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閱讀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是一種閱讀設備,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多功能閱讀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日漸發達,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閱讀板逐漸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野。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電子閱讀板功能單一,市場競爭力若。而且,現有技術中,閱讀板形狀和平板電腦相似,其并沒有專設的便攜輔助設備,以至于人們在使用閱讀板時,不得不謹慎使用,以免閱讀板掉落、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多功能閱讀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功能閱讀設備,包括閱讀主板,“L”形框架,設置在該“L”形框架上的數字按鍵,與閱讀主板并列設置的手寫板,以及中心處理單元和數據輸出單元,在所述閱讀主板的背部設有與人手掌形狀相匹配的凹槽,而在閱讀主板背部的兩側還分別連接同一根彈性帶,在“L”形框架上還設有天線,而在閱讀主板內部則設有與該天線連接的收音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帶位于凹槽的中部。再進一步的,在所述閱讀主板上還設有揚聲器。更進一步的,所述閱讀主板和手寫板的組合形狀呈矩形,所述“L”形框架則與該矩形的相鄰兩邊相匹配。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現方便;(2)本實用新型在閱讀主板的背部設有與人手掌形狀相匹配的凹槽,而在閱讀主板背部的兩側還分別連接同一根彈性帶,使用時,人手掌放置在凹槽內,然后通過彈性帶壓緊,即可使閱讀板與人手掌保持相對靜止,有效地防止了閱讀板在使用過程或攜帶中脫落,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設有收音裝置,該收音裝置用于處理、輸出天線接收的信號,以實現閱讀板的收音功能,從而豐富了閱讀板的功能,提高了閱讀板的市場競爭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型的后視圖。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_閱讀主板,2-手寫板,3_“L”形框架,4-數字按鍵,5-凹槽,6-彈性帶,7-揚聲器,8-天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如圖1、2所示,多功能閱讀設備,主要由閱讀主板1,與該閱讀主板連接并處于同一水平面的手寫板2,“L”形框架3,設置在“L”形框架上的數字按鍵4,以及中心處理單元和數據輸出單元組成,在所述閱讀主板的背部設有與人手掌形狀相匹配的凹槽5,而在閱讀主板背部的兩側還分別連接同一根彈性帶6。使用時,人手掌放置在凹槽內,然后通過彈性帶壓緊,即可使閱讀板與人手掌保持相對靜止,有效地防止了閱讀板在使用過程或攜帶中脫落。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設有收音裝置,該收音裝置用于處理、輸出天線接收的信號,以實現閱讀板的收音功能,從而豐富了閱讀板的功能,提高了閱讀板的市場競爭力。具體的蘇紅,天線8設置在“L”形框架上,而收音裝置則內置于閱讀主板內部。為了提高固定效果,所述彈性帶位于凹槽的中部。進一步的,在所述閱讀主板上還設有揚聲器。為了外形美觀,所述閱讀主板和手寫板的組合形狀呈矩形,所述“L”形框架則與該矩形的相鄰兩邊相匹配。按照上述實施例,即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多功能閱讀設備,包括閱讀主板(1),“L”形框架(3),設置在該“L”形框架(3)上的數字按鍵(4),與閱讀主板(I)并列設置的手寫板(2),以及中心處理單元和數據輸出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閱讀主板(I)的背部設有與人手掌形狀相匹配的凹槽(5),而在閱讀主板(I)背部的兩側還分別連接同一根彈性帶(6),在“L”形框架(3)上還設有天線(8),而在閱讀主板(I)內部則設有與該天線(8)連接的收音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閱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帶(6)位于凹槽(5)的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閱讀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閱讀主板(I)上還設有揚聲器(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閱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閱讀主板(I)和手寫板(2)的組合形狀呈矩形,所述“L”形框架(3)則與該矩形的相鄰兩邊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多功能閱讀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閱讀板使用不便,功能單一的問題。多功能閱讀設備包括閱讀主板(1),“L”形框架(3),設置在該“L”形框架(3)上的數字按鍵(4),與閱讀主板(1)并列設置的手寫板(2),以及中心處理單元和數據輸出單元,在所述閱讀主板(1)的背部設有與人手掌形狀相匹配的凹槽(5),而在閱讀主板(1)背部的兩側還分別連接同一根彈性帶(6),在“L”形框架(3)上還設有天線(8),而在閱讀主板(1)內部則設有與該天線(8)連接的收音裝置。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實現方便、成本低廉。因此,適合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G09B5/06GK203055204SQ2012205720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王鳳娟 申請人:成都益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