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紙袋加工設備。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包括夾子、夾子開合機構、擺動機構、驅動擺動機構沿袋子上的穿繩孔的深度方向平移的第一平移機構和驅動第一平移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夾子通過所述夾子開合機構連接于所述夾子擺動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協同完成袋繩的自動穿繩作業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為袋繩的自動安裝奠定了基礎,使得解決通過人工穿繩作業方式進行穿繩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作業時費力、所需人工多、人工多給生產管理帶來不便的問題成為可能。
【專利說明】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紙袋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屬于紙袋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手提紙袋的供使用者拎的結構有兩種,一種為直接開設在袋體上的手孔,另一種為連接在袋體上拎手。
[0003]在中國專利號為2004200254298、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3月2日、名稱為“手提紙袋”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由袋繩和袋體構成的手提紙袋。
[0004]袋繩在安裝到袋體上以前,是以長繩的形式存在的,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長繩裁切為所需要長度的袋繩,然后人工將裁切下的袋繩穿設到袋體上的穿設孔中來完成穿繩作業。人工穿設袋繩的作業方式存在生產效率低下、作業時費力、所需人工多、人工多給生產管理帶來不便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協同完成袋繩的自動穿繩作業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為袋繩的自動安裝奠定了基礎,使得解決通過人工穿繩作業方式進行穿繩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作業時費力、所需人工多、人工多給生產管理帶來不便的問題成為可能。
[0006]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包括夾子、夾子開合機構、擺動機構、驅動擺動機構沿袋子上的穿繩孔的深度方向平移的第一平移機構和驅動第一平移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夾子通過所述夾子開合機構連接于所述夾子擺動機構。使用時,使袋體以開口端朝下的方式位于夾子上方,升降機構上升而使得夾子進入到袋體內且對齊袋體側壁上的穿繩孔,送繩機構將袋繩的端部由外而內地穿過穿設孔而到達夾子,夾子開合機構使夾子夾住袋繩的端部,然后擺動機構擺動而使得夾子只有夾嘴端位于袋體內部或全部位于袋體外部,夾子擺動的過程中牽引袋繩進入袋體內部一定長度,然后第一平移機構使夾子朝遠離送繩機構的方向平移,將袋繩端部拉入設定長度到袋體內。升降機構、擺動機構機構、夾子開合機構和第一平移機構四者可以通過氣缸、油缸、絲桿驅動設有螺紋套的固定座、電機帶動轉軸而使得擺桿擺動來實現對應動作。
[0007]作為優選,所述擺動機構的擺動方向線所在的平面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平行。夾子擺動而牽引袋繩的過程中,袋繩對袋體上的穿繩孔的撕裂力小,不容易產生穿繩孔撕裂的現象,對袋體的保護效果好。
[0008]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驅動第一平移機構平移的第二平移機構,所述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相同。能夠避免本實用新型干涉袋體轉移機構的移動。
[0009]作為優選,所述升降機構通過所述第二平移機構同所述第一平移機構連接在一起。對構成穿繩機的各個部件進行布局時更方便。[0010]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平移機構包括第一平移氣缸,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缸體同所述第一平移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氣缸驅動,不會產生滴漏現象,有利于維護生產現場5S工作。
[0011]作為優選,所述夾子包括鉸軸和兩根夾桿,所述兩根夾桿的中部通過所述鉸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夾桿的一端設有驅動柄、另一端設有夾持頭,所述驅動柄同所述夾子開合機構連接在一起,所述夾持頭設有貫通至夾持頭端面的夾槽,所述夾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相同。對袋繩進行夾持時的效果好且不容易導致袋繩局部變形,便于打結工位進行打結。
