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

文檔序號:2586321閱讀:2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球空間信息系統和計算機圖形學,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可以應用于計算機地圖制圖的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地圖就是依據一定的數學法則,使用制圖語言,通過制圖綜合,在一定在載體上表達地球(或其他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聯系及時間中的發展變化狀態的圖形。地圖標注是用戶根據自身需要在地圖上加載信息的方式,一般采用一維或二維的可視化圖像和符號作為可加載于地圖上的地圖標注,用戶可以通過加載的地圖標注來達到借用基礎地理信息直觀形象地表達突發事件的特征和演變規律。目前地理信息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用戶已經不滿足于對地圖的簡單瀏覽、查詢功能,隨著GIS應用的不斷深入人心,用戶要求在基礎地理信息上加載信息,添加數據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目前很多公司、研究機構已經發布了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的自行標注的系統,但標注的內容大多是簡單的圖標和文字。隨著 GIS應用的不斷發展,用戶要求加載的信息不僅需要能展現地理現象的狀態性信息,還可能需要加載能夠表現事務的過程性信息,即動態特征,例如采用動態箭頭等可視化圖像作為標注,來代表氣象地圖中臺風行進路線、軍事地圖中的軍力數量及行軍方向等的態勢。目前即使傳統的狀態信息也可以通過動態表達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例如天氣預報中通過天氣符號動態顯示引起注意、突出定位,如采用采用表示風沙的圖像來作為沙塵暴提示符號。綜上這些表達方式上的發展必將要求對地圖標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進行地圖動態標注的研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動態地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圖的動態符號方面。有些專家在傳統的地圖符號設計原則基礎上引入了 4個參量描述符號的動態特征發生時長、變化速率、變化次序、節奏,并且提出了多重變換組合的地圖動態符號設計,其基本思想是采用關鍵幀-層-圖元-幾何/非幾何屬性的表達符號,利用時間幀來控制動態符號動畫進程, 建立動態符號模型。還有研究成果基于關系映射和時間約束的動態符號表達方法,通過要素特征參量和視覺變量參量的映射實現地理實體狀態的可視化,通過特征參量的時間約束實現了時態變化的表達,并提出了具體映射方法。地圖動態符號是基于地理實體特征的,是面向地理實體的地圖表達方法。然而,對于面向突發事件的動態標注,所標繪的內容是突發事件本身,用來記錄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的,目前國內外均尚未有成熟的、商業化的地圖動態標注制作發布工具,而目前國內外電子地圖的發展趨勢已經向三維、動態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地圖標注也要向動態方向發展。時態地理信息系統(TGIS),是一種采集、存儲、管理、分析與顯示地理實體隨時間變化信息(或時空信息)的計算機系統。TGIS的核心是時空數據模型,當前主要的TGIS模型包括空間時間立方體模型、序列快照模型、基態修正模型、空間時間組合體模型、面向對象的時空數據模型等。當前主要的問題是提出的模型多,實現的原型少;理論研究多,應用研究少;面向矢量數據格式的模型多,面向柵格數據格式的模型少,離實際的使用還有一段距離。目前已有許多國內外學者對時空數據模型進行評述,包括從時空數據庫的角度分別對空間信息系統和時態數據庫進行調查研究,對典型的時空數據模型進行了總結并提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從時空數據庫和時空數據建模語言的角度對時空數據模型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并基于概念模型、邏輯模型等方面給出了研究重點;從網絡電力損失方面分析,提出了在無時序事件條件下的時空概念設計模型;就時空語義建模、時空數據邏輯建模及時空數據形式化模型三個方面對時空數據模型發展中現有的技術成果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分析時態GIS發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其構成特征為基礎的時空數據模型和基于傳感器機理、時空分析和時空推論的時空數據模型;從多版本時空對象進化的角度對當前主要時空數據模型進行論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從地學中的時空觀出發,論述了時空數據模型的研究現狀,并建議從系統論理論角度出發,分析、模擬地學現象的基本變化與過
