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機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在制作 紙袋過程中、對紙袋給予封底的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
背景技術:
封口機是在制作牛皮紙袋時、對紙袋封底的一種設備,其工作流 程是紙袋由送袋機構的傳動鏈條,輸送到工作機構的傳動鏈條,包上熱熔膠 帶后進入上、下加熱瓦中間加熱;熱熔膠帶上的涂的膠溶化,經加熱瓦后面的 壓輪壓合后,熱熔膠帶將紙袋底部封死;然后再用剪刀手工將袋與袋之間的連 接膠帶剪斷。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袋與袋之間距離是一定的, 一般在60mm左右。 現有封口機袋與袋之間距離都是由固定裝在鏈條上的檔塊間距來保證的。當有 不同寬度的紙袋需要封口時,為了保證袋與袋之間距離不變,就必須調整檔塊 與檔塊之間的距離,這樣就要拆卸鏈條重新安裝檔塊,有時因為鏈條周長不是 檔塊之間距離的整倍數,需要加長或減少鏈條的長度,同時還要調整鏈輪的安 裝位置。因此,這種送袋機構的封口機主要適合對品種單一、大批量的紙袋進 行封口;而對于在生產過程中經常要有多規格的紙袋封口就很不適應,調整鏈 輪及檔塊位置消耗時間長、最長耗時達兩小時之余,生產效率低下。目前,從 網上和《包裝機械》、《中國包裝工業》等期刊上尚未査到能可調袋寬和能自動 切斷袋與袋之間的連接膠帶的自動化熱熔膠帶封口機。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 效率高、能方便容易地調整袋寬尺寸、適應各種寬度紙袋進行封口的自動熱熔 膠帶封口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熱熔 膠帶封口機,包括送袋機構,工作機構,其特征在于送袋機構輸出端安裝有 擋板,擋板與送帶輪之間安裝有測袋光電開關,連接桿將擋板與送帶輪連接, 工作機構輸入端的導輥后面安裝定長光電開關,送帶輪的下落與抬起受控于測
袋光電開關的控制電路和定長光電開關的控制電路,定長光電開關與擋板之間 的距離等于紙袋寬度與兩紙袋之間的距離之和。本實用新型其送袋原理是用紅外光電開關測定距離來代替原來鏈條檔塊 來測定距離。因定長光電開關到擋板之間的距離等于紙袋寬度加兩袋之間的距 離,擋板與送帶輪經連接桿連接,擋板與送袋輪是聯動的;當定長光電開關測 到第一條紙袋時,送袋輪壓下,擋板提起,在送袋機構的傳動鏈條作用下送進 第二條紙袋,當第一條紙袋離開定長光電開關,進入上、下加熱瓦進行熱合時, 第二條紙袋也正好離開測袋光電開關,這時送袋輪抬起,擋板放下,此時操作 人員立即將第三條紙袋放在送袋機構的傳動鏈條上進行等待。第三條紙袋雖然 被測袋光電開關檢測到了,但由于第二條紙袋尚未到達定長光電開關位置,送 袋輪還不會壓下,而由于擋板與送袋輪是聯動的,擋板也不會抬起,第三條紙 袋暫不進入工作機構,只有當第二條紙袋送到定長開關位置時,這時測袋光電 開關和定長光電開關都有信號,送袋輪才能壓下,同時擋板也同時抬起,第三 條紙袋被立即送入工作機構;后面的紙袋依次類推進入上、下加熱瓦進行熱合。 當紙袋寬度改變時,只要把定長光電開關前、后移動,就可以保證袋距不變情 況,很方便地熱合另一種寬度的紙袋。現有技術的熱熔膠帶封口機在更換另一種寬度紙袋時,要花2小時左右進 行鏈條檔塊、傳動鏈條長度和傳動鏈輪位置的調整,而調整本實用新型的工作 機構只用1分鐘,前、后移動定長開關位置就完成了調整袋寬的任務,其更換 效率是現有技術的百余倍,大大減少了設備的停機時間;因而,本實用新型生 產效率高;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取消了固裝在工作機構傳動鏈條上 的檔塊,加裝上測袋光電開關、定長光電開關、擋板等即可完成,因而結構簡 單。
圖1是現有熱熔膠帶封口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安裝有自動切斷機構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l一送袋傳動皮帶,2—紙袋,3—送袋輪,4—測袋光電開關,5—擋 板,6—定長光電開關,7—加熱瓦,8—切斷光電開關,9一壓輪,IO—切斷刀 片,1001—上刀片,1002—下刀片,11—熱熔膠帶,12—熱熔膠帶巻,13—電 磁閥,14一工作機構,15—送袋機構,16—檔塊,17—鏈輪,18—鏈條,19一 導輥,20—氣缸活塞,2001—氣缸,2002—活塞,2003—進氣口, 2004—回 氣口, 2005—活塞桿,21—控制電路,22—氣源,23—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的是現有熱熔膠帶封口機封口機后部是送袋機構 15、前部是工作機構14,送袋機構15前端安裝有可上、下位移的送袋輪3,放 置在送袋傳動皮帶1上面的紙袋2被送袋傳動皮帶1送到工作機構14的傳動鏈 條18,熱熔膠帶巻12上輸送出的熱熔膠帶11,將紙袋2底部包上進入上、下 加熱瓦7中間加熱;熱熔膠帶ll上的涂的膠溶化,經加熱瓦7后面的壓輪9壓 合后,熱熔膠帶11將紙袋2底部封死;熱熔膠帶11從熱熔膠帶巻12上。兩個 紙袋2之間距離L2都是由固定裝在鏈條14上的兩檔塊16之間的距離L來保證 的。兩檔塊16之間的距離L等于紙袋寬度Ll加上兩個紙袋2之間距離L2。當 有不同寬度的紙袋2需要封口時,為了保證兩個紙袋2之間距離L2尺寸不變, 就必須調整兩檔塊16之間的距離L。