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學教學器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急救方面的急救操作的訓 練模型。
背景技術:
常規的氣管切開術、環甲膜穿刺、環甲膜切開等操作時是臨床中搶救急危重患者 最有效的急救方法之一,應用廣泛,特別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如能及時、快速地行以上操 作,不但可以搶救患者的生命,同時為各臨床專科的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尤其為患者各生命 臟器功能的恢復創造了條件。在緊急情況下,由于受病因、手術環境、照明、器械設備及人員 配合等多因素的不利影響,手術難度及危臉性明顯增大,易發生術中意外及術后并發癥,對 手術者要求較高。但對于初學者而言,這些操作的實踐機會甚少,動手機會的欠缺使得培養 一個優秀的急救人才很難。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使醫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常規的氣管切開術、環甲膜穿刺、 環甲膜切開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相關訓練模型,供學生操作練習使用,提高他們 的實際操作水平,改善臨床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主要由模型胎體、氣管肌肉模塊、皮膚模塊和仿 真外殼所構成,模型胎體主要是模擬人體的頭部與頸肩部,頭正中位并后仰,由硬質塑料制 成,頸部是凹槽設計,用于放置氣管肌肉模塊;氣管肌肉模塊主要模擬頸部軟骨與周圍的頸 前肌肉,其中,軟骨部分包括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肌肉部分包繞在軟骨部分周圍,由柔軟 的紅色硅膠制作;皮膚模塊長10cm,寬10cm,是由PVC材料制成的仿真皮膚模塊;仿真外 殼由硬質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與模型胎體相應,用于蓋在模型的最外層,其頸部是鏤空設 計,用于顯示頸部皮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度仿真的模型,標準的體位,可進行常規氣管切開、 環甲膜穿刺、環甲膜切開等高級生命支持訓練,形象直觀,加深印象,鞏固知識,易于教學。
圖1是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的示意圖。圖2是去掉仿真外殼與皮膚模塊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皮膚模塊示意圖。圖中,1仿真外殼,2皮膚模塊3氣管肌肉模塊4模型胎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主要由模型胎體4、氣管肌肉模塊3、皮膚模塊2和仿真外殼1所構成,模型胎體4主要是模擬人體的頭部與頸肩部,頭正中位并后仰,由硬質塑料制成,頸部是凹槽設計,用于放置氣管肌肉模塊3 ;氣管肌肉模塊3主要模擬頸部軟骨與 周圍的頸前肌肉,其中,軟骨部分包括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肌肉部分包繞在軟骨部分周 圍,由柔軟的紅色硅膠制作;皮膚模塊2長10cm,寬10cm,是由PVC材料制成的仿真皮膚模 塊;仿真外殼1由硬質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與模型胎體相應,用于蓋在模型的最外層,其 頸部是鏤空設計,用于顯示頸部皮膚。使用前將氣管肌肉模塊3放置于模型胎體4頸部凹 槽內,然后將皮膚模塊2放于氣管肌肉模塊3上,最后將仿真外殼1蓋在最外層,此時仿真 外殼1頸部的鏤空處顯露頸部仿真皮膚,此處即為進行實際操作練習處。進行練習時,先在顯露的皮膚處進行定位,可觸及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等,然后即 可進行常規氣管切開、環甲膜穿刺、環甲膜切開等高級生命支持訓練了。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 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主要由模型胎體、氣管肌肉模塊、皮膚模塊和仿真外殼所構成,其特征是,模型胎體主要是模擬人體的頭部與頸肩部,頭正中位并后仰,氣管肌肉模塊放于模型胎體的頸部凹槽內,皮膚模塊蓋在氣管肌肉模塊的上方,仿真外殼蓋在模型的最外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其特征是,所說的氣管肌肉模 塊主要模擬頸部軟骨與周圍的頸前肌肉,其中,軟骨部分包括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肌肉部 分包繞在軟骨部分周圍,由柔軟的紅色硅膠制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其特征是,所說的仿真外殼由 硬質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與模型胎體相應,其頸部是鏤空設計,用于顯示頸部皮膚。
專利摘要環狀軟骨氣管切開訓練模型,主要由模型胎體、氣管肌肉模塊、皮膚模塊和仿真外殼所構成,頭正中位并后仰體位,可進行常規氣管切開、環甲膜穿刺、環甲膜切開等操作,形象直觀,用于急救診療的教學與練習使用。
文檔編號G09B23/28GK201741314SQ200920251200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日
發明者周靖杰, 趙春輝, 龔運華 申請人:天津市醫學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