Π絕絕枉J寸寸ο當前,國內外對時空數據的模型都是從空間數據庫或者空間數據建模的角度去研究。但是,對于上面提到的地圖動態標注問題,尚未有人從時空模型的角度進行研究,基態修正模型是時空空間數據模型中的一種,它是將每一次獨立的疊加操作轉換成一次性的合成疊加,變化的累計形成最小變化單元,由這些最小變化單元構成的圖形文件和記錄變化歷史的屬性文件聯系在一起表達數據的時空特征。這種模型可以在現有的GIS軟件上很好地實現,以地理特征作為基本對象,更新式的操作可以基于單個地理特征而實現。因此,如果能夠以時態GIS中基態修正模型為基礎,將基態修正模型引入應急動態標注中,將會為地圖的各種應急應用提供有效的動態標繪方法,填補國內外技術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將基態修正模型引入到地圖的動態標注中,建立動態標注模型;采用基態修正模型的向后版本法,將動態標注模型的初始狀態作為基態,每次變化后將前一狀態相對于最新狀態的變化部分存入數據結構中,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數據冗余,同時提高動態標注的顯示效率。為使創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健壯性和擴展性,動態標注模型采用XML語言組織(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并且參考了當前比較流行的KML語言(Keyhole Markup Language,)標準,設計了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確定基態后可以根據動態標注的特點采用適當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這種數據結構實現了與動態標注類型的點狀、線狀、面狀要素的分離,即任何一種標注類型都可以使用研究定義的三種基態修正動態標注模型,實現了動態標注數據結構與標注類型的邏輯分離,有利于基態修正動態標注模型的擴展和標注類型的擴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步驟1,根據地圖上加載和顯示的標注的動態變化在時序上的關聯性,定義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步驟2,根據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和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空間要素結構特點,創建以上動態標注類型與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邏輯關系,確定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動態變化方式;步驟3,使用所述動態標注模型實現動態標注的圖形表達;
步驟4,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并進行存儲。
優選地,所述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包括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及與空間特征、 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空間特征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空間特征的走勢和方向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屬性特征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屬性特征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與空間特征、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空間特征和屬性特征的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空間特征和屬性特征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優選地,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基于XML語言和KML語言定義。
優選地,所述點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形狀變量、尺寸變量、色彩變量、位置變量、透明度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
優選地,所述線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線寬變量、大小變量、顏色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透明度變量、紋理信息變量和上述幾種變量的變化速率變量以及簡單線型、復合線型或鑲嵌線型。
優選地,所述面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形狀變量、顏色變量、大小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變化速率變量以及輪廓線和填充圖案。
優選地,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包括文件存儲格式和數據庫存儲,并且所述文件存儲格式可以作為動態標注的交換格式。
本發明參考和吸收現有的基態修正模型的方法,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基態內容, 提出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該方法建立了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數據結構;根據點、線、面等不同空間要素結構特點確定不同動態標注模型的動態變化方式;進而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包括數據庫結構和文件結構,其中文件結構可以作為動態標注的交換格式使用。本發明提出了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為動態標注實現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將動態標注模型與動態標注類型實現邏輯分離,有效促進了標注信息的共享與集成;有效提高了地理信息標注標繪和顯示效率,實現了一套完整的動態標注存儲格式。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動態標注的顯示示例;
