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層住宅的應急通道,確切的說是一種高層樓房的專用逃生旋梯。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高層住宅已成為現代城市的主要房源,由于樓層建筑的布局較高,進出樓層的通道受限,當遇到突發火災、地震或其他不可預知的災害發生時,配電房又必須停電,高層樓房內的人員生命財產將面臨極大的威脅和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人們對高層樓房的快速通道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于本發明的有關報道,本發明人經過反復的研究設計,終于研究出高層樓房的專用逃生通道,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高層樓房的專用逃生旋梯,以解決突發事件發生時,高層住宅人員的快速疏散和逃離現場,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發明方案包括兩個轉動形旋梯方案和兩個固定形旋梯方案,轉動形旋梯方案1是在圓柱形樓房通道內安裝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螺旋下降的旋梯,乘坐人員隨著旋梯的轉動平穩下降,主要由圓柱形樓房通道、旋梯中心軸、螺旋下降的旋梯滑軌、滑行鉤、平面軸承、限速齒輪、調速電機、內斜平臺組成。固定型旋梯方案1是在圓柱形樓房通道內建造一個旋梯下降的旋道,乘坐人員隨著旋道下降,主要由圓柱形樓房通道、環形橫梁、加固橫梁、螺旋下降的旋道、內斜平臺、滑軌、滑行鉤組成。
轉動形旋梯方案1的結構特點是在高層電梯的右側設置一個上下垂直的圓柱形樓房通道,在樓房通道的中心垂直豎立旋梯中心軸,旋梯中心軸的底端固定在地下室中心處,頂端固定在樓頂加固的橫梁上,在旋梯中心軸的底部設置一個平面軸承,既可保證旋梯自動轉動,又能承受旋梯的壓力。平面軸承上方設置一個限速齒輪,限速齒輪上方,即地面以上,設置螺旋下降的旋梯。平面軸承和限速齒輪可在旋梯中心軸豎立時安裝。旋梯做成1.5米一節,可在旋梯中心軸頂端未固定前安裝,也可做成兩半,在旋梯中心軸上組裝。旋梯安裝以后,自上而下是一個螺旋下降的旋道,并和限速齒輪是一個整體。在旋梯軸套和中心軸之間,每兩節或一節安裝一個軸承,協同底部的平面軸承,共同保證旋梯運轉自如。旋梯外側的邊沿設有護欄,底端設有出口,出口設在地面以上200厘米。在每層入口的右側設置滑軌,滑軌緊靠旋梯外側,是一條垂直而又平滑的槽溝,滑軌至地面200厘米,改為“L”型,方便乘坐人員脫離旋梯后平衡站立。限速齒輪為一盆形齒輪,齒輪朝下,直徑和旋梯直徑相等。在限速齒輪外側,設置一個梯形槽,緊靠梯形槽設置一個環形支架,環形支架和梯形槽之間,設置控制閥,用于人工控制旋梯轉速。限速齒輪還可用調速電機控制,所述調速電機是在電機上安裝一個減速箱,通過減速后,使作用在限速齒輪上的錐形齒輪按照設定的速度運轉。在調速電機的下方,設有離合滑道、拉動電機、錐形齒輪和限速齒輪分離、推進電機、錐形齒輪和限速齒輪咬合。人員乘坐轉動型旋梯,不必隨著旋梯轉動,就可以平穩地回到地面。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程造價低、使用安全、乘坐舒適、效果好。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轉動型旋梯方案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轉動型旋梯專用滑鉤結構示意圖;
圖3為固定型旋梯滑行鉤結構示意圖;
圖4為固定型旋梯滑軌橫截面示意圖;
圖5為轉動型旋梯入口示意圖;
