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凹版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凹版印刷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尤其是一種應用于衛生巾圖案印刷工藝的凹版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用于衛生巾圖案印刷的凹版印刷裝置,主要由機架、分別設置于機架上的印刷輥、壓輥、刮刀和儲墨盒、連接驅動印刷輥轉動的驅動軸、以及連接驅動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其中,驅動裝置包括主軸、連接驅動主軸轉動的主電機、設置于主軸上的第一皮帶輪、設置于驅動軸上的第二皮帶輪、張緊于第一、第二皮帶輪之間的皮帶。實踐證明,現有的凹版印刷裝置存在如下缺點I、油墨容易風干,導致油墨粘附在印刷輥上,不易去除。所以在印刷時,不希望間歇地運作,但是在實際生產線的運行過程中,由于故障、工人換班等因素,總會間歇地運行。2、印制的圖案尺寸所占衛生巾產品尺寸的比例比較大,尤其在寬度方向。所以一旦印刷偏離Imm左右就能明顯地識別出來。此時需要一種能夠在線(不停機的狀態下)根據實際偏移量微調中心距的方式,糾正偏移。3、原有的印刷設備,存在密封性不好,無法阻止粉塵很大的印刷材料(膨化紙)產生大量粉塵附著于印刷輥,對印刷質量產生的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在印刷裝置間歇過程中繼續使印刷輥保持轉動以防止油墨風干粘附在印刷輥上的凹版印刷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包括機架、分別設置于機架上的印刷輥、壓輥、刮刀和儲墨盒、連接驅動印刷輥轉動的驅動軸、以及連接驅動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主軸、連接驅動主軸轉動的主電機、可相對主軸轉動地設置于主軸上且相互固定連接的第一、第二皮帶輪、設置于主軸與第一皮帶輪之間的第一離合器、設置于驅動軸上的第三皮帶輪、張緊于第二、第三皮帶輪之間的第一皮帶、帶有減速器的輔助電機、可相對減速器輸出軸轉動地設置于減速器輸出軸上的第四皮帶輪、設置于第四皮帶輪與減速器輸出軸之間的第二離合器、張緊于第一、第四皮帶輪之間的第二皮帶、以及分別與主電機、第一、第二離合器和輔助電機連接的控制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印刷輥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驅動軸和一螺桿軸可轉動地支承于機架上,所述驅動軸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設置于機架上,其一端設置有所述第三皮帶輪,另一端與所述印刷輥一端中心活動連接,所述印刷輥一端中心形成有與所述驅動軸另一端相適配的安裝孔,安裝孔與所述驅動軸之間設置有滑鍵,所述螺桿軸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印刷輥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桿套設置于機架上,螺桿套固定設置于機架上其內部形成有內螺紋,螺桿軸外周面形成有與螺桿套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0011]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平行相對的兩垂直側板,所述印刷輥可轉動地支承于兩垂直側板之間,兩垂直側板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兩垂直側板的相對面分別形成有沿梯形的腰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兩垂直側板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可插設于兩相對卡槽之間的兩透明防塵板。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盒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連接驅動所述儲墨盒上下移動的氣缸。進一步的,所述刮刀采用軟鋼片。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主電機不工作時切換輔助電機工作,并通過第一、第二離合器的切換最終實現由輔助電機帶動印刷輥緩慢轉動,從而防止油墨風干粘附在印刷輥上;印刷輥兩端分別通過驅動軸和螺桿軸可轉動地支承于機架上,驅動軸與印刷輥之間設置滑鍵,使印刷輥可沿 軸向相對驅動軸移動,螺桿軸可被操作旋轉以驅動印刷輥相對驅動軸移動,從而實現印刷輥中心距的微調,在實際操作中可實現在線(不停機的狀態下)根據實際印花偏移量微調中心距,糾正印花偏移;在兩垂直側板上設置卡槽并設置與卡槽配合的防塵板,防塵板可阻止粉塵很大的印刷材料(膨化紙)產生大量灰塵對印刷質量產生的不利影響,防塵板為透光性材料可方便于觀察內部情況;設置可驅動儲墨盒上下移動氣缸,在印刷過程中,氣缸驅動儲墨盒上升防止油墨飛濺,儲墨盒下降則方便注墨;刮刀采用軟鋼片可減少刮刀與印刷輥的摩擦,提高印刷輥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圖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圖2和圖3所示,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包括機架I、分別設置于機架I上的印刷輥2、壓輥3、刮刀5和儲墨盒4、連接驅動印刷輥2轉動的驅動軸23、以及連接驅動驅動軸23轉動的驅動裝置,機架I上設置有平行相對的兩垂直側板11和連接兩垂直側板