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點狀動態標注的視覺變量構成圖3A-C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線狀動態標注的線型示意圖3D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線狀動態標注的視覺變量構成圖4A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面狀動態標注的輪廓線和填充符號示意圖4B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面狀動態標注的視覺變量構成圖5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建立的動態標注系統的框架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首先,結合一個動態標注的具體實例闡述在地圖上加載和顯示動態標注的過程、 形式和技術效果。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動態標注的顯示示例。假設某地理位置發生了山體滑坡的突發事件,則在地圖上該地理位置對應的坐標區域內顯示如圖1(1)-(6)所示的反映這一事件的動態標注。動態可視化標注可以利用GIF動畫或編程實現,通常利用 GIF形式,通過每一幀的變化反映出事件實體運動狀態;通過設置各幀之間延遲的時間,反映出事件發展和運動速度的快慢。例如,在山體滑坡最初發生之時,在地圖上顯示圖1中 (1)所示動態標注畫面,根據山體滑坡的程度確定圖1(1)所示動態標注畫面的顏色或尺寸大小。之后,隨著山體滑坡這一突發事件的發展、嚴重、緩解到停止的變化過程,與之相應地逐幀顯示圖1中(2)-(6)所示的動態標注,利用GIF本身的動態特點,通過大小變化、形狀變形、位置變化、顏色變化、顏色飽和度變化、透明度變化,達到動態可視化標注效果,為人們從地圖中獲取山體滑坡這一突發事件的完整信息和制訂應對策略提供參考。
動態標注在地圖上以動態方式逐幀加以顯示,標注的顯示內容與地理對象在空間、屬性等方面的變化相關聯,因此在時序上存在關聯性。因此,本發明將基態修正模型引入到地圖的動態標注中,建立動態標注模型;采用基態修正模型的向后版本法,將動態標注模型的初始狀態作為基態,每次變化后將前一狀態相對于最新狀態的變化部分存入數據結構中,利用其時序關聯性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數據冗余,同時提高動態標注的顯示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地圖上加載和顯示的標注的動態變化在時序上的關聯性,定義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
標注以動態方式展示,標注的顯示內容存在時序上的關聯性。而根據時序上關聯的相關性不同可以將地圖的動態標注分為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和與空間特征變化、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三種,本步驟中根據這三種分類建立基態模型。為使創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健壯性和擴展性,應急動態標注數據模型采用XML語言組織(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以及當前比較流行的KML語言(Keyhole Markup Language)標準。
1. 1)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
地圖標注的動態時序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表現方式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是地理對象的空間特征變化,動態標注參數特征變化表現為空間特征變化,根據空間特征的走勢、 方向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性。
在定義的動態標注模型中,χ為時序變量,Xi,Xi' ex,當且僅當‘時, 稱Xi,Xj'為不同的要素點,如形狀、尺寸、方向、密度等元素,空間特征變化定義為映射 Φ I φ (Xi) — φ (Xi'),其中Xi,Xi' e X受φ (Xi)制約。在此模型下,控制的是空間特征參數,而此空間特征參數可以根據地理信息要素類型分為線狀要素、面狀要素等各種類型。
以幾年前松花江流域化學污染為例,污染水域沿松花江流域而下,為與空間特征強相關,而松花江水域為面狀要素類型。
定義松花江水域范圍為A,松花江水域水流速度模型Φ (t),化學污染水域的動態標注模型為y,y/為污染水域中任意一點,即y/ e y,同時要求污染水域遵循松花江水域范圍模型 ξ (y),即 ξ (Yi) e Α,則 y = ·(Φα),ξ (Yl'))。
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動態標注模型的XML和KML標記語言設計如下
< xml version="l. O" encoding="UTF-8" ><kml xmlns="http: //www. opengis. net/kml/2. 2"><Placemark><name>#注名稱 </name><descripti on>這是一個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標i己</de scription><Spatial-BaseState><StyleXLineStyle><color>3cOFCE82</color><width>4</width></LineStyle><PolyStyle><color>64A230BE</color><fill>l</fill><outline>l</outline></PolyStyle></Style><Po IygonXouterBoundary I s XL inearRing>
