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
背景技術:
玻璃纖維針刺氈主要應用于過濾材料、隔熱保溫材料和增強熱塑性片材(GMT)三個方面。其主要特點是空隙率高(可達70%-80%),因此就具有了過濾、保溫、隔音、減震等方面的功能,加之玻璃纖維本身不易燃燒,耐高溫,因此又具有阻燃的功能。但是,玻纖經過針刺后,由于強度損失較大(約損失原強度的60-70%),因此作過濾材料用時必須將玻璃纖維棉針刺在強度較高的底布上。而用作保溫隔熱、隔音材料時,由于無強力要求,因此不需用底布。現有玻璃纖維針刺氈因針刺后強度損失較大,因此不能應用于有強度要求的拉擠工藝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就是現有玻璃纖維針刺氈不能應用于有強度要求的拉擠工藝中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將玻璃纖維連續原絲針刺在無捻方格布上,使之既能保留針刺氈空隙率高(空隙率也能大到60-70%),易于樹脂流動、擴散和浸透的特點;又能保留無捻方格布強度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由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和中間層組成,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分別通過下針刺工藝和上針針刺工藝復合為一體。
上述中間層為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
由于連續原絲比短切原絲強度要高出一倍左右,但連續原絲的針刺阻力比短切原絲要高出50%左右,而針刺阻力大,不僅不易刺深,而且容易斷針。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類似“三明治”的結構,即上下兩層采用連續原絲氈層,中間增加一層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上下三層之間采用針刺工藝復合為一體。這樣,本實用新型不僅保留了針刺氈空隙率大(空隙率約為60-70%)的特點,有利于樹脂的擴散、流動和浸透,而且玻璃纖維連續原絲的氈層表面還能提高拉擠玻璃鋼材料的表面裝飾效果,同時增設的加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中間層還能增加本實用新型作為拉擠工藝中的增強材料的強度要求。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玻璃鋼拉擠工藝中,作為玻璃鋼的增強材料,也可廣泛應用于變壓器的絕緣繞組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現有針刺工藝復合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參數如下 EMNS-WR100-450-1000下刺機300-400轉/分 (無堿連續針刺-方格布復合氈)下刺進料 950-1050轉/分 主刺機(上刺機)450-550轉/分 拋絲網帶 20-25HZ 拋絲輥 A 21.5-23HZ B 25-28HZ A絲束 60-65束 B絲束 60-65束 收卷機400-500轉/分 說明EMNS為無堿玻璃纖維針刺復合氈,WR100為方格布的單位面積質量,450為復合氈的單位面積質量,1000為寬度為1000mm。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生產寬幅為1m,單位面積質量為450g/m2的增強拉擠材料的玻纖連續針刺復合氈 將110Tex的玻纖連續原絲經第一道拋絲輥鋪撒在傳送網帶上,隨即鋪上100g/m2的無捻方格布,再經第二道拋絲輥將110Tex的連續原絲鋪撒在傳送網帶上,經下針刺及上針刺制成450g/m2的由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1、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3和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中間層2組成的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針刺機的針刺密度為12針/cm2,針刺深度為8mm。
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其特征在于由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和中間層組成,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分別通過下針刺工藝和上針針刺工藝復合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為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100g/m2的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纖維連續針刺復合氈,由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和中間層組成,上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下玻璃纖維原絲氈層與中間層分別通過下針刺工藝和上針針刺工藝復合為一體。本實用新型不僅保留了針刺氈空隙率大的特點,有利于樹脂的擴散、流動和浸透,而且玻璃纖維連續原絲的氈層表面能提高拉擠玻璃鋼材料的表面裝飾效果,同時增設的加玻璃纖維無捻方格布中間層還能增加本實用新型作為拉擠工藝中的增強材料的強度要求。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玻璃鋼拉擠工藝中,作為玻璃鋼的增強材料,也可廣泛應用于變壓器的絕緣繞組上。
文檔編號B32B17/12GK201144329SQ20072013175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9日
發明者張建明, 趙東坡, 陸士元, 楊財榮, 姜信煒 申請人:南京天明復合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