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更明確地說,涉及一種 利用殘余電壓來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
背景技術:
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的橫剖面圖。液晶顯示器100由 兩片玻璃基板(上板UL和下板LL)所構成,兩片玻璃基板中間再注入液晶層 LCL。液晶層中包含了液晶分子LC。玻璃基板LL上包含多數條數據線(未圖標) 與多數條掃描線(未圖標),以及多數個由掃描線與數據線交錯而形成的像素區 (未圖示)。然而由于實際情況中非為理想,故在液晶層LCL中,除了液晶分子 LC之外,還摻雜雜質分子P。雜質分子P如圖所示,可為正電性或負電性。請參考圖2。圖2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時的示意圖。如圖所 示,當要顯示畫面時,玻璃基板UL與LL之間會加上一個電壓差使得液晶分子 LC轉向。也就是說,在玻璃基板UL與LL之間會產生一個電場E。在液晶分子 LC轉向的同時,雜質分子P也會因為本身的電性,隨著電場的方向移動。請參考圖3。圖3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一段時間后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當顯示畫面一段時間后,玻璃基板UL與LL之間所加上的電場E 會使得雜質分子P的移動更徹底。使得帶有正電的雜質分子P都聚于一側,而 帶有負電的雜質分子P都聚于另外一側。這樣的情況,由于雜質分子P移動速 度較慢,因此在電場E消失后,雜質分子P并不會馬上變回原本常態分布的狀 況;這樣一來,雜質分子P便會在液晶層LCL中產生另外一個電場,而使得原 本應該回到預定位置的液晶分子LC受到影響,造成無法回到原本預定位置。 也就是說,若原本預設的電場為E"雜質分子P聚集而產生的電場為E2,在理 想狀態下,液晶分子LC所感受到的電場應為E,,而能夠根據電場E轉動到預 定的位置,但是由于雜質分子P產生的電場E2的作用,液晶分子LC實際上所 感受到的電場變成(E,+E2),因此液晶分子LC便無法順利轉動到預定的位置,因此產生了影像殘留的現象。請參考圖4。圖4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一段時間后的示意圖。雜質分子P所移動的方向,除了電場E的影響外,也會受到液晶分子LC轉向 的影響。如圖4所示,由于液晶分子LC受到電場E而略為傾斜,因此會造成 雜質分子P除了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動外,也有水平方向的橫移。持續移動的結 果將會造成雜質分子P堵塞(trap)于液晶顯示器100中的某些像素之間(堵塞 的方式與畫面顯示的圖案有關),造成堆積較多雜質分子P的像素所受到雜質 分子P的影響較大,而堆積較少雜質分子P的像素所受到雜質分子P的影響較 小。這樣一來,堆積較多雜質分子P的像素與堆積較少雜質分子P的像素的液 晶分子LC的感受的電場將會有明顯不同,而造成顯示畫面時會有不均勻的情 況,這就是所謂的線狀的影像殘留(image sticking of line shape type)。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該液晶 顯示器包含多數個像素。每個該像素都包含一第一子像素與一第二子像素。該 方法包含以一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以一第 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以及以一面板電壓,驅 動該液晶顯示器,其中該面板電壓介于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 電壓之間。綜上論述,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液晶顯示器上殘余的 電壓,降低液晶顯示器的線性殘影,提供更好的顯示質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 限定。
圖1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的橫剖面圖;圖2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時的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一段時間后的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器于顯示畫面一段時間后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于液晶顯示器上外加殘余偏壓以降低線性殘留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于一像素上外加殘余偏壓以降低線性殘留的示意圖;圖7為根據圖6所示的方式驅動子像素的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一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圖9根據圖8的實施例的時序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二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 圖11根據圖10的實施例的時序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圖13為一先前技術將灰階數據轉換成灰階電壓的示意圖;圖14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圖15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圖16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降低線性殘影的方法的流程圖。