〈coordinates〉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 106.083984375, 29. 075375179558346, 0 116. 3671875,51. 12421275782688, O 103. 974609375, 53. 69670647530323, 0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 〈/coordinates〉 </LinearRing>91. 58203125, 37. 02009820136811,0 125. 15625, 39.70718665682654,0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outerBoundaryIs> </Polygon></Spatial_BaseState> <Sptial-DynamicState> <Time> <N0X/N0><DynamicSpatialState>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Time> <Time> <N0X/N0>< DynamicSpatialState >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Time><Time> <N0X/N0>< DynamicSpatialState >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Tirae></Sptial-DynamicState> </Placemark>
</kml>
1. 2)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
地圖標注以地理對象屬性特征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動態時序與標注內容的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表現方式為標注的時序參數以屬性特征參數為主,動態標注參數特征變化表現為屬性特征時序上的變化,根據屬性特征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性。定義動態標注模型中,X為時序變量,Xi, Xi' ex,當且僅當Xi^h‘時,稱Xi,χ/為不同的要素點,如形狀、尺寸、方向、密度等元素,屬性參數特征定義為映射f If(Xi) —f Ui')。在此模型下,控制的是屬性特征參數,而屬性特征參數還可分為具有連續函數映射的參數和非連續函數映射的參數。
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動態標注模型的XML和KML標記設計如下
〈?Xtnl version="l. O" encoding="UTF-8" ><kml xmlns="http: //www. opengis. net/kml/2. 2"><Placemark><name> 標注名稱 </name>〈description〉這是一個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標記〈/description〉<Spatial-BaseState><StyleXLineStyle><color>3cOFCE82</color><width>4</width></LineStyle><PolyStyle><color>64A230BE</color> <fill>l</fill> <out1ine>l</out1ine> </PolyStyle> </Style>
<PolygonXouterBoundary I SXLinearR ing> 〈coordinates〉
101. 6015625,47. 33882269482199,0 106. 083984375, 29. 075375179558346,0 116. 3671875, 51. 12421275782688, 0 103. 974609375, 53. 69670647530323, 0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 </coordinates> </LinearRing> </outerBoundaryIs> </Polygon>
</SpatiaI-BaseState> <Attribute_DynamicState> <Time> <N0X/N0>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X/Area> <LengthX/Length>
7.9.
3 3
5,5, 2 2 1 6 3 5
01 2 .
85 5 2
1
1
9
02009820136811,0 70718665682654,0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
</ DynaraicAttribState > </Time> <Time> <N0X/N0>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X/Area><LengthX/Length>
</ DynamicAttribState > </Time>
<Time> <Ν0Χ/Ν0>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Area> <LengthX/Length>
</ DynaraicAttribState > </Time>
</ Attribute _DynamicState>
</Placemark>
