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造紙用計量棒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19335閱讀:94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造紙用計量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造紙用計量棒裝置。
背景技術
在涂布紙的生產過程中,為了確保涂布在紙面上的涂料厚度均勻,通常會使用造紙用計量棒裝置來與施膠輥進行配合,以保證施膠輥面上膠的均勻。在造紙用計量棒裝置中,由于計量棒會經常與施膠輥等發生摩擦而產生磨損,因此,為了保證上膠的質量,計量棒必須定期更換,通常的更換周期為15天左右。一般,在更 換計量棒時,都會使計量棒先脫離施膠輥的輥面,然后再對計量棒進行拆裝。而在計量棒拆裝的過程中,施膠輥面由于計量棒的脫離而無法對紙面進行施膠,所以整個生產過程就會出現暫停。同時,計量棒通常由傳動裝置帶動進行工作,由于計量棒在工作過程中會與紙機相互接觸,高速運轉的紙機所產生的振動會比較容易導致計量棒與傳動裝置之間的固定連接發生松脫,從而造成計量棒脫離施膠輥面。這樣不但影響到施膠的質量,而且還需要停機以重新對計量棒進行緊固定位。因此,在涂布紙的生產過程中,如何在縮短造紙用計量棒裝置計量棒更換時間的同時,還能夠保證造紙用計量棒裝置中的計量棒與傳動裝置之間不會發生松脫是涂布紙生產過程中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計量棒更換方便并且計量棒與傳動裝置之間不會發生松脫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一種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包括計量棒,其包括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構成所述計量棒的兩個相對端,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中至少有一個固定端上沿徑向開設有第一定位孔;驅動馬達,其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用于帶動所述計量棒進行轉動;連接器,其橋接在所述傳動軸與計量棒之間以使所述傳動軸帶動所述計量棒轉動,所述連接器具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沿軸心方向形成有與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相對應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所述第一連接部沿徑向方向開設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貫通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與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對應;以及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于所述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內,以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連接器的收容腔內。優選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為階梯孔,其包括第一收容孔及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收容孔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與第二收容孔相互連通以形成階梯狀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裝置為螺桿結構,其包括螺帽及自所述螺帽垂直向下延伸的螺桿,所述第一收容孔用于與所述螺帽相配合,所述第二收容孔用于與所述螺桿相互配合。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一收容孔皆不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二收容孔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螺桿與所述第二收容孔配合的部分設有外螺紋結構,所述螺桿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內的部分不具有外螺紋結構。優選的,所述連接器與所述傳動軸為一體成型結構。優選的,所述連接器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傳動軸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相同。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均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驅動馬達包括第一驅動馬達以及第二驅動馬達,所述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上均形成有所述收容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驅動馬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計量棒的第一固定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馬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計量棒的第二固定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馬達與第二驅動馬達同步轉動以帶動所述計量棒進行轉動。 優選的,所述造紙用計量棒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軸承座,所述計量棒的兩個相對端中的一個固定端可旋轉的固定于軸承座上,所述連接器橋接在所述驅動馬達的傳動軸與所述計量棒的另一個開設有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之間,以使所述驅動馬達帶動所述計量棒轉動。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均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定位裝置通過螺紋結構螺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內,以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連接器的收容腔內。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中,所述驅動馬達通過連接器與計量棒固定連接,以帶動計量棒進行轉動,所述連接器通過形成在其第一連接部上的收容腔來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同時在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沿徑向開設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沿徑向開設貫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二定位孔以與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對應,使用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于所述第一定位孔與所述第二定位孔內以將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連接器的收容腔內。通過上述結構首先,通過采用收容腔來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的方式能夠使得所述計量棒與連接器之間具有充分的接觸面,有利于計量棒與連接器之間的穩固連接;其次,通過在計量棒與連接器上形成相互對應的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同時使用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內,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的使計量棒與連接器更加穩固的固定在一起,以此來避免造紙過程中的高頻振動使計量棒與連接器發生松脫,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內,因此在需要對計量棒進行更換時,只需要將所述定位裝置自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內取出,即可使計量棒與連接器分離,極大的節省了計量棒的拆卸時間。