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噴碼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
背景技術:
噴碼機所用的油墨粘稠度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溫度過低時,油墨流動性減少,粘稠度增大。溫度升高,流動性增大,粘稠度減少。冬季氣溫比較低,噴印字體顏色較淺,而夏天氣溫較高,噴印字體顏色較深。環境溫度影響過大時,直接影響墨線的斷點效果,噴印出來的字出現散點或不成字等,嚴重影噴印效果。現有 噴碼機油墨粘稠度控制都是自動控制,油墨粘稠度設定一個值,當噴碼機檢測到油墨的濃度超過一定的范圍后,就自動從溶劑箱中抽取一定量的溶劑添加到油墨中,使得油墨粘稠度始終保持一個穩定的值,保持良好的噴碼效果。但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油墨粘稠度發生變化,之前設定的油墨的濃度值就不合適了,受溫度影響抽取添加到油墨的溶劑量也就不合適了。因此保證噴碼機的恒溫就顯得十分重要。
現有中國專利新型噴碼機噴頭的加熱結構,申請號為:201320757858.3提供了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的加熱結構,包括基板,基板的正面設有油墨通道和第一閥組件,第一閥組件用于控制油墨選擇性通過油墨通道,油墨通道包括直管段和彎曲加熱段,基板的背面設置有用于對彎曲加熱段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閥組件安裝在油墨通道的直管段位置,第一閥組件與加熱裝置在基板厚度方 向相互錯開,彎曲加熱段與加熱裝置在基板厚度方向相互正對。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實現對油墨通道進行加熱的功能,同時避免對第一閥組件進行加熱,防止對第一閥組件的破壞,提高了新型噴碼機噴頭工作的穩定性,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了噴碼精度,降低了使用成本。該發明有效的使油溫得到提高,保證了噴碼的質量,同時保證了內部電子元件不被加熱裝置燒壞,但是該發明還存在著通過在基板設置的加熱裝置連接加熱管,進行加熱,不能智能的控制加熱溫度和溶劑的添入量。同時現有的噴碼機加熱結構通常采用加熱片,這樣使加熱管受熱不均勻,油溫上升效率慢,同時也妨礙了傳感器對油墨溫度的監測。
因此市場上需要一款能實時監測油墨溫度和粘稠度,并智能選擇供墨管和添加溶劑,同時加熱均勻,能實時自動封閉噴碼機噴嘴的新型噴碼機噴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采提供一種設有噴頭加熱裝置和智能控制器,在噴嘴外側設有噴頭密封裝置的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包括噴頭主體、噴嘴、噴腔、充電槽和高壓偏轉極,噴嘴 、噴腔、充電槽、高壓偏轉極均設置于噴頭主體上,噴腔通過供墨管與外部管路系統進行連接,所述噴頭主體上還設有噴頭加熱裝置和智能控制器,在噴嘴外側設有噴頭密封裝置。
如上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基板,在基板下方設有供墨管和溶劑管,上方設有安裝部,在供墨管上設有控制閥I,在溶劑管上設有控制閥II,所述供墨管包括直管供墨管和彎管供墨管,在彎管供墨管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耳鉤,在耳鉤上纏繞有電阻絲并通過電連接智能控制器,所述安裝部內設有用于安裝智能控制器的內腔。
如上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器、設于供墨管內壁的溫度傳感器和粘稠度傳感器,并通過電連控制閥和噴頭密封裝置。
如上所述的噴頭密封裝置為封蓋狀,其一端與噴頭以轉動方式連接并通過電連接智能控制器,當噴碼機剛開機時,噴嘴并不進行噴墨,直到內部的傳感器監測到油墨循環系統運行正常后,將信息傳輸至智能控制器,控制噴頭密封裝置打開,在即將停機之前,當油墨循環系統還沒有停止工作時,噴頭密封裝置扣合從而使噴嘴閉合。
如上所述的噴頭主體左側還設有油墨回收槽,通過油墨回收管回收至外部管道系統。
如上所述的彎管供墨管外側設有隔熱管,在隔熱管和彎管供墨管之間設有保溫填充物,所述的彎管供墨管和隔熱管通過螺釘連接。
如上所述的控制閥I包括安裝于彎管供油管上的控制閥Ia和安裝于直管供墨管上的控制閥Ib。
如上所述的內腔內壁設有若干定位肋板和與外部連接導線的連接孔并通過定位肋板與智能控制器配合連接。
如上所述的噴頭主體還設有后蓋和保護外殼,噴頭主體后部通過螺紋與后蓋連接,通過連接卡扣與保護外殼固定連接。