其中,附圖標記UL:上板 LCL:液晶層P:雜質分子 VK、 VD1,、 VD2,電壓SPX^ SPX2:子像素 vSPX1、 VSPX2:像素電壓Va:上板共同電壓 Cu;:液晶等效電容 SW:開關 VD、 Vd':灰階電壓 GL:灰階1310、 1410、 1511、 1512:時序控制器100:液晶顯示器 LL:下板 LC:液晶分子 E:電場 PX:像素V0P,、 Vop匿最佳共同電壓 VP:面板電壓 Vu.:下板共同電壓 CST:儲存電容 C(s:寄生電容 1600:方法 1601—1605:驟1320、 1421、 1422、 1521、 1522:枷瑪電路具體實施方式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使液晶顯示器上殘留電壓的方法,而產生垂直方向的電場,使得雜質分子P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速度降低,而減低線性殘影的情況產生。請參考圖5。圖5為本發明于液晶顯示器上外加殘余偏壓以降低線性殘留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在上板UL與下板LL之間外加一偏壓V^因此, 液晶層LCL中的雜質分子P將會被偏壓V^所產生的電場所吸引而往垂直方向 移動,如此便可降低由于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移動后堆積所產生的線性殘留現請參考圖6。圖6為本發明于一像素上外加殘余偏壓以降低線性殘留的示 意圖。如圖所示, 一像素PX可分為二子像素SPX,與SPX2,而且分別在子像素 SPXi上加上電壓W,在子像素SPX2上加上電壓(-VR)。如此一來帶有正電性的 雜質分子P在子像素SPX,中將會往上移動;帶有正電性的雜質分子P在子像 素SPX,中將會往下移動,而能降低水平方向移動的速度。由于子像素SPX,所 加的偏壓為電壓V,"子像素SPX2所加的偏壓為電壓(-VK),因此對于整體的像 素PX來說,像素PX平均所接收的偏壓為O,也即上下板間不會有電壓殘留。 更明確地說,若一像素僅為單一像素,則所加諸的電壓V,i或(-V》將會讓液晶 顯示器在持續顯示正負畫面后造成壓差不均,而產生畫面閃爍的現象。將一像 素分成兩個子像素SPX,與SPX2時,雖然于此實施例中,子像素SPX,會造成較 亮的閃爍、子像素SPX2會造成較暗的閃爍,但只要將面板電壓適切地設置于 電壓V^與(-VJ之間,則子像素SPX,與SPX2亮暗閃爍順序交錯且程度相同,等 效上就不會產生閃爍的現象。同時,子像素SPXi與SPX2仍能保有殘留電壓VR與(-V》,因此會增加雜質分子P垂直游離能力而相對減輕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游移,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減輕可以以解決線狀影像殘留的問題。請參考圖7。圖7為根據圖6所示的方式驅動子像素SPX,與SPX2的示意圖,其中,---表示Vsm的電壓曲線;-----表示Vspx2的電壓曲線。電壓V,為驅動子像素SPX,的電壓;電壓V,為驅動子像素SPX2的電壓。由圖可看出,電壓v,和v,都根據液晶的特性而需要有正負反轉交替的現象。然而電壓v,的電壓平均值為最佳共同電壓V。p—eM1,此與面板電壓Vp的差異為電壓(-VR);電壓V,的電壓平均值為最佳共同電壓V。P—OT2,此與面板電壓Vp的差異為電壓VK。于此實施例中,設定面板電壓Vp為最佳共同電壓V。PJI)M1以及V()P—匿之間的值。舉例來說,最佳共同電壓vQPJM1與V()1y二者的平均等于面板電壓vP。請參考圖8。圖8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一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子像素SPX1包含對應的上板UL、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素SPX1對應的 上板UL接到一上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UL;子像素SPX1對應的液晶層 LCL中的液晶分子LC1有一等效電容CLC1;子像素SPX1對應的下板LL包含一 開關SW1與一儲存電容CST1;開關SW1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的電壓VG將灰階 電壓VD傳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C1驅動電壓。另外,開關SW1包含有 一寄生電容CGS1。儲存電容CST1 —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LL, 另一端耦接于開關SW1的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D1,。