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消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細干粉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干粉滅火劑具有適用火災類型廣,對環境毒害低,適合缺水地區等特點,但是由于大部分干粉粉體粒徑較大,粒子彌散性較差,比表面積相對較小,導致其捕捉白由基的能力較小,故滅火能力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粉滅火劑的使用范圍。并且傳統的干粉滅火劑通常采用無機鹽為基料,如碳酸氫鈉、磷酸銨鹽及氨基干粉等。由于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劑滅火能力較差,不大適用于A類火災;而磷酸銨鹽和氨基干粉滅火劑盡管適用范圍較廣,但其價格相對較高。
氫氧化鎂作為滅火劑具有無毒、無煙、阻滴、抗酸、填充阻燃效果好、分解產物(氧化鎂)化學性質穩定、不產生二次危害等一系列優點,已成為減煙、抑煙的重要無機阻燃劑。氫氧化鎂的分解脫水溫度為340~490℃,高于氫氧化鋁的分解脫水溫度(200~350℃),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氫氧化鎂比氫氧化鋁具有更高的分解能和熱容,有助于提高滅火效能;氫氧化鎂還具備原料易得、成本低等優勢。與傳統干粉基料相比,Mg(OH)2作為基料應用于干粉滅火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潛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毒,環境污染小,滅火效率高的滅火劑。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細干粉滅火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分:0.1~0.8%的表面活性劑,3~12%的云母粉,5~8%的滑石粉,2~5%蛭石,40~55%氫氧化鎂,30~40%氫氧化鋁,0.15~1.2%的含氫硅油,0.15~0.25%的水,0.3~0.5%的汽油,2~6%的白碳黑。
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的平均粒徑小于2μm。
所述的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的粒徑在2μm以下。
上述超細干粉滅火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在攪拌設備中將一定質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混合均勻,開啟加熱,按比例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劑、云母粉、滑石粉、蛭石在持續攪拌的情況下混合,得到中間產物A,溫度在60~70℃;
(2)將一定質量百分比的含氫硅油溶解在汽油里,攪拌的情況下加入定量的水,得到中間產物B;
(3)在攪拌設備中A、B在100~120℃下混合均勻,待汽油和水分揮發后,加入白炭黑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得到最終產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制作的產品成本低廉,解決現有技術超細干粉滅火劑成本高問題;
2、本發明使用的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易于實現,且二者來源廣泛,屬于無毒、綠色環保的高效阻燃劑、二者連用后滅火性能高;
3、使用的表面活性劑,優化了超細干粉滅火劑顆粒狀態,團聚少,分散好,還有云母粉和白碳黑助劑等共同作用改善了超細干粉滅火劑粉體的綜合特性,能夠提高滿足滅火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先在攪拌設備中將52份的氫氧化鎂、32份的氫氧化鋁混合均勻,開啟加熱,按比例依次加入0.4份的表面活性劑、5份的云母粉、6份的滑石粉、2份的蛭石在持續攪拌的情況下混合,得到中間產物A,溫度在60~70℃;
(2)將0.2份的含氫硅油溶解在汽油里,攪拌的情況下加入定量的水,得到中間產物B;
(3)在攪拌設備中A、B在100~120℃下混合均勻,待汽油和水分揮發后,加入4份的白炭黑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得到最終產物。
實施例2:
(1)先在攪拌設備中將46份的氫氧化鎂、38份的氫氧化鋁混合均勻,開啟加熱,按比例依次加入0.5份的表面活性劑、4份的云母粉、7份的滑石粉、2份的蛭石在持續攪拌的情況下混合,得到中間產物A,溫度在60~70℃;
(2)將0.2份的含氫硅油溶解在汽油里,攪拌的情況下加入定量的水,得到中間產物B;
(3)在攪拌設備中A、B在100~120℃下混合均勻,待汽油和水分揮發后,加入3份的白炭黑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得到最終產物。
實施例3:
(1)先在攪拌設備中將40份的氫氧化鎂、50份的氫氧化鋁混合均勻,開啟加熱,按比例依次加入0.5份的表面活性劑、2份的云母粉、5份的滑石粉、2份的蛭石在持續攪拌的情況下混合,得到中間產物A,溫度在60~70℃;
(2)將0.2份的含氫硅油溶解在汽油里,攪拌的情況下加入定量的水,得到中間產物B;
(3)在攪拌設備中A、B在100~120℃下混合均勻,待汽油和水分揮發后,加入2份的白炭黑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得到最終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