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ê辖Y構(2)包括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第一板體凸設有凸塊(110)與卡勾,卡勾位于凸塊的周邊,卡勾具有彎折段(122)。第二板體穿設有卡孔(210)與卡槽(220),凸塊嵌合于卡孔中,卡勾穿過卡槽,彎折段與第一板體共同夾持卡槽的周緣。顯示裝置包括顯示模塊、前述卡合結構、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第一框體環繞于顯示模塊的側面,第二框體罩設于顯示模塊的顯示面的周緣。其中,第一板體設置于第一框體上,第二板體設置于第二框體上。與現有的結構相比,本發明可避免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發生外翻現象。
【專利說明】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避免外翻現象的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顯示裝置,為了追求美感與設計感,經常會使用窄邊框的設計。一般來說,顯示裝置可包括有顯示模塊、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第一框體可為背板或環繞于顯示模塊的塑料框,第二框體為前框且系罩設于顯示模塊的顯示面上。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系互相配合以夾持顯示模塊,具體而言,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的側邊分別延伸設置有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毗鄰顯示模塊的側面且彼此重迭互相卡合,從而使第一框體固接于第二框體。
[0003]在一種現有結構中,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可透過螺絲鎖合的卡合結構達到彼此固接的目的。然而,若采用螺絲鎖合,則需設置螺孔結構,而螺孔結構勢必會增加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重迭時的厚度,如此一來,則與窄邊框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除此之外,為了形成螺孔結構,制作上經常會采用破孔方式處理,然而破孔將會影響結構強度。
[0004]在另一種現有結構中,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還可透過卡勾卡合的卡合結構來達到彼此固接的目的。例如,在第一板體上設置L形的卡勾,在第二板體上穿設對應所述卡勾的卡槽,藉由卡勾來勾住卡槽,以便使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彼此固接。然而,因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材質具有撓性,無論其材質采用塑料或金屬皆然,因此有可能產生外翻現象,亦即,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可能因為撓性而產生形變,使卡勾從卡槽中脫出,造成第二板體往外翻。此種外翻現象在大尺寸顯示裝置上更容易發生,因為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各邊長度相較于小尺寸顯示裝置會更長,相對的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因撓性而導致形變的位移量更大,從而更容易發生外翻現象。由此觀之,現有技術并未揭露更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種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以期使能在兼顧顯示裝置的結構強度的同時,還能避免外翻現象。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卡合結構,其包括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凸設有凸塊與卡勾,卡勾位于凸塊的周邊,卡勾具有彎折段。第二板體穿設有卡孔與卡槽,凸塊嵌合于卡孔中,卡勾穿過卡槽,彎折段與第一板體共同夾持卡槽的周緣。
[0007]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卡孔與凸塊互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于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的相對位移,彎折段與卡槽的周緣互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于第三方向的相對位移。
[0008]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與第三方向中之任意兩者彼此為正交。
[0009]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卡勾的彎折段朝向遠離凸塊的方向延伸。[0010]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卡勾為復數個且對稱設置于凸塊的兩側。
[0011]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第二板體還凹設有凹部,凹部位于第二板體背向第一板體的一面上,卡孔與卡槽位于凹部中。
[0012]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卡勾還包括擋板,擋板的一端連接第一板體,擋板背離第一板體的另一端連接彎折段,擋板與彎折段于投影面呈L形。
[0013]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卡槽于第二板體的側邊具有開口,擋板系由開口進入卡槽。
[001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模塊、前述之卡合結構、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顯示模塊具有顯示面、側面與背面,顯示面與背面互相對立,側面位于顯示面與背面之間。卡合結構毗鄰顯示模塊的側面,第一框體環繞于顯示模塊的側面,第二框體罩設于顯示面的周緣。其中,第一板體設置于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其中之一上,第二板體設置于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其中之另一上,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的材質為塑料與金屬其中之任一或其組合。
[0015]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的第一框體還包括背板,背板毗鄰顯示模塊的背面。
[0016]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其可應用于窄邊框的顯示裝置中,并且能兼顧顯示裝置的結構強度,同時還能避免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外翻現象。
[0017]為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征和優點能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易理解,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爆炸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a區域的放大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b區域的放大圖。
[0021]圖4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卡合結構的示意圖。
[0022]圖5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0023]圖6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0024]標識說明
1:顯示裝置
2:卡合結構
10:第一框體
11:背板
20:第二框體
30:顯示模塊
31:顯示面
32:側面
33:背面
100,200a:第一板體 110,210a:凸塊
120:卡勾 121:擋板
122:彎折段
200、IOOa:第二板體 210,110a:卡孔
220:卡槽
221:開口 230:凹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請參照圖1,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爆炸圖。顯示裝置I包括卡合結構2、第一框體10、第二框體20與顯示模塊30。顯示模塊30具有顯示面31、側面32與背面33,顯示面31與背面33互相對立,側面32位于顯示面31與背面33之間,而卡合結構2毗鄰顯示模塊30的側面32。具體而言,第一框體10具有背板11與第一板體100,背板11毗鄰顯示模塊30的背面33,第一板體100延伸設置于背板11的四邊且環繞于顯示模塊30的側面32。第二框體20可作為顯示裝置10的前框,其罩設于顯示面31的周緣且具有第二板體200。第二板體200與第一板體100彼此重迭且通過卡合結構2互相卡接,從而將顯不模塊30固定于第一框體10與第二框體20之間。