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所提供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計量棒及連接器,所述計量棒包括固定端,所述連接器包括與所述固定端連接固定的第一連接部。圖2是圖I所示的計量棒的縱向截面示意圖。[0017]圖3是圖I所示的計量棒固定端的橫截面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的第一連接部的橫截面示意圖。圖5是圖I所示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部與計量棒固定端固定連接后的截面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
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所提供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100,其包括計量棒10、驅動馬達20以及連接器30,所述驅動馬達20通過所述連接器30與所述計量棒10固定連接以帶動所述計量棒10進行轉動。如圖2所示,所述計量棒10大致呈長條狀,其具有固定端11,所述固定端11用于與所述驅動馬達20固定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11包括第一固定端111以及第二固定端112,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分別構成所述計量棒10的兩個相對端。在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的外周面上沿徑向均開設有第一定位孔113,所述第一定位孔113用于使所述計量棒10與所述驅動馬達20固定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優選為不具有內螺紋的盲孔,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13還可以是不具有內螺紋的通孔,當然,根據不同的設計需要,所述第一定位孔113也可以是具有內螺紋的盲孔或者通孔。[0027]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保證所述計量棒10與所述驅動馬達20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均呈六棱柱狀,也即,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的外周面均具有六個側面,根據不同的設計需要,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的每一個側面上都開設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可以理解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還可以是其它的形狀,例如圓柱狀、三棱柱狀、四棱柱狀等。當然,在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外周面上開設的第一定位孔113的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理解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計量棒10中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之間棒體的形狀并沒有具體的限定,根據不同的設計需要,所述計量棒10中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之間棒體的形狀可以不同,只要能夠實現向紙面施膠計量的作用即可。 優選的,所述計量棒10中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與第二固定端112之間棒體優選為圓柱狀。所述驅動馬達20,其包括傳動軸21,所述驅動馬達20通過所述傳動軸21來驅動所述計量棒10進行旋轉。再請參見圖1,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馬達20包括第一驅動馬達22以及第二驅動馬達23,其中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具有第一傳動軸221,所述第一傳動軸221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馬達23具有第二傳動軸231,所述第二傳動軸231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二固定端11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與第二驅動馬達23同步轉動以帶動所述計量棒10平穩轉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造紙用計量棒裝置100還可以包括如軸承座等可以起支撐作用的支點(圖未示),以用于支撐固定所述計量棒10的其中一個固定端。當所述計量棒10的一端(例如,計量棒10的第二固定端112)采取固定在軸承座等支點上的方式時,所述驅動馬達20的數量可以是一個,當然,當所述計量棒10的第二固定端112固定于軸承座等支點上時,所述第一定位孔113也可以僅開設在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以用于使所述計量棒10與所述驅動馬達20固定連接。如圖I所示,所述連接器30橋接在所述驅動馬達20與所述計量棒10之間,以使所述驅動馬達20通過所述連接器30來帶動所述計量棒10轉動。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器30包括與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相對應的第一連接器31以及與所述第二驅動馬達23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器32,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器31來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馬達23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器32來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二固定端112固定連接。請一并參見圖I、圖4及圖5所示,所述第一連接器31具有與所述計量棒10連接固定的第一連接部311以及與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連接固定的第二連接部312。所述第一連接部311內沿軸心方向形成有收容腔3111,所述收容腔3111用于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優選的,所述收容腔3111的內部空間的形狀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的形狀相對應。例如,當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呈六棱柱狀時,所述收容腔3111的內部空間也設計為與所述第一固定端111大小相對應的六棱柱狀,這樣可以使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更加穩固的收容固定在所述收容腔3111內,從而使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帶動所述計量棒10進行轉動時,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不容易與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發生松脫。所述第一連接部311上還開設有第二定位孔3112,第二定位孔3112沿第一連接部311的徑向方向延伸并與所述收容腔3111貫穿連通。