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火災報警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是單獨或同時采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隨著世界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形勢的日益嚴峻,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青睞,其相對傳統汽車而言,對環境影響小,前景廣闊。
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電池的使用雖然對環境污染小,而且可重復使用,但其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存在短路、發熱進而導致發生著火的危險,由于電池內集聚著巨大的能量,當電池發生燃燒時,如不及時進行滅火控制,可能導致發生爆炸的危險,直接關乎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也會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
電池在使用時,通常將其安裝在電池箱內,而且為了增加動力,往往電池箱內布置有多快電池,電池安裝在電池箱后,再將電池箱作為整個部件安裝在車輛上,向車輛供電,所以當車輛電池著火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火災情況,將會使整個電池箱發生火災、爆炸,后果非常嚴重。電池在發生火災前期,通常存在著短路現象,并且在短路過程中會產生電暈、電弧或電火花,以鋰電池為例,當電池發生短路熱量集聚后,電池內的電解液溫度偏高(大于40°)時,鋰電池正極和負極之間的聚合物薄膜就會慢慢被擊穿,從而導致電池內更多的正負極短路,進而釋放更多的熱量,能量的集聚進一步發展為電池燃燒或爆炸。
不僅在車輛電池方面,在其他設備領域(如發動機、危化品)方面也存在類似問題,由于熱量集聚無法釋放,當熱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起火災,甚至爆炸。現有技術中,上述這些重要設備或物件在儲存、運輸或使用過程中,通常盛裝或安裝在某固定裝置內,當這些固定裝置內的設備或物件發生火災時,方才采取措施滅火,并且在局部發生較小火災時,采用人工監測的方法很難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傳統的滅火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技術中,只有火災發生時才能監測到,而無法在火災發生的初期進行監測,具有嚴重的遲滯性,發生火災后再滅火,使得物件或設備已經燃燒或徹底損壞,產生較大損失;
2、當著火部位發生在比較隱秘的地方時,在著火初期并不能及時發現火災,只有當火災發生到一定程度,已經產生較為嚴重的后果時,工作人員才能監測和發現到火災情況,監測具有較大的滯后性,無法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3、現有技術中,滅火裝置一般放置在規定位置,使得滅火裝置與防火物件相對分離布置,發生火災時,需要從別處拿到滅火裝置才能滅火,形成滅火遲延,導致火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蔓延,產生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4、在儲存、搬運或使用時,這些設備或物件往往放置在一個相對密閉的三維空間內,當某一個部位發生火災險情時,如果從一個方向進行滅火,當著火部位正好背向滅火方向時,滅火效果往往不好,造成不能快速滅火的問題;
5、物品的燃燒和能量集聚是個相互影響的過程,能量集聚可能導致物品燃燒,同時,物品燃燒也會使得能量進一步集聚。現有技術中,撲滅燃燒物品表面的明火后,并不能有效降低發生火災物件的溫度,存在發生復燃的問題,特別是部分防火物件的表面明火撲滅后,物件內部繼續燃燒,導致能量進一步集聚,最后可能發生復燃或爆炸,比如電池就屬于這類物件的典型例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現有技術中,在對防火物件的表面明火撲滅時無法同時對該物件進行降溫,導致防火物件可能發生二次復燃或爆炸的問題,提供一種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該設備同時布置降溫裝置和滅火裝置,通過滅火裝置及時撲滅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并采用降溫裝置對該防火物件進行降溫處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能同時滅火和降溫的問題,使得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被撲滅的同時,能有效降低防火物件的溫度,避免了防火物件熱量進一步可能發生二次復燃或爆炸的危險,對防火物件有效滅火,從而最大限度保證了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包括布置在同一個安裝結構上的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該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均連接有噴射裝置,所述滅火裝置內盛裝有用于撲滅物件表面明火的滅火劑,所述降溫裝置內儲存有用于降低物件溫度的冷媒,所述滅火劑和冷媒通過噴射裝置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
所述火災險情不止是著火燃燒等現象,也包括物件局部區域溫度異常升高、物件產生煙霧或發生電氣弧光等火災征兆特征。所述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安裝在同一個安裝結構上,同時布置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滅火裝置用于撲滅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降溫裝置用于降低防火物件的溫度,使防火物件在明火被撲滅的同時,其溫度得到降低,能量得到有效傳遞和釋放,不會發生二次燃燒,從根本上消除火災,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
