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標志牌,尤其是一種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停留在鐵路線路上的車輛發生溜逸,常用鐵鞋進行防溜。為防止在漏撤鐵鞋的情況下,連掛機車,帶鞋開車,造成事故,多年來使用標志牌與鐵鞋鎖鏈連接,鐵鞋放置在鋼軌上,標志牌放置在車鉤上部,阻止提鉤銷下落,并加鎖防護。只有取下標志牌,拿走鐵鞋后,鉤提銷才能落下,才可連掛,以保證安全。上述情況是上作用車鉤。對于下作用車鉤,原來的標志牌無法達到“防漏撤”的目的。防止車輛溜逸是一項重要的安全工作,鐵路部門規定對防溜設置和防溜器具使用定時進行巡檢,并進行嚴格管理。靠抽查標記、檢查記錄,來進行巡檢管理,既不科學又浪費·人力物力。急需引進現代電子巡檢巡更技術。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該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具有達到“防漏撤”的目的,既可用于上作用車鉤,又可用于下作用車鉤,并且嵌裝芯片和天線線圈,使其適用于電子巡檢的特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標志牌本體,所述的標志牌本體包括前牌體、左牌體和后牌體,所述的前牌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白色反光標志區,前牌體的右下部設置有鎖鏈安裝孔,所述的左牌體的中部設置有嵌裝槽,所述的嵌裝槽內嵌入有芯片和天線線圈,所述的芯片和天線線圈的內側和外側的嵌裝槽內分別設置有絕緣墊和環氧樹脂膠,所述的后牌體為一楔塊,后牌體的下部設置有鎖閉孔。本實用新型的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達到“防漏撤”的目的,既可用于上作用車鉤,又可用于下作用車鉤,不會造成事故,并且嵌裝芯片和天線線圈,使其適用于電子巡檢,既科學又不浪費人力物力,使用方便等特點。
附圖I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立體圖;附圖2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不安裝天線線圈和芯片時的立體圖;附圖3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左視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的后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前牌體,2、白色反光標志區,3、鎖鏈安裝孔,4、鎖閉孔,5、后牌體,6、左牌體,7、嵌裝槽,8、天線線圈,9、環氧樹脂膠,10、芯片,11、絕緣墊。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I至附圖6對本實用新型的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作以下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其結構包括標志牌本體,所述的標志牌本體包括前牌體I、左牌體6和后牌體5,采用厚度為I. 6毫米的整塊鋼板沖壓、折彎、焊接加工成型,所述的前牌體I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白色反光標志區2,前牌體I的右下部設置有鎖鏈安裝孔3,所述的左牌體6的中部設置有嵌裝槽7,所述的嵌裝槽7內嵌入有芯片10和天線線圈8,所述的芯片10和天線線圈8的內側和外側的嵌裝槽7內分別設置有絕緣墊11和環氧樹脂膠9,所述的后牌體5為一楔塊,后牌體5的下部設置有三個鎖閉孔4,使用其中之一鎖閉掛鎖。在上作用車鉤使用時,把標志牌本體放置在車鉤上方,將標志牌本體通過前牌體I右下部設置的鎖鏈安裝孔3與鐵鞋鎖鏈相連,利用標志牌本體的楔塊后牌體5擋住提鉤銷下落,以達防止連掛的目的。在下作用車鉤使用時,把標志牌本體的楔塊后牌體5插入提鉤桿座內,阻止提鉤桿旋轉,防止錯誤連掛。進行巡檢作業時,用巡檢器讀卡天線朝向嵌裝芯片處并距離3-5cm時,即可讀卡,識別防溜器具的型號和編號。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包括標志牌本體,其特征是所述的標志牌本體包括前牌體、左牌體和后牌體,所述的前牌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白色反光標志區,前牌體的右下部設置有鎖鏈安裝孔,所述的左牌體的中部設置有嵌裝槽,所述的嵌裝槽內嵌入有芯片和天線線圈,所述的芯片和天線線圈的內側和外側的嵌裝槽內分別設置有絕緣墊和環氧樹脂膠,所述的后牌體為一楔塊,后牌體的下部設置有鎖閉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屬于標志牌,其結構包括標志牌本體,所述的標志牌本體包括前牌體、左牌體和后牌體,所述的前牌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白色反光標志區,前牌體的右下部設置有鎖鏈安裝孔,所述的左牌體的中部設置有嵌裝槽,所述的嵌裝槽內嵌入有芯片和天線線圈,所述的芯片和天線線圈的內側和外側的嵌裝槽內分別設置有絕緣墊和環氧樹脂膠,所述的后牌體為一楔塊,后牌體的下部設置有鎖閉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三防鐵鞋電子巡檢標志牌具有達到“防漏撤”的目的,既可用于上作用車鉤,又可用于下作用車鉤,并且嵌裝芯片和天線線圈,使其適用于電子巡檢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G09F7/00GK202677729SQ20122034451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安士華, 張榮貴, 許磊, 葛振良, 鞏書文, 孫啟軍 申請人:濟南三鼎電氣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