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薄膜涂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 及一種薄膜涂抹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薄膜涂抹裝置在使用及收納時,在經過按鍵按壓后,能夠使內帶的修正部經由彈性結構可以伸出或收回到蓋體的缺口或蓋體內,然而現有薄膜涂抹裝置的彈性元件是與更換的內帶設置在一起,因此當內帶中的涂抹帶使用完畢后,則需藥進行內帶更換,這樣在內帶在更換的同時也會將彈性結構一起更換掉,這樣的設計不但會使裝置的成本增加夕卜,而且也不符合環保要求。另外,現有的薄膜涂抹裝置在內帶使用完畢后,在進行更換內帶的過程中,需要將前蓋和后蓋拆卸下來,才可更換內帶,然而現有薄膜涂抹裝置的前蓋和后蓋并未銜接在一起,前蓋與后蓋拆卸后,處于分開的狀態,等內帶更換完畢后,需將前蓋和后蓋再組裝,才可使習用薄膜涂抹裝置能夠正常運作,但重新對前蓋與后蓋在組裝過程中,要將兩者仔細再對準,否則不易組裝,對使用者來說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薄膜涂抹裝置,能將彈性結構與內袋分離,減少成本,符合環保要求。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薄膜涂抹裝置,包括后蓋、按鈕元件、前蓋、管體、彈性元件、前蓋套以及內帶,它還包括樞接元件,其中,所述的后蓋具有第一容置空間,且后蓋的一端開設有第一開口,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開口 ;所述的按鈕元件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間內,且按鈕元件的一端凸伸出第一開口,按鈕元件的另一端凸伸出第二開口 ;所述的前蓋具有第二容置空間,前蓋的一端開設有第三開口,另一端開設有第四開口,其中,第四開口與第二開口相對應;所述的樞接元件安裝在前蓋上,后蓋通過樞接元件與前蓋樞轉連接;所述的前蓋套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七開口及第八開口,前蓋套內設置有第三容置空間; 所述的管體一端設有第五開口,另一端設有第六開口,第五開口與第六開口在管體中貫穿形成通道,第五開口與第三開口相對應;所述的彈性元件套設在管體的外圍;所述的內帶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間內,內帶的前端設置有穿過通道并凸伸至第六開口的涂抹部,內帶的兩側分別設有上壓制部和下壓制部;其中,彈性元件以及管體容置于第三容置空間內,前蓋套和管體均設置在第三開口所在的前蓋一端,管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滑道和下滑道,上壓制部和下壓制部同時與彈性元件緊密接觸。所述的前蓋與管體一體成型,前蓋與前蓋套通過前蓋一側所設的第一扣合部與前蓋套一側所設的第二扣合部相扣合,管體前端的設置的第五扣合部與前蓋套前端設置的第六扣合部相扣合。所述的前蓋與前蓋套一體成型,管體及彈性元件從前蓋的第四開口套入至前蓋的第二容置空間中。所述的后蓋設有第三扣合部,前蓋設有第四扣合部,第三扣合部與第四扣合部相扣合。所述的內袋靠近按鈕元件的一端設置有與按鈕元件對應的凹槽。本發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彈性元件和內袋分離的結構,當內帶中的涂抹帶使用完畢后,只需要更換內袋即可,彈性元件可以繼續使用,這樣減少了裝置的成本,滿足了環保的要求,同時通過后蓋與前蓋樞轉連接的方式,實現了前蓋和后蓋銜接在一起的目的,讓兩者在拆卸后不會分離,不需要對準即可進行組裝,可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使用時的剖面圖;圖4為本發明未使用的剖面圖;圖5為本發明更換內帶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打開后蓋和前蓋的示意圖。其中,11-后蓋,111-第一容置空間,112-第一開口,113-第二開口,114-第三扣合部,12-按鈕元件,13-前蓋,131-第二容置空間,132-第三開口,133-第四開口,134-第一 扣合部,135-第四扣合部,14-樞接元件,15-管體,151-第五開口,152-第六開口,153-通道,154-上滑道,155-下滑道,156-第五扣合部,16-彈性元件,17-前蓋套,171-第七開口,172-第八開口,173-第三容置空間,174-第二扣合部,175-第六扣合部,18-內帶,181-涂抹部,182-上壓制部,183-下壓制部,184-凹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圖I、圖2,薄膜涂抹裝置,包括后蓋11、按鈕元件12、前蓋13、管體15、彈性元件16、前蓋套17以及內帶18,它還包括樞接元件14,其中,所述的后蓋11具有第一容置空間111,且后蓋11的一端開設有第一開口 112,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開口 113;所述的按鈕元件12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間111內,且按鈕元件12的一端凸伸出第一開口 112,按鈕元件12的另一端凸伸出第二開口 113 ;所述的前蓋13具有第二容置空間131,前蓋13的一端開設有第三開口 132,另一端開設有第四開口 133,其中,第四開口 133與第二開口 113相對應;
所述的樞接元件14安裝在前蓋13上,后蓋11通過樞接元件14與前蓋13樞轉連接;所述的前蓋套17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七開口 171及第八開口 172,前蓋套17內設置有第三容置空間173 ;所述的管體15—端設有第五開口 151,另一端設有第六開口 152,第五開口 151與第六開口 152在管體15中貫穿形成通道153,第五開口 151與第三開口 132相對應;所述的彈性元件16套設在管體15的外圍;所述的內帶18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間131內,內帶18的前端設置有穿過通道153并凸伸至第六開口 152的涂抹部181,內帶18的兩側分別設有上壓制部182和下壓制部183 ;如圖3、圖4,其中,彈性元件16以及管體15容置于第三容置空間173內,前蓋套 17和管體15均設置在第三開口 132所在的前蓋13 —端,管體15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滑道154和下滑道155,上壓制部182和下壓制部183同時與彈性元件16緊密接觸。所述的前蓋13與管體15即可為一體成型,兩者亦可設計成分離;前蓋13與前蓋套17亦可一體成型,兩者亦可設計成分離。