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黑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教具,特別是指一種多功能黑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多功能黑板面積固定,裝設在教室前部墻面中部,由于不同課程的老師都 需要板書,如上節課的板書需要較長時間留置時, 一方面占用了黑板,影響下一節課老師的 板書;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課程板書的存在,影響學生的注意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黑板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方便于板書長時間留置、避
免老師重復書寫板書且不影響不同課程的板書和學生的注意力的多功能黑板。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黑板,包括壁式固定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黑板的上、下邊上對應固 裝有水平布置的上、下軌條,上、下軌條至少有一相應端分別伸出固定黑板外,上、下軌條的 兩端之間的相對面上對應設置有水平軌槽;還包括至少一塊配合在上、下軌槽之間可沿軌 槽水平移動的輔助黑板,該輔助黑板的長度為固定黑板長度的1/5—1/3、且其四個角位上 對應裝設有可滾動地配合在對應軌槽中的四個滾動機構;所述軌條的外伸長度與輔助黑板 長度相當,所述上、下軌條上對應開設有可供同側滾動機構進出軌槽以水平翻轉輔助黑板 的槽口。 進一步,上述上、下軌條一端伸出固定黑板,固定黑板兩端邊相應處的上、下軌槽 中分別裝設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塊;上、下軌條之間裝配一塊輔助黑板,該輔助黑板可移 動地裝配在左、右限位塊之間;所述槽口包括分別對稱開設于軌條延伸段近端限位塊兩側 的上、下軌條上的第一、第二槽口,第一、第二槽口與對應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分別與輔助黑 板的長度相當。 上述上、下軌條的兩端分別伸出固定黑板,上、下軌條之間裝配有兩塊輔助黑板; 固定黑板兩端邊相應處的上、下軌槽中對應設置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塊;所述槽口分設于 左、右限位塊兩側的第一、第二槽口,對應的第一、第二槽口與對應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分別 與輔助黑板的長度相當。 上述滾動機構包括縱向垂直固定在輔助黑板四個角位上的安裝短軸以及固定套 裝在安裝短軸上的錐形軸承,錐形軸承活動配合在軌槽中。
上述下軌條的軌槽底面上間隔開設有多個垂直貫通的落灰孔,每個落灰孔下端口
對應處分別裝設有抽拉式盛灰盒。 上述輔助黑板為雙面可書寫多功能黑板。 本發明的使用方式首先通過錐形軸承將輔助黑板活動裝設在上、下軌條之間并 疊置在固定黑板的板面前部,輔助黑板通過錐形軸承可在固定黑板兩端之間沿軌槽水平移 動,教師可在輔助黑板上書寫板書,并利用輔助黑板的可移動性,將輔助黑板移至最佳位 置,確保兩邊的學生都能看清板書。在不需要實用輔助黑板時,可通過槽口將輔助黑板水平 翻轉180°后移至軌條的外伸段上,避免輔助黑板占用固定黑板的板書使用面積,還可在輔 助黑板上書寫板書,在不影響固定黑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增加有效板書面積。教師還可在 課前將作業、課堂練習答案等書寫在輔助黑板上,再通過槽口將輔助黑板翻轉后移至固定 黑板外側,以隱藏作業、課堂練習答案等,從而可根據需要在課堂中或下課后,再通過槽口 將輔助黑板翻轉后出示預先書寫的板書內容,使用靈活方便,避免影響其他課程老師的板 書和分散學生的聽課注意力,還可節省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時間,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 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A-A方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3是沿圖1中B-B方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4是圖3中拆除輔助黑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輔助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的輔助黑板水平翻轉180°后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參考圖1并結合圖2和圖3。 一種多功能黑板,其主要包括習知的壁式固定黑板 1、對應安裝在固定黑板1上、下邊的上、下水平軌條2、3以及配合在兩水平軌條2、3之間可 沿軌條水平移動的左、右輔助黑板41、42。水平軌條2、3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墻面上;左、 右輔助黑板41、42尺寸相同且水平邊的長度大致為固定黑板1長度的1/5—3/1,分別裝置 在固定黑板l的板面兩側。 參照圖1至圖4。上述上、下水平軌條2、3的兩端分別延伸出固定黑板l,軌條的 每側外伸段長度略大于輔助黑板水平邊的長度。在上、下水平軌條2、3的相對面中部對應 設置有貫穿軌條長度方向布置且橫截面大體呈平底V型的軌槽21、31,固定黑板1左、右端 相應處的軌槽21、31中分別裝設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塊311 (圖中只示出軌槽31中的限 位塊)。
