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濕潤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濕潤機。
技術背景 傳統造紙工藝中無濕潤步驟,成紙后紙張直接進入超壓機進行壓光整形工序。成紙干燥且硬度較大,因此直接進行加壓壓光整形效果不好,難以提高紙張平滑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濕潤機,其克服了傳統造紙工藝中成紙直接進行超壓機的壓光整形工序步驟所制得的紙張光滑度不好缺點,具有提高紙產品平滑度的優點。該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構成,A傳送輥、碾壓輥組、B傳送輥均安裝在機架上。碾壓輥組由若干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組成,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以備均勻的實現對成紙的預壓。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其噴口方向朝右,對預壓成紙進行濕潤,提供紙卷的平滑度,也為下一步壓光整形工序做準備。該濕潤機的紙帛輥為I 3對,提高預壓效果。該濕潤機噴頭的噴口為I 6個,根據紙幅調整實現均勻噴液濕潤。該濕潤機噴頭的噴口并列排布且與紙帛輥軸心平行,以實現均勻噴液濕潤。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濕潤機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提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濕潤機,具體如下實施例I一種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2、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5構成,A傳送輥2、碾壓輥組、B傳送輥5均安裝在機架I上。碾壓輥組由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3組成,紙帛輥為I對,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4,其噴口為I個且噴口方向朝右。實施例2一種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2、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5構成,A傳送輥2、碾壓輥組、B傳送輥5均安裝在機架I上。碾壓輥組由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3組成,紙帛輥為3對,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4,其噴口為6個,該噴口并列排布且與紙帛輥軸心平行,且噴口方向朝右。實施例3一種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2、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5構成,A傳送輥2、碾壓輥組、B傳送輥5均安裝在機架I上。碾壓輥組由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3組成,紙帛輥為2對,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4,其噴口為3個,該噴口并列排布且與紙帛輥軸心平行,且噴口方向朝右。本實用新型的濕潤機的工作過程成紙后,紙張經A傳送輥上進入碾壓輥組的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間隙里進行預壓。紙張出碾壓輥組后被位于碾壓輥組下噴頭的噴口噴液濕潤,后經B傳送輥轉送至超壓機進行后續的壓光整形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2)、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5)構成,A傳送輥(2)、碾壓輥組、B傳送輥(5)均安裝在機架(I)上,其特征在于碾壓輥組由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3)組成,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4),其噴口方向朝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濕潤機,其特征在于紙帛輥為I 3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濕潤機,其特征在于其噴頭的噴口為I 6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濕潤機,其特征在于其噴頭的噴口并列排布且與紙帛輥軸心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濕潤機從左到右依次由A傳送輥(2)、碾壓輥組和B傳送輥(5)構成,A傳送輥(2)、碾壓輥組、B傳送輥(5)均安裝在機架(1)上。碾壓輥組由成對并靠設置的紙帛輥(3)組成,紙帛輥為1~3對,每對紙帛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垂直縱面上。碾壓輥組的正下方偏右處設有噴頭(4),其噴口為1~6個,該噴口并列排布且與紙帛輥軸心平行,且噴口方向朝右。該濕潤機解決了成紙直接進行超壓機的壓光整形工序步驟所制得的紙張光滑度不好缺點,具有提高紙產品平滑度的優點,特別適用于壓光整形工序的前序準備。
文檔編號D21G7/00GK202626746SQ2012201341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高曉明 申請人:福建省建寧縣聯豐造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