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攀爬安全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42256閱讀:1512來源:國知局
攀爬安全帶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帶,具體涉及一種鋼結構攀爬作業用的背帶式防墜安全帶。



背景技術:

現有鋼結構施工中經常涉及高空作業,往往會有腳手架搭設作業或者起重吊籃作業,當高處作業量較少時,如果采取搭設腳手架或者吊籃作業費用較高經濟效果差,如果攀爬至鋼結構上部進行作業,普通掛鉤安全帶難以滿足鋼結構攀爬的特殊要求,普通掛鉤安全帶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得有吊點才能發揮作用,而對于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高度較高的直立或傾斜鋼結構柱,在攀爬過程中沒有可用于懸掛安全帶掛鉤的吊點,僅憑借攀爬鞋工具來攀爬高聳的鋼結構是極其危險的,由于鋼結構表面平整光滑,攀爬鞋易滑脫,僅有攀爬鞋作為安全保障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工作人員在鋼結構上作業時身體難免會左右擺動傾斜,人體傾斜作業容易墜落,因此需要腰部緊靠鋼結構固定。

現階段鋼結構攀爬安全作業主要問題在于僅依靠攀爬鞋承載人體重量,未考慮攀爬鞋失效時安全保障不足,而且攀爬鞋僅起固定人體腳部的作用,當人體發生傾倒時沒有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安全保障不足,在攀爬鞋失效的情況下借助安全帶將人體吊住防止下墜,給作業人員重新用攀爬鞋攀爬的機會,同時限制作業時人體傾斜程度,避免作業人員遠距離操作時過度傾斜,以增加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攀爬安全帶,包括:至少兩條主安全帶、腰帶安全帶、胸帶安全帶、捆扎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全繩,所述兩條主安全帶包括正面安全帶、背面安全帶,所述正面安全帶自人體正面的兩肩部下拉至人體腰部并在人體腰部向后纏繞從腿間向前穿過,所述背面安全帶在人體背部交叉穿過后在人體腰部向前纏繞并與腿間穿過的所述正面安全帶扣接,所述安全繩一端對稱設置于正面安全帶肩部位置處,另一端連接一手扣,所述手扣包括一夾持部、一連接部,所述夾持部一側向外延伸出所述連接部,所述夾持部卡合于所述攀爬對象上。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繩個數為兩條,相應的與所述安全繩連接的所述手扣設置兩個,所述安全繩對稱設置于所述正面安全帶的肩部位置。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兩條所述安全帶之間設有綁帶。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夾持部為一U型結構,包括:

一U型外殼,所述U型外殼的兩內側面內各設有多個第一凸起部;

一U型內襯,設置于所述U型外殼內,所述U型內襯的兩內側面設有多個通孔;

一兩摩擦片,分別貼合于所述U型內襯的兩內側面上,所述摩擦片上設有與所述通孔對齊的多個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穿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一凸起部嵌合。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連接部為一拉耳或者一設有安裝孔的鋼制板。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U型外殼的底部還設有多個連接孔,所述U型內襯的底部還設有與所述連接孔對應的滑槽,一鎖固件穿過所述滑槽緊固在所述連接孔上。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U型外殼的外側面上設有橡膠覆面。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摩擦片與所述U型內襯粘貼連接。

所述的攀爬安全帶,所述背面安全帶設有一扣件,所述背面安全帶在人體背部交叉穿過扣件后在人體腰部向前纏繞并與腿間穿過的所述正面安全帶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人員墜落時,在腿間安全帶上形成拉力,拉力經前后安全帶傳遞至安全繩,安全繩將手扣向下拉動,本實用新型中的手扣能有效與鋼結構邊緣扣接嚴緊,隨著手扣的下拉,扣緊力度更強,兩條手扣安全繩被綁扣連接在一起,有效的將兩個手扣向內拉,避免了手扣被向外的側向力拉脫,拉緊后便阻止了人員墜落,捆扎帶將人體和鋼結構捆扎在一起,腰部貼緊鋼結構進行施工操作,避免了人體整體性大幅度傾斜。本實用新型相比僅使用攀爬鞋的做法增加了安全措施,安全性更高,相比掛鉤安全帶不受吊點的限制,在進行少量的高處作業時,省去了搭設腳手架或者吊車吊籃作業等經濟消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攀爬安全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攀爬安全帶正面穿戴示意圖。