所述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在工作時,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交替進行或先后進行,當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同時工作時,主要針對防火物件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滅火裝置撲滅防火物件上發生的明火,而降溫裝置對防火物件進行降溫處理,使防火物件的溫度下降,保證防火物件的滅火效果,并確定防火物件在火災撲滅后不會發生二次復燃,當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先后工作時,先采用滅火裝置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再使用降溫裝置對防火物件進行降溫,保證防火物件的消防安全,當兩個裝置交替工作時,主要針對能量比較集中的防火物件,在使用滅火裝置進行滅火后,使用降溫裝置進行降溫處理,由于能量比較集中,防火物件存在反復復燃和能量升高的問題,需要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交替工作,才能徹底保證防火物件的消防安全。
優選的,還包括用于探測火災險情信息的探測裝置和接收該探測裝置所探測到的信號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同時與探測裝置、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連接,發生火災時,控制裝置根據探測裝置所傳輸的信號啟動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
為了較好地儲存、搬運和使用,重要設備或物件一般盛裝或安裝在固定裝置內,使用時,本方案的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布置在該固定裝置上,通過安裝結構使整個設備與固定裝置安裝連接,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首先通過探測裝置及時探測到火災險情信號,并同步將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同時與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連接,當控制裝置接收到火災險情信號后,立即啟動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同時進行降溫處理,從而在撲滅火災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再次發生著火燃燒的問題,使物件處于較為安全的狀態,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后,操作人員再開展后續工作,進行故障排查,消除火災隱患。
所述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在工作時,不分啟動先后,可以先啟動滅火裝置后啟動降溫裝置,也可以先啟動降溫裝置再啟動滅火裝置,也可以交替啟動兩個裝置,直至將防火物件徹底撲滅和降溫為止。
每個物件或設備在發生火災的初期,會存在溫度升高、產生煙霧等火災前兆現象,并且這些火災前兆現象很難通過人工及時監測和發現到,而通過本方案中探測裝置的監測,能第一時間發現火災前兆現象,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發現火災險情遲延性的問題,為及時采取降溫措施進行降溫預留了較為寬裕的時間。并且通過探測裝置探測到物件溫度升高時,啟動降溫裝置,及時降低物件溫度,避免出現明火導致火勢蔓延。
探測裝置及時探測到火災險情后,將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馬上啟動滅火裝置和/或降溫裝置,從而完成滅火和/或降溫,該方案實現了自動滅火和降溫功能,能在發現火災險情時同時對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采用人工監測火災險情存在遲延性的問題。電池、發動機等重要物件一旦著火燃燒時,如果不能馬上撲滅并進行降溫,其火勢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蔓延,并且燃燒后產生更多的熱量會進一步擴大火勢,增加損失,本方案采用自動啟動滅火裝置和/或降溫裝置,撲滅明火并有效降低物件的溫度,避免其進一步著火燃燒,從而最大限度保護了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用于盛放和盛裝物件的固定裝置在正常工作時,探測裝置一直處于探測狀態,但如果物件處于正常工作或運行狀態時,由于沒有火災險情的發生,控制裝置不會接收到來自探測裝置的火災險情信號,不會啟動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
優選的,所述探測裝置包括感光探測器、感溫探測器和感煙探測器中的任意一項、二項或全部。
當固定裝置內的物件或設備出現火災險情時,會伴隨著產生煙霧、火光等特征,而且局部環境溫度也會上升,采用感光探測器能及時探測到固定裝置內產生的火光等光信息,從而判斷是否出現火災險情,同樣,采用感溫探測器能及時探測到防火物件溫度的上升,感煙探測器能及時探測到防火物件產生的煙霧,從而根據溫度和煙霧來判斷是否發生火災險情。
所述探測裝置可以單獨采用感光探測器、感溫探測器或感煙探測器,也可以同時采用其中任意兩項或全部,當同時采用其中某兩種探測器或全部探測器時,能從多方面探測、發現固定裝置內的火災險情,并且當其中某一個發生故障無法工作時,另一個可以繼續工作,繼續探測火災險情。
用于布置在固定裝置中的感光探測器、感溫探測器和感煙探測器的數量為多個,當采用其中一種探測器時,該探測器的數量為多個,當采用其中某兩種探測器或全部探測器時,探測器的總數量也為多個,在固定裝置內布置多個探測器,并且將多個探測器安裝在固定裝置的不同部位,可以從多個部位對火災進行探測,增加探測的準確度,并且當某個探測器發生故障時,其余探測器可以繼續工作。
所述探測裝置安裝在固定裝置的內部空間內,從物件的多個方位和角度監測火災險情的發生,采取上述方式,能及時有效地探測到物件各個部位的狀態,當物件的某個部位存在溫度升高等火災前兆時,通過降溫裝置對物件進行降溫,有效避免了物件由于能量集聚溫度上升而發生燃燒著火的問題,將損失降低在最小,在未產生明顯的燃燒時使火災得到撲滅。同時,當物件的某個部位已經出現明火時,通過滅火裝置對物件及時進行滅火,并同時或依次對物件進行降溫處理,有效避免了物件由于能量集聚而可能存在的反復燃燒的問題,使物件火災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將損失降低在最小,并保證火災險情不會升級惡化。
優選的,所述噴射裝置包括多個管口指向防火物件的噴射管,多個所述噴射管用于布置在防火物件周圍,其管口從多個方向指向防火物件,所述噴射管與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連接,使滅火劑和冷媒通過噴射管噴射至防火物件上。
多個噴射管包括用于噴射滅火劑的滅火劑噴射管和用于噴射冷媒的冷媒噴射管,滅火劑噴射管與滅火裝置連接,冷媒噴射管與降溫裝置連接,滅火劑噴射管和冷媒噴射管的數量均為多個,所述滅火劑噴射管和冷媒噴射管均通向防火物件的各個方向,并且通向防火物件相同方向的滅火劑噴射管和冷媒噴射管的數量相同。
