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 涉及一種教具,特別是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用于小學機器人教學,屬于機電控制和自動化教學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當前信息的飛速發(fā)展,小學教育中知識更新、豐富教學教法尤其重要。利用機器人進行輔助教學也越來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單純的機器人教學往往在機電控制領域能夠完成很好的控制,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效果不好。如何開拓機器人教學的新思路,應用新的輔助設備完成小學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則是教學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
發(fā)明內容
為了機器人輔助教學更好的走進教學領域,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可應用于小學關于角度、時間、旋轉體、方向的教學。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包括支架和電機,電機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電機驅動軸連接有同心的圓柱形轉盤,轉盤為中空腔體,腔體體內設有以轉盤軸線為中心沿周向均勻分布的LED發(fā)光二極管,轉盤上端面設有與LED發(fā)光二極管對應的光孔;轉盤軸心位置設有與其同軸的可鎖緊的伸縮桿,伸縮桿頂端設有四個周向均勻分布的徑向固定梁,每個固定梁上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孔,每個固定梁同一位置上的固定孔在同一圓周上,其中一個固定孔與光孔同軸,光孔與對應的在同一圓周上的固定孔間分別連接有光纖,固定孔通過鎖緊螺釘固定光纖。所述轉盤下部軸心位置設有一與電機驅動軸連接的轉軸,轉軸通過軸承與支架連接。所述LED發(fā)光二極管和其對應的光孔分布在兩個以上的不同直徑的圓周上,每個圓周上的LED發(fā)光二極管數(shù)量相同且均勻分布,不同圓周上的LED發(fā)光二極管可單獨點亮。所述轉盤上設有兩種圓周刻度線,分別為角度刻度線和時間刻度線,對應刻度線支架上設有指針。所述轉盤上設有兩種圓周角度刻,分別為角度度線和時間刻度線,支架和電機放置在一平臺上,平臺上對應刻度線設有指針。所述LED發(fā)光二極管連接有電路控制模塊。所述轉盤中空腔體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與轉盤中空腔體內其他部件組合重心與轉盤軸線重合。所述支架上連接有電機控制接口。所述支架上設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安裝連接孔。本發(fā)明通過固定梁上同一圓周上的固定孔將與光孔連接的光纖拉直,通電旋轉光纖發(fā)光形成一視覺發(fā)光回轉體,該回轉體根據(jù)光纖不同的固定位置可表現(xiàn)為椎體或圓柱體,可使旋轉體教學時更直觀,利用指針與刻度線的配合還可以應用于角度、時間、方向方面的教學,用于小學教學可以將抽象表述形象化,同時使學生對機電控制和自動化有個初步認知;軸承的設置使轉盤高速旋轉時更穩(wěn)定不偏心,本發(fā)明結構科學合理,制作簡單,適于推廣應用。
圖I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名稱1支架;2電機;3轉盤;4光孔;5伸縮桿;6固定梁;7固定孔;8轉軸;9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該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設有支架I和電機2,電機2固定在支架I上,電機2驅動軸連接有同心的圓柱形轉盤3,轉盤3下部軸心位置設有一與電機2驅動軸連接的轉軸8,轉軸8通過軸承9與支架I連接,使轉盤3旋轉更穩(wěn)定不偏心;轉盤3為中空腔體,腔體體內設有以轉盤3軸線為中心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兩圈同心LED發(fā)光二極管,每圈設有四顆LED發(fā)光二極管,一圈為紅色另一圈為綠色,可單獨點亮,轉盤3上端面設有與LED發(fā)光二極管對應的光孔4 ;轉盤3軸心位置設有與其同軸的可鎖緊的伸縮桿5,伸縮桿5頂端設有與四個的周向均勻分布的徑向固定梁6,每個固定梁6上設有六個固定孔7,各固定梁6上的固定孔7由內向外分別在同一圓周上,每個固定梁6都有一個旋轉后可與光孔4同軸的固定孔7 ;設有四根可拆裝的光纖,一端與內圈或外圈光孔4連接,另一端與在同一圓周上的固定孔7連接,然后通過伸縮桿5拉緊,通電旋轉后光纖發(fā)光形成一視覺發(fā)光回轉體,該回轉體根據(jù)光纖與不同的固定孔7連接可表現(xiàn)為椎體或圓柱體,光纖與內圈或外圈光孔4連接可表現(xiàn)為視覺發(fā)光回轉體的顏色為紅色或綠色,四根光纖可拆裝移位用于實現(xiàn)不同回轉體的展現(xiàn),用于旋轉體的教學時更直觀;轉盤3上設有兩種圓周刻度線,分別為角度度線和時間刻度線,對應刻度線支架I上設有指針,電機2帶動帶刻度線的轉盤3按所需角度轉動,配合指針還可以應用于角度、時間、方向方面的教學,方向教學時可將某一刻度定義為北然后闡述指針所在方位,用于小學教學可以將抽象表述形象化,同時使學生對機電控制和自動化有個初步認知;本發(fā)明結構科學合理,制作簡單,適于推廣應用。