圖6為轉動型旋梯方案一平面軸承示意圖;
圖7為固定型旋梯方案1中環形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8a-圖8d為固定型旋梯方案1中加固橫粱結構示意圖;
圖9為固定型旋梯方案1中入口示意圖;
圖10為固定型旋梯方案2中入口示意圖;
圖11為轉動型旋梯方案二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的為轉動型旋梯方案一設計示意圖,在高層樓房電梯右側設有圓柱形樓房通道1,樓房通道的中心設有垂直豎立的旋梯中心軸2,旋梯中心軸下端固定在地下室的中心處18,上端固定在樓頂橫梁上3,旋梯最下面是一個平面軸承19,組裝在旋梯中心軸最底端。限速齒輪21設在地下室,外部直徑和旋梯相同。限速齒輪底面設置齒輪20,外側設有梯形槽12,和環形支架14,環形支架上設有控制閥13,人工控制旋梯轉速,限速齒輪還可用調速電機15控制,調速電機上的錐形齒輪,和限速齒輪互相咬合17,調速電機下面設有離合滑道16,只有在人員撤離集中時才使用電機控速。旋梯在地面以上安裝,每節1.5米8,以方便組裝。旋梯最下面一節為出口、高2米,旋道外側逐漸下垂至45°,同時護欄11改在旋道下面,把旋梯和一樓空間隔開。在旋梯軸套和旋梯中心軸之間,安裝軸承9,軸承一般裝在兩節接口處。兩節接口留有卡口7,方便固定。旋梯組裝以后,是一個螺旋下降的旋道5。旋道外側設有護欄,護欄底部和旋道銜接,護欄上部設有圓柱形圍沿4,旋梯各層留門,滑軌6設在門的右側,緊靠旋道外側的護欄。在距地面200厘米處,滑軌改為“L”型10,乘坐人員脫離旋道后,可以保持身體平衡站立。
圖2中示出的為轉動型旋梯專用滑鉤示意圖,滑鉤手柄22呈半圓形,半圓直徑12厘米,滑桿23和手柄直徑中心點連接,長20厘米,滑桿另一端設有掛鉤24,長5厘米,掛鉤彎曲成的平面和手柄互相垂直,掛鉤內設有滑輪25,掛鉤的尖端設有防脫齒26,滑桿的外面設有套管27,當滑桿壓迫圍沿,驅使旋梯轉動時,套管的轉動可以減少滑鉤和旋梯的摩擦。
圖3中示出的是固定型旋梯滑行鉤示意圖,滑行鉤手柄28是一個大于半圓的紡垂形,拉柄29套裝在手柄內,是一個小于半圓的弧形,拉柄拉到手柄底端,可以和手柄重合,拉桿37連接滑行鉤頂端的伸縮桿34,伸縮桿和拉桿之間裝有轉鈕36,可以拉直和彎曲,伸縮桿通過另一個轉鈕32和伸縮鉤33連接,伸縮桿在滑行鉤正常使用時和旋梯中的滑軌互相配合,輸送人員正常分流,當乘坐人員感覺速度太快,意欲減速時,可適當拉動拉柄,通過拉桿和伸縮桿迫使伸縮鉤緊束,適當減緩速度,伸縮鉤33尖端內側裝有防滑栓30,和滑軌內側防滑帶配合,增強防滑效果。伸縮鉤另一端和滑桿38連接,滑桿和伸縮鉤之間裝有轉鈕35,在伸縮桿和滑桿連接處向下設有伸縮桿下移槽31,在拉動拉桿時通過三個轉鈕為頂點的角度變化,讓滑行鉤達到理想的減速效果。
圖4示出的為固定型旋梯滑軌橫截面示意圖,滑軌41由固定架40和螺栓39安裝在旋道上方,滑軌設有左右兩個開口44,滑鉤可以從任何一面掛住滑軌,進入旋道。滑軌的內側設有防脫齒42,協同上面的橫支架,阻止滑鉤脫落。在滑軌豎支架兩側設有防滑帶43,滑行鉤縮緊后可從兩側夾住豎支架,減緩人員下行的速度。
圖5示出的為轉動型旋梯入口示意圖,入口的左側和通道弧形相切,入口的右側在左右半圓直徑的延長線上,寬等于通道的半徑,入口高可至上層底面。即可透光,又可觀察旋梯上方情況,在入口的外側設置一個平臺45,平臺以里向下傾斜46,和旋梯圍欄保持一致。當圍欄降至內斜平臺46時,是進入旋梯的最佳時期。
圖6示出的為轉動型旋梯方案一的平面軸承示意圖,平面軸承內圓直徑略大于旋梯中心軸,外圓直徑35至40厘米,平面軸承的上邊蓋和下邊蓋相同,或將上蓋做成上包下的密封形式,以防塵土進入。
圖7中示出的為固定型旋梯方案1中的環形橫梁示意圖,環形橫梁47與樓房頂層相平,四個不同部位是4根垂直的方柱48,方柱30×30厘米,環形橫梁內圓直徑300厘米,外圓直徑360厘米。