當電池、危化品或發動機等重要物件著火時,并不是整體全部著火,而是先從某個部位先著火,著火部位再外別處蔓延形成較大的火勢,最終導致物品整體著火。通過在防火物件的周圍布置滅火劑噴射管和冷媒噴射管,噴射管的管口從多個方向指向防火物件,當防火物件某個部位發生火災時,通過該方向的滅火劑噴射管噴射滅火劑進行滅火處理,使火災得到撲滅,避免了火勢蔓延導致整個防火物件著火,從局部進行噴射滅火的方式,不僅能針對性地進行滅火,而且滅火效率高,能節約大量的滅火劑,采用局部滅火的方式也可以避免防火物件遭受整體損壞,對防火物件起到保護作用,便于防火物件或設備后期的維護、處理。
同樣地,通過布置物件各方向的冷媒噴射管進行降溫處理,使物件的能量得到釋放,避免了熱量集聚導致整個物件著火,從局部進行降溫的方式,不僅能針對性地進行降溫,而且降溫效率高,能解決大量的降溫冷媒,采用局部降溫的方式也可以避免物件遭受整體損壞,對物件起到保護作用,便于物件或設備后期的維護、處理。
當防火物件整體發生火災時,多個所述滅火劑噴射管同時噴灑出滅火劑,對防火物件整體滅火,對防火物件降溫時,多個所述冷媒噴射管同時噴灑處冷媒,對防火物件整體降溫。
滅火劑噴射管和冷媒噴射管的管口均連接有消防噴頭,另一端與滅火裝置或降溫裝置連接,滅火裝置上設置有用于將滅火劑通入噴射管的電磁開關,該電磁開關連接至控制裝置,當控制裝置接收到探測裝置的火災險情信號時,發出執行命令,打開電磁開關,使滅火劑進入到噴射管中,依靠噴射管的消防噴頭噴灑滅火劑,完成滅火,所述降溫裝置上設置有用于將冷媒通入冷媒噴射管的電磁開關,該電磁開關連接至控制裝置,當控制裝置接收到探測裝置的火災險情信號時,發出執行命令,打開電磁開關,使冷媒進入到噴射管中,依靠噴射管的消防噴頭噴灑滅火劑,完成滅火。
優選的,所述滅火裝置包括滅火劑供給裝置,以及設置在滅火劑供給裝置與噴射管之間的滅火劑分流裝置,該滅火劑分流裝置包括滅火劑入口端和滅火劑出口端,滅火劑入口端與滅火劑供給裝置連接,滅火劑出口端與滅火劑噴射管連通。通過滅火劑分流裝置的分流作用,使滅火劑供給裝置中的滅火劑分流至多個滅火劑噴射管,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滅火劑噴射管將滅火劑對應噴射到著火部位,達到滅火保護的目的。
所述滅火劑分流裝置包括一個滅火劑入口端和多個滅火劑出口端。
滅火劑入口端的數量為一個,滅火劑從滅火劑入口端進入滅火劑分流裝置,經過滅火劑分流裝置的分流,從滅火劑分流裝置的滅火劑出口端進入到滅火劑噴射管,從而將滅火劑分配至固定裝置內,對防火物件多方位滅火。
優選的,所述滅火劑為泡沫滅火劑,所述滅火劑供給裝置為泡沫液發生器,泡沫液發生器連接有用于儲存泡沫液的儲液罐和用于儲存壓縮空氣的空氣瓶,使儲液罐和空氣瓶分別向泡沫液發生器提供用于生成泡沫滅火劑的泡沫液和壓縮空氣。
儲液罐通過與泡沫液發生器之間連接的管路使泡沫液進入泡沫液發生器中,同時空氣瓶也通過與泡沫液發生器之間連接的管路使壓縮空氣進入到泡沫液發生器中,泡沫液和壓縮空氣在泡沫液發生器中充分混合發泡,產生用于滅火的泡沫滅火劑。
所述泡沫液發生器包括壓縮空氣進口端、泡沫液進口端和泡沫出口端,壓縮空氣進口端和泡沫液進口端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壓縮空氣進口端與空氣瓶連接,泡沫液進口端與儲液罐連接,泡沫出口端連通至滅火劑分流裝置,與滅火劑分流裝置的滅火劑入口端連接。
所述儲液罐連接有用于向其提供供給動力的壓縮空氣源,使儲液罐通過壓縮空氣的驅動,將泡沫液輸送至泡沫液發生器中。
儲液罐上設置有第一加熱器,使儲液罐在向泡沫液發生器輸送泡沫液時,壓力更大,輸送效率更高。在儲液罐上還設置有用于監測泡沫液溫度的溫度傳感器,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到儲液罐內的溫度狀況。當防火物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控制裝置啟動滅火裝置,此時,第一加熱器啟動,對儲液罐進行加熱處理,使儲液罐迅速向泡沫液發生器輸送泡沫液,并實時監測溫度情況。
所述泡沫液發生器和空氣瓶之間設置有用于同時連通儲液罐的三通接頭,使空氣瓶通過三通接頭同時向泡沫液發生器和儲液罐同時提供壓縮空氣。三通接頭包括一個三通進口端和兩個三通出口端,三通接頭的三通進口端與空氣瓶連接,三通接頭的三通出口端分別連接泡沫液發生器和儲液罐,兩個三通出口端同時提供驅動力,從而簡化了設備,提高了空氣瓶的使用效率。
所述空氣瓶和三通接頭之間布置有使二者連通的空氣管路,在該空氣管路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壓縮空氣流向、流量和速度的第一電磁閥,以及用于調節壓縮空氣壓力的第一減壓閥。
所述空氣瓶上安裝有用于監測其壓力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彈性敏感元件和位移敏感元件,既能測量空氣瓶中的壓力值,也能將該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所述泡沫液發生器的壓縮空氣進口端也布置有相同的壓力傳感器,有效監測進入到泡沫液發生器中的壓縮空氣的壓力。
優選的,所述降溫裝置包括冷媒供給裝置,以及設置在冷媒供給裝置和冷媒噴射管之間的冷媒分流裝置,該冷媒分流裝置包括冷媒入口端和冷媒出口端,冷媒入口端與冷媒供給裝置連接,冷媒出口端與冷媒噴射管連通。通過冷媒分流裝置的分流作用,使冷媒供給裝置中的降溫冷媒分流至多個冷媒噴射管,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冷媒噴射管將冷媒對應噴射到對應部位,達到降溫進而保護物件的目的。
所述冷媒分流裝置包括一個冷媒入口端和多個冷媒出口端。
冷媒入口端的數量為一個,降溫冷媒從冷媒入口端進入冷媒分流裝置,經過冷媒分流裝置的分流,從冷媒分流裝置的冷媒出口端進入到冷媒噴射管,從而將降溫冷媒分配至固定裝置內,對物件多方位降溫。
優選的,所述冷媒供給裝置和冷媒分流裝置之間布置有使二者連通的冷媒管路,在該冷媒管路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冷媒流向、流量和速度的第二電磁閥,以及用于調節冷媒壓力的第二減壓閥。
所述冷媒供給裝置采用冷媒罐,該冷媒罐上布置有瓶頭閥,第二電磁閥布置在靠近瓶頭閥一側的冷媒管路上,該冷媒罐上安裝有用于監測其壓力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彈性敏感元件和位移敏感元件,既能測量冷媒罐中的壓力值,也能將該冷媒罐的壓力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控制裝置通過接收該信號后可以對冷媒壓力進行控制。
所述冷媒管路上設置有第二加熱器,所述第二加熱器布置在第二電磁閥和第二減壓閥之間,該第二加熱器同時連接至控制裝置。所述第二電磁閥用于控制冷媒的流向、流向和速度,當冷媒罐內的降溫冷媒通過第二電磁閥進入到冷媒管路后,其溫度較低,直接將此溫度下的冷媒噴淋到物件上進行降溫,可能導致物件損壞,后期無法適用的問題,通過在冷媒管路上設置第二加熱器的方式,對冷媒進行適度加熱,使冷媒溫度既能有效降低物件的表面溫度,也能避免物件被損壞。
所述冷媒管路上設置有溫感器,該溫感器布置在第二加熱器和第二電磁閥之間,所述溫感器連接至控制裝置。