這樣就要拆卸鏈條18重新安裝檔塊16, 有時因為鏈條18周長不是檔塊16之間距離的整倍數,需要加長或減少鏈條18 的長度,同時還要調整鏈輪17的安裝位置。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 一種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包括送袋機構15,工 作機構14,送袋機構15輸出端安裝有擋板5,擋板5與送帶輪3之間安裝有測 袋光電開關4,連接桿23將擋板5與送帶輪3連接,工作機構14輸入端的導輥 19后面安裝定長光電開關6,送帶輪3的下落與抬起受控于測袋光電開關4的 控制電路和定長光電開關6的控制電路,定長光電開關6與擋板5之間的距離L 等于紙袋2寬度Ll與兩個紙袋2之間的距離L2之和。調節定長光電開關6到擋 板之間的距離就能實現對不由寬度的紙袋底部封口的目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完善,在工作機構14的輸出端設有自動切斷機構,使切 斷袋子與袋子之間連接的熱熔膠帶自動化,以解決手工剪切工作效率低、人工 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如圖3與圖2所示自動切斷機構包括切斷光電開關8、電磁閥13、氣缸活塞20、切斷刀片10與控制電路21;切斷光電開關8安裝在壓輪9的后面;控制電路21接收信號端與切斷光電開關8連接、輸出信號端相接于電磁閥13; 電磁閥13的三個閥口分別與氣源22,氣缸2001的進氣口 2003和回氣口 2004 相接,進氣口 2003位于活塞2002的上部,回氣口 2004位于活塞2002的下部; 切斷刀片10包括上刀片1001、下刀片1002,上刀片1001固接在活塞桿2005 下端,下刀片1002固定在機架上,下刀片1002與上刀片1001位置相對應。當用光電開關8測到熱合好的紙袋2時,給控制電路21發出一個脈沖信號, 控制電路21立即給電磁閥13通電,電磁閥13轉換氣路,使活塞桿2005帶動 上刀片1001快速下切,將膠帶切斷,約經3ms左右時間后控制電路21切斷電 磁閥13電源,活塞桿2005帶動上刀片1001迅速提起,整個切斷過程結束;當 下一條熱合好的紙袋2被切斷光電開關8測到后,又重復上述過程。切斷位置 的調整也是前、后移動切斷光電開關8來調整的。自動切斷機構的效率比人工用剪刀剪斷可提高3倍。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包括送袋機構,工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袋機構(15)輸出端安裝有擋板(5),所述擋板(5)與送帶輪(3)之間安裝有測袋光電開關(4),連接桿(23)將所述擋板(5)與送帶輪(3)連接,所述工作機構(14)輸入端的導輥(19)后面安裝定長光電開關(6),所述送帶輪(3)的下落與抬起受控于所述測袋光電開關(4)的控制電路和所述定長光電開關(6)的控制電路,所述定長光電開關(6)與所述擋板(5)之間的距離等于紙袋(2)寬度與兩個所述紙袋(2)之間的距離之和。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 機構(14)的輸出端設有自動切斷機構。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 切斷機構包括切斷光電開關(8)、電磁閥(13)、氣缸活塞(20)、切斷刀片(10) 與控制電路(21);所述切斷光電開關(8)安裝在壓輪(9)的后面;所述控制 電路(21)接收信號端與所述切斷光電開關(8)連接、輸出信號端相接于所述 電磁閥(13);所述電磁閥(13)的三個閥口分別與氣源(22),氣缸(2001) 的進氣口 (2003)和回氣口 (2004)相接,所述進氣口 (2003)位于所述活塞(2002)的上部,所述回氣口 (2004)位于所述活塞(2002)的下部;所述切 斷刀片(10)包括上刀片(1001)、下刀片(1002),所述上刀片(1001)固接 在活塞桿(2005)下端,所述下刀片(1002)固定在機架上,所述下刀片(1002) 與所述上刀片(1001)位置相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機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在制作紙袋過程中、對紙袋給予封底的自動熱熔膠帶封口機。它包括送袋機構,工作機構,其特征在于送袋機構輸出端安裝有擋板,擋板與送帶輪之間安裝有測袋光電開關,連接桿將擋板與送帶輪連接,工作機構輸入端的導輥后面安裝定長光電開關,送帶輪的下落與抬起受控于測袋光電開關的控制電路和定長光電開關的控制電路,定長光電開關與擋板之間的距離等于紙袋寬度與兩紙袋之間的距離之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能方便容易地調整袋寬尺寸、適應各種寬度紙袋進行封口。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自動切斷機構,使切斷袋子與袋子之間連接的熱熔膠帶自動化,效率比人工用剪刀剪斷可提高3倍。
文檔編號B31B19/62GK201023310SQ200720031659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8日
發明者李文生, 韓英全 申請人:蘭州金安新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