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隧道交底用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領域,特別是一種能夠幫助工程施工人員理解的隧道結構的模型。
背景技術:
隧道是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結構中挖出來的通道,供交通立體化、穿山越嶺、地下通道、越江、過海、管道運輸、電纜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工程與其它建筑物施工不同,非本專業和無隧道施工經驗的人員很少了解隧道施工的結構及流程。因此在施工前隧道的設計人員或者其它技術人員需要將隧道的結構及施工方法向施工人員作出詳細的說明,俗稱交底。以往進行交底隧道施工前進行交底是采用紙筆勾勒二維平面圖進行交底,只能通過文字描述和圖紙審閱來抽象的理解隧道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因理解失誤造成材料及人工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方便的模擬出隧道不同位置處的結構、便于施工人員理解隧道交底用模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隧道交底用模型,由底板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結構的骨架絲構成,所述骨架絲按照隧道截面的結構彎折成型后依次固定設置在底板上。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底板為泡沫板,所述骨架絲為隧道施工過程中捆綁混凝土鋼筋用的金屬綁絲。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隧道交底用模型,在底板上穿插骨架絲,用骨架絲來直觀反應隧道的鋼架結構,有效避免以往用文字描述和圖紙審閱交底造成人員理解困難的問題。采用本實用新型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不僅可以減少交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有助于施工人員看到隧道交底用模型后在腦海中直接浮現出隧道的詳細結構和完成后的效果,進一步考慮到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危險點,從而達到良好的交底效果。
圖1為隧道交底用模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底板,2.骨架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一種隧道交底用模型的結構示意圖。由底板I以及穿插在底板I上的骨架絲2組成。其中底板I為泡沫板,方便骨架絲2的插入,且底板能夠多次重復利用。骨架絲2由可塑性材料制成,可使用隧道施工過程中捆綁混凝土鋼筋用的金屬綁絲,使用時將綁絲模仿彎折成隧道施工過程中的隧道截面結構形狀,然后插在泡沫板上。本實施例在制做前可事先用鉛筆在底板I上標出骨架絲2的插入點,而后將骨架絲2按照隧道截面的結構彎折成型,再依次固定設置到底板I上。
權利要求1.隧道交底用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底板(I)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結構的骨架絲(2)構成,所述骨架絲(2)按照隧道截面的結構彎折成型后依次固定設置在底板(I)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交底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為泡沫板,所述骨架絲(2)為隧道施工過程中捆綁混凝土鋼筋用的金屬綁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隧道交底用模型,由底板和具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模仿隧道截面結構的骨架絲構成,所述骨架絲按照隧道截面的結構彎折成型后依次固定設置在底板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用于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方進行技術交底,直觀明了,從根本上保證了施工的順利進行,避免了延誤工期、人力物力浪費的現象發生。
文檔編號G09B25/04GK202905006SQ2012205299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趙立豐, 田生財, 劉宏健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河北省電力公司, 河北省送變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