圖3為攀爬安全帶背面穿戴示意圖。

圖4為人員墜落時攀爬安全帶的傳力結構示意圖。

圖5為手扣左視圖。

圖6為手扣俯視圖。

圖7為手扣反面示意圖。

圖8為手扣正面示意圖。

圖9為U型外殼左視圖。

圖10為U型外殼俯視圖。

圖11為U型內襯正視圖。

圖12為U型內襯左視圖。

圖13為U型內襯俯視圖。

圖14為摩擦片正視圖。

圖15為摩擦片左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

正面安全帶 1

胸帶安全帶 10

腰帶安全帶 12

背面安全帶 2

扣件 3

二層結構 4

手扣 5

夾持部 51

U型外殼 511

第一凸起部 5111

連接孔 5112

U型內襯 512

通孔 5121

滑槽 5122

兩摩擦片 513

第二凸起部 5131

鎖固件 514

連接部 52

安裝孔 521

安全繩 6

D形環 7

綁帶扣 8

綁帶 9

橫向拉力 A

縱向拉力 B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攀爬安全帶,用于人體攀爬時穿戴,包括至少兩條主安全帶、腰帶安全帶10、胸帶安全帶12、捆扎帶13,還設有安全繩6,所述兩條主安全帶包括正面安全帶1、背面安全帶2,正面安全帶1自人體正面的兩肩部下拉至人體腰部并在人體腰部向后纏繞從腿間向前穿過,背面安全帶2在人體背部交叉穿過扣件3(例如菱形扣)后在人體腰部向前纏繞并與腿間穿過的正面安全帶1扣接,所述腰帶安全帶12、捆扎帶13設置于所述正面安全帶上且靠近人體腰部位置處,所述胸帶安全帶10設置于所述正面安全帶1上且靠近人體胸部位置處,正面安全帶1在腰部向后纏繞的位置為二層結構4,背面安全帶2和腰帶安全帶12在二層結構4的中間穿過,正面安全帶1為左右對稱結構,調節胸帶安全帶10能上下稍調整位置,所述安全繩6一端對稱設置于正面安全帶1肩部位置處,為實現安全帶與攀爬對象連接緊固,即便人體墜落時也能使安全帶連接更緊固,在安全繩6的另一端連接一手扣5,所述手扣5包括一夾持部51、一連接部52,所述夾持部51一側向外延伸出所述連接部52,所述夾持部51卡合于所述攀爬對象上,連接部52與安全繩6連接,該連接部52為一吊耳結構或者設有連接孔5112的不限形狀的鋼板。本新型的攀爬對象為鋼結構、木質結構或者其他材質的結構,在此不做限制。

本實施例中正面安全帶1肩部位置對稱設有兩安全繩6,相應的與所述安全繩連接的所述手扣5設置兩個,兩條所述安全帶之間設有綁帶,綁帶包括綁帶扣8、與綁帶扣扣接的綁帶9,綁帶扣8設置其中一安全繩上,綁帶9設置于另一安全繩上。在正面安全帶1上設有兩個D形環7,D形環7較佳地設置于靠近肩膀位置,安全繩6通過D形環7連接正面安全帶1。

本實施例中的夾持部51為一U型結構,包括:

一U型外殼511,為鋼制U型外殼,U型外殼511的兩內側面內各設有多個第一凸起部5111,本實施例中第一凸起5111為梯形凸起,U型外殼511一側延伸一設有安裝孔521的連接部52,U型外殼511的底部還設有多個連接孔5112;在U型外殼511的外側面上設有橡膠覆面5113,方便攀爬人員抓握。

一U型內襯512,為鋼制U型內襯,U型內襯2設置于U型外殼511內,U型內襯512的兩內側面設有多個通孔5121,U型內襯512的底部還設有與連接孔5112對應的滑槽5122,鎖固件514穿過U型內襯512的滑槽5122緊固在U型外殼511的連接孔5112上。

一兩摩擦片513,分別貼合于U型內襯512的兩內側面上,本實施例中摩擦片與鋼制U型內襯的內側進行粘結,摩擦片上部為重點粘結區域,摩擦片513上設有與通孔5121相應對齊的多個第二凸起部5131,本實施例中第二凸起5131也為梯形凸起,第二凸起部5131穿過通孔5121與第一凸起部5111嵌合。

當人員墜落時,安全帶受拉力作用,拉力達到足以抵消人體重力,安全繩拉力對手扣施加斜向拉力,拉力分解為橫向拉力A、縱向拉力B,橫向拉力將手扣在攀爬對象邊緣扣緊,縱向拉力向下拉動鋼制外殼,由于摩擦片與鋼結構的邊緣(例如鋼板)之間摩擦力作用,鋼制U型內襯不隨鋼制U型外殼下移,鋼制U型內襯與鋼制U型外殼之間相對錯位,造成摩擦片的梯形凸起與鋼制U型外殼的梯形凸起相互擠壓,從而兩個摩擦片擠壓鋼結構的邊緣,隨著擠壓壓力變大摩擦力變大,最終摩擦力達到足夠與拉力平衡。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汝城县| 云龙县| 丰都县| 大荔县| 武城县| 宜章县| 腾冲县| 鸡西市| 津市市| 天柱县| 宜春市| 郎溪县| 岫岩| 启东市| 广灵县| 泸州市| 绵阳市| 龙泉市| 三河市| 东至县| 翁牛特旗| 吉水县| 南京市| 西充县| 福州市| 微山县| 旺苍县| 岳阳市| 麻城市| 安顺市| 淄博市| 栖霞市| 惠水县| 库伦旗| 清徐县| 潮州市| 大竹县| 炉霍县| 渭源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