通過設置溫感器,能實時監測到從冷媒罐中輸出的降溫冷媒的溫度狀況,預先在控制裝置的控制程序中設定冷媒的輸出溫度,當布置在冷媒管路上的溫感器監測到冷媒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通過控制裝置啟動第二加熱器,達到加熱冷媒的目的,冷媒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再通過控制裝置關閉第二加熱器,從而實現輸出的冷媒溫度始終為設定溫度。
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用于啟動滅火劑供給裝置和冷媒供給裝置的控制器,該控制器與滅火劑分流裝置和冷媒分流裝置同時連接,分別控制滅火劑分流裝置的多個所述滅火劑出口端的開啟狀態,以及冷媒分流裝置的多個所述冷媒出口端的開啟狀態。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信號的信號接收單元和執行單元,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外部傳輸進來的信號,執行單元則向外輸出執行命令,進行相應的操作動作。
所述滅火劑出口端與布置在固定裝置上的滅火劑噴射管連接,冷媒出口端與冷媒噴射管連接,在滅火劑出口端和冷媒出口端均設有用于將二者連通或關閉的開關,開關和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通過該開關的開啟或關閉,使滅火劑出口端和冷媒出口端打開或關閉,當固定裝置中的防火物件或設備發生火災險情后,布置在固定裝置上的探測裝置監測到火災險情信號,將該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接收到火災信號后,通過控制器完成對滅火劑供給裝置和冷媒供給裝置的控制,同時打開滅火劑分流裝置和冷媒分流裝置的控制,將滅火劑出口端和/或冷媒出口端打開,使滅火劑和/或冷媒通過對應的噴射管到達消防噴頭,通過消防噴頭噴灑滅火劑完成滅火,噴灑冷媒進行降溫。
所述控制器還與第一加熱器連接,同時連接至布置在儲液罐上的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溫度傳輸至控制器上的接收元件,控制器根據溫度傳感器所監測到的溫度控制第一加熱器的工作狀態,使第一加熱器對儲液罐進行加熱處理。
所述控制器還與第二加熱器連接,所述控制器同時連接至布置在冷媒管路上的溫感器,并且和布置在冷媒管路上的第二電磁閥連接。溫感器將監測到的溫度值傳輸至控制器上的信號接收單元,然后控制裝置通過執行單元完成的第二加熱器的加溫,控制連接電磁閥,根據組合式噴射降溫裝置所需要的冷媒流量和速度控制電磁閥的開啟狀態。
所述控制器同時連接至布置在空氣瓶上和冷媒罐上的壓力傳感器,并且和布置在泡沫液發生器的壓縮空氣進口端的壓力傳感器連接,上述所描述的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也連接至所述控制器。壓力傳感器將監測到的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后傳輸至控制器上的信號接收單元,然后通過執行單元完成相應的動作。控制器根據壓力傳感器所監測到的壓力控制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開啟狀態,使空氣罐輸出的壓縮空氣和冷媒罐輸出的冷媒的壓力得到控制。
優選的,還包括用于將火災險情信號輸出的聲光報警裝置。布置聲光報警裝置,當發生火災險情后,使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并馬上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故障排查,防止物件再次出現溫度上升或者發生二次火災的危險。
所述聲光報警裝置上還安裝有用于手動控制該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的手動按鈕,手動按鈕與控制器自動控制方式之間設置有手動自動切換裝置。
所述聲光報警裝置主要采用聲光報警器,聲光報警裝置在接收到探測裝置反饋的信號后啟動報警,手動按鈕用于手工啟動控制器的執行單元,使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能在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之間自由切換,當安裝在固定裝置內的物件或設備發生火災時,控制裝置啟動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進行滅火降溫的同時,聲光報警器工作發出警報,工作人員根據聲光報警器發出的警報進行故障排查,在進行排查時,需要使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進入手動控制模式,暫時不需要控制裝置對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進行自動控制,此時,通過手動自動切換裝置將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切換到手動按鈕,在進行故障排查的過程中,如果火災險情進一步惡化,發生溫度繼續升高導致不能排查故障時時,通過手動按鈕啟動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使該設備繼續進行滅火和降溫處理,有效控制防火物件的溫度,防止火勢蔓延,進而危及財產和人員安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該設備包括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滅火裝置用于撲滅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降溫裝置用于降低防火物件的溫度,使防火物件在明火被撲滅的同時,其溫度得到降低,能量得到有效傳遞和釋放,不會發生二次燃燒,從根本上消除火災,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
2、在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上分別設置滅火劑分流裝置和冷媒分流裝置,通過分流裝置的分流作用,使滅火劑供給裝置中的滅火劑分流至多個滅火劑噴射管,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多個滅火劑噴射管將滅火劑對應噴射到著火部位,達到滅火保護的目的,而冷媒分流裝置將冷媒供給裝置中的降溫冷媒分流至多個冷媒噴射管,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冷媒噴射管將冷媒對應噴射到對應部位,達到降溫進而保護物件的目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噴射口單一、滅火效率低的問題;