電壓VD1'用來驅動 液晶分子LC1轉動。電壓VD1'由于有饋通電壓VFT1,因此與灰階電壓VD有些 許差異(VD1,二VD-VFT1),而且饋通電壓VFT1正比于CGS1/(CST1+CLC1)的比值。 子像素SPX2包含對應的上板UL、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素SPX2對應的 上板UL接到一上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UL;子像素SPX2對應的液晶層 LCL中的液晶分子LC2有一等效電容CLC2;子像素SPX2對應的下板LL包含一 開關SW2與一儲存電容CST2;開關SW2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的電壓VG將灰階 電壓VD傳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C2驅動電壓。另外,開關SW2包含有 --寄生電容CGS2。儲存電容CST2 —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LL, 另一端耦接于開關SW2的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D2',其中電壓VD2'用來 驅動液晶分子LC2轉動。電壓VD2'由于有饋通電壓VFT2,因此與灰階電壓VD 有些許差異(V,D2二VD-VFT2)。饋通電壓VFT2正比于CGS2/ (CST2+CLC2)的比值。 因此,便可調整饋通電壓VFT1與VFT2的大小,使得最后驅動液晶分子LC1 與LC2的電壓VD1'與VD2'不同,而達到圖7具有殘留電壓的效果。調整饋通 電壓VFT的方法以調整儲存電容CST較為容易,因此可在子像素SPX1與SPX2 分別設置不同容值的儲存電容CST1與CST2而使得饋通電壓VFT1與VFT2不同, 進而使得電壓VD1'與VD2'不同。液晶分子LC1的等效電容CLC1的跨壓VSPX1 為電壓(VD1,-VUL);于此時將電壓VUL設為0,因此電壓VSPX1便為VD1'。液 晶分子LC2的等效電容CLC2的跨壓VSPX2為電壓(VD2'-VUL);于此時將電壓 VUL設為0,因此電壓VSPX2便為VD2,。另外,于此圖式中,上板共同電壓VUL 與下板共同電壓VLL都與面板電壓VP相同。請參考圖9。圖9根據圖8的實施例的時序示意圖,——表示VSPX1的 電壓曲線;——表示VSPX2的電壓曲線;——表示VD的電壓圖。如圖所示,灰階電壓VD同時驅動子像素SPX1與SPX2。由于子像素SPX1與SPX2有 個別不同的饋通電壓Vm與Vm,因此子像素SPX,的液晶分子Ld最后所接收到 的電壓將會如圖所示的電壓VSPX1,子像素SPX2的液晶分子LC2最后所接收到的 電壓則會如圖所示的電壓VSPX2。電壓V節平均值會等于最佳共同電壓V。P_C0M1, 其較面板電壓Vp(設為0伏特)低電壓Vl<;而電壓V.,平均值會等于最佳共同電 壓V。p—raM2,其較面板電壓Vp高電壓W。如前所述,這樣一來,子像素SPX2會造 成較亮的閃爍、子像素SPX,會造成較暗的閃爍,但只要將面板VP電壓適切地設置于最佳共同電壓V。P_,與V。PJM2之間(意即電壓VK與(-V》之間),則子像素SPXi與SPX2亮暗閃爍順序交錯且程度相同(于此實施例中,面板電壓Vp設為電 壓vR與(-vR)的平均值0),等效上就不會產生閃爍的現象,而子像素SPX,與SPX2 仍能保有殘留電壓Vk與(-V》,因此會增加雜質分子P垂直游離能力而相對減輕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游移,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減輕可以以解決線狀影像殘留 的問題。請參考圖10。圖10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二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 子像素SPX,包含對應的上板UL、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素SPX,對應的上 板UL接到一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上板共同電壓);子像素SPX,對應 的液晶層LCL中的液晶分子Ld有一等效電容Cltl;子像素SPX,對應的下板LL 包含-一開關SW,與一儲存電容CST;開關SW,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的電壓Vs將灰 階電壓V"專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d驅動電壓。另夕卜,開關SW,包含有一寄生電容C(;s。儲存電容CsT—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下板共同電壓Va,另一端耦接于開關SW,的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d'。電壓V。'用來驅動 液晶分子LC,轉動。電壓V。'由于有饋通電壓VF1,因此與灰階電壓V。有些許差 異(VD,=VD-VFT)。