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定位孔113相對應,當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收容在所述第一連接器31的收容腔3111內時,可使用定位裝置40同時穿設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以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器31的收容腔3111內。可以理解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內的螺紋結構并不限定于一一對應的關系,也就是說,當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具有內螺紋結構時,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可以具有內螺紋結構,也可以不具有內螺紋結構,同樣,當所述第一定位孔113不具有內螺紋結構是,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同樣可以具有內螺紋結構,也可以不具有內螺紋結構。需要說明的是,鑒于所述計量棒10需要定期更換,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裝置40與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的配合方式為可拆卸方式。這樣,當需要對所述計量棒10進行拆卸時,只需要將所述定位裝置40自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抽取出來即可使所述計量棒10與所述第一連接器31相互脫離。可以選擇的,當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均具有內螺紋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中至少有一個具有內螺紋結構時,所述定位裝置40可以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螺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以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器31的收容腔3111內。可以選擇的,當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均不具有內螺紋結構時,可以采用緊配合的方式使所述定位裝置40緊配合的穿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及第二定位孔3112內。由于所述造紙用計量棒裝置100始終在施膠膠液環境中工作,因此,在所述定位裝置40與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的配合處,膠液容易滲透進入所述定位裝置40與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的間隙內,從而使定位裝置40很難從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拔出,導致拆卸困難。如圖4及圖5所示,為了避免發生膠液流入所述定位裝置40與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孔113、3112的間隙內而導致定位裝置40難以拆卸的問題,優選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裝置40設計為具有螺帽的螺桿結構,同時將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設計為階梯孔。具體的,所述定位裝置40包括螺帽41以及自所述螺帽41垂直向下延伸的螺桿42,所述螺帽41的直徑大于所述螺桿42的直徑。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包括直徑相對較大的第一收容孔3113以及直徑相對較小的第二收容孔3114,所述第一收容孔3113與所述第二收容孔3114相連通形成階梯狀的第二定位孔3112。其中,所述第一收容孔3113對應所述定位裝置40的螺帽41,所述第二收容孔3114對應所述定位裝置40的螺桿42。通過上述結構,當所述定位裝置40螺合在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內后,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孔3113內的螺帽41可以很好的阻止膠液流入到所述螺桿42與第二收容孔3114的配合間隙中,從而避免了由于膠液的流入而導致所述定位裝置40難以拆卸的問題發生。更進一步的,為了使所述定位裝置40拆卸更加方便,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設計為不具有內螺紋結構的盲孔,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中,所述第一收容孔3113同樣設計為不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二收容孔3114設計為具有內螺紋結構,與上述第一、第二定位孔結構設置相對應的,在所述定位裝置40中,所述螺桿42與所述第二收容孔3114相配合的部分設有外螺紋結構,且所述螺桿42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內的部分不設外螺紋結構。通過上述結構,由于所述螺桿42僅與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的第二收容孔3114相螺合,這樣可以使所述螺桿42更為方便的穿設進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內,進一步的節省了組裝及拆卸時間。·[0048]所述第二連接部312與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的第一傳動軸221相連接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部312與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的第一傳動軸221為一體成型結構,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器31屬于所述第一驅動馬達22的第一傳動軸221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器31的第二連接部312還可以采用其它的連接固定方式來與所述第一傳動軸221固定連接,例如也可以采用所述第一連接部311與所述計量棒10相同的固定結構來使所述第二連接部312與所述第一傳動軸221固定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驅動馬達23、所述第二連接器32以及所述計量棒10的第二固定端112三者之間的固定連接關系與上述第一驅動馬達22、第一連接器31以及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之間的固定連接關系相似,因此本文不再贅述。 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100中,所述驅動馬達20通過連接器30與計量棒10固定連接,以帶動計量棒10進行轉動,所述連接器30通過形成在其第一連接部311上的收容腔3111來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同時在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沿徑向開設第一定位孔113,在所述第一連接部311上沿徑向開設貫通所述收容腔3111的第二定位孔3112以與所述第一定位孔113相對應,使用定位裝置40可拆卸的穿設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所述第二定位孔3112內以將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固定在所述連接器30的收容腔3111內。