</kml>1. 3)與空間特征變化、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除上述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或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之外,還存在一種地圖動態標注模型,它既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同時也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此時地圖動態標注表現方式為標注的時序參數同時受到空間特征和屬性特征的制約。定義動態標注模型中,X為時序變量,Xi,\‘ ex,當且僅當Xi^h‘時,稱Xi,Xj'為不同的要素點,如形狀、 尺寸、方向、密度等元素,空間特征變化定義為映射Φ|ΦΟΟ —Φ(χ/ ),其中Xi,Xi' ex 受ΦΟΟ制約。屬性參數特征定義為映射f If (Xi) —f (χ/ )。在此模型下,控制的既包括屬性特征參數同時也包括空間特征參數。此模型可以定義為X= (c^(Xi),f(Xi),μ),其中φ (Xi)為空間特征對動態標注時序的作用函數、f (Xi)為屬性特征對動態標注時序作用的函數,μ為空間特征、屬性特征的關聯因子。與空間特征變化、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動態標注模型的XML和KML標記設計
如下< xml version="l.O" encoding="UTF-8" > <kml xmlns="http: //www. opengis. net/kml/2. 2"> <Placemark> <name>#>i^ 稱 </name>
<description>這是一個空間特征變化、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標記
〈/description〉
<SpatiaI-BaseState>
<StyleXLineStyle>
<color>3cOFCE82</color>
<width>4</width>
</LineStyle>
<PolyStyle>
<color>64A230BE</color> <fill>l</fill> <outline>l</outline> </PolyStyle> </Style>
<Po IygonXouterBoundary I s><LinearRing>
〈coordinates〉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O 106. 083984375, 29. 075375179558346, O 116. 3671875,51. 12421275782688’ O
91. 58203125,37. 02009820136811,O 125. 15625,39. 70718665682654,O103. 974609375, 53. 69670647530323, 0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0 101. 6015625, 47. 33882269482199, 0 </coordinates> </LinearRing> </outerBoundaryIs> </Polygon>
</Spatial_BaseState> < DynamicState> <Time> <NOX/NO>
<DynamicSpatialState>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Area> <LengthX/Length>
</ DynamicAttribState > </Time> <Time> <N0X/N0>
<DynamicSpatialState>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Area> <LengthX/Length>
</ DynamicAttribState ></Time>
<Time> <Ν0Χ/Ν0>
<DynamicSpatialState>Datal...Data2... </ DynamicSpatialState > <DynamicAttribState> <ShapeX/Shape> <AreaX/Area> <LengthX/Length>
</ DynamicAttribState > </Time>
</ DynamicState>
</Placemark>
</kml>步驟2,根據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和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空間要素結構特點,創建以上動態標注類型與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邏輯關系,確定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動態變化方式。根據所要加以標注的突發事件性質,可以分別設計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 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以前文設計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為基礎,通過以上三種動態標注類型所包含的各種靜態視覺變量、動態視覺變量的描述,實現對應急事件等地理對象空間、屬性特征變化的動態標注顯示。地圖動態標注功能設計和類型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2. 1)點狀動態標注對于發生的范圍較小,影響范圍相對集中的突發事件可視為點狀事件,如火災、交通事故。點狀事件在地圖上的位置通常由一個點來確定,若知道點狀事件發生位置的地理空間信息(通常指地理坐標,也可以是某個具體的地名或其他可以定位的名稱),則可以在地圖上對點狀事件進行定位并且標注,通常將點狀標注的幾何中心定位在事件發生的地理信息位置上。點狀事件一般有如下特點(1)點狀事件的圖形描述通常比較簡單,一般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就可以描述;若想更加生動的描述點狀事件,可以根據點狀事件地理空間信息添加圖片信息。