圖8a-圖8d中示出的為固定型旋梯方案l中的加固橫梁示意圖:其中圖8a為第一道加固梁示意圖;圖8b為第二道加固梁示意圖;圖8c為第三道加固梁示意圖;圖8d為第四道加固梁示意圖,在環形橫梁的中心預制直柱49,在中心直柱和4根方柱之間預制加固梁50,加固橫梁一定不能影響旋道的暢通。若從底層入口的右側的起點作第一道加固粱(圖8a),向上1/4處為第二道加固梁(圖8b),向上2/4處為第三道加固梁(圖8c),向上3/4處為第4道加固梁(圖8d),再向上4/4處即上層頂面,為上層第一道加固梁(如圖8a)。
圖9中示出的為固定型旋梯方案l的入口示意圖,為了方便人員進入,入口外側設一個高30厘米平臺51,平臺以里向下傾斜,逐漸和旋道對接。
圖10中示出的為固定型旋梯方案2的入口示意圖。在旋道生產時,每節上端接口54已經向外擴張形成一個入口52,必須注意的是:在旋道安裝時,入口要放在通道左半圓,和半圓直徑53垂直的位置。旋道安裝調試后,入口適當外延、封閉。
圖11中示出的為轉動型旋梯設計方案2結構示意圖,在高層樓房電梯右側設有圓柱形樓房通道62,樓房通道的中心設有垂直豎立的轉動型旋梯,旋梯的上端設有上支架65,旋梯的底端設有下支架56,上支架的中部裝有上軸承66,下支架的中部裝有下軸承73,上下軸承內裝有旋梯中心軸64,在旋梯中心軸的底部設有平面軸承55,平面軸承不僅協同上下軸承確保旋梯運轉自如,同時承受著整個旋梯的重量。為了增加旋梯轉動的靈敏度,旋梯中心軸底端設置一個錐形體,平面軸承上方設置一個錐形槽74。旋梯其他部分和方案1相同。旋梯設在地平面70以上,限速齒輪60設在地下室,外部直經和旋梯相同。限速齒輪底面外側設有齒輪,外側設有梯形槽59,和環形支架57,環形支架上設控制閥58,人工控制旋梯轉速。限速齒輪還可用調速電機69帶動,調速電機上的錐形齒輪和限速齒輪平時分離,調速電機的下側設有離合滑道72,只有在人員撤離集中時,再推進拉桿71,推動錐形齒輪和限速齒輪咬合,進行電機控速。旋梯是一個螺旋下降的旋道63,旋道外側設有護欄67,梯梯最下面一節為出口,高2米,旋道外側下垂,護欄61改在旋道下面,方便乘坐人員脫離旋梯。通道各層留門,滑軌68設在門的右側,緊靠旋道外側的護欄,在距地面2米處,滑軌改為“L”型,方便人員撤離旋梯后保持身體平衡。
本發明提供的轉動型逃生旋梯是一個可以轉動的螺旋下降的通道,使用時手持滑行鉤、蹲在平臺上,用手撥動旋梯后,將滑鉤掛住滑軌,即可進入旋道。由于人體重力的作用、旋梯可以不停地轉動,把人員送回地面。當突發事故人員撤離集中時,可啟動電機由地面執勤人員配合,控制旋梯轉速,確保乘坐人員安全。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逃生旋梯的設計方案進一步簡述,如下:
(一)轉動型旋梯設計方案一
1.樓房建造之前,預先設計好旋梯的位置、尺寸,為了使用方便,旋梯應建在電梯右側或樓梯附近。已建樓房可在走廊的一頭鋼構通道。
新建樓房,可結合工程進度,在電梯右側設計一個直徑150厘米圓柱形通道。通道地下部分建造一個面積3×3平方米、高2米地下室。地下室中心點和通道中心點相對。預埋鋼構螺絲,隨著樓房的建設,可先在地下室把旋梯中心軸垂直樹立起來,并適當固定。平面軸承和限速齒輪可在樹立旋梯中心軸時進行組裝;
2.旋梯中心軸直徑15至20厘米,根據樓層高度而定。為了安裝方便,旋梯中心軸可做成3米一節,節口處從里面用鋼柱加固,并做成反向螺絲安裝,轉動型旋梯一般適用10至20層樓房,不宜再高。平面軸承內圓直徑比中心軸直徑略大,外圓直徑35至40厘米,應保證平面軸承上、下槽的環形溝在±10厘米。限速齒輪設置在高2米的立柱中部,離地面l米左右,方便地面人員控制。立柱是一個中空圓柱體、內圓直徑大于旋梯中心軸±4厘米。兩頭都有軸承和中心軸緊密結合;