4結合圖1至圖3。上述輔助黑板41、42為可雙面書 寫的活動黑板,輔助黑板41、42的四個角位上分別裝設有與軌槽21、31相配合的滾動機構。 每個滾動機構分別包括縱向垂直固定在輔助黑板41、42對應角位上的安裝短軸51以及分 別固定套裝在對應安裝短軸51上的錐形軸承52,錐形軸承52配合在對應的軌槽中。輔助 黑板41 、42通過錐形軸承72沿軌槽21 、31水平移動。 參照圖1、圖3、圖4和圖6。進一步,為實現輔助黑板41、42可水平翻轉,左、右限 位塊兩側的軌槽21、31外側壁上對應開設有可供單個錐形軸承52自由進出的槽口 61、62、 槽口 71、72,槽口 61、71分別位于對應限位塊內側的上、下水平軌條2、3上,槽口 62、72位 于限位塊外側的軌條外伸段上,槽口 61、62、槽口 71、72大致對稱布置在對應的限位塊的兩 側,槽口 61與槽口 62之間、槽口 71與槽口 72之間的距離等于輔助黑板同邊的兩錐形軸承 之間水平距離的兩倍。當輔助黑板移動至固定黑板1對應側的限位塊時,可通過槽口61、71 水平翻轉輔助黑板,輔助黑板翻轉后通過軌條外伸段上的槽口 62、72再次將錐形軸承52配 合在軌槽中,并手動向內輕推輔助黑板使錐形軸承52微動而偏離槽口 62、72,防止輔助黑 板發生自由轉動。同理,也可將輔助黑板再次翻轉后疊置在固定黑板的前部。
參照圖2并結合圖1和圖3。為了便于清理軌槽中粉筆灰,在軌槽31的底面上間 隔開設有多個貫通的落灰孔30,在每個落灰孔30對應的軌條底面上分別裝置有抽拉式盛 灰盒8。移動輔助黑板41、42時,粉筆灰在錐形軸承的帶動下可隨之通過落灰孔30進入盛 灰盒8內,使用一段時間后,可抽出盛灰盒8進行定期清理,以免粉筆灰堆積而影響輔助黑 板的移動。落灰孔30、盛灰盒8的大小和分布可根據實際需要具體布置,不限于圖中所示。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 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
一種多功能黑板,包括壁式固定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黑板的上、下邊上對應固裝有水平布置的上、下軌條,上、下軌條至少有一相應端分別伸出固定黑板外,上、下軌條的兩端之間的相對面上對應設置有水平軌槽;還包括至少一塊配合在上、下軌槽之間可沿軌槽水平移動的輔助黑板,該輔助黑板的長度為固定黑板長度的1/5—1/3、且其四個角位上對應裝設有可滾動地配合在對應軌槽中的四個滾動機構;所述軌條的外伸長度與輔助黑板長度相當,所述上、下軌條上對應開設有可供同側滾動機構進出軌槽以水平翻轉輔助黑板的槽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黑板為雙面可書寫多功 能黑板;所述上、下軌條一端伸出固定黑板,固定黑板兩端邊相應處的上、下軌槽中分別裝 設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塊;上、下軌條之間裝配一塊輔助黑板,該輔助黑板可移動地裝配 在左、右限位塊之間;所述槽口包括分別對稱開設于軌條延伸段近端限位塊兩側的上、下軌 條上的第一、第二槽口,第一、第二槽口與對應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分別與輔助黑板的長度相 當。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黑板為雙面可書寫多功 能黑板;所述上、下軌條的兩端分別伸出固定黑板,上、下軌條之間裝配有兩塊輔助黑板; 固定黑板兩端邊相應處的上、下軌槽中對應設置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塊;所述槽口分設于 左、右限位塊兩側的第一、第二槽口,對應的第一、第二槽口與對應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分別 與輔助黑板的長度相當。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機構包括縱向 垂直固定在輔助黑板四個角位上的安裝短軸以及固定套裝在安裝短軸上的錐形軸承,錐形 軸承活動配合在軌槽中。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黑板,其特征在于下軌條的軌槽底面上間隔開設有 多個垂直貫通的落灰孔,每個落灰孔下端口對應處分別裝設有抽拉式盛灰盒。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黑板,其特征在于下軌條的軌槽底面上間 隔開設有多個垂直貫通的落灰孔,每個落灰孔下端口對應處分別裝設有抽拉式盛灰盒。
全文摘要
一種多功能黑板,包括壁式固定黑板,在固定黑板的上、下邊上對應固裝有水平布置的上、下軌條,上、下軌條至少有一相應端分別伸出固定黑板外,上、下軌條的兩端之間的相對面上對應設有水平軌槽;至少一塊配合在上、下軌槽之間可水平移動、長度為固定黑板長度的1/5—1/3的輔助黑板,其四個角位上對應裝設有可滾動地配合在對應軌槽中的四個滾動機構;上、下軌條的外伸長度與輔助黑板長度相當、且對應開設有可供同側滾動機構進出軌槽以水平翻轉輔助黑板的槽口。輔助黑板可水平移動并通過槽口水平翻轉,可移動不占用固定黑板,可翻轉隱藏板書,避免影響其他課程老師板書和分散學生注意力,在不影響固定黑板的前提下利用輔助黑板長時間留置板書。
文檔編號B43L1/04GK101767503SQ20101010856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0日
發明者李冬梅 申請人: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