3、設置聲光報警裝置,當發生火災險情后,該設備在自動進行滅火的同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使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并馬上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故障排查,從而徹底消除火災危險,防止防火物件再次出現溫度上升或者發生二次火災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的原理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安裝控制裝置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滅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中降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5中滅火劑分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6中冷媒分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固定裝置,11-滅火劑噴口,12-冷媒噴口,2-探測裝置,21-感光探測器,22-感溫探測器,23-感煙探測器,3-滅火裝置,33-泡沫液發生器,331-壓縮空氣進口端,332-泡沫液進口端,333-泡沫出口端,34-儲液罐,341-第一加熱器,342-溫度傳感器,35-空氣瓶,351-空氣管路,352-第一電磁閥,353-第一減壓閥,354-壓力傳感器,36-滅火劑分流裝置,361-滅火劑入口端,362-滅火劑出口端,363-控制接頭,37-三通接頭,371-三通進口端,372-三通出口端,4-降溫裝置,45-冷媒供給裝置,451-冷媒管路,452-第二電磁閥,453-第二減壓閥,455-瓶頭閥,456-第二加熱器,457-溫感器,46-冷媒分流裝置,461-冷媒入口端,462-冷媒出口端,5-噴射裝置,51-噴射管,511-滅火劑噴射管,512-冷媒噴射管,52-消防噴頭,6-控制裝置,61-控制器,62-控制器安裝架,7-聲光報警裝置,71-聲光報警器,72-手動按鈕,73-手動自動切換裝置,8-控制器局域網絡,9-總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發明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
本實施例應用于防火設備或防火物件移動的場合。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包括布置在同一個安裝結構上的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該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均連接有噴射裝置5,所述滅火裝置3內盛裝有用于撲滅物件表面明火的滅火劑,所述降溫裝置4內儲存有用于降低物件溫度的冷媒,所述滅火劑和冷媒通過噴射裝置5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
所述火災險情不止是著火燃燒等現象,也包括物件局部區域溫度異常升高、物件產生煙霧或發生電氣弧光等火災征兆特征。所述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安裝在同一個安裝結構上,同時布置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滅火裝置3用于撲滅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降溫裝置4用于降低防火物件的溫度,使防火物件在明火被撲滅的同時,其溫度得到降低,能量得到有效傳遞和釋放,不會發生二次燃燒,從根本上消除火災,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
所述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在工作時,不分啟動先后順序,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交替進行或先后進行,當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同時工作時,主要針對防火物件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滅火裝置3撲滅防火物件上發生的明火,而降溫裝置4對防火物件進行降溫處理,使防火物件的溫度下降,保證防火物件的滅火效果,并確定防火物件在火災撲滅后不會發生二次復燃,當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先后工作時,先采用滅火裝置3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再使用降溫裝置4對防火物件進行降溫,保證防火物件的消防安全,當兩個裝置交替工作時,主要針對能量比較集中的防火物件,在使用滅火裝置4進行滅火后,使用降溫裝置3進行降溫處理,由于能量比較集中,防火物件存在反復復燃和能量升高的問題,需要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交替工作,才能徹底保證防火物件的消防安全。
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還包括用于探測火災險情信息的探測裝置2和接收該探測裝置2所探測到的信號的控制裝置6,所述控制裝置6同時與探測裝置2、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連接,發生火災時,控制裝置6根據探測裝置2所傳輸的信號啟動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
為了較好地儲存、搬運和使用,重要設備或物件一般盛裝或安裝在固定裝置1內,使用時,本方案的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布置在該固定裝置1上,通過安裝結構使整個設備與固定裝置1安裝連接,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首先通過探測裝置2及時探測到火災險情信號,并同步將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6,所述控制裝置6同時與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連接,當控制裝置6接收到火災險情信號后,立即啟動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同時進行降溫處理,從而在撲滅火災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再次發生著火燃燒的問題,使物件處于較為安全的狀態,對防火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后,操作人員再開展后續工作,進行故障排查,消除火災隱患。