[0012]作為優選,所述夾子包括鉸軸和兩根夾桿,所述兩根夾桿的中部通過所述鉸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夾桿的一端設有驅動柄、另一端設有夾持頭,所述夾子開合機構包括連接塊和滑動連接在連接塊上的兩個滑塊,所述兩個滑塊的滑動方向相同,所述一對夾桿的驅動柄一一對應地鉸接于所述兩個滑塊,所述連接塊內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缸,所述缸內設有配套的活塞,所述活塞連接有驅動桿,所述兩個缸中的驅動桿一一對應地同所述兩個滑塊連接在一起。驅動兩根夾桿開合的過程中,夾桿不會產生沿鉸軸的軸向分離,使得夾子能夠可靠平穩地將袋繩端部夾持住。由于是通過兩個驅動桿對向運動而實現夾子的開合的,夾口張開同樣的角度時,單根驅動桿移動的距離小,開合夾子時的速度快。
[0013]作為優選,所述兩個滑塊位于同一沿滑塊的滑動方向延伸的直線上。結構緊湊性好,且制作時方便。
[0014]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塊設有滑軌,所述滑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端寬、開口端窄,所述滑軌的橫截面為梯形,所述滑塊通過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滑塊同所述連接塊滑動連接在一起。滑塊不會從連接塊上脫落,連接塊和滑塊之間的連接可靠性好。
[0015]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塊設有兩根擋條,所述兩根擋條分布在所述滑軌的兩側,所述兩條擋條和滑軌之間形成兩條限位槽,所述滑槽的兩個滑槽側壁一一對應地容置在所述兩條限位槽內。能夠防止滑動過程中滑軌所受到的扭曲力,從而有效地避免滑軌彎曲變形。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自動化程度好、結構簡單、動作可靠性好;將袋繩拉入袋體內部時的效率高,能夠降低穿繩作業的人工,便于生產管理;為袋繩的自動安裝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夾子及夾子開合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夾子開合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0020]圖4為圖3的A—A截面不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局部示意圖。
[0022]圖中:安裝座1、升降機構2、升降氣缸21、升降氣缸缸體211、升降氣缸活塞桿212、升降座22、第二平移機構3、第二平移氣缸31、第二平移氣缸缸體311、第二平移氣缸活塞桿312、第二平移座32、第一平移機構4、第一平移氣缸41、第一平移氣缸缸體411、第一平移氣缸活塞桿412、第一平移座42、擺動機構5、旋轉氣缸51、旋轉氣缸缸體511、旋轉氣缸旋轉頭512、擺臂52、夾子開合機構6、連接塊61、滑軌611、擋條612、限位槽613、缸614、活塞615、進出口 616、驅動桿617、長條孔618、滑塊62、滑槽621、滑槽側壁622、夾子7、夾桿71、驅動柄711、夾持頭712、夾槽713、鉸軸72。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4]參見圖1,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包括安裝座1、升降機構2、第二平移機構3、第一平移機構4、擺動機構5、夾子開合機構6和夾子7。
[0025]安裝座I為“L”形結構。
[0026]升降機構2包括升降氣缸21和升降座22。升降氣缸21為雙聯氣缸。升降氣缸21包括升降氣缸缸體211和升降氣缸活塞桿212。升降氣缸缸體211同安裝座I連接在一起。升降氣缸活塞桿212朝上延伸。升降氣缸活塞桿212的上端同升降座22連接在一起。
[0027]第二平移機構3包括第二平移氣缸31和第二平移座32。第二平移氣缸31為雙軸雙聯氣缸。第二平移氣缸31包括第二平移氣缸缸體311和第二平移氣缸活塞桿312。第二平移氣缸缸體311連接在升降座22的上表面上。第二平移氣缸活塞桿31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平移氣缸活塞桿312同第二平移座32連接在一起。第二平移座32位于第二平移氣缸31的上方。
[0028]第一平移機構4包括第一平移氣缸41和第一平移座42。第一平移氣缸41為雙軸雙聯氣缸。第一平移氣缸41包括第一平移氣缸缸體411和第一平移氣缸活塞桿412。第一平移氣缸缸體411連接在第二平移座32的上表面的左端。第一平移氣缸活塞桿41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平移氣缸活塞桿412同第一平移座42連接在一起。第一平移座42位于第一平移氣缸41的上方。
[0029]擺動機構5包括旋轉氣缸51和擺臂52。旋轉氣缸51包括旋轉氣缸缸體511和旋轉氣缸旋轉頭512。旋轉氣缸缸體511連接在第一平移座42的左端。旋轉氣缸旋轉頭512的軸線沿前后方向延伸。擺臂52的下端同旋轉氣缸旋轉頭512連接在一起。
[0030]夾子開合機構6包括連接塊61和兩個滑塊62。連接塊61連接在擺臂52的上端。
[0031]夾子7連接在夾子開合機構6上。
[0032]參見圖2,連接塊61的上表面上設有滑軌611和兩根擋條612?;?11沿前后方向延伸?;?11的斷面為上端寬下端窄的梯形。兩根擋條612分布在滑軌611的左右兩側。滑軌611和擋條612之間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條限位槽613。兩塊滑塊62滑動連接在滑軌611上。兩塊滑塊62沿前后方向分布。滑塊62的下側面設有滑槽621?;?21的底端寬、開口端窄?;瑝K62通過滑槽621配合滑軌611同連接塊61滑動連接在一起?;?21的兩個滑槽側壁622——對應地容置在兩條限位槽613內。