子像素SPX2包含對應的上板UL、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 素SPX2對應的上板UL接到一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i2(上板共同電壓); 子像素SPX2對應的液晶層LCL中的液晶分子LC2有一等效電容Cm;子像素SPX2 對應的下板LL包含一開關SW2與一儲存電容CST;開關SW2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 的電壓V,;將灰階電壓V。傳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G驅動電壓。另夕卜,開 關SW2包含有一寄生電容Ces。儲存電容CsT—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 下板共同電壓Vu,另一端耦接于開關SW2的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電 壓V。,用來驅動液晶分子LC2轉動。電壓V。'由于有饋通電壓VFI,因此與灰階電壓VD有些許差異(VD',d-VJ。液晶分子Ld的等效電容C,x,的跨壓Vspx,為電壓 (Vd,-VUU);而液晶分子LC2的等效電容Cu;2的跨壓V,為電壓(V。,-V^)。因此,便可改變電壓Vm與V^的大小,使得最后驅動液晶分子Ld與LG的電壓VSPX,與vspx2不同,達到圖7具有殘留電壓的效果。請參考圖11。圖ll根據圖IO的實施例的時序示意圖,其中,——表示VSPX1的電壓曲線;-----表示V,的電壓曲線;——表示V。'的電壓圖。如圖所示,灰階電壓Vu同時驅動子像素SPXi與SPX2。由于子像素SPX,與SPX^有個別不同 的上板電壓Vui,與V,因此子像素SPX,的液晶分子LC,最后所接收到的電壓將 會如圖所示的電壓VSPX1,子像素SPX2的液晶分子LC2最后所接收到的電壓則會 如圖所示的電壓Vspx2。舉例來說,設電壓V。'為2伏特,上板電壓Vu,為l伏特, 子像素電壓V則便為1伏特(Vd,-Vuu=2-1=1);上板電壓為(-l)伏特,子像素電 壓V,便為3伏特(V。'-Vu^2-(-1)二3)...依此類推。電壓Vspx,的平均值會等于一 最佳共同電壓VQP—,(如圖所示-1伏特),其較面板電壓Vp低電壓V"而電壓 V,的平均值會等于一最佳共同電壓V。P—,(如圖所示1伏特),其較面板電壓 VJ設為0伏特)高電壓VR(1伏特)。如前所述,這樣一來,子像素SPX2會造成 較亮的閃爍、子像素SPX,會造成較暗的閃爍,但只要將面板Vp電壓適切地設 置于最佳共同電壓VQP—OT1與V(1P—,之間(意即電壓Vi(與(-VR)之間),則子像素SPXi 與SPX2亮暗閃爍順序交錯且程度相同(于此實施例中,面板電壓Vp設為電壓VR 與(-VJ的平均值O),等效上就不會產生閃爍的現象,而子像素SPX,與SPX2仍 能保有殘留電壓W與(-Vr),因此會增加雜質分子P垂直游離能力而相對減輕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游移,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減輕可以以解決線狀影像殘留的 問題。請參考圖12。圖12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的示意圖。 子像素SPX,包含對應的上板UU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素SPXi對應的上 板UL接到一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a(上板電壓);子像素SPX,對應的液 晶層LCL中的液晶分子LC,有一等效電容Cm;子像素SPX,對應的下板LL包含 一開關SW,與一儲存電容CST;開關SWi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的電壓W將灰階電 壓V,"專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d驅動電壓。另外,開關SWt包含有一寄 生電容C"s。儲存電容CsT—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i,另一端耦 接于開關SW,的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D1'。電壓V。,'用來驅動液晶分子LC,轉動。電壓VD1 ,由于有饋通電壓VFT,因此與灰階電壓VD1有些許差異(VD1,=VD1-VFT)。子像素SPX2包含對應的上板UL、液晶層LCL及下板LL。子像素SPX2對應的上 板UL接到一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i(上板電壓);子像素SPX2對應的液 晶層LCL中的液晶分子LC2有一等效電容Clw子像素SPX2對應的下板LL包含 一開關SW2與一儲存電容CST;開關SW2用來根據其控制端上的電壓V。將灰階電 壓V。2傳送至液晶層以提供液晶分子LC2驅動電壓。另外,開關SW2包含有一寄生電容C,;s。儲存電容CsT—端接于下板偏壓端,其上并載有電壓Vn,另一端耦接于開關SW』勺一端用以儲存導通的電壓VU2'。電壓V^用來驅動液晶分子LC2 轉動。電壓VU2,由于有饋通電壓VFT,因此與灰階電壓V。有些許差異(VD2'=VI)2-VFT)。 液晶分子Ld的等效電容Cw的跨壓V^為電壓(U-VJ ;而液晶分子LC2的等效電容C^的跨壓vspx2為電壓(VD2'-VJ。因此,便可改變灰階電壓Vw與V。2的大小,使得最后驅動液晶分子Ld與LC2的電壓Vspx,與Vspx2不同,而達到圖7具有殘留電壓的效果。請參考圖13。