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鉛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文具用品,尤其是指一種自動鉛筆。
背景技術:
人們已廣泛采用自動鉛筆來進行書寫。自動鉛筆頂端通常裝設有一橡皮。早期的自動鉛筆,其橡皮是暴露在外的,無法得到保護而容易被非正常損毀。因此,這種自動鉛筆已鮮見于市場。經改良后的自動鉛筆是目前最常見的自動鉛筆,這種改良后的自動鉛筆,其在筆的尾部尾鍵上裝設一鍵帽,不使用橡皮時,其被套在橡皮外圍,使用橡皮時,其被取下而使橡皮露出。但是,由于該鍵帽在自動鉛筆使用時必須取下,此外,鍵帽與尾鍵僅依靠干涉力來組接,因此,在不使用橡皮時,鍵帽也很容易被無意地碰落,加上該鍵帽體積很小,因此,一旦其取下或碰落,就很容易發生丟失的情況。另外,若所組裝的橡皮為細長形時,其在使用過程中因缺乏保護而容易被折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鉛筆,其鍵帽與尾鍵的結合可靠,在使用時鍵帽無需取下,不易丟失,且橡皮在使用過程中不會被折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自動鉛筆主要由筆頭、筆殼、具有筆膽的送筆芯裝置、尾鍵、橡皮以及鍵帽組成,筆膽裝設在筆殼內,筆膽的上半部與筆殼之間形成有凹槽,該尾鍵與鍵帽均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尾鍵的下段插置在所述凹槽內,并套設在筆膽的外圍,而鍵帽套設在尾鍵的外管壁面外,橡皮部分地收容在該尾鍵的內腔體并露出于尾鍵上方,其中,尾鍵的外管壁面上設有螺紋,而鍵帽的內腔壁面上設有相應的螺紋,書寫或使用橡皮時,將鍵帽向下旋,即可使橡皮露出,書寫或使用橡皮完畢時,將鍵帽向上旋,即可使橡皮露出于尾鍵的部分完全容置在鍵帽的內腔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鍵帽與尾鍵是通過螺紋螺鎖的方式實現結合,因此其結合可靠,且在使用時鍵帽無需取下,不易丟失;此外,鍵帽可以調節其下旋的距離來控制橡皮伸出鍵帽外的長度,在橡皮擦拭過程中,該鍵帽的內腔壁可以對橡皮起一保護作用而使其不被折斷。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其中鍵帽處于旋閉狀態,而使橡皮不外露。
圖2為圖1鍵帽處于旋開狀態而使橡皮外露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鉛筆主要由筆頭6、筆殼14、具有筆膽19、20的送筆芯裝置、尾鍵21、橡皮23以及鍵帽24組成,筆膽19、20是裝設在筆殼14內,筆膽19、20的上半部與筆殼14之間形成有凹槽25,該尾鍵21與鍵帽24均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尾鍵21的下段插置在所述凹槽25內,并套設在筆膽19、20的外圍,而鍵帽24套設在尾鍵21的外管壁面外,橡皮23部分地收容在該尾鍵21的內腔體內并露出于尾鍵21上方。尾鍵21的內腔壁面上向內凸設有凸臺22,橡皮23的底部即抵止于該凸臺22上。其中,尾鍵21的外管壁面上設有螺紋26,而鍵帽24的內腔壁面上設有相應的螺紋27。當本實用新型要應用于書寫或使用橡皮時,將鍵帽24向下旋,即可使橡皮23露出,其如圖2所示。當本實用新型書寫或使用橡皮完畢時,將鍵帽24向上旋,即可使橡皮23露出于尾鍵21的部分完全容置在鍵帽24的內腔體內。
現結合圖1和圖2繼續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結構。如圖所示,送筆芯裝置由觸摸嘴2、過橋7、12、夾芯片9、裝配管15、鉗嘴13、筆膽19、20和伸縮壓簧8、11、17構成。
觸摸嘴2為圓柱體,筆端倒角,其軸向中心開有與筆芯1外徑相配的通孔,上半部帶有兩個小圓盤3、4,上圓盤4內留有圓形臺階,臺階內填充中心開有小通孔的橡膠圈5。觸摸嘴2是活動部件,安裝在筆頭6的槽孔內,用于向筆嘴外提供筆芯,下圓盤3起擋板作用,用來控制觸摸嘴2的上下活動范圍。橡膠圈5起摩擦作用,利用橡膠圈與筆芯所產生的摩擦力,在觸摸嘴2伸展時將筆芯1帶出,以達到輸送筆芯的目的。筆頭6與筆殼14為鍵聯接,起包裝和美觀作用。下過橋7、夾芯片9、上過橋12是活動部件,兩個過橋的形狀完全一樣,形如釘桿被切去半邊的空心鉚釘,夾芯片9由兩瓣小于半圓的、有一瓣較長、有一瓣較短的半圓體對合而成,完全合攏時呈橢圓形,以便收縮后能將筆芯夾緊,兩瓣對合后兩頭都有半邊缺口,中間部位設有凸塊9,凸塊9上留有弧形凹槽,凹槽內安放鋼珠10,鋼珠起潤滑作用,內側軸向開有上半部大于下半部的通槽,上半部大,便于筆芯自由進入,下半部小,用來鉗筆芯,夾芯片9安裝在上、下過橋7、12之間,并合后略呈“王”字形,柱體上段要比下段長,它們為間隙配合,起完善過橋作用,柱體下段繞壓簧8,一頭置于下過橋7上,另一頭承著凸塊9的下面,用于為觸摸嘴2受力收縮后提供伸展力,柱體上段繞壓簧11,一頭置于裝配管腰間的內凸臺上,另一頭承著上過橋12,用于上過橋復位,裝配好的過橋及夾芯片部件安放在觸摸嘴上端的小圓盤上面。