3.旋梯中心軸豎起后,結合工程進度進行一樓地而的澆注或用鋼板隔離。一樓為旋梯出口,是人員集中疏散的地方,面積大小可根據樓體布局規劃。圓柱形通道從二樓開始建造,每層都有兩個入口,入口的左側和通道弧形相切,入口的右側在左右半圓直徑的延長線上(圖5)。通道建成以后,要粉刷平整、光滑;
4.旋梯的制造和安裝是重要的一環。為了安裝的方便,旋梯可采用組裝法安裝。根據設計,旋梯每轉動一周下降一個3米的樓層,制造時可采用每節1.5米,兩節合起來下降一周的坡度。旋梯的軸管要有一定的厚度,能夠支撐旋道及人員的壓力,還要具備安裝軸承承受螺絲或焊接組合的能力。每節可制成一個整體,也可分成兩半,在旋梯中心軸上焊接或用螺絲組裝。如果制成一個整體,要在旋梯中心軸頂端未固定前組裝;
5.滑軌安裝在各層入口的右側,是一條上下平滑,開口向外的溝槽,滑軌緊靠旋梯外側的護欄,在距地面200厘米處改為“L”型,人員脫離旋梯后,抓緊手柄,可以保持身體平衡站立。滑軌上下通暢,槽口帶有斜鉤,防止滑鉤脫落。滑軌是用來控制人員下行的軌道。在旋梯中設置滑軌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固定型旋梯中,人員要隨旋道旋轉,不設置滑軌幾乎不可能保證安全。滑軌不僅可以確保乘坐人員身體平衡和絕對安全,而且可以減輕乘坐人員恐懼心理,以適應更高速度的滑行,即使滑速再快,也不會發生任何事故;
6.滑行鉤是乘坐人員掛住滑軌的工具。圖2是轉動型旋梯專用滑鉤。滑鉤手柄呈半圓形,半圓直徑12厘米,滑桿和直徑中心點連接,長20厘米,滑桿另一端設有掛鉤,長5厘米,合計長約30厘米。掛鉤彎曲成的平面和手柄平面互相垂直。滑桿的外面設有軸套,可以自由轉動。當滑桿壓迫旋道圍欄時,相當于在滑桿和圍欄之間設一個滑輪。掛鉤內設有滑輪,使用時可減少掛鉤和滑輪的摩擦,掛鉤的尖端內側設有倒鉤,防止滑鉤輕易脫落,滑鉤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放在門的右側,需要使用時,拿起滑鉤、蹲在平臺上,看到上方暫時無人,掛住滑軌,即可進入旋道。如果旋梯是靜止的,要先撥動旋梯,待旋梯轉動起來后,再乘機而入;
7.內斜平臺。滑軌安裝以盾,要在各層的入口,設置一個平臺。平臺的高度根據旋梯圍欄的坡度而定,平臺以里的斜坡,要和護欄上面的圓柱體圍欄保持一致,當圍欄降至和內斜平臺一致時,是進入旋梯的最佳時期。如果錯過這個時期,一定要等到下一次機會的來臨。內斜平臺是進入旋梯前的暫時停留點,要做好進入旋梯的一切準備;
8.出口。出口設在一樓地面以上,在距地面200厘米處。旋道外側開始下垂漸至45°,護欄改在旋道下面,將旋梯和一樓空間隔開,同時可在地面鋪一層軟墊,以防意外;
9.調速電機。調速電機是用來控制旋梯轉速的,當事故發生時,乘坐旋梯的人員一定很多。由于人員對旋梯壓力的增強,旋梯的轉速一定很快。為了確保人員安全,控制轉速顯得十分重要。本調速電機設有調速裝置,可以限定旋梯每分鐘轉動15圈,也就是一分鐘可以從15樓回到地面。同時要注意的是調速電機一定不可以和樓層同用一個電源,以防樓層斷電后調速電機不能應用;
10.人工控速。限速齒輪外側設有梯形槽,緊靠梯形槽設有環形支架,在環形支架和梯形槽之間設有若干控制閥,控制閥與支架外側控制桿連接,控制桿在支架上有一個支點,利用杠桿原理,可以隨心所欲控制限速齒輪轉速,達到理想的轉動速度;
11、安裝轉柱。轉動型旋梯在轉動中,有可能左右晃動,擦到圓柱形樓房通道,影響旋梯的轉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通道內墻上設置轉柱,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除入口和滑軌以外都可以設置,為了使轉柱的安裝既牢固又靈活,轉柱可做成1.5米一節,每節兩頭各安裝軸承,兩節共用一個支架,支架是一個略小于樓房通道的環形,支架內設若干支點,每個支點內裝上下兩個軸承, 支點要突出環形支架的內圓,節口平滑,確保旋道順利下落,轉柱的設置為20至30厘米一根,像一個牢固的籠子,把旋梯鎖住。轉柱可以從旋梯外部確保旋梯正常轉動,并確保旋梯不會扭曲變形;