圖13為一現有技術將灰階數據轉換成灰階電壓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灰階數據GL(舉例來說,為第32個灰階,也即GL(幼),經由時序控 制器1310,根據一灰階/灰階轉換特性,轉換成正灰階GUw與負灰階GL改—), 再經由枷瑪(gamma)電路1320,根據一灰階/電壓轉換特性(枷瑪曲線,gamma) 轉換成灰階電壓V"改+)與VG1(32-),以作為最后傳送至像素的灰階電壓V。;其中枷 瑪電路1320的灰階/電壓轉換特性(gamma曲線)可為如枷瑪L 8(gamma 1.8)、 枷瑪2. 2 (gamma 2. 2)…等。請參考圖14。圖14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與圖13不 同的是,圖14中具有兩個枷瑪電路1421與1422,其中枷瑪電路1421與1422 分別具有不同的枷瑪曲線。因此,當一灰階GL(例如第32個灰階,也即GL加) 經由時序控制器1410,根據一灰階/灰階轉換特性,轉換成正灰階GL改+)與負 灰階GL改-),再分別經由枷瑪電路1421與1422,轉換成灰階電壓V(;"加與VG1(32-)、 灰階電壓V③w與V⑧2-)作為最后傳送至子像素SPX,與SPX2的灰階電壓VD1、 VD2。 經由枷瑪電路1421轉換出來的灰階電壓Vw加與V^32-)的平均值將符合最佳共 同電壓V。P,M1 (設為-VR)、而經由枷瑪電路1422轉換出來的灰階電壓V創32+)與 VC2(32—)的平均值將符合最佳共同電壓V。p—,(設為VR)。如前所述,這樣一來,子 像素SPX2會造成較亮的閃爍、子像素SPX,會造成較暗的閃爍,但只要將面板Vp電壓適切地設置于最佳共同電壓V。P—om與VQP—,之間(意即電壓Vk與(-V》之 間),則子像素SP&與SPX2亮暗閃爍順序交錯且程度相同(于此實施例中,面板電壓Vp設為電壓V^與(-v》的平均值o),等效上就不會產生閃爍的現象,而 子像素SPX,與SPX2仍能保有殘留電壓v^與(-vj ,因此會增加雜質分子P垂直游離能力而相對減輕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游移,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減輕可以以 解決線狀影像殘留的問題。請參考圖15。圖15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與圖13不 同的是,圖15中具有兩個時序控制器1511、 1512及對應的枷瑪電路1521、 1522,其中枷瑪電路1421與1422具有相同的枷瑪曲線。因此,當一灰階GL(例 如第32個灰階,也即GL(幼)分別經由時序控制器1511、 1512,根據一第一灰 階/灰階轉換特性與一第二灰階/灰階轉換特性,轉換成正灰階GL(,)與負灰階 GLU6—)、正灰階GL(糾與負灰階GU?!?,再分別經由枷瑪電路1521與1522,轉換 成灰階電壓V味,+)與Vei(1(H、灰階電壓Vw則與V(;1(fi —)作為最后傳送至子像素SPX, 與SPl的灰階電壓VD1、 VD2;其中該第一灰階/灰階轉換特性與該第二灰階/灰 階轉換特性相異。經由時序控制器與枷瑪轉換電路轉換出的灰階電壓V(;,+)與 Ve,—)的平均值將符合最佳共同電壓VQP—,(設為-V》,經由時序控制器與枷瑪轉 換電路轉換出的灰階電壓V"一與Vw)的平均值則符合最佳共同電壓V。L,(設為VR)。如前所述,這樣一來,子像素SPX2會造成較亮的閃爍、子像素SPXi會造成較暗的閃爍,但只要將面板Vp電壓適切地設置于最佳共同電壓 V。P_C()M1與V。p—c。m2之間(意即電壓Vk與(-Vr)之間),則子像素SPX,與SPX2亮暗閃爍 順序交錯且程度相同(于此實施例中,面板電壓Vp設為電壓Vk與(-vj的平均值 0),等效上就不會產生閃爍的現象,而子像素SPX,與SPX2仍能保有殘留電壓 Vb與(-V》,因此會增加雜質分子P垂直游離能力而相對減輕雜質分子P水平方向游移,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減輕可以以解決線狀影像殘留的問題。請參考圖16。圖16為本發明利用殘余電壓降低線性殘影的方法1600的流 程圖。根據上述三個實施例,可歸納出如圖16的步驟。歩驟說明如下步驟1602:驅動液晶顯示器中像素PX的第一子像素SPX,使第一子像素 SPXi載有電壓VSPX1的平均值符合一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P_C。M1;步驟1603:驅動液晶顯示器中像素PX的第二子像素SPX2使第二子像素SPX2載有電壓v體的平均值符合一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P_raM2;步驟1604:以一面板電壓Vp,驅動該液晶顯示器,其中該面板電壓Vp介 于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f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e,2之間; 步驟1605:結束。步驟1604中,最佳共同電壓V。w與V。p;。m2的平均等于面板電壓Vp。 步驟1602與1603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以平均值符 合該面板電壓Vp的驅動電壓V。驅動第一子像素SPXi與第二子像素SPX2、然后 分別調整第一子像素SPX,與第二子像素SPX2的等效電容(Csn、 &12)以使跨壓 V^與V,的平均值分別符合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QP—,與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oP—com2 。