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并條機及并條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具備染色效果檢測功能的并條機及并條方法。
背景技術:
并條機是一種能夠改善條子內部結構,提高條子長片段均勻度,降低重量不勻率的設備。現有技術中的并條機和并條方法往往只是將生條形成熟條,不能實現染色和染色效果檢測功能,染色和染色效果檢測要通過其他機器進行,導致工作效率較低、設備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染色和染色效果檢測、工作效率高、設備簡單、成本低的并條機及并條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具備染色效果檢測功能的并條機,包括第一羅拉膠輥組合、第一染色裝置、第二羅拉膠輥組合、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第二染色裝置、第三羅拉膠輥組合和條筒;生條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然后通過第一染色裝置進行噴涂染色,再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接著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對染色效果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還根據測試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后再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進行進一步牽伸;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直接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進行進一步牽伸;最后進入條筒形成熟條。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之前的第一等離子體裝置;生條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再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與第一染色裝置之間的靜電發生裝置;第一羅拉膠輥組合牽伸得到的產物通過靜電發生裝置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再通過第一染色裝置進行噴涂染色。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第一染色裝置與第二羅拉膠輥組合之間的第一烘干裝置和第一電阻檢測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處理,再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第一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與第二染色裝置之間的第二等離子體裝置,以及設于第二染色裝置與第三羅拉膠輥組合之間的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的測試結果如果不合格,則在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的同時也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第二羅拉膠輥組合牽伸后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測試后,先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再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接著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進一步烘干固色處理,然后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的測試結果如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第二等離子體裝置、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與條筒之間的條干測試裝置;第三羅拉膠輥組合牽伸后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測試裝置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羅拉膠輥組合、第二羅拉膠輥組合和第三羅拉膠輥組合的轉速。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與條筒之間的喇叭口和圈條器;第三羅拉膠輥組合牽伸后得到的產物經過喇叭口和圈條器后進入條筒形成熟條。
本發明所述的并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生條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2:將步驟S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3:將步驟S2得到的產物通過靜電發生裝置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
S4:將步驟S3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染色裝置進行噴涂染色;
S5:將步驟S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6:將步驟S5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7;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第一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進行步驟S7;
S7:將步驟S6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8:將步驟S7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還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第二染色裝置、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并將測試結果發送給第二染色裝置,然后進行步驟S9;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第二染色裝置、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直接進行步驟S13;
S9:將步驟S8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10:將步驟S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
S11:將步驟S10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進一步烘干固色處理;
S12:將步驟S1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果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二烘干裝置,第二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并繼續進行步驟S13;檢測結果如果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13;
S13: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14:將步驟S13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測試裝置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羅拉膠輥組合、第二羅拉膠輥組合和第三羅拉膠輥組合的轉速;
S15:將步驟S14得到的產物通過喇叭口和圈條器后進入條筒形成熟條。
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備染色效果檢測功能的并條機及并條方法,通過第一染色裝置能夠實現染色,從而使得染色工藝也能通過并條機實現,工作效率高、設備簡單、成本低。并且,第一染色裝置是采用噴涂染色工藝,可以隨時調整染料種類,也不需要用水或二氧化碳對染料進行溶解,染色工藝簡單、染色效率高、成本低。此外,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對染色效果的檢測,可以根據染色效果調整第一染色裝置的參數,也可以根據染色效果判斷是否激活第二染色裝置,有效實現了對染色效果的檢測以及對染色效果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介紹。
本具體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具備染色效果檢測功能的并條機,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第一染色裝置23、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第二染色裝置221、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和條筒211;生條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進行牽伸,然后通過第一染色裝置23進行噴涂染色,再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進行牽伸,接著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對染色效果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23,第一染色裝置23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還根據測試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221,通過第二染色裝置221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后再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進行進一步牽伸;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221,直接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進行進一步牽伸;最后進入條筒211形成熟條。
此外,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之前還可以設有第一等離子體裝置21,生條先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21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再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進行牽伸。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與第一染色裝置23之間還可以設有靜電發生裝置22,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牽伸后得到的產物通過靜電發生裝置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第一染色裝置23與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一烘干裝置24和第一電阻檢測裝置25,第一染色裝置23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24進行烘干固色處理,再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25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第一電阻檢測裝置25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進行牽伸;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24,第一烘干裝置24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進行牽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與第二染色裝置221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第二染色裝置221與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二烘干裝置222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如果判斷測試結果不合格,則在激活第二染色裝置221的同時也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第二烘干裝置222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先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再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接著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進一步烘干固色處理,然后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如果判斷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221、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第二烘干裝置222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與條筒211之間還可以設有條干測試裝置28;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牽伸后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測試裝置28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和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的轉速。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與條筒211之間還可以設有喇叭口29和圈條器210;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牽伸后得到的產物經過喇叭口29和圈條器210后進入條筒211形成熟條。
其中,第一染色裝置23和第二染色裝置221均采用了3D打印的原理,在類似于硒鼓的容器內放入染料,由計算機程序控制,可以根據纖維類型自動選擇染料種類,將顏色打印在纖維或紗線上。這個容器可以承受一定的壓力,在一定的溫度和酸堿度條件下進行染色工作。第一染色裝置23和第二染色裝置221在進行染色工作時,可以用一種顏色進行染色,形成純色紗線;也可以用多種顏色進行染色,形成一段一段各種顏色交替更換的紗線;還可以用混合色進行染色,例如紅色里含有黃色。
條干測試裝置28主要有光電式和電容式兩種。其中,光電式條干測試裝置的原理是:當光照射到纖維集合體上時,因為纖維集合體的阻隔,在信號接收器上接收不到光的照射,因此,可以通過信號接收器上的光透射面積來判斷纖維集合體的粗細。電容式條干測試裝置的原理是:根據纖維集合體在某一空間內所占據的體積大小,反應其直徑的大小。
圖1是本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框圖,其中所有用實線表示的裝置均是本具體實施方式所必要的裝置,所有用虛線表示的裝置均是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的裝置。
本具體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一種并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生條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21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2:將步驟S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進行牽伸;
S3:將步驟S2得到的產物通過靜電發生裝置22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
S4:將步驟S3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染色裝置23進行噴涂染色;
S5:將步驟S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24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6:將步驟S5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25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第一電阻檢測裝置25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7;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24,第一烘干裝置24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進行步驟S7;
S7:將步驟S6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進行牽伸;
S8:將步驟S7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第一染色裝置23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27還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第二染色裝置221、第二烘干裝置222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并將測試結果發送給第二染色裝置221,然后進行步驟S9;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第二染色裝置221、第二烘干裝置222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直接進行步驟S13;
S9:將步驟S8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220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10:將步驟S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染色裝置221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
S11:將步驟S10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222進行進一步烘干固色處理;
S12:將步驟S1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223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果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二烘干裝置222,第二烘干裝置222調整參數,并繼續進行步驟S13;檢測結果如果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13;
S13: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進行牽伸;
S14:將步驟S13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測試裝置28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羅拉膠輥組合226、第二羅拉膠輥組合26和第三羅拉膠輥組合224的轉速;
S15:將步驟S14得到的產物通過喇叭口29和圈條器210后進入條筒211形成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