轉柱還可用于增速和減速,當旋梯轉速過慢時,可用一只腳放在圍欄上面用力蹬動,當旋梯轉速過快時,用腿和腳靠緊轉柱,增加旋梯轉動的阻力,一定要注意的是切不可靠的過緊,影響自己下滑,只要大家齊心,控制轉速不是難題;
轉動型旋梯能夠在樓層停電狀態下,乘坐人員像坐電梯一樣,安全平穩的返回地面,具有很好的應用情景。
(二)轉動型旋梯設計方案二
轉動型旋梯設計方案二和設計方案一制造原理是一樣的,制作方法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方案一旋梯中心軸是固定的,旋梯圍繞中心軸轉動,方案二是把旋梯和中心軸制作成一個整體,旋梯中心軸垂直樹立在底部平面軸承的上面。在旋梯中心軸的上部設有上支架、下部設有下支架、上下支架內部分別裝有軸承。上軸承和下軸承協同底部的平面軸承,確保旋梯的穩固和轉動自如。平面軸承可在地下室通道中心點預留地槽安裝。下支架預埋在地面以下,上支架預制項部橫梁時預留螺絲,用螺母固定,頂部橫梁是一個十字橫梁,十字中心和通道中心點相對;
為了安裝方便,旋梯可分節組裝。可用螺絲固定,也可焊接成一個整體(詳見圖11)。
(三)固定型旋梯設計方案一
l、建造樓房之前,預先設計好旋梯的位置、尺寸,預制圓柱形樓房通道,通道建在電梯左右或樓梯附近,建樓時,首先預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是4根方柱48(如圖7),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頂部設有頂梁,頂梁的頂面與樓層相平,頂梁是一個內圓直徑300厘米,外圓直徑360厘米的環形橫梁47(如圖7),環形橫梁與樓層相臨部位連接,如果環形橫梁不便預制,也可制成正方形,在砌墻時砌成圓柱形;
2、在環形橫梁中心預制中心直柱49,中心直柱的直徑60厘米,在中心直柱和4根方柱之間,預制加固梁50,目的是加固直柱的穩定性,而又不影響旋道的暢通,并為下一步鋪設旋道提供重要支撐,加固梁寬28厘米,高30厘米,每層樓層預制四道加固梁(8a-8d);
3、砌墻:砌墻可結合樓體砌墻進行,一定要堅實牢固,和外部樓體墻壁連成一體,內墻一定要成圓柱形,表面光滑,絕不可偷工減料。為了加固通道外墻的穩定性,可在到達樓層項面的1/4處、2/4處、3/4處增加鋼筋水泥加固;
通道各層留門,門的左側和通道弧形相切,右側在通道左右半圓直徑的延長線上,門寬150厘米,高至上層旋道;
4、鋪設滑道。滑道可在加固梁上面用水泥預制,也可用鋼板焊接,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旋道都要與外壁和中心直柱保持弧形連接,表面光滑,沒有凸起,沒有尖銳物;
5、增滑措施:首先要把水泥預制的旋道和外墻進一步磨光,或把鋼板焊接的旋道接口處磨平,然后刷上一層防銹漆或耐磨漆,等干燥以后再刷一遍。如果在旋道和外墻上焊接一層不銹鋼板,增滑效果更好;
6、在樓房最下面三層,不預制加固梁,旋道直接用鋼板焊接,兩邊固定在內墻和直柱上,從三樓起,滑坡逐漸變小,到一樓時基本水平,受困人員完全利用上層慣性,滑出旋道,這樣可以確保受困人員安全著地;
7、滑軌的安裝。在旋道上方120厘米處安裝滑軌,滑軌順旋道而下。橫截面成“ ”型(詳見圖4),滑行鉤的入口在上支架和滑軌之間。要能夠使滑行鉤順利進入,而又不至于輕易脫落,因此上支架和滑軌的距離略大于掛鉤即可。在滑軌豎支架兩側設有減速帶,如要減速,輕輕拉動拉柄,就可以達到減速的效果。滑行鉤是滑行中掛住滑軌的工具(圖3),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放在入口的右側,乘坐時首先掛住滑軌,再進入旋道,滑行中即使兩人相遇,也不會相碰,大可放心滑行,滑軌可以確保乘坐人員身體平衡,減輕乘坐人員恐懼心理,即使滑速再快,也不會發生任何事故;
