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滅火器,涉及消防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
背景技術:
滅火器,又稱滅火筒,是一種可攜式滅火工具。滅火器內藏化學物品,用以救滅火警。滅火器是常見的防火設施之一,存放在公眾場所或可能發生火警的地方。因為其設計簡單可攜,一般人亦能使用來撲滅剛發生的小火。滅火筒內藏的成分不一樣,如泡沫、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酸堿、清水等,不同的成分是專為不同的火警而設。使用時必須注意以免產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險。
常見的滅火器上設有弧形桿的壓把和提把,使用時一只手的手掌拖住提把,并按壓壓把,另一只手將噴管對準火點,由于瓶重和噴射時的反作用力,手掌不容易握牢固,造成滅火器脫落,容易傷害到使用人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包括筒體、閥體、壓把、提把和噴管,所述筒體為圓柱形,其上端設有通孔,閥體安裝在通孔上,壓把為一端弧形桿,壓把的一端與閥體連接,另一端位于噴管的上方,提把為倒扣的凹形桿,凹形桿的兩個端部垂直固定在筒體上部,壓把位于提把的正下方,且與提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內,噴管一端與閥體連接,另一端設有噴槍。
進一步的,所述提把表面包覆有一層橡膠軟墊,橡膠軟墊的表面設有均勻分布的網槽。
進一步的,所述筒體外表面設有熒光反光環。
進一步的,所述噴管下方的筒體底部外側設有噴管固定夾。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提把為倒扣的凹形桿,固定安裝在筒體的上端,便于單手握持,使用時只需單手將壓把上提即可,便于單手用力,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其結構簡單,增強了使用時的穩定性,更能適應火點現場的緊急撲救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包括筒體1、閥體2、壓把3、提把4和噴管5,所述筒體1為圓柱形,其上端設有通孔,閥體2安裝在通孔上,壓把3為一端弧形桿,壓把3的一端與閥體2連接,另一端位于噴管5的上方,提把4為倒扣的凹形桿,凹形桿的兩個端部垂直固定在筒體1上部,壓把3位于提把4的正下方,且與提把4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內,噴管5一端與閥體2連接,另一端設有噴槍6。
所述的一種具有便提式把手的滅火器,提把4為倒扣的凹形桿,固定安裝在筒體1的上端,便于單手握持,使用時只需單手將壓把3上提即可,便于單手用力,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其結構簡單,增強了使用時的穩定性,更能適應火點現場的緊急撲救需求。
所述提把4表面包覆有一層橡膠軟墊7,橡膠軟墊7的表面設有均勻分布的網槽,提高了握持的舒適度同時,增強了手掌與提把4之間的摩擦力,是的握持更加穩固。
所述筒體1外表面設有熒光反光環8,便于在火災現場的濃煙中快速尋找到滅火器。
所述噴管5下方的筒體1底部外側設有噴管固定夾9,便于將噴管5固定在噴管固定夾9上,避免滅火器運輸過程中噴管5隨意晃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