步驟1602與1603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以平均值符 合該面板電壓Vp的驅動電壓V。驅動第一子像素SPX,與第二子像素SPX2、然后 分別調整第一子像素SPXt與第二子像素SPX2的上板電壓V犯與V^以使跨壓 V.,與Vspx2的平均值分別符合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p—eQM1與第二最佳共同電壓步驟1602與1603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與圖14所揭露的方法,以 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的驅動電壓VU1與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 佳共同電壓V。p,的驅動電壓VD2分別驅動第一子像素SPX,與第二子像素SPX2。 而產生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畫的驅動電壓Vw根據一第一灰階/ 電壓轉換特性,將灰階GL(幼轉換為第一灰階電壓Vw改+)、 VG1(32—);產生平均值符 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IP—,的驅動電壓V。2根據一第二灰階/電壓轉換特性, 將灰階GL(幼轉換為第二灰階電壓VG2(32+)、 VG2(32—);并且將第一子像素SPX,與第 二子像素SPX2的上板電壓Va保持相同,如此一來,跨壓V^與V,的平均值便能分別符合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w與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p c m2。步驟1602與1603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與圖15所揭露的方法,以 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瞧的驅動電壓VD1與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 佳共同電壓V。P_e。M2的驅動電壓VD2分別驅動第一子像素SPXi與第二子像素SPX2。 而產生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P—圓的驅動電壓Vw根據一第一灰階/ 灰階轉換特性,將灰階GL加轉換為灰階GU。+)、GL。e-)、然后再根據一灰階/電壓 轉換特性,將灰階GL(6。+),GL(16—)轉換成灰階電壓Vw)、 V(;I(lfi—)以作為驅動電壓 VD1;產生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QP—e,的驅動電壓V。2根據一第二灰階/灰階轉換特性,將灰階GL(幼轉換為灰階GL(刺、GL(6。-)、然后再根據相同的灰階 /電壓轉換特性,將灰階GL(,、 GU。-)轉換成灰階電壓V(;1(16+)、 V。,(6?!?以作為驅動 電壓VU2;并且將第一子像素SPXi與第二子像素SPX2的上板電壓Vuj保持相同, 如此一來,跨壓V,與Vspx2的平均值便能分別符合第一最佳共同電壓V。P—,與第二最佳共同電壓V。p一c。m2。綜上論述,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液晶顯示器上殘余的電 壓,降低液晶顯示器的線性殘影,提供更好的顯示質量。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 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 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該液晶顯示器包含多數個像素,每個該像素都包含一第一子像素與一第二子像素,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以一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以一第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以及以一面板電壓,驅動該液晶顯示器;其中該面板電壓介于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面板電壓為該第一最佳 共同電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的平均值。