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ro革,特別是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ro革。
背景技術:
干法PU革一般以面層PU(聚氨酯)樹脂涂布于各種紋路的離型紙上,經烘干、上粘接層PU后與底布(針織布、無紡布)等基材一起貼合,烘干剝離后,使產品的花紋與各種離型紙之紋路相同,再經印刷處理,使其在觸感,韌性和外觀上,足以媲美真皮。但若采用網布做基材,則因網布的網孔較大且不平整,而干法膜僅是薄薄的一層,貼合后易造成表面紋路不清晰、透網孔、針孔、破損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革,用于解決采用網布做基材的PU革表面紋路不清晰、透網孔、針孔、破損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包括用作基材的網布、熱壓復合于網布表面的TPU熱熔膠膜、粘結于網布上的TPU熱熔膠膜表面的面料層及底料層。所述TPU熱熔膠膜厚度為0.2mm。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在作為基材的網布的表面,熱壓復合一層0.2mm厚度低溫TPU(熱塑型聚氨酯)熱熔膠膜,復合后的網布由于有TPU熱熔膠膜的覆蓋,解決了網布表面因為網孔存在而導致革表面不平整、表面紋路不清晰、透網孔、針孔及破損等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TPU熱熔膠膜與網布熱壓復合生產流程示意圖圖2是網布PU干法貼面工藝流程示意圖圖3是傳統的網布干法I3U革圖4是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圖中,ITPU熱熔膠膜2網布3網布干法I3U革半成品4熱壓輥5離型紙卷 6面料層7粘結層8烘干箱 9網布干法I3U革成品 10離型紙11底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為傳統的網布干法PU革,其結構為在用作基材的網布⑵表面直接粘結面料層(6)及底料層(11),此結構將會導致PU革表面不平整、表面紋路不清晰、透網孔、針孔及破損等問題;如圖4所示為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包括用作基材的網布(2)、熱壓復合于網布(2)表面的厚度為0.2mm的TPU熱熔膠膜(I)、粘結于網布上的TPU熱熔膠膜(I)表面的面料層(6)及底料層(11),此種結構很好的解決了直接在網布(2)表面粘結面料層
(6)及底料層(11)所遇到的問題。
圖1為TPU熱熔膠膜(I)與網布(2)熱壓復合生產流程示意圖,首先,TPU熱熔膠膜(I)及網布(2)經過熱壓輥(4)熱壓復合結合在一起,得到網布干法革半成品(3),其壓力為約6-8kg/cm2,溫度為125-135°C ;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TPU熱熔膠膜(I)的熔點為110-130°C;其次,如圖2所示,在離型紙卷(5)的一面涂布面料層(6),并經過烘干箱(8)烘干;在面料層(6)上涂布粘結層(7),將網布干法PU革半成品(3)及涂布粘結層(7)的面料層(6)通過輥壓粘結,并經過烘干箱(8)進行低于110°C的烘干(避免了熱熔膠產生的熔融問題的出現),等待冷卻后,進行剝離操作,將離型紙(10)剝離,從而得到網布干法革成品(9),此粘結貼合工藝與常規干法PU貼合工藝基本一致。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相關的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革的生產流程與產品結構圖,由于對相同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容易在此基礎上進行若干重新布局或者修改,因此本說明書并非要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局限在所述的范圍內,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I3U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作基材的網布、熱壓復合于網布表面的TPU熱熔膠膜、粘結于網布上的TPU熱熔膠膜表面的面料層及底料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其特征在于:所述TPU熱熔膠膜厚度為0.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U革,特別是一種新型的網布干法PU革,其通過在作為基材的網布的表面,熱壓復合一層0.2mm厚度低溫TPU(熱塑型聚氨酯)熱熔膠膜,解決了網布表面因為網孔存在而導致PU革表面不平整、表面紋路不清晰、透網孔、針孔及破損等問題。
文檔編號B32B27/06GK203021841SQ20122069905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傅清水, 唐建戈, 劉龍, 謝凌海 申請人:安安(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