工作原理:供墨管包括直管供墨管和彎管供墨管 ,當溫度傳感器監測直管內油墨溫度達標時,開啟直管供墨管上的控制閥I;當溫度傳感器監測到溫度較低時,將信號傳輸至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啟動加熱裝置,對彎曲供墨管進行加熱,當達到設定溫度值時啟動噴頭密封裝置和彎管供墨管上的控制閥I,后使油墨直接通過噴槍傳輸至充電槽為油墨添加電離子,再經過高壓偏轉極對油墨進行偏轉最后經過噴嘴噴出,未偏轉的經過油墨回收槽和回收管再留入外部管道。當溶劑粘稠度傳感器監測油墨的濃度超過一定的范圍后,將信號傳輸至智能控制器啟動控制閥II,溶劑箱中抽取一定量的溶劑添加到油墨中,使得油墨粘稠度始終保持一個穩定的值,保持良好的噴碼效果。
本實用新型有益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噴頭主體設有噴頭加熱裝置和智能控制器,在噴嘴外側設有噴頭密封裝置的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相對于傳統新型噴碼機噴頭具有以下有益性:1.供墨管設有直管供墨管和彎管供墨管,通過智能控制器選擇合適的供墨管;2.通過在彎管供墨管上纏繞電阻絲進行加熱,使加入管受熱均勻,同時設有保溫層和隔熱管,使熱量不易流失;3.智能控制器設于基板背板,與加熱裝置通過基板隔開的雙重隔熱方式確保電子元件不會受溫度的干擾而損壞;4.設有噴頭密封裝置能使噴嘴不易被堵塞;5.當溫度達到設定值,噴頭密封管和控制閥I才會打開,確保了噴碼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圖1中拆去保護外殼后的噴頭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圖2中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圖3中彎管供墨管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1-噴頭主體、2-供墨管、3-油墨回收管、4-加熱裝置、5-溶劑管、6-后蓋、7-智能控制器、8-噴腔、9-充電槽、10-高壓偏轉極、11-油墨回收槽12-噴頭密封裝置、13-控制閥Ia、14-控制閥Ib、15-控制閥II、16-耳鉤、17-隔熱管、18-電阻絲、19-螺釘、20-隔熱填充物、21-保護外殼、201-直管供墨管、202-彎管供墨管。
具體實施方案
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參考附圖1-4,一種新型噴碼機噴頭,包括噴頭主體1、噴嘴、噴腔8、充電槽9和高壓偏轉極10,噴嘴 、噴腔8、充電槽9、高壓偏轉極10均設置于噴頭主體1上,噴腔8通過供墨管2與外部管路系統進行連接,所述噴頭主體1上還設有噴頭加熱裝置4和智能控制器,在噴嘴外側設有噴頭密封裝置21。
加熱裝置4包括:基板,在基板下方設有供墨管2和溶劑管5,上方設有安裝部,在供墨管2上設有控制閥I,在溶劑管5上設有控制閥II15,所述供墨管2包括直管供墨管201和彎管供墨管202,在彎管供墨管202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耳鉤16,在耳鉤16上纏繞有電阻絲18并通過電連接智能控制器,所述安裝部內設有用于安裝智能控制器的內腔。
控制閥I包括安裝于彎管供墨管202上的控制閥Ia13和安裝于直管供墨管201上的控制閥Ib14。
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器、設于供墨管2內壁的溫度傳感器和粘稠度傳感器,并通過電連控制閥和噴頭密封裝置21,當溫度傳感器監測直管供墨管201內油墨溫度達標時,開啟直管供墨管201上的控制閥Ib14;當溫度傳感器監測到溫度較低時,將信號傳輸至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啟動加熱裝置4,對彎曲供墨管202進行加熱,當達到設定溫度值時啟動噴頭密封裝置21和彎管供墨管202上的控制閥Ia13后使油墨直接通過噴腔8傳輸至充電槽9為油墨添加電離子,再經過高壓偏轉極10對油墨進行偏轉最后經過噴嘴噴出,未偏轉的經過油墨回收槽11和油墨回收管3再留入外部管道。當溶劑粘稠度傳感器監測油墨的濃度超過一定的范圍后,將信號傳輸至智能控制器啟動控制閥II15,溶劑箱中抽取一定量的溶劑添加到油墨中,使得油墨粘稠度始終保持一個穩定的值,保持良好的噴碼效果。
噴頭密封裝置12為封蓋狀,其一端與噴頭主體1采用轉動扣合方式連接并通過電連接智能控制器,當噴碼機剛開機時,噴嘴并不進行噴墨,直到內部的傳感器監測到油墨循環系統運行正常后,將信息傳輸至智能控制器,控制噴頭密封裝置12打開,在即將停機之前,當油墨循環系統還沒有停止工作時,噴頭密封裝置12扣合從而使噴嘴閉合。
噴頭主體1左側還設有油墨回收槽11,通過油墨回收管3回收至外部管道系統。
彎管供墨管202外側設有隔熱管17,在隔熱管17和彎管供墨管202之間設有保溫填充物20,所述的彎管供墨管202和隔熱管17通過四個對角設置的螺釘19進行緊固連接。
內腔內壁設有若干定位肋板和與外部連接導線的連接孔并通過定位肋板與智能控制器配合連接。
噴頭主體1還設有后蓋6和保護外殼21,噴頭主體1后部通過螺紋與后蓋6連接,通過連接卡扣與保護外殼21固定連接對噴頭主體1進行保護。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