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別是一種可調節尺寸的纖維板成型框。
背景技術:
纖維板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但纖維板在生產時,若含有較多的水分,在成型前需要經一種框式成型器進行預干燥成型。成型器的尺寸固定后通過加入一定量的漿料,可以有效控制板材的質量。特別是隨著防潮纖維板的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各大纖維板生產企業、科研院校對其生產工藝做了大量研究,不同的纖維板在成型工藝上各不相同,纖維板尺寸通常是根據模具的尺寸進行確定,但模具一經確定即難以更改,要想生產不同尺寸的纖維板材,須重新定制模具,這樣不但浪費材料,而且影響生產效率。因此,如何解決適應纖維板材尺寸變化的生產模具是需要認真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可調節尺寸的纖維板成型框,可有效解決不同尺寸纖維板生產時的模具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由4個結構相同的邊框首尾相接構成的直角方框體,每個邊框是由上部的第一框體和下部的第二框體疊裝在一起構成,第一框體的結構是,第一框體的下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槽,第一框體的上平面設有沿長向鏤空的第一導軌及與導軌長度相同平行的刻度尺,第一框體一端的上面有與第一框體相垂直的連接體,連接體上有螺母孔;第二框體與第一框體的長度、寬度相同,第二框體上設有與第一導軌上相對應鏤空的第二導軌,第二框體的下部至少有一個第二卡槽,第二框體的上部至少有一個與第一卡槽相對應的卡頭,卡頭卡裝在第一卡槽內,將第一框體、第二框體上下疊裝在一起,第一框體、第二框體相同的一端上設有相連接在一起的直角卡標,由螺釘將第一框體、第二框體經螺母孔穿過第一導軌、第二導軌連接在一起,構成框體的滑動調節結構;第二框體由多個結構相同單元疊加在一起構成第二框體的高度調節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獨特,安裝使用方便,可滿足不同尺寸纖維板生產模具的需要,節約資源,生產效率高,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框體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框體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由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由4個結構相同的邊框首尾相接構成的直角方框體,每個邊框是由上部的第一框體A和下部的第二框體B疊裝在一起構成,第一框體A的結構是,第一框體A的下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槽4-3,第一框體A的上平面設有沿長向鏤空的第一導軌2及與導軌長度相同平行的刻度尺5,第一框體A一端的上面有與第一框體A相垂直的連接體1,連接體1上有螺母孔1-1;第二框體B與第一框體A的長度、寬度相同,第二框體B上設有與第一導軌2上相對應鏤空的第二導軌2-1,第二框體B的下部至少有一個第二卡槽4-2,第二框體B的上部至少有一個與第一卡槽4-3相對應的卡頭4-1,卡頭4-1卡裝在第一卡槽4-3內,將第一框體A、第二框體B上下疊裝在一起,第一框體A、第二框體B相同的一端上設有相連接在一起的直角卡標3,由螺釘將第一框體A、第二框體B經螺母孔1-1穿過第一導軌2、第二導軌2-1連接在一起,構成框體的滑動調節結構;第二框體B由多個結構相同單元疊加在一起構成第二框體B的高度調節結構。
所述的螺母孔1-1與第一導軌2、第二導軌2-1的內面寬度相同;
所述的第一框體A、第二框體B均為扁平面的長方體;
所述的直角卡標3是由卡體和垂直于卡體的卡銷3-1構成,第一框體A、第二框體B相同的端部經卡銷3-1與直角卡標3固定在一起,構成拆裝式結構;
所述的第一導軌2、第二導軌2-1上有與螺母孔1-1內的螺釘對應的螺紋。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是由四個邊框首尾相接構成的直角方框體,螺母孔與第一導軌2、第二導軌2-1的內面寬度相同,可以擰入同種螺絲,固定邊角。邊角上的直角卡標3用以確保各個邊角為直角。
通過滑動各個邊框間的距離來調整成型框的面積,刻度5用來校準各邊框間的距離,提高成品材料的尺寸準確度。
通過疊加不同數量的第二框體B,調整成型框的高度,以滿足不同漿料加入量的需求??^4-1與之后疊加的第二框體B上的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2相互卡扣,提高成型框的穩定性。
多個第二框體B疊加時,應選擇合適長度的螺釘,使螺釘穿過第一框體A上螺母孔后能夠同時串聯多個第二框體B,確保同時固定。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根據所需纖維板的尺寸需要,通過螺釘、導軌和刻度尺調節模具的大小,并通過調整第二框體B的數量,來調整模具的高度,調整好后,在模具的底部放上平板,然后向模具中加入制纖維板的漿料,經擠壓,即可實現對板材的成型,使用非常方便,生產效率高,可滿足不同尺寸纖維板材生產的需要,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