(2)描述點狀事件的視覺變量也較固定,一般不會隨點狀事件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所以通常只是位置變量發生變化,其它變量均不發生變化。(3)點狀事件還在不同尺度下的狀態可能發生變化,如湖泊在小比例尺下以點狀狀態存在,而在大比例尺下以面狀狀態存在,即圖2所示的“點狀、面狀標注的相互轉換”, 可以通過關聯實現事件在不同尺度下狀態隨視覺感受的改變。點狀事件的動態可視化標注可以利用GIF動畫或編程實現。由于點狀事件的變化一般不是很顯著,通常利用GIF形式,通過每一幀的變化反映出實體運動狀態;通過設置各幀之間延遲的時間,反映出點狀標注運動速度的快慢。利用GIF本身的動態特點,通過大小變化、形狀變形、位置變化、顏色變化、顏色飽和度變化、透明度變化,達到動態可視化標注效果。圖1所示的山體滑坡動態標注即是一種典型的點狀動態標注。利用坐標數據可以實時實現點狀動態標注。對于點狀事件動態標注,根據點狀事件的性質和特點,構成其主要的視覺變量為形狀變量、尺寸變量、色彩變量。點狀事件選擇的形狀通常是與點狀事件本身形狀類型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表示三角點,圓形表示井;尺寸變量一般與事件本身無關,但是和事件的等級有關,通常點狀標注的大小與事件等級相對應;色彩變量也是與點狀事件本身的特點相關聯,如藍色表示水系的點狀地物,綠色表示植被的點狀地物等。除了可以利用形狀變量、尺寸變量、色彩變量的變化外,還可以利用位置變量、透明度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在地圖上所顯示的動態標注通過上述視覺變量的變化來表示點狀事件的動態變化。圖2示出了點狀動態標注的視覺變量構成。2. 2)線狀動態標注對于發生的范圍呈線狀延伸或變化的突發事件可視為線狀事件,針對線狀事件以線狀動態標注通過線寬、顏色、顏色飽和度、負載量、變化速率以及不同的線型來表現動態效果。對坐標的實時獲取,利用曲線插值方法實現線狀動態可視化標注。線狀事件的特點(1)線狀事件的分布及走勢呈線狀分布,通常線狀事件的分布沿著已有的線狀地物,如高速公路上的堵車現象是某一段高速公路;也有一些線狀事件沒有預先的走勢,如船的航海路線沒有固定的航道。(2)線狀事件在地圖上的表示是半依比例尺變化的,人們往往在意的是線狀事件的長度,對寬度一般沒有要求,所以長度是隨比例尺的變化而變化的,寬度一般不完全隨比例尺而變化,而且寬度若隨比例尺變化就很難滿足人們的視覺要求。(3)線狀事件的標注既可以由線狀標注表示又可以由點狀標注按線型周期排列組成,這使線狀事件的表示更加豐富多彩。線狀動態標注可以由簡單線型、復合線型或鑲嵌線型(即點狀標注按線型排列) 來表示。簡單線型如圖3A所示,可以是直線、虛線、點線表示不同的地理對象(如河流,地類界,大路等),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用線寬變量、顏色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透明度變量、 紋理信息變量等來進行表示。復合線型如圖3B所示,是利用多個簡單線型組合而成,一般利用基準線的偏移大小的不同(如溝渠塹)或寬度的不同(如高速公路),還可以利用顏色飽和度變量和透明度變量的不同來表示(如國界線)。鑲嵌線型是指利用已做好的點符號,按照一定間隔呈線型排列,如圖3C所示的表示狹長林帶、保稅區、未定國界等地理對象的動態標記。
對于線狀事件動態可視化標注不但結合了以上不同靜態線型的線狀標注方式,而且結合了動態視覺變量,如形狀變量、色彩變量、尺寸變量等,通過線寬變量、顏色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以及上述幾種變量的變化速率變量來表現動態效果。圖3D示出了線狀動態標注的部分視覺變量構成。2. 3)面狀動態標注面狀事件是指發生范圍較大,呈面狀分布或變化的突發事件。面狀事件的可視化標注通常由包圍面狀事件的輪廓線和其內部的填充圖案構成,輪廓線可以是折線或曲線, 內部的填充圖案可以使純色填充、漸變色填充、點符號填充、線符號填充等,同時配合形狀變量、顏色變量、大小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變化速率變量等視覺變量。面狀事件的特點(1)面狀事件的可視化標注可以反映面狀事件的性質和特征,通過填充的顏色或符號的內容反映事件的性質,通過排列的方式、間隔及填充符號的大小反映了面狀事件發生的數量及程度的不同。如圖4A所示的街區的面狀動態標注是結合了填充顏色和線符號填充,沙礫地的面狀動態標注是填充了兩種不同的點符號,而干提面的面狀動態標注的外輪廓線則是由干提線的符號進行表示的。( 在地圖上,面狀事件的可視化標注是依比例尺變化的。面狀動態標注可以將面狀事件輪廓的形狀真實的表達出來,可以根據面狀標注量算出事件的發生范圍,在比例尺放大或縮小時,也能根據人們的視覺感受進行放大和縮小的操作。通過獲取連續坐標串,利用三次Bezier曲線的樣條插值的方法形成的閉合曲面, 根據事件性質,進行動態標注,利用用戶提供的方向、速度等參數進行動態變化和多邊形裁剪算法實現,。根據對用戶在屏幕上的連續坐標串的獲取或數據庫中實時獲取的坐標串數據,實現實時動態面狀符號標注。圖4B示出了面狀動態標注的部分視覺變量構成。綜上,在步驟2中根據要標注的地理對象點、線、面不同空間要素的結構特點,建立動態標注模型與動態標注類型的邏輯關系,以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所定義的時序關聯性為基礎,確定將動態標注加載到地圖上進行顯示時該標注的動態變化方式,所述動態變化方式按照上述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和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劃分而具有不同的動態顯示形式。步驟3 使用所述動態標注模型實現動態標注的圖形表達,即在地圖上加載和顯示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動態標注。步驟4 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并進行存儲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包括文件存儲格式和數據庫存儲,并且所述文件存儲格式可以作為動態標注的交換格式。