通過上述結構首先,通過采用收容腔3111來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10的第一固定端111的方式能夠使得所述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之間具有充分的接觸面,有利于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之間的穩固連接;其次,通過在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上形成相互對應的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同時使用定位裝置40可拆卸的穿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的使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更加穩固的固定在一起,以此來避免造紙過程中的高頻振動使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發生松脫,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定位裝置40可拆卸的穿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因此在需要對計量棒10進行更換時,只需要將所述定位裝置40自所述第一定位孔113與第二定位孔3112內取出,即可使計量棒10與連接器30分離,極大的節省了計量棒10的拆卸時間。 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做其它變化。故,這些依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包括 計量棒,其包括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構成所述計量棒的兩個相對端,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中至少有一個固定端上沿徑向開設有第一定位孔; 驅動馬達,其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用于帶動所述計量棒進行轉動; 連接器,其橋接在所述傳動軸與計量棒之間以使所述傳動軸帶動所述計量棒轉動,所述連接器具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沿軸心方向形成有與所述計量棒的固定端相對應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固定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所述第一連接部沿徑向方向開設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貫通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與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對應;以及 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于所述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內,以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連接器的收容腔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為階梯孔,其包括第一收容孔及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收容孔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與第二收容孔相互連通以形成階梯狀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裝置為螺桿結構,其包括螺帽及自所述螺帽垂直向下延伸的螺桿,所述第一收容孔用于與所述螺帽相配合,所述第二收容孔用于與所述螺桿相互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一收容孔皆不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二收容孔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螺桿與所述第二收容孔配合的部分設有外螺紋結構,所述螺桿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內的部分不具有外螺紋結構。
4.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與所述傳動軸為一體成型結構。
5.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傳動軸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相同。
6.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均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驅動馬達包括第一驅動馬達以及第二驅動馬達,所述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上均形成有所述收容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驅動馬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計量棒的第一固定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馬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計量棒的第二固定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馬達與第二驅動馬達同步轉動以帶動所述計量棒進行轉動。
7.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紙用計量棒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軸承座,所述計量棒的兩個相對端中的一個固定端可旋轉的固定于軸承座上,所述連接器橋接在所述驅動馬達的傳動軸與所述計量棒的另一個開設有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之間,以使所述驅動馬達帶動所述計量棒轉動。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均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定位裝置通過螺紋結構螺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內,以將所述計量棒開設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連接器的收容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其包括計量棒、驅動馬達、連接器以及定位裝置。驅動馬達通過連接器與計量棒連接以帶動計量棒旋轉。計量棒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在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中至少有一個固定端沿徑向開設有第一定位孔。連接器具有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沿軸心方向形成有與計量棒的固定端相對應的收容腔以用于收容固定計量棒開設有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第一連接部沿徑向方向開設有與第一定位孔相對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貫通收容腔。定位裝置可拆卸的穿設于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內,以將計量棒開設有第一定位孔的固定端固定在連接器的收容腔內。造紙用計量棒裝置具有計量棒拆換快捷,且不易發生松脫的優點。
文檔編號D21H23/78GK202786968SQ2012204518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李林 申請人: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库车县| 图们市| 江北区| 荣成市| 德庆县| 昌乐县| 晋城| 彩票| 九寨沟县| 自治县| 乌兰察布市| 称多县| 永丰县| 偏关县| 阆中市| 福州市| 金沙县| 东至县| 锦屏县| 伊春市| 临武县| 永年县| 鄢陵县| 江华| 敦化市| 南丹县| 宜兰市| 休宁县| 丽江市| 五常市| 呼玛县| 武鸣县| 旬邑县| 商都县| 靖安县| 柳江县| 禹城市| 万宁市| 略阳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