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轉印裝置,其中,包括:
第一保持單元,將第一板狀體以下部面開放的狀態且以水平姿勢保持;
第二保持單元,以保持第二板狀體的周緣部,并且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上部面與上述第一板狀體的下部面接近地對置的狀態,且以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中的在上部面側與上述第一板狀體對置的中央部開放的狀態,保持上述第二板狀體;以及
按壓單元,頂起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上述中央部,使上述第二板狀體按壓于上述第一板狀體;
上述按壓單元具有:
輥構件,在沿著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的軸向上延伸設置;
升降構件,設置有一對支撐部,該一對支撐部分別支撐上述輥構件的軸向上的兩端部;
升降機構,通過使上述升降構件升降,使上述輥構件在按壓位置和分離位置之間移動,上述按壓位置為上述輥構件的上端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相抵接,且將上述第二板狀體按壓于上述第一板狀體的位置,上述分離位置為上述輥構件從上述第二板狀體分離的位置;以及
移動機構,使上述升降構件在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平行且與上述輥構件的旋轉軸正交的移動方向上移動;
各個上述支撐部具有:
軸承機構,將上述輥構件的一端部支撐為使上述輥構件旋轉自如;
施力機構,朝向上述第二板狀體對上述軸承機構施力;以及
抑制構件,通過與上述軸承機構相抵接,將由施加力引起的上述軸承機構的位移限制于規定的抑制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輥構件位于上述按壓位置時,上述抑制構件從上述軸承機構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在上述輥構件從上述第二板狀體分離且上述抑制構件將上述軸承機構限制于上述抑制位置的狀態下,上述輥構件的上端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在一對上述支撐部之間,上述抑制位置能夠單獨調整。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施力機構以恒定的施加力對上述軸承機構施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施力機構具有作為上述施加力的產生源的氣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還具備用于控制上述氣缸所產生的施加力的控制單元。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軸承機構通過自動調心軸承支撐上述輥構件的旋轉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按壓單元具有通過上述移動機構在上述移動方向上進行移動的移動構件,
上述升降構件和上述升降機構設置于上述移動構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在上述移動構件設置有上述軸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的多個直動導向件,
多個上述直動導向件支撐上述升降構件。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上述升降機構具有:
馬達,旋轉軸呈水平;
凸輪,通過上述馬達旋轉驅動,將上述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上述升降構件的升降運動。
12.一種轉印方法,其為使第一板狀體和第二板狀體緊貼而將承載于第一板狀體和第二板狀體中的一方的被轉印物轉印到另一方上的方法,上述轉印方法包括:
將上述第一板狀體和上述第二板狀體配置成夾著上述被轉印物彼此接近地對置且呈水平姿勢的工序;
兩端部分別被一對支撐部支撐為旋轉自如且朝向上述第二板狀體被施加力的輥構件,從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側接近上述第二板狀體并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相抵接的工序;以及
上述輥構件一邊將上述第二板狀體按壓于上述第一板狀體,一邊在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平行且與上述輥構件的旋轉軸正交的移動方向上移動的工序;
設置于各個上述支撐部的抑制構件限制因施加力產生的上述輥構件的位移,由此使上述輥構件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相抵接時的上述輥構件的上端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的下部面平行。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中,
在上述輥構件與上述第二板狀體相抵接之前,對被上述抑制構件限制的上述輥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