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紙張碾壓裝置。
背景技術:
印刷機在進行紙質印刷時要求紙張表面平整,若印刷時紙張四周翹起或紙張表面不平整,則容易造成印刷機卡紙或印刷模糊,因此在印刷前需要采用碾紙機將紙張表面碾壓平整。現有技術中對紙張碾壓主要采用簡易的碾紙機,其結構一般包括一對上、下碾紙輥,采取人工送紙的方式,將紙張送至上、下碾紙輥所形成的鉗口處。這種碾紙機雖然也能夠將紙張碾平,但是往往需要工人經過多次送紙碾壓才能夠達到要求,生產效率比較低,不能夠滿足今后的發展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紙張碾壓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碾紙機需要人工多次送紙方式浪費勞動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紙張碾壓裝置,包括機架、設于機架上的輸送機構、設于輸送機構上方的復數個碾紙輥、驅動輸送機構的輸送電機、驅動各碾紙輥轉動的碾紙電機,所述機架的兩側分別設有復數個與碾紙輥對應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內設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內可上下滑動地設有一滑塊,所述滑塊與滑槽的頂部之間連接設有彈簧,各碾紙輥可轉動地設于機架兩側的滑塊上。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可轉動地設于機架上的主動輥、被動輥及包履主動輥與被動輥的輸送帶,所述主動輥與輸送電機傳動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位于傳送帶內還設有復數個傳送輥,各傳送輥位于各碾紙輥下方且與各碾紙輥配合實現輥壓。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裝座內設有一滑槽,碾紙滾能夠在在滑槽內上下移動,防止因放入的紙張過多,造成卡紙。碾紙輥與輸送帶之間形成紙張碾壓區,只需將紙張放在輸送帶上即可將紙張自動送往紙張碾壓區碾壓,在碾紙滾和輸送帶的夾持下紙張繼續向輸送帶行近方向傳遞;進一步的在機架上位于傳送帶內還設有復數個傳送輥,各傳送輥位于各碾紙輥下方且與各碾紙輥配合實現輥壓,碾壓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碾紙輥和下托輥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紙張碾壓裝置,包括機架1、設于機架1上的輸送機構及位于輸送機構上方的三個碾紙輥2,所述機架1兩側對稱設置有六個安裝座3,所述安裝座3上開有一個滑動槽31,所述滑槽31內可上下滑動地設有一滑塊33,所述滑塊33與滑槽31的頂部之間連接設有彈簧32,各碾紙輥2可轉動地設于機架兩側的滑塊33上,每個碾紙滾2連接有帶動碾紙滾轉動的碾紙電機4;輸送機構包括可轉動地設于機架1上的主動輥5、被動輥6及包履主動輥5與被動輥6的輸送帶8,所述主動輥5連接有帶動主動輥轉動的輸送電機7,所述機架1上位于輸送帶內還設有復數個傳送輥9,各傳送輥9位于各碾紙輥2下方且與各碾紙輥2配合實現輥壓。
碾紙輥2與輸送帶8之間形成紙張碾壓區,只需將紙張放在傳送帶8上即可將紙張自動送往紙張碾壓區碾壓,在碾紙輥2和輸送帶8的夾持下紙張繼續向輸送帶8行近方向傳遞;紙張在行進路線上經碾紙輥2和傳送輥9連續多次碾壓,碾壓效果更好。并且碾紙輥2能在安裝座3的滑槽31內上下移動,防止因放入的紙張過多造成卡紙現象。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