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印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糊盒機的應用是包裝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將印刷好、模切成型的紙板折疊成型并粘好糊口,機器糊盒代替了手工糊盒方式,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效率。
糊盒機在糊盒完成后經過出料裝置出料,出來的紙盒需要人工整理后進行打包,人工整理工作效率低、工作強度大,嚴重影響生產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包括出料裝置、輸送帶、輸送輥道,所述輸送帶設置在所述出料裝置前方并靠近所述出料裝置的出料口處,所述輸送帶、輸送輥道依次設置,所述出料裝置出料口處設置有計數裝置;所述輸送帶上靠近所述出料口一側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上設置有推板,所述輸送帶另一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推板平行;所述輸送輥道包括輸送部與整理部,所述整理部與所述輸送部之間通過銜接部銜接且所述整理部高度低于所述輸送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計數裝置為光幕計數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擋板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輸送帶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桿、移動架,所述擋板設置在所述移動架上,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所述輸送帶上,所述移動架可在所述固定桿上前后移動。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移動架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固定桿相固定的緊固螺栓。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輸送部由若干橫輥構成,若干所述橫輥相互前后平行設置;所述整理部由若干豎輥構成,若干所述豎輥相互左右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銜接部包括斜板和豎板,所述斜板銜接所述輸送部,所述豎板銜接所述整理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優選地,所述輸送帶、氣缸均通過電氣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①本實用新型在出料裝置的出料口處設置有光幕計數傳感器,每次有成品輸出都會完成計數,當達到預設數值后,氣缸啟動,通過推板和擋板的配合,對成品紙盒進行整理,使其對齊。
②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輸送帶將堆疊的成品紙盒輸送至輸送輥道,經過輸送部后在整理部由于斜街部的高低差再次堆疊,工人只需在整理部處經過簡單整理就能打包,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或者優選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的支架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的輸送輥道的示意圖。
圖中:1、出料裝置;11、計數裝置;2、輸送帶;21、氣缸;22、推板;23、擋板;24、支架;241、固定桿;242、移動架;243、緊固螺栓;3、輸送輥道;31、橫輥;32、豎輥;33、銜接部;331、斜板;332、豎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糊盒機的成品輸送機構,包括出料裝置1、輸送帶2、輸送輥道3,所述輸送帶2設置在所述出料裝置1前方并靠近所述出料裝置1的出料口處,所述輸送帶2、輸送輥道3依次設置,所述出料裝置1出料口處設置有計數裝置11;所述輸送帶2上靠近所述出料口一側設置有氣缸21,所述氣缸21上設置有推板22,所述輸送帶2另一側設置有擋板23,所述擋板23與所述推板22平行;所述輸送輥道3包括輸送部與整理部,所述整理部與所述輸送部之間通過銜接部33銜接且所述整理部高度低于所述輸送部。
所述計數裝置11為光幕計數傳感器,所述輸送帶2、氣缸21均通過電氣控制,每個成品紙盒通過計數裝置11都會完成計數,當達到預定數值后,氣缸21啟動,推板22和擋板23配合對堆疊的紙盒進行整理,之后輸送帶2啟動,將堆疊的紙盒輸送至輸送輥道3。
所述擋板23通過支架24固定在所述輸送帶2上,所述支架24包括固定桿241、移動架242,所述擋板23設置在所述移動架242上,所述固定桿241固定在所述輸送帶2上,所述移動架242可在所述固定桿241上前后移動,所述移動架242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固定桿241相固定的緊固螺栓243,根據生產的不同,可調節擋板23的位置,并通過緊固螺栓243固定。
所述輸送部由若干橫輥31構成,若干所述橫輥31相互前后平行設置;所述整理部由若干豎輥32構成,若干所述豎輥32相互左右平行設置,所述銜接部33包括斜板331和豎板332,所述斜板331銜接所述輸送部,所述豎板332銜接所述整理部,堆疊的紙盒通過輸送部運送至整理部,由于斜街部33帶來的高度差,紙盒會再次進行堆疊,當達到一定數值后,工人只需經過簡單整理即可包裝打包。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