本發(fā)明在上述實施中,內圈一個光孔4軸線、外圈一個光孔4軸線、轉盤3軸線在同一平面上,可設八根光纖,下端與內外圈光孔4同時連接,上端與固定孔7連接,內外圈LED發(fā)光二極管可單獨控制,不用調節(jié)光纖即可實現(xiàn)兩種回轉體的展現(xiàn);指針還可以設置在支架I和電機2放置的平臺上,操作更靈活;可在轉盤3為中空腔體內設有LED發(fā)光二極管驅動模塊和電池,驅動模塊和電池組合重心與轉盤3軸線重合避免偏擺;可在支架I上連接電機2控制接口,用于控制電機2步進或高速旋轉;支架I上設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安裝連接孔,方便與其他實驗演示裝置組合;LED發(fā)光二極管顆數(shù)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固定梁還可設置成環(huán)形或板型;光纖與固定孔的連接方式可為鎖緊扣螺紋連接。
權利要求
1.ー種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包括支架(I)和電機(2),電機(2)固定在支架(I)上,其特征在于,電機(2)驅動軸連接有同心的圓柱形轉盤(3),轉盤(3)為中空腔體,腔體體內設有以轉盤(3)軸線為中心沿周向均勻分布的LED發(fā)光二極管,轉盤(3)上端面設有與LED發(fā)光二極管對應的光孔(4);轉盤(3)軸心位置設有與其同軸的可鎖緊的伸縮桿(5),伸縮桿(5)頂端設有周向均勻分布的徑向固定梁(6),每個固定梁(6)上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孔(7),每個固定梁(6)同一位置上的固定孔(7)在同一圓周上,其中ー個固定孔(7)與光孔(4)同軸,光孔(4)與對應的在同一圓周上的固定孔(7)間分別連接有光纖,固定孔(7)通過鎖緊螺釘固定光纖。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3)下部軸心位置設有一與電機(2 )驅動軸連接的轉軸(8 ),轉軸(8 )通過軸承(9 )與支架(I)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發(fā)光二極管和其對應的光孔(4)分布在兩個以上的不同直徑的圓周上,每個圓周上的LED發(fā)光二極管數(shù)量相同且均勻分布,不同圓周上的LED發(fā)光二極管可単獨點亮。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3)上設有兩種圓周刻度線,分別為角度刻度線和時間刻度線,對應刻度線支架(I)上設有指針。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3)上設有兩種圓周角度刻,分別為角度度線和時間刻度線,支架(I)和電機(2)放置在一平臺上,平臺上對應刻度線設有指針。
6.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發(fā)光二極管連接有電路控制模塊。
7.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3)中空腔體內設有電池。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與轉盤(3)中空腔體內其他部件組合重心與轉盤(3)軸線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上連接有電機(2 )控制接ロ。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上設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安裝連接孔。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旋轉實驗轉盤,包括支架和電機,電機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電機驅動軸連接有同心的圓柱形轉盤,轉盤為中空腔體,腔體體內設有以轉盤軸線為中心沿周向均勻分布的LED發(fā)光二極管,轉盤上端面設有與LED發(fā)光二極管對應的光孔;轉盤軸心位置設有與其同軸的可鎖緊的伸縮桿,伸縮桿頂端設有與LED發(fā)光二極管數(shù)量相同的周向均勻分布的徑向固定梁,每個固定梁上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孔,每個固定梁同一位置上的固定孔在同一圓周上,其中一個固定孔與光孔同軸,光孔與對應的在同一圓周上的固定孔間分別連接有光纖;本發(fā)明可用于旋轉體、角度、時間、方向的教學,將抽象表述形象化,同時使學生對機電控制和自動化有個初步認知。
文檔編號G09B23/18GK102867446SQ20121034911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秦勇, 趙利, 周煥成 申請人:哈爾濱宇坤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