使用過橋夾芯片夾持輸送筆芯,其用意是確保在輸送過程中,當上、下兩支筆芯首尾相接時不會因出現空檔而錯位折斷。裝配管15為固定部件,起裝配作用,用于裝配觸摸嘴、過橋、夾芯片和鉗嘴,使之能協同動作,共同完成自動輸送筆芯的任務。它為圓柱形,外側上半部大,與筆殼14緊固連接,下半部小,與筆頭6為緊固連接,它是由兩個對稱的半圓體對合而成,管內縱向開有通槽,槽形自下而上,下段為圓臺狀,下大上小,至中部收腰,下端口比臺基小,留有卡口,上端口下面留有兩個臺肩,兩臺肩之間為臺頸。上下過橋和夾芯片套裝在裝配管15的通槽內,通槽下端的卡口卡在觸摸嘴上部的兩個小圓盤之間,加工時它是與筆膽下半部19做為一個整體的,外側留有兩級臺階,上大下小,臺階外側繞有鉗嘴的復位壓簧17,一頭置于裝配管的上端,另一端承著裝配管內腔的上臺肩內,鉗嘴的中心部位開有與上過橋相對應的通孔18,在與凸點成90°角處對開有一條長槽16,長槽可使鉗嘴能夠過量收緊,通孔是輸送筆芯的通道。下過橋與觸摸嘴無固接關系,但跟隨觸摸嘴運動而運動;上過橋與觸摸嘴2無固接關系,僅隨鉗嘴做上、下運動。筆膽為圓筒形,是活動部件,用于存放筆芯(一次可裝20~30支)和在輸送或更換筆芯時作按鍵的傳力部件,它由上半部分20和下半部分19對接而成,下半部分與鉗嘴做成一個整體,內腔形如注射器狀。將筆膽分成兩段,其用意是防止使用者無意識旋轉尾鍵時不會因此損壞鉛筆的內部結構,以確保鉛筆經久耐用(前面的觸摸嘴與過橋無連接關系的原因亦如此)。尾鍵21的凸臺22同時也用于控制鉗嘴向下的活動范圍。其中,裝配管15管內開有多個不同用途的槽孔,形狀比較復雜,為確保各零部件的精確裝配,制作時只開半邊槽具,用同一模具注出來的兩半對合使用,這樣既便于加工又可保證槽孔的對稱度和零部件的正確安裝。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鉛筆,主要由筆頭(6)、筆殼(14)、具有筆膽(19、20)的送筆芯裝置、尾鍵(21)、橡皮(23)以及鍵帽(24)組成,筆膽(19、20)裝設在筆殼(14)內,筆膽(19、20)的上半部與筆殼(14)之間形成有凹槽(25),該尾鍵(21)與鍵帽(24)均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尾鍵(21)的下段插置在所述凹槽(25)內,并套設在筆膽(19、20)的外圍,而鍵帽(24)套設在尾鍵(21)的外管壁面外,橡皮(23)部分地收容在該尾鍵(21)的內腔體并露出于尾鍵(21)上方,其特征在于尾鍵(21)的外管壁面上設有螺紋(26),而鍵帽(24)的內腔壁面上設有相應的螺紋(27),書寫或使用橡皮時,將鍵帽(24)向下旋,即可使橡皮(23)露出,書寫或使用橡皮完畢時,將鍵帽(24)向上旋,即可使橡皮(23)露出于尾鍵(21)的部分完全容置在鍵帽(24)的內腔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鉛筆,其特征在于尾鍵(21)的內腔壁面上向內凸設有凸臺(22),橡皮(23)的底部即抵止于該凸臺(22)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鉛筆,其特征在于送筆芯裝置由觸摸嘴(2)、過橋(7、12)、夾芯片(9)、裝配管(15)、鉗嘴(13)、筆膽(19、20)和伸縮壓簧(8、11、17)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鉛筆,主要由筆頭、筆殼、具有筆膽的送筆芯裝置、尾鍵、橡皮以及鍵帽組成,筆膽裝設在筆殼內,筆膽的上半部與筆殼之間形成有凹槽,該尾鍵與鍵帽均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尾鍵的下段插置在所述凹槽內,并套設在筆膽的外圍,而鍵帽套設在尾鍵的外管壁面外,橡皮部分地收容在該尾鍵的內腔體并露出于尾鍵上方,其中,尾鍵的外管壁面上設有螺紋,而鍵帽的內腔壁面上設有相應的螺紋,書寫或使用橡皮時,將鍵帽向下旋,即可使橡皮露出,書寫或使用橡皮完畢時,將鍵帽向上旋,即可使橡皮露出于尾鍵的部分完全容置在鍵帽的內腔體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鍵帽與尾鍵通過螺紋螺鎖的方式實現結合,其結合可靠,且在使用時鍵帽無需取下,不易丟失。
文檔編號B43K29/02GK2538552SQ0222679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12日
發明者周仕信 申請人:周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