利用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在各類地理信息系統中建立基于基態修正的地圖動態標注系統,圖5示出了依據本發明所述方法建立的動態標注系統的框架圖,包括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及與空間特征、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三種動態標注模型以及點狀、線狀、面狀三種動態標注類型,建立動態標注模型和動態標注類型二者的邏輯關系,并實現動態標注的存儲結構。本發明為地圖的動態標注實現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將動態標注模型與動態標注類型實現邏輯分離,有效促進了標注信息的共享與集成;有效提高了地理信息標注標繪和顯示效率,實現了一套完整的動態標注存儲格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還可以應用在其它液晶顯示設備中,如多點觸摸電視機系統、電腦系統、人機游戲系統、手機系統等。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根據地圖上加載和顯示的標注的動態變化在時序上的關聯性,定義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步驟2,根據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和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空間要素結構特點,創建以上動態標注類型與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邏輯關系,確定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動態變化方式;步驟3,使用所述動態標注模型實現動態標注的圖形表達;步驟4,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并進行存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包括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及與空間特征、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與空間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空間特征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空間特征的走勢和方向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與屬性特征變化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屬性特征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屬性特征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與空間特征、屬性特征變化均強相關的地圖動態標注的基態模型以地理對象空間特征和屬性特征的變化作為標注的時序參數,根據空間特征和屬性特征的時序變化實現標注的動態變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基于 XML語言和KML語言定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形狀變量、尺寸變量、色彩變量、位置變量、透明度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線寬變量、大小變量、顏色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透明度變量、紋理信息變量和上述幾種變量的變化速率變量以及簡單線型、復合線型或鑲嵌線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狀動態標注的顯示變量包括形狀變量、顏色變量、大小變量、顏色飽和度變量、變化速率變量以及輪廓線和填充圖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包括文件存儲格式和數據庫存儲,并且所述文件存儲格式可以作為動態標注的交換格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實現方法,包括根據地圖上加載和顯示的標注的動態變化在時序上的關聯性,定義基于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結構;根據點狀動態標注、線狀動態標注和面狀動態標注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空間要素結構特點,創建以上動態標注類型與所述動態標注模型的邏輯關系,確定三種動態標注類型的動態變化方式;使用所述動態標注模型實現動態標注的圖形表達;確定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并進行存儲。本方法建立了基態修正的動態標注模型數據結構;確定不同動態標注模型的動態變化方式,確定了動態標注模型的數據存儲結構,有效促進了標注信息的共享與集成;有效提高了地理信息標注標繪和顯示效率。
文檔編號G09B29/10GK102495854SQ20111036761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劉曉東 申請人: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资兴市| 石狮市| 辽阳市| 临安市| 黑河市| 衡阳县| 新建县| 都江堰市| 彩票| 屯昌县| 霍林郭勒市| 子洲县| 四平市| 怀化市| 美姑县| 石柱| 钟祥市| 四川省| 神木县| 奎屯市| 武宁县| 韶山市| 名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东至县| 永修县| 吉安市| 永吉县| 阳原县| 德江县| 姚安县| 噶尔县| 镇康县| 揭东县| 红河县| 华阴市| 色达县| 周口市| 建瓯市|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