每個物件或設備在發生火災的初期,會存在溫度升高、產生煙霧等火災前兆現象,并且這些火災前兆現象很難通過人工及時監測和發現到,而通過本方案中探測裝置的監測,能第一時間發現火災前兆現象,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發現火災險情遲延性的問題,為及時采取降溫措施進行降溫預留了較為寬裕的時間。并且通過探測裝置探測到物件溫度升高時,啟動降溫裝置,及時降低物件溫度,避免出現明火導致火勢蔓延。
探測裝置2及時探測到火災險情后,將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6,控制裝置6馬上啟動滅火裝置2和/或降溫裝置3,從而完成滅火和/或降溫,該方案實現了自動滅火和降溫功能,能在發現火災險情時同時對物件進行滅火和降溫,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采用人工監測火災險情存在遲延性的問題。電池、發動機等重要物件一旦著火燃燒時,如果不能馬上撲滅并進行降溫,其火勢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蔓延,并且燃燒后產生更多的熱量會進一步擴大火勢,增加損失,本方案采用自動啟動滅火裝置和/或降溫裝置,撲滅明火并有效降低物件的溫度,避免其進一步著火燃燒,從而最大限度保護了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用于盛放和盛裝物件的固定裝置1在正常工作時,探測裝置2一直處于探測狀態,但如果物件處于正常工作或運行狀態時,由于沒有火災險情的發生,控制裝置6不會接收到來自探測裝置2的火災險情信號,不會啟動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處于非工作狀態。
探測裝置2包括感光探測器21、感溫探測器22和感煙探測器23中的任意一項、二項或全部,當固定裝置1內的物件或設備出現火災險情時,會伴隨著產生煙霧、火光等特征,而且局部環境溫度也會上升,采用感光探測器21能及時探測到固定裝置1內產生的火光等光信息,從而判斷是否出現火災險情,同樣,采用感溫探測器22能及時探測到固定裝置內防火物件溫度的上升,根據溫度場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是否發生火災,感煙探測器23能及時探測到固定裝置1內防火物件產生的煙霧,從而根據溫度和煙霧來判斷是否發生火災險情。
探測裝置2可以單獨采用感光探測器21、感溫探測器22或感煙探測器23,也可以同時采用其中任意兩項或全部,當同時采用其中某兩種探測器或全部探測器時,能從多方面探測、發現固定裝置內的火災險情,并且當其中某一個發生故障無法工作時,另一個可以繼續工作,繼續探測火災險情,當采用單獨一種探測器進行火災探測時,其數量為多個,分別布置在固定裝置的多個位置,從多方方位進行火災探測,并且也保證某個探測器損壞時,不會影響該設備的探測功能,當采用其中某兩種探測器或全部探測器時,探測器的總數量也為多個,在固定裝置內布置多個探測器,并且將多個探測器安裝在固定裝置的不同部位,可以從多個部位對火災進行探測,增加探測的準確度,并且當某個探測器發生故障時,其余探測器可以繼續工作。
探測裝置2安裝在固定裝置1的內部空間內,從物件的多個方位和角度監測火災險情的發生,采取上述方式,能及時有效地探測到物件各個部位的狀態,當物件的某個部位存在溫度升高等火災前兆時,通過降溫裝置4對物件進行降溫,有效避免了物件由于能量集聚溫度上升而發生燃燒著火的問題,將損失降低在最小,在未產生明顯的燃燒時使火災得到撲滅。同時,當物件的某個部位已經出現明火時,通過滅火裝置3對物件及時進行滅火,并同時或依次對物件進行降溫處理,有效避免了物件由于能量集聚而可能存在的反復燃燒的問題,使物件火災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將損失降低在最小,并保證火災險情不會升級惡化。
噴射裝置5包括多個管口指向防火物件的噴射管51,多個所述噴射管51用于布置在防火物件周圍,其管口從多個方向指向防火物件,所述噴射管51與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連接,使滅火劑和冷媒通過噴射管51噴射至防火物件上。
多個噴射管51包括用于噴射滅火劑的滅火劑噴射管511和用于噴射冷媒的冷媒噴射管512,滅火劑噴射管511與滅火裝置3連接,冷媒噴射管512與降溫裝置4連接,滅火劑噴射管511和冷媒噴射管512的數量均為多個,所述滅火劑噴射管511和冷媒噴射管512均通向防火物件的各個方向,并且通向防火物件相同方向的滅火劑噴射管511和冷媒噴射管512的數量相同。
當電池、危化品或發動機等重要物件著火時,并不是整體全部著火,而是先從某個部位先著火,著火部位再外別處蔓延形成較大的火勢,最終導致防火物件整體著火。通過在防火物件的周圍布置滅火劑噴射管511和冷媒噴射管512,噴射管51的管口從多個方向指向防火物件,當防火物件某個部位發生火災時,通過該方向的滅火劑噴射管511噴射滅火劑進行滅火處理,使火災得到撲滅,避免了火勢蔓延導致整個防火物件著火,從局部進行噴射滅火的方式,不僅能針對性地進行滅火,而且滅火效率高,能節約大量的滅火劑,采用局部滅火的方式也可以避免防火物件遭受整體損壞,對防火物件起到保護作用,便于防火物件或設備后期的維護、處理。
同樣地,通過布置物件各方向的冷媒噴射管512進行降溫處理,使物件的能量得到釋放,避免了熱量集聚導致整個物件著火,從局部進行降溫的方式,不僅能針對性地進行降溫,而且降溫效率高,能解決大量的降溫冷媒,采用局部降溫的方式也可以避免物件遭受整體損壞,對物件起到保護作用,便于物件或設備后期的維護、處理。
當物品整體發生火災時,多個所述滅火劑噴射管511同時噴灑出滅火劑,對防火物件整體滅火,對防火物件降溫時,多個所述冷媒噴射管512同時噴灑處冷媒,對防火物件整體降溫。
滅火劑噴射管511和冷媒噴射管512的管口均連接有消防噴頭52,另一端與滅火裝置3或降溫裝置4連接,滅火裝置3上設置有用于將滅火劑通入滅火劑噴射管511的電磁開關,該電磁開關連接至控制裝置6,當控制裝置6接收到探測裝置2的火災險情信號時,發出執行命令,打開電磁開關,使滅火劑進入到滅火劑噴射管511中,依靠滅火劑噴射管511的消防噴頭52噴灑滅火劑,完成滅火,所述降溫裝置4上設置有用于將冷媒通入冷媒噴射管512的電磁開關,該電磁開關連接至控制裝置6,當控制裝置6接收到探測裝置2的火災險情信號時,發出執行命令,打開電磁開關,使冷媒進入到冷媒噴射管512中,依靠冷媒噴射管512的消防噴頭52噴灑降溫冷媒,對防火物件進行降溫處理。
在固定裝置1上設置有滅火劑噴口11和冷媒噴口12,滅火裝置3的滅火劑噴射管511從滅火劑噴口11伸出并指向防火部件,降溫裝置4的冷媒噴射管512從冷媒噴口12伸出并指向防火部件,當防火部件發生火災險情后,噴射管51分別進行滅火劑和降溫冷媒的噴射,進行滅火和降溫處理,滅火劑噴口11和冷媒噴口12主要用于布置噴射管51,使噴射管51順利通入到固定裝置1中。
如圖1、圖2和圖5所示,滅火裝置3包括滅火劑供給裝置,以及設置在滅火劑供給裝置與滅火劑噴射管511之間的滅火劑分流裝置36,該滅火劑分流裝置36包括滅火劑入口端361和滅火劑出口端362,滅火劑入口端361與滅火劑供給裝置連接,滅火劑出口端362與滅火劑噴射管511連通,通過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分流作用,使滅火劑供給裝置中的滅火劑分流至多個滅火劑噴射管511,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滅火劑噴射管511將滅火劑對應噴射到著火部位,達到滅火保護的目的。