11頂部的頂板12,印刷輥2兩端分別通過驅動軸23和螺桿軸21可轉動地支承于兩垂直側板11之間,驅動軸23通過軸承231可轉動地設置于一側的垂直側板11上,其一端與印刷輥2 —端中心活動連接,印刷輥2 —端中心形成有與驅動軸23 —端相適配的安裝孔,安裝孔與驅動軸23之間設置有滑鍵232,螺桿軸21 —端通過軸承211與印刷輥2的另一端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桿套22設置于另一側垂直側板11上,螺桿套22固定設置于垂直側板11上其內部形成有內螺紋,螺桿軸21外周面形成有與螺桿套22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壓輥3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頂板12上,氣缸31連接驅動壓輥3上下移動,儲墨盒4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機架I上,機架上設置有連接驅動儲墨盒4上下移動的氣缸41,刮刀5為軟鋼片。驅動裝置包括主軸65、連接驅動主軸65轉動的主電機(圖中未示出)、可相對主軸65轉動地設置于主軸65上且相互固定連接的第一、第二皮帶輪63、62、設置于主軸65與第一皮帶輪63之間的第一離合器64、設置于驅動軸23上的第三皮帶輪61、張緊于第二、第三皮帶輪62、61之間的第一皮帶691、帶有減速器68的輔助電機6、可相對減速器68輸出軸轉動地設置于減速器68輸出軸上的第四皮帶輪66、設置于第四皮帶輪66與減速器68輸出軸之間的第二離合器67、張緊于第一、第四皮帶輪63、66之間的第二皮帶692、以及分別與主電機、第一、第二離合器64、67和輔助電機6連接的控制裝置(圖中未不出)。兩垂直側板11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兩垂直側板11的相對面分別形成有沿梯形的腰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11,兩垂直側板11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可插設于兩相對卡槽111之間的兩有機玻璃防塵板7。具體工作方式為在印刷工作時,主電機驅動主軸65轉動,第一離合器64閉合使第一、第二皮帶輪63、62可隨主軸65轉動,主軸65的轉動通過第二、第三皮帶輪62、61和第一皮帶691傳遞給驅動軸23,從而驅動印刷輥2轉動進行印刷,而第二離合器67分離使第四皮帶輪66繞減速器68輸出軸空轉;當主電機停止不工作時,第一離合器64分離使第一、第二皮帶輪63、62繞主軸65轉動,第二離合器67閉合使第四皮帶輪66可隨減速器68 輸出軸轉動,輔助電機6通過減速器68減速后驅動第四皮帶輪66轉動,第四皮帶輪66的轉動通過第二皮帶692傳遞給第一皮帶輪63,第一皮帶輪63轉動帶動第二皮帶輪62轉動,最終第二皮帶輪62通過第一皮帶69和第三皮帶輪61帶動驅動軸23轉動,從而驅動印刷輥2緩慢轉動,從而防止油墨風干粘附在印刷輥2上;當印刷偏移時,通過操作螺桿軸21轉動即可調節印刷輥2沿軸向移動調整,從而糾正印刷偏移,提高印刷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包括機架、分別設置于機架上的印刷輥、壓輥、刮刀和儲墨盒、連接驅動印刷輥轉動的驅動軸、以及連接驅動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主軸、連接驅動主軸轉動的主電機、可相對主軸轉動地設置于主軸上且相互固定連接的第一、第二皮帶輪、設置于主軸與第一皮帶輪之間的第一離合器、設置于驅動軸上的第三皮帶輪、張緊于第二、第三皮帶輪之間的第一皮帶、帶有減速器的輔助電機、可相對減速器輸出軸轉動地設置于減速器輸出軸上的第四皮帶輪、設置于第四皮帶輪與減速器輸出軸之間的第二離合器、張緊于第一、第四皮帶輪之間的第二皮帶、以及分別與主電機、第一、第二離合器和輔助電機連接的控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輥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驅動軸和一螺桿軸可轉動地支承于機架上,所述驅動軸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設置于機架上,其一端設置有所述第三皮帶輪,另一端與所述印刷輥一端中心活動連接,所述印刷輥一端中心形成有與所述驅動軸另一端相適配的安裝孔,安裝孔與所述驅動軸之間設置有滑鍵,所述螺桿軸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印刷輥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桿套設置于機架上,螺桿套固定設置于機架上其內部形成有內螺紋,螺桿軸外周面形成有與螺桿套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平行相對的兩垂直側板,所述印刷輥可轉動地支承于兩垂直側板之間,兩垂直側板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兩垂直側板的相對面分別形成有沿梯形的腰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兩垂直側 板之間可拆卸地設置有可插設于兩相對卡槽之間的兩透明防塵板。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墨盒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連接驅動所述儲墨盒上下移動的氣缸。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采用軟鋼片。
專利摘要一種凹版印刷裝置,包括機架、分別設置于機架上的印刷輥、壓輥、刮刀和儲墨盒、連接驅動印刷輥轉動的驅動軸、以及連接驅動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主軸、連接驅動主軸轉動的主電機、可相對主軸轉動地設置于主軸上且相互固定連接的第一、第二皮帶輪、設置于主軸與第一皮帶輪之間的第一離合器、設置于驅動軸上的第三皮帶輪、張緊于第二、第三皮帶輪之間的第一皮帶、帶有減速器的輔助電機、可相對減速器輸出軸轉動地設置于減速器輸出軸上的第四皮帶輪、設置于第四皮帶輪與減速器輸出軸之間的第二離合器、張緊于第一、第四皮帶輪之間的第二皮帶、以及分別與主電機、第一、第二離合器和輔助電機連接的控制裝置。
文檔編號B41F9/00GK202669133SQ20122034963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吳清斌 申請人: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