所述的前蓋13與管體15 —體成型時,前蓋13與前蓋套17通過前蓋13 —側所設的第一扣合部134與前蓋套17 —側所設的第二扣合部174相扣合,管體15前端的設置的第五扣合部156與前蓋套17前端設置的第六扣合部175相扣合。所述的前蓋13與前蓋套17 —體成型時,管體15及彈性元件16從前蓋13的第四開口 133套入至前蓋13的第二容置空間131中。所述的后蓋11設有第三扣合部114,前蓋13設有第四扣合部135,第三扣合部114與第四扣合部135相扣合。所述的內袋18靠近按鈕元件12的一端設置有與按鈕元件12對應的凹槽184。如圖5、圖6,使用者使用時,按壓按鈕元件12,使按鈕元件12的前端會抵住在內帶18上的凹槽184內,以推動內帶18進行移動,進而使設在內帶18兩側的上壓制部182和下壓制部183在管體15兩側的上滑道154和下滑道155中移動,同時壓縮該彈性元件16,以使涂抹部181伸出,進行涂抹文件上有錯誤文字之處,讓使用者使用上更順手。當內帶18的涂抹料使用完畢需進行更換該內帶18時,通過按壓后蓋11 一側的第三扣合部114,使第三扣合部114脫離前蓋13上的第四扣合部135 (如第3圖及第6圖所示),使后蓋11與前蓋13藉由樞接元件14樞轉,讓兩者在拆卸后不會分離,待內帶18更換完畢后,后蓋11與前蓋13再度相扣合時,不需要對準即可進行組裝,使用上更方便。藉此可知,本發明通過樞接元件14使后蓋11與前蓋13樞接在一起,當內帶18之涂抹料使用完畢需進行更換時,讓后蓋11經拆卸后,不會與前蓋13分離,借以達到后蓋11與前蓋13在拆卸時不分離的目的,同時由于彈性元件16和內袋18分離,只需要更換內袋18即可,彈性元件16可以繼續使用。
權利要求
1.薄膜涂抹裝置,包括后蓋(11)、按鈕元件(12)、前蓋(13)、管體(15)、彈性元件 (16)、前蓋套(17)以及內帶(18),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樞接元件(14),其中, 所述的后蓋(11)具有第一容置空間(111),且后蓋(11)的一端開設有第一開口(112),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開口(113); 所述的按鈕元件(12)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間(111)內,且按鈕元件(12)的一端凸伸出第一開口(112),按鈕元件(12)的另一端凸伸出第二開口(113); 所述的前蓋(13)具有第二容置空間(131),前蓋(13)的一端開設有第三開口(132),另一端開設有第四開口(133),其中,第四開口(133)與第二開口(113)相對應; 所述的樞接元件(14)安裝在前蓋(13)上,后蓋(11)通過樞接元件(14)與前蓋(13)樞轉連接; 所述的前蓋套(17)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七開口(171)及第八開口(172),前蓋套(17)內設置有第三容置空間(173); 所述的管體(15) —端設有第五開口(151),另一端設有第六開口(152),第五開口(151)與第六開口(152)在管體(15)中貫穿形成通道(153),第五開口(151)與第三開口(132)相對應; 所述的彈性元件(16)套設在管體(15)的外圍; 所述的內帶(18)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間(131)內,內帶(18)的前端設置有穿過通道(153)并凸伸至第六開口(152)的涂抹部(181),內帶(18)的兩側分別設有上壓制部(182)和下壓制部(183); 其中,彈性元件(16)以及管體(15)容置于第三容置空間(173)內,前蓋套(17)和管體(15)均設置在第三開口(132)所在的前蓋(13) —端,管體(15)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滑道(154)和下滑道(155),上壓制部(182)和下壓制部(183)同時與彈性元件(16)緊密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涂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蓋(13)與管體(15)一體成型,前蓋(13)與前蓋套(17)通過前蓋(13) —側所設的第一扣合部(134)與前蓋套(17)一側所設的第二扣合部(174)相扣合,管體(15)前端的設置的第五扣合部(156)與前蓋套(17)前端設置的第六扣合部(175)相扣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涂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蓋(13)與前蓋套(17)一體成型,管體(15)及彈性元件(16)從前蓋(13)的第四開口(133)套入至前蓋(13)的第二容置空間(131)中。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涂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蓋(11)設有第三扣合部(114),前蓋(13)設有第四扣合部(135),第三扣合部(114)與第四扣合部(135)相扣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涂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袋(18)靠近按鈕元件(12)的一端設置有與按鈕元件(12)對應的凹槽(18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薄膜涂抹裝置,包括后蓋、按鈕元件、前蓋、管體、彈性元件、前蓋套以及內帶,還包括樞接元件,其中,彈性元件以及管體容置于第三容置空間內,前蓋套和管體均設置在第三開口所在的前蓋一端,管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滑道和下滑道,上壓制部和下壓制部同時與彈性元件緊密接觸。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彈性元件和內袋分離的結構,當內帶中的涂抹帶使用完畢后,只需要更換內袋即可,彈性元件可以繼續使用,這樣減少了裝置的成本,滿足了環保的要求,同時通過后蓋與前蓋樞轉連接的方式,實現了前蓋和后蓋銜接在一起的目的,讓兩者在拆卸后不會分離,不需要對準即可進行組裝,給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文檔編號B43M11/00GK102745005SQ2012102609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李唐玉珠 申請人:富聯(廈門)辦公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