滅火劑分流裝置36包括一個滅火劑入口端361和多個滅火劑出口端362,滅火劑入口端361的數量為一個,滅火劑從滅火劑入口端361進入滅火劑分流裝置36,經過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分流,從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滅火劑出口端362進入到滅火劑噴射管511,從而將滅火劑分配至固定裝置1內,對防火物件多方位滅火。
滅火劑為泡沫滅火劑,所述滅火劑供給裝置為泡沫液發生器33,泡沫液發生器33連接有用于儲存泡沫液的儲液罐34和用于儲存壓縮空氣的空氣瓶35,使儲液罐34和空氣瓶35分別向泡沫液發生器33提供用于生成泡沫滅火劑的泡沫液和壓縮空氣。
儲液罐34通過與泡沫液發生器33之間連接的管路使泡沫液進入泡沫液發生器33中,同時空氣瓶35也通過與泡沫液發生器33之間連接的管路使壓縮空氣進入到泡沫液發生器33中,泡沫液和壓縮空氣在泡沫液發生器33中充分混合發泡,產生用于滅火的泡沫滅火劑。
泡沫液發生器33包括壓縮空氣進口端331、泡沫液進口端332和泡沫出口端333,壓縮空氣進口端331和泡沫液進口端332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壓縮空氣進口端331與空氣瓶35連接,泡沫液進口端332與儲液罐34連接,泡沫出口端333連通至滅火劑分流裝置36,與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滅火劑入口端361連接。
儲液罐34連接有用于向其提供供給動力的壓縮空氣源,使儲液罐34通過壓縮空氣的驅動,將泡沫液輸送至泡沫液發生器33中。
儲液罐34上設置有第一加熱器341,使儲液罐34在向泡沫液發生器33輸送泡沫液時,壓力更大,輸送效率更高,在儲液罐34上還設置有用于監測泡沫液溫度的溫度傳感器342,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342,能實時監測到儲液罐34內的溫度狀況。當防火物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控制裝置6啟動滅火裝置3,此時,第一加熱器341啟動,對儲液罐34進行加熱處理,使儲液罐34迅速向泡沫液發生器33輸送泡沫液,并實時監測溫度情況。
泡沫液發生器33和空氣瓶35之間設置有用于同時連通儲液罐34的三通接頭37,使空氣瓶35通過三通接頭37同時向泡沫液發生器33和儲液罐34同時提供壓縮空氣,三通接頭37包括一個三通進口端371和兩個三通出口端372,三通接頭37的三通進口端371與空氣瓶35連接,三通接頭37的三通出口端372分別連接泡沫液發生器33和儲液罐34,兩個三通出口端372同時提供驅動力,從而簡化了設備,提高了空氣瓶的使用效率。
空氣瓶35和三通接頭37之間布置有使二者連通的空氣管路351,在該空氣管路351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壓縮空氣流向、流量和速度的第一電磁閥352,以及用于調節壓縮空氣壓力的第一減壓閥353。
所述空氣瓶35上安裝有用于監測其壓力的壓力傳感器354,所述壓力傳感器354包括彈性敏感元件和位移敏感元件,既能測量空氣瓶中的壓力值,也能將該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所述泡沫液發生器33的壓縮空氣進口端331也布置有相同的壓力傳感器354,有效監測進入到泡沫液發生器33中的壓縮空氣的壓力。
如圖7所示,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滅火劑出口端362上布置有控制接頭363,每個滅火劑出口端362都對應設置有所述控制接頭363,所有控制接頭363均連接至控制裝置6,通過控制裝置6分別控制各個控制接頭363,從而達到對應控制各個滅火劑出口端362的開閉狀態,滅火劑入口端361用于連接滅火劑供給裝置,當防火部位的某個部位發生火災險情后,通過對應位置的滅火劑出口端362打開滅火劑進行滅火,也可以通過控制接頭363將所有的滅火劑出口端362打開,對防火部位進行整體滅火。
如圖1、圖2和圖6所示,降溫裝置4包括冷媒供給裝置45,以及設置在冷媒供給裝置45和冷媒噴射管512之間的冷媒分流裝置46,該冷媒分流裝置46包括冷媒入口端461和冷媒出口端462,冷媒入口端461與冷媒供給裝置45連接,冷媒出口端462與冷媒噴射管512連通,通過冷媒分流裝置46的分流作用,使冷媒供給裝置45中的降溫冷媒分流至多個冷媒噴射管512,當發生火災險情時,通過冷媒噴射管512將冷媒對應噴射到對應部位,達到降溫進而保護物件的目的。
冷媒分流裝置46包括一個冷媒入口端461和多個冷媒出口端462,冷媒入口端461的數量為一個,降溫冷媒從冷媒入口端461進入冷媒分流裝置46,經過冷媒分流裝置46的分流,從冷媒分流裝置46的冷媒出口端462進入到冷媒噴射管512,從而將降溫冷媒分配至固定裝置1內,對物件多方位降溫。
冷媒供給裝置45和冷媒分流裝置46之間布置有使二者連通的冷媒管路451,在該冷媒管路451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冷媒流向、流量和速度的第二電磁閥452,以及用于調節冷媒壓力的第二減壓閥453。
冷媒供給裝置45采用冷媒罐,該冷媒罐上布置有瓶頭閥455,第二電磁閥452布置在靠近瓶頭閥455一側的冷媒管路451上,該冷媒罐上安裝有用于監測其壓力的壓力傳感器354,所述壓力傳感器354包括彈性敏感元件和位移敏感元件,既能測量冷媒罐中的壓力值,也能將該冷媒罐的壓力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控制裝置6通過接收該信號后可以對冷媒壓力進行控制。
冷媒管路451上設置有第二加熱器456,所述第二加熱器456布置在第二電磁閥452和第二減壓閥453之間,該第二加熱器456同時連接至控制裝置6,所述第二電磁閥452用于控制冷媒的流向、流向和速度,當冷媒罐內的降溫冷媒通過第二電磁閥452進入到冷媒管路451后,其溫度較低,直接將此溫度下的冷媒噴淋到物件上進行降溫,可能導致物件損壞,后期無法適用的問題,通過在冷媒管路451上設置第二加熱器456的方式,對冷媒進行適度加熱,使冷媒溫度既能有效降低物件的表面溫度,也能避免物件被損壞。
冷媒管路451上設置有溫感器457,該溫感器457布置在第二加熱器456和第二電磁閥452之間,所述溫感器457連接至控制裝置6,通過設置溫感器,能實時監測到從冷媒罐中輸出的降溫冷媒的溫度狀況,預先在控制裝置的控制程序中設定冷媒的輸出溫度,當布置在冷媒管路上的溫感器監測到冷媒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通過控制裝置啟動第二加熱器,達到加熱冷媒的目的,冷媒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再通過控制裝置關閉第二加熱器,從而實現輸出的冷媒溫度始終為設定溫度。
