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碳纖維原絲紡織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纖維原絲生產中的熱牽伸裝置。
背景技術:
牽伸裝置是貫穿碳纖維原絲紡織全過程的一種必不可缺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在絲束軸向施以外力,把絲束中的單纖維拉細,提高取向度,使單纖維有低強、高伸的塑性狀態變為高強、低伸的彈性狀態。
現有熱牽伸裝置采用加熱管加熱時容易發生加熱管周圍局部過熱同時易產生氣泡,液體介質的擾動和產生氣泡的對絲造成沖擊,容易產生斷絲殘絲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熱牽伸裝置容易產生斷絲殘絲的現象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了一種碳纖維原絲生產中的熱牽伸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碳纖維原絲生產中的熱牽伸裝置,包括牽伸輥1、浴槽3和加熱管4,所述熱牽伸裝置還包括上蓋孔板5,靠近浴槽3內壁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牽伸輥1,兩個牽伸輥1底部邊緣線低于浴槽3的上表面,靠近浴槽3槽底均勻排列有加熱管4;加熱管4上方覆蓋有上蓋孔板5,所述上蓋孔板5是由連接一體的頂板51和對稱設置在頂板51兩端的斜板52構成(頂板51與斜板52之間的夾角α大于90°且小于180°),頂板51與斜板52之間圓弧過渡,所述頂板51呈網孔狀,兩斜板52的底部與浴槽3的槽底固定連接,所述頂板51位于牽伸輥1與加熱管4之間.
所述上蓋孔板5是由耐腐蝕材料板加工而成的,優選為304不銹鋼板(散熱的作用)。
本發明的熱牽伸過程:絲束2由設置在浴槽3一端的牽伸輥1底端的繞進,從設置在浴槽3另外一端的牽伸輥1底端的繞出,且絲束2通過浴槽3內介質進行熱牽伸。
所述耐腐蝕材料板的厚度為2mm~5mm。所述頂板51的另外兩端固定于浴槽3的內側壁上,減少液體的擾動和產生氣泡的對絲造成沖擊的面積。
所述牽伸輥1底部與加熱管4頂部之間的距離為40~60mm;所述頂板51位于牽伸輥1與加熱管4之間的中間位置。
網孔狀頂板51上均布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呈矩陣排列,孔徑為5mm~8mm,相鄰兩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25mm。
采用304不銹鋼上蓋孔板5,因不銹鋼導熱系數遠大于水,所以當加熱管4傳遞熱量過高時,熱量可以通過上蓋孔板5均勻擴散出去,從而防止了加熱管4周圍局部過熱,避免了開鍋煮絲現象,使得介質溫度平穩均勻,進而避免了對絲束2造成傷害現象,保證了絲束具有良好的整體物理機械性能。
本發明在加熱管4及行走絲束2之間安裝上蓋孔板5,上蓋孔板5的頂板51呈網孔狀,避免了液體介質的擾動和產生氣泡的對絲造成沖擊,從而避免了斷絲殘絲現象的發生。
本發明的裝置頂板51兩側設置斜板52,且圓弧過渡,防止絲束2下垂與加熱管4接觸產生傷局部受損,影響工藝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2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中一種碳纖維原絲生產中的熱牽伸裝置包括牽伸輥1、浴槽3和加熱管4,所述熱牽伸裝置還包括上蓋孔板5,靠近浴槽3內壁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牽伸輥1,兩個牽伸輥1底部邊緣線低于浴槽3的上表面,靠近浴槽3槽底均勻排列有加熱管4;加熱管4上方覆蓋有上蓋孔板5,所述上蓋孔板5是由連接一體的頂板51和對稱設置在頂板51兩端的斜板52構成,頂板51與斜板52之間圓弧過渡,所述頂板51的另外兩端固定于浴槽3的內側壁上,所述頂板51呈網孔狀,兩斜板52的底部與浴槽3的槽底固定連接,所述頂板51位于牽伸輥1與加熱管4之間;所述上蓋孔板5的是由厚度為2.5mm的304不銹鋼加工而成的。所述牽伸輥1底部與加熱管4頂部之間的距離為50mm。所述頂板51位于牽伸輥1與加熱管4之間的中間位置。頂板51上均布圓形通孔,網孔狀頂板51上均布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呈矩陣排列,孔徑為6mm,相鄰兩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有效的避免了液體介質的擾動和產生氣泡的對絲造成沖擊,從而避免了斷絲殘絲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