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膠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血袋(PVC輸液袋)大都采用PVC材料,經高周波設備及模具使制袋的配件管與膜片分別按照管與膜片、頭部膜片、余部膜片順序,分三工步在二個工位上依次熔接成血袋(PVC輸液袋)。在第一工位上熔接時,需熔接兩次先上下模具連接高頻,接嘴中心定位元件接地構成管與膜片進行熔接。這一步熔接后再轉換成上模連接高頻,下模接地的熔接回路對頭部上下兩膜片進行熔接。第一工位的二工步熔接完成后,再轉入第二工位焊接兩膜片余部膜片進行熔接,這就是目前的三步二工位熔接成血袋(PVC輸液袋)生產方式。如此一來,在第一熔接工位中需要兩種熔接回路互相轉換,加上二個熔接工步在一個工位進行,那么第一個工位上所占用的時間是兩工步時間之和tl = ta+tb+t輔助.使得其他工位待機時間延長,工步工序時間增加,導致作業效率降低。成為制約自動化生產血袋(PVC輸液袋)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瓶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 輸液袋的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 輸液袋的工藝,所述的制袋的工藝包括以下工步第一工步將制袋所需要的上、下兩膜片及制袋配件通過生產線上的輸送裝置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下連接有高頻,且中間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配件與上、下兩膜片的熔接;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與配件被自動輸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二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的頭部熔接;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連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三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所述的熔接是通過三個工位模具熔接。本發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避免了焊接模式的轉換,簡化了結構,使熔接性能更穩定,減少了輔助時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為本實施例所述的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袋的工藝包括以下工步
第一工步將制袋所需要的上、下兩膜片及的制袋配件通過生產線上的輸送裝置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下連接有高頻,且中間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臺高周波機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內進行配件與上、下兩膜片的熔接;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與配件被自動輸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二臺高周波機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內進行兩膜片的頭部熔接;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連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三臺高周波機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內進行兩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通過不同的三個工位的三次熔接形成了相互連在一起的袋形,并通過后序的剪切工序得到成品,采取一工步一個工位后,工位工作時間由六秒降為三秒,效率提高50%,自動化生產血袋(PVC輸液袋)聯動線產能翻一番。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范圍, 故凡依本發明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袋的工藝包括以下工步第一工步將制袋所需要的上、下兩膜片及制袋配件通過生產線上的輸送裝置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下連接有高頻,且中間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配件與上、 下兩膜片的熔接;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與配件被自動輸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二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的頭部熔接;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連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三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接是通過三個工位模具熔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輸液袋的工藝,所述的制袋的工藝包括以下工步第一工步將制袋所需要的上、下兩膜片及制袋配件通過生產線上的輸送裝置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下連接有高頻,且中間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配件與上、下兩膜片的熔接;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與配件被自動輸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二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的頭部熔接;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連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動輸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頻、下模具接地的第三臺高周波機具上進行兩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采用了上述方案后,避免了焊接模式的轉換,簡化了結構,使熔接性能更穩定,減少了輔助時間。
文檔編號B31B19/00GK102452188SQ20101051330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0日
發明者唐小平, 梁永棋 申請人:梁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