如圖8所示,冷媒分流裝置46的冷媒出口端462上布置有控制接頭363,每個冷媒出口端462都對應設置有所述控制接頭363,所有控制接頭363均連接至控制裝置6,通過控制裝置6分別控制各個控制接頭363,從而達到對應控制各個冷媒出口端462的開閉狀態,冷媒入口端461用于連接冷媒供給裝置,當防火部位的某個部位發生火災險情后,通過對應位置的冷媒出口端462打開降溫冷媒進行降溫處理,也可以通過控制接頭363將所有的冷媒出口端462打開,對防火部位進行整體降溫。
如圖1、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控制裝置6包括用于啟動滅火劑供給裝置和冷媒供給裝置45的控制器61,該控制器61與滅火劑分流裝置36和冷媒分流裝置46同時連接,分別控制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多個所述滅火劑出口端362的開啟狀態,以及冷媒分流裝置46的多個所述冷媒出口端462的開啟狀態,控制器61包括用于接收信號的信號接收單元和執行單元,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外部傳輸進來的信號,執行單元則向外輸出執行命令,進行相應的操作動作,控制裝置6還包括用于安裝控制器61的控制器安裝架62,通過控制器安裝架62對控制器61進行安裝固定,控制器安裝架62裝配在安裝結構上,實現固定。
所述滅火劑出口端362與布置在固定裝置1上的滅火劑噴射管511連接,冷媒出口端462與冷媒噴射管512連接,在滅火劑出口端362和冷媒出口端462均設有用于將二者連通或關閉的開關,開關和控制器61連接,控制器61通過該開關的開啟或關閉,使滅火劑出口端362和冷媒出口端462打開或關閉,當固定裝置1中的防火物件或設備發生火災險情后,布置在固定裝置1上的探測裝置2監測到火災險情信號,將該火災險情信號傳輸至控制裝置6,控制裝置6接收到火災信號后,通過控制器61完成對滅火劑供給裝置和冷媒供給裝置45的控制,同時打開滅火劑分流裝置36和冷媒分流裝置46的控制,將滅火劑出口端362和/或冷媒出口端462打開,使滅火劑和/或冷媒通過對應的噴射管51到達消防噴頭52,通過消防噴頭52噴灑滅火劑完成滅火,噴灑冷媒進行降溫。
控制器61還與第一加熱器341連接,同時連接至布置在儲液罐34上的溫度傳感器342,該溫度傳感器342監測到的溫度傳輸至控制器61上的接收元件,控制器61根據溫度傳感器342所監測到的溫度控制第一加熱器341的工作狀態,使第一加熱器341對儲液罐34進行加熱處理。
控制器61還與第二加熱器456連接,所述控制器61同時連接至布置在冷媒管路451上的溫感器457,并且和布置在冷媒管路451上的第二電磁閥452連接,溫感器457將監測到的溫度值傳輸至控制器61上的信號接收單元,然后控制裝置6通過執行單元完成的第二加熱器456的加溫,控制連接第二電磁閥452,根據組合式噴射降溫裝置所需要的冷媒流量和速度控制電磁閥的開啟狀態。
控制器61同時連接至布置在空氣瓶35上和冷媒罐上的壓力傳感器354,并且和布置在泡沫液發生器33的壓縮空氣進口端331的壓力傳感器354連接,上述所描述的第一電磁閥352和第二電磁閥452也連接至所述控制器61。壓力傳感器354將監測到的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后傳輸至控制器上的信號接收單元,然后通過執行單元完成相應的動作。控制器根據壓力傳感器所監測到的壓力控制第一電磁閥352和第二電磁閥452的開啟狀態,使空氣瓶35輸出的壓縮空氣和冷媒罐輸出的冷媒的壓力得到控制。
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均安裝在密封箱內,滅火劑分流裝置36的滅火劑出口端362從密封箱內伸出,并與滅火劑噴射管511連接,滅火劑噴射管511通向防火物件的各個方位,從各個角度指向防火物件,當防火物件發生火災險情時,滅火劑在密封箱內的滅火裝置3中生成后通過滅火劑噴射管511向防火物件噴射,完成滅火過程,同樣地,冷媒分流裝置46的冷媒出口端462從密封箱內伸出,并與冷媒噴射管512連接,冷媒噴射管512通向防火物件的各個方位,從各個角度指向防火物件,當防火物件發生火災險情時,降溫冷媒從密封箱內的降溫裝置3向冷媒噴射管512輸送,并向防火物件噴射,完成降溫過程。
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還包括用于將火災險情信號輸出的聲光報警裝置7,布置聲光報警裝置7,當發生火災險情后,使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并馬上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故障排查,防止物件再次出現溫度上升或者發生二次火災的危險。
聲光報警裝置7上還安裝有用于手動控制該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的手動按鈕72,手動按鈕72與控制器自動控制方式之間設置有手動自動切換裝置73,聲光報警裝置7主要采用聲光報警器71,聲光報警裝置7在接收到探測裝置2反饋的信號后啟動報警,手動按鈕72用于手工啟動控制器的執行單元,使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能在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之間自由切換,當安裝在固定裝置1內的物件或設備發生火災時,控制裝置6啟動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進行滅火降溫的同時,聲光報警器71工作發出警報,工作人員根據聲光報警器71發出的警報進行故障排查,在進行排查時,需要使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進入手動控制模式,暫時不需要控制裝置6對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進行自動控制,此時,通過手動自動切換裝置73將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切換到手動按鈕72,在進行故障排查的過程中,如果火災險情進一步惡化,發生溫度繼續升高導致不能排查故障時時,通過手動按鈕72啟動滅火裝置3和降溫裝置4,使該設備繼續進行滅火和降溫處理,有效控制防火物件的溫度,防止火勢蔓延,進而危及財產和人員安全。
控制器61通過控制器局域網絡8連接至監控中心,該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通過網絡連接的方式與監控中心連接,該設備設置有總電源9,當開啟總電源9后,該設備處于工作狀態,控制器局域網絡8也處于工作狀態中,當防火物件發生火災險情時,該設備處于工作狀態并對火災險情進行滅火、降溫,并通過局域網絡向監控中心發送信號,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排查故障,解決問題。
本實施例的獨立式火災報警滅火末端設備包括滅火裝置和降溫裝置,滅火裝置用于撲滅防火物件表面的明火,降溫裝置用于降低防火物件的溫度,使防火物件在明火被撲滅的同時,其溫度得到降低,能量得到有效傳遞和釋放,不會發生二次燃燒,從根本上消除火災,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