轉子泵、油泵支架、活齒增速器、支架、滾筒、鋼絲繩、齒輪、節流單向閥、壓力表、底板、回油管組成;兩個滾筒與軸承一起安裝在三支架上,兩個齒輪通過鍵分別安裝在兩個滾筒的軸端,并相互嚙合;三支架固定安裝在底板上;活齒增速器固定安裝在支架上,與左面滾筒的軸端連接在一起,活齒增速器的輸出軸與擺線轉子泵的輸入軸連接在一起;擺線轉子泵固定安裝在油泵支架上,油泵支架固定安裝在支架上;油箱置于支架旁邊,進油管與擺線轉子泵連接,下端與過濾器一起穿過油箱蓋,置于油箱中;節流單向閥與擺線轉子泵連接,壓力表安裝在節流單向閥支路油管上;回油管穿過油箱蓋固定安裝在油箱蓋上,通過油管與節流單向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阻尼高樓逃生緩降裝置,其特征在于:鋼絲繩纏繞在滾筒上,兩滾筒的鋼絲繩纏繞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A62B1/08GK203469250SQ20132059407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韓際平 申請人:韓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