[0026]其中,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以及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的材質為塑料與金屬其中之任何一種或其組合。例如,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為塑料,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為金屬;或是,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為金屬,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為塑料;或是,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以及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皆為塑料;或是,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以及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皆為金屬。其中,第一框體10與第一板體100不限于相同材質,例如,第一框體10為塑料而第一板體100為金屬,或反之亦可。而第二框體20與第二板體200亦不限于相同材質。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框體可不具有背板,其為口字形中空塑料框且環繞設置于顯示模塊的側面。
[0027]請再同時參照圖2與圖3,圖2為圖1所示之a區域的放大圖,圖3為圖1所示之b區域的放大圖??ê辖Y構2包括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第一板體100凸設有凸塊110與卡勾120,卡勾120位于凸塊110的兩側,且卡勾120系以凸塊110之中央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卡勾120具有擋板121與彎折段122,擋板121的一端連接第一板體100,擋板121背離第一板體100的另一端連接彎折段122,彎折段122朝向遠離凸塊110的方向延伸,擋板121與彎折段122于投影面呈L形。第二板體200穿設有卡孔210與卡槽220,卡槽220于第二板體200的側邊具有開口 221。更進一步地,位于第二板體200背向第一板體100的一面上凹設有凹部230,卡孔210與卡槽220位于凹部230中。在本實施例中,凸塊110為梯形柱體,但不限于此。
[0028]請再同時參照圖4與圖5,圖4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卡合結構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第一框體10與第二框體20組裝時,擋板121系由開口 221進入并穿設于卡槽220中,而凸塊110則嵌合于卡孔210中,其中,彎折段122系與第一板體100共同夾持卡槽220的周緣。換言之,彎折段122與卡槽220的周緣互相配合,可限制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于Z方向的相對位移,以避免第二板體200產生外翻現象,同時,卡孔210與凸塊110互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于X方向與Y方向的相對位移。其中,X方向、Y方向與Z方向中之任二者彼此為正交。如此一來,卡合結構2可有效的固接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從而確保第一框體10、第二框體20與顯示模塊30之間的連接關系。此外,凸塊110與卡勾120及其彎折段122不會超出凹部230,因此有利于后續處理時用貼紙或相應板件遮蓋住凹部230及其中的凸塊110與卡勾120,以提升顯示裝置I的外觀整體性與美感。
[0029]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板體可改為設置于第一框體上,而第一板體則設置于第二框體上。請參照圖6,圖6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圖6是以圖1至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I為例,并僅變更了原本的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的結構。在圖6中,第一板體200a與第二板體IOOa彼此的相對位置與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相反,第一板體200a設置于第二框體上且朝內凸伸有凸塊210a與卡勾(圖中未繪示),第二板體IOOa設置于第一框體上且穿設有對應凸塊210a與卡勾的卡孔IlOa與卡槽。
[00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00與第二板體200分別對應顯示模塊30而可區分為四邊,包括兩長邊與兩短邊,而卡合結構2分別設置于兩短邊的中間與兩長邊的中間兩側,但不限于此。需理解的是,卡合結構的設置數量與位置,可視顯示裝置的尺寸、形狀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其重點在于,卡合結構較佳的可設置于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產生形變時之位移量相對較大之處,或所述位移量相對較大之處的左右兩側。
[0031]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卡合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裝置。其中,卡合結構是以凸塊與相應的卡孔以及卡勾與相應的卡槽的互相卡合,來代替傳統的螺絲鎖合,如此可縮減卡合結構所需占用的空間,有利于窄邊框顯示裝置的設計。除此之外,本發明能兼顧顯示裝置的結構強度,同時還能避免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外翻現象。
[0032]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卡合結構,包括: 一第一板體,其凸設有一凸塊與一卡勾,所述卡勾位于所述凸塊的周邊,所述卡勾具有一彎折段;以及 一第二板體,穿設有一卡孔與一卡槽,所述凸塊嵌合于所述卡孔中,所述卡勾穿過所述卡槽,所述彎折段與所述第一板體共同夾持所述卡槽的一周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孔與所述凸塊互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第二板體于一第一方向與一第二方向的相對位移,所述彎折段與所述卡槽的周緣互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第二板體于一第三方向的相對位移。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三方向中之任意兩者彼此為正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勾的所述彎折段朝向遠離所述凸塊的方向延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勾為復數個且對稱設置于所述凸塊的兩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二板體還凹設有一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第二板體背向所述第一板體的一面上,所述卡孔與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凹部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勾還包括一擋板,所述擋板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板體,所述擋板背離所述第一板體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彎折段,所述擋板與所述彎折段于投影面呈L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槽于所述第二板體的側邊具有一開口,所述擋板由所述開口進入所述卡槽。
9.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模塊,具有一顯示面、一側面與一背面,所述顯示面與所述背面互相對立,所述側面位于所述顯示面與所述背面之間; 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卡合結構,其中所述卡合結構毗鄰所述顯示模塊的所述側面; 一第一框體,其環繞于所述顯示模塊的所述側面;以及 一第二框體,其罩設于所述顯示面的周緣; 其中,所述第一板體設置于所述第一框體與所述第二框體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二板體設置于所述第一框體與所述第二框體其中之另一上,所述第一框體、所述第二框體、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第二板體的材質為塑料與金屬其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框體還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毗鄰所述顯示模塊的所述背面。
【文檔編號】G09F9/00GK103889181SQ20121056111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陳明湶, 林心薇 申請人:冠捷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