[0033]夾子7包括鉸軸72和兩根夾桿71。夾桿71沿左右方向延伸。兩根夾桿71的中部通過鉸軸72鉸接在一起。夾桿71的左端設有驅動柄711。夾桿71的右端設有夾持頭712。夾持頭712設有夾槽713。夾槽713為半圓槽。夾槽713沿左右方向延伸。夾槽713貫通至夾持頭712的端面。一對夾桿71的共計2個驅動柄711 —一對應地鉸接于兩個滑塊62。
[0034]參見圖3,連接塊61內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缸614。缸614內設有配套的活塞615和進出口 616?;钊?15連接有驅動桿617。兩個缸614中的共計2根驅動桿617伸出缸614后——對應地同兩個滑塊62連接在一起。
[0035]參見圖4,限位槽613的底壁設有長條孔618。長條孔618的延伸方向同活塞615的移動方向(即圖中左右方向)相同。滑塊62經長條孔618伸到連接塊61內部而同驅動桿617連接在一起的。每一個缸614內的進出口 616有兩個。兩個進出口 616分布在活塞615的兩側。
[0036]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將袋體8張開。袋體8的袋口 81朝下。第二平移機構3 (參見圖1)使連接在其上的部件左移而使得夾子7位于袋體8的下方。升降機構2 (參見圖1)上升,使得夾子7進入到袋體8內且夾子的夾持頭712 (參見圖2)同袋體8 —個側壁上的穿繩孔82對齊。送繩機構使袋繩的端部呈左右延伸的狀態由外而內經穿繩孔82穿到袋體8內而進入夾子7的夾槽中。夾子開合機構6使得夾子合攏,袋繩的端部容置并被夾持在夾槽713中。擺動機構5使連接在擺臂52上的部件按照圖中B向擺動,使得夾子7移動到袋體8外。第一平移機構3驅動連接在其上的部件左移,夾子7左移進一步將袋繩端部拉入袋體內到設定長度。然后使本實用新型復位。
【權利要求】
1.一種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包括夾子和夾子開合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擺動機構、驅動擺動機構沿袋子上的穿繩孔的深度方向平移的第一平移機構和驅動第一平移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夾子通過所述夾子開合機構連接于所述夾子擺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的擺動方向線所在的平面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第一平移機構平移的第二平移機構,所述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通過所述第二平移機構同所述第一平移機構連接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機構包括第一平移氣缸,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缸體同所述第一平移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子包括鉸軸和兩根夾桿,所述兩根夾桿的中部通過所述鉸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夾桿的一端設有驅動柄、另一端設有夾持頭,所述驅動柄同所述夾子開合機構連接在一起,所述夾持頭設有貫通至夾持頭端面的夾槽,所述夾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平移機構的移動方向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子包括鉸軸和兩根夾桿,所述兩根夾桿的中部通過所述鉸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夾桿的一端設有驅動柄、另一端設有夾持頭,所述夾子開合機構包括連接塊和滑動連接在連接塊上的兩個滑塊,所述兩個滑塊的滑動方向相同,所述一對夾桿的驅動柄一一對應地鉸接于所述兩個滑塊,所述連接塊內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缸,所述缸內設有配套的活塞,所述活塞連接有驅動桿,所述兩個缸中的驅動桿一一對應地同所述兩個滑塊連接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滑塊位于同一沿滑塊的滑動方向延伸的直線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設有滑軌,所述滑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端寬、開口端窄,所述滑軌的橫截面為梯形,所述滑塊通過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滑塊同所述連接塊滑動連接在一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袋子穿繩機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設有兩根擋條,所述兩根擋條分布在所述滑軌的兩側,所述兩條擋條和滑軌之間形成兩條限位槽,所述滑槽的兩個滑槽側壁一一對應地容置在所述兩條限位槽內。
【文檔編號】B31B1/86GK203726898SQ20142005295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7日
【發明者】李璟 申請人:杭州彼特環保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