8、內斜面臺。為了方便乘坐人員進入旋道,每層設立一個入口(三層以下不設),入口設在旋道以上30厘米至上層旋道,入口兩側在砌墻時已經確立,入口外側設一個高30厘米平臺,平臺以里向下傾斜,逐漸和旋道相接。乘坐人員蹲在平臺上,看到上方暫時無人,隨機用滑鉤掛住滑軌,進入旋道,在滑行中,基本采用坐姿和睡姿,即使滑速再快,也不會感到緊張。乘坐固定型旋梯必須隨著旋道轉動,沒有轉動型旋梯那樣舒服,但在被困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相比2013年被人盜取申報的逃生滑梯,其安全性和實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固定型旋梯設計方案二
1、在建造樓房之前,預先設計好旋梯的位置、尺寸,預制圓柱形樓房通道,位置選在電梯左右或者樓梯附近,建樓時,首先預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設有4根方柱,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頂端設有頂梁,頂梁和樓層相平,頂梁是一個內圓直徑300厘米,外圓直徑360厘米、厚30厘米的環形橫梁,環形橫梁與樓體相臨部位連接,環形橫梁內不預制中心圓柱,旋道事先預制,然后直接在通道內安裝;
2、砌墻:砌墻可結合樓體砌墻進行,內墻一定要成圓柱形,表面光滑,堅實牢固,為了加固通道外墻的穩定性,可在每層通道的四周,用鋼筋水泥加固,通道各層留門,門的左側和通道弧形相切,右側暫時壘到右面半圓處,留好茬口,等旋道安裝以后,再進行封閉;
3、旋道的生產,為了安裝和固定方便,旋道采用一個樓層一節,每節的接口54(如圖10)都在通道的左側,每節頂端自接口處向外擴張,形成一個入口52,(圖10)在每節旋道的下麗設置5個安裝支撐點,安裝支撐點做成寬和深都是10厘術的底槽;
4、旋道的安裝:安裝時用邊長10厘米方鋼卡在旋道下面的底槽內,方鋼的兩端固定在通道內墻上,從底部托住旋道,對旋道起支撐固定作用,旋道外側要緊靠墻壁,旋道才會更加牢固。旋道向外擴張形成的入口,一定要放在左半圓,入口的平面和直徑垂直(如圖10);
5、滑軌安裝在旋道內部的上方,安裝時一定要注意上下兩節滑軌的對接,在節口處設置卡口,上節卡口卡在下節卡口上面,確保滑鉤順利通過;
旋道安裝以后,從上到下,是一個螺旋下降的圓柱體,旋道內部直徑120厘米;
采用此法設計的旋梯,下降坡度大小可調,上層坡度可以適當加大,底層逐步減小,三層以下基本減到水平。利用慣性減速下滑,確保受因人員安全著地;
6、滑鉤的使用:滑鉤的設計和方案1相同(如圖3),并可以在手柄上帶一個響鈴,進入旋道時,先蹲在入口處,確定上方暫時沒有來人,隨即掛住滑軌進入旋道,進入旋道后,雙手抓緊手柄,身體躺下,任其自由下滑,同事大聲呼喊,警示下方人員。
逃生旋梯可行性分析
1、安全可靠,逃生迅速,不受外部環境影響。逃生旋梯基本采用全封閉,下降坡度適中,安全舒適,即使通過著火層,也不影響安全撤離;
2、緊急撤離時,會有多人乘坐,不會發生踩踏事件,設計時考慮到進入旋道時可能與旋道中人員相遇,所以在入口處設立一個和旋道相切的內斜平臺,受困人員進入旋道時,可以作為暫時停留點,為進入旋道做好前期準備,在滑行中,滑行的坡度一樣,速度一樣,不會造成擁擠堵塞,即使在旋道中兩人相遇,也不會相碰;
3、在旋道的上方設置滑軌,保證了受困人員身體平衡,減輕了受困人員的恐懼心理,所以滑行更加安全;
4、滑行是利用人體自身重力,不需使用任何動力,尤其適合停電時使用;
5、所占空間小,最大3×3平方米;
6、因地制宜,土法上馬,普通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就可掌握全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