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設備,尤其涉及緊密紡還原裝置。
背景技術:
1、緊密紡為了消除紡紗三角區,在普通環錠紡的主牽伸鉗口處添加負壓管,須條從前羅拉鉗口出來后先被聚集再被加捻,基本消除或減小了環錠紡中不可避免的紡紗三角區,減少了紗線的毛羽,增強了單紗的強力,同時改善了成紗條干。
2、由于市場的多樣性,客戶對紗線品質的要求也不一致,為了節省能源,客戶希望在做品質不高的紗線時,可以將緊密紡還原為環錠紡,過段時間又恢復成緊密紡。
3、但是在緊密紡細紗機中,羅拉座上的其他部件占用了安裝位置,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設計方便的笛管還原支座,造成緊密紡細紗機還原為普通紡紗形式時的很大不便。
4、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緊密紡還原裝置,以在緊密紡和環錠紡兩種紡紗形式之間快速切換。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緊密紡還原裝置,用于切換緊密紡和環錠紡兩種紡紗形式,所述緊密紡還原裝置包括羅拉座和卡塊;
4、所述羅拉座上設置第一限位凸起并開設卡槽;所述卡槽卡接負壓管堵頭的卡接部;
5、所述卡塊上設置第二限位凸起;
6、其中,笛管的兩端分別開設限位孔,所述笛管設置在相鄰所述羅拉座之間;實施緊密紡時,所述限位孔套設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上;實施環錠紡時,所述卡塊設置在所述卡槽內,相鄰所述卡塊上的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向設置;所述限位孔套設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上。
7、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羅拉座上可拆卸設置切換座,所述卡槽開設在所述切換座上。
8、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切換座的底部開設第一限位槽,所述羅拉座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9、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切換座包括底座、側板和擺臂;所述側板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卡槽開設在所述側板上;所述擺臂旋轉連接所述側板;所述卡塊設置在所述卡槽內時,旋轉所述擺臂,所述擺臂接觸并向所述卡槽的槽底擠壓所述卡塊。
10、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側板設置兩塊,兩塊所述側板之間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內。
11、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二限位槽內設置轉軸,所述擺臂通過所述轉軸旋轉連接所述切換座。
12、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擺臂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延伸設置延伸部和柄部;所述延伸部設置在所述擺臂靠近所述切換座的一側;所述柄部設置在所述擺臂遠離所述切換座的一側;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擺臂的主體之間圓弧過渡。
13、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卡塊和所述羅拉座上分別設置聯接片;所述聯接片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向遠離所述羅拉座的一側彎折;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設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羅拉座之間形成間隙。
14、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聯接片通過螺紋緊固件連接所述卡塊或者所述羅拉座;所述聯接片上開設腰型孔;所述螺紋緊固件穿過所述腰型孔后連接所述所述卡塊或者所述羅拉座。
15、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卡塊上設置兩片所述聯接片;兩片所述聯接片設置在所述卡塊的對側。
16、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17、(1)本發明中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在羅拉座上設置有卡槽和第一限位凸起。負壓管通過卡槽固定在兩個羅拉座之間。笛管通過第一限位凸起可以固定在兩個羅拉座之間。其中還設置卡塊,卡塊上設置第二限位凸起,同時在卡塊也可以卡接在卡槽內。需要切換緊密紡為環錠紡時,只需要將負壓管從卡槽之間取下,固定卡塊在卡槽中,然后將固定在第一限位凸起上的笛管切換到第二限位凸起上即可完成切換。該緊密紡還原裝置的羅拉座可以同時固定負壓管和笛管,相較于普通的緊密紡設備,沒有設置額外的笛管還原支座,結構沒有復雜化。生產成本較低,同時沒有擴大設備的體積。同時緊密紡還原裝置在緊密紡和環錠紡兩種模式之間切換方便,可以適應不同產品的需求,從而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
18、(2)進一步地,還設置有切換座,卡槽設置切換座上。通過更換切換座,可以快速維護更換卡槽,以適應不同規格的負壓管、笛管。提升設備的適應性能。
19、(3)進一步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都設置在聯接片上。聯接片上設置有彎折,使得聯接片的第二段與羅拉座之間存在間隙。拆裝笛管時,擠壓第二段,即可快速分離聯接片和笛管,進而快速拆裝笛管。笛管的拆裝速度提升,可以降低緊密紡還原裝置切換緊密紡和環錠紡兩種工作模式時的速度,降低緊密紡換熱裝置的停機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1.一種緊密紡還原裝置,用于切換緊密紡和環錠紡兩種紡紗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密紡還原裝置包括羅拉座和卡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羅拉座上可拆卸設置切換座,所述卡槽開設在所述切換座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座的底部開設第一限位槽,所述羅拉座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座包括底座、側板和擺臂;所述側板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卡槽開設在所述側板上;所述擺臂旋轉連接所述側板;所述卡塊設置在所述卡槽內時,旋轉所述擺臂,所述擺臂接觸并向所述卡槽的槽底擠壓所述卡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設置兩塊,兩塊所述側板之間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內設置轉軸,所述擺臂通過所述轉軸旋轉連接所述切換座。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延伸設置延伸部和柄部;所述延伸部設置在所述擺臂靠近所述切換座的一側;所述柄部設置在所述擺臂遠離所述切換座的一側;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擺臂的主體之間圓弧過渡。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和所述羅拉座上分別設置聯接片;所述聯接片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向遠離所述羅拉座的一側彎折;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設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羅拉座之間形成間隙。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片通過螺紋緊固件連接所述卡塊或者所述羅拉座;所述聯接片上開設腰型孔;所述螺紋緊固件穿過所述腰型孔后連接所述所述卡塊或者所述羅拉座。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緊密紡還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上設置兩片所述聯接片;兩片所述聯接片設置在所述卡塊的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