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包含以該面板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及調整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的等效電容以使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 一子像素的跨壓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以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包含以該面板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及調整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的等效電容以使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 二子像素的跨壓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包含以該面板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及調整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的一第一上板電壓以使該多數個像素 的該第一子像素的跨壓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都耦接于一第一上板共同端,該上板共同端 載有該第一上板電壓;以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包含以該面板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及調整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的一第二上板電壓以使該多數個像素 的該第二子像素的跨壓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都耦接于一第二上板共同端,該上板共同端 載有該第二上板電壓。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以一下板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與該第二子像素;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 素與該第二子像素都耦接于一下板共同端,該下板共同端載有該下板電壓。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下板電壓為該面板電壓。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 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包含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 一子像素;以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包含 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 二子像素。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包含根據一第一灰階/電壓轉換特性,將一灰階轉換為一第一灰階電壓;及 以該第一灰階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 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 二子像素包含-根據一第二灰階/電壓轉換特性,將該灰階轉換為一第二灰階電壓;及 以該第二灰階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 該第一灰階電壓與該第二灰階電壓的平均值分別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 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包含根據一第一灰階/灰階轉換特性,將一灰階轉換為一第一灰階; 根據一灰階/電壓轉換特性,將該第一灰階轉換為一第一灰階電壓;及 以該第一灰階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 以平均值符合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的驅動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包含根據一第二灰階/灰階轉換特性,將該灰階轉換為一第二灰階;根據該灰階/電壓轉換特性,將該第二灰階轉換為一第二灰階電壓;及 以該第二灰階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 該第一灰階電壓與該第二灰階電壓的平均值分別符合該第一最佳共同電 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善液晶顯示器線性殘影的方法,該液晶顯示器包含多數個像素,每個該像素都包含一第一子像素與一第二子像素。該方法包含以一第一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一子像素;以一第二最佳共同電壓,驅動該多數個像素的該第二子像素;以及以一面板電壓,驅動該液晶顯示器,其中該面板電壓介于該第一最佳共同電壓與該第二最佳共同電壓之間。
文檔編號G09G3/36GK101241681SQ20081008278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劉品妙, 廖培鈞, 廖干煌, 張庭瑞, 陳予潔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