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裝訂機械,具體涉及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自動平裝膠訂線的膠訂機中,書芯兩側邊在離書背6毫米左右的位置要上膠水,以便于與封面粘接牢固。但是要使書本平整,并在下一個工位書本側面的夾緊過程中不能使膠水滲出,因此膠水厚薄的調整很重要。以往調整膠水厚薄是要在機器停機時才能進行,這就降低了機器的使用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它可以不用停機就能調整書本側膠水的厚薄,從而提高了機器的使用效率。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包括一膠斗、一對膠輪架、一對錐齒輪、一對上膠輪、一對齒輪、一對調節軸、一對刮膠板、一對調節螺釘,其中,所述膠斗安裝在一支架上;所述一對膠輪架間隔地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膠斗的上方;所述一對錐齒輪位于所述膠斗內并分別通過一根小軸一一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的中部;所述一對上膠輪位于所述膠斗內并一一對應地套裝在一對錐齒輪上;所述一對齒輪一一對應地與一對錐齒輪嚙合并通過一根傳動軸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一對調節軸一一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上,該一對調節軸的一頭端面上分別開設一螺紋盲孔;所述一對刮膠板——對應地 固定在一對調節軸的中部并——對應地位于一對上膠輪的一側;所述一對調節螺釘一一對應地穿過一對膠輪架的一頭端面并一一對應地連接在一對調節軸的螺紋盲孔中。上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一對調節螺釘分別通過擋圈和壓簧一一對應地連接在一對調節軸的螺紋盲孔中。上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一對調節軸的兩頭分別通過一復合軸承安裝在一對膠輪架上。上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一對調節軸的另一頭一一對應地穿過一對膠輪架的另一頭端面并安裝一限位套。上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傳動軸與驅動機構連接,該驅動機構包括一手柄、一驅動軸及一齒輪傳動機構。上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一對刮膠板分別通過一墊板一一對應地固定在一對調節軸的中部。本實用新型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布局合理,維護方便,操作及調整簡單可靠,它可以不用停機就能調節書本側膠水的厚薄,從而提高了機器的使用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的A-A向視圖;圖3為圖2中的B向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中的輪架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其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包括一膠斗1、一對膠輪架21、22、一對錐齒輪31、32、一對上膠輪41、42、一對齒輪51、52、一對調節軸61、62、一對刮膠板71、72、一對調節螺釘81、82,其中,膠斗I安裝在支架10上;一對膠輪架21、22間隔地安裝在支架10上并位于膠斗I的上方;一對膠輪架21、22的間隔距離可視書本的厚度調節;一對錐齒輪31、32位于膠斗I內并分別通過一根小軸30——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21、22的中部;一對上膠輪41、42位于膠斗I內并——對應地套裝在一對錐齒輪31、32上;一對齒輪51、52——對應地與一對錐齒輪31、32嚙合并通過一根傳動軸50安裝在支架10上;傳動軸50與一驅動機構連接,該驅動機構包括一手柄91、一驅動軸92及一齒輪傳動機構93 ;一對調節軸61、62的兩頭分別通過一復合軸承63——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2U22上,該一對調節軸61、62的一頭端面上分別開設一螺紋盲孔,該一對調節軸61、62的另一頭一一對應地穿過一對膠輪架21、22的另一頭端面并安裝一限位套64 ;一對刮膠板71、72分別通過一墊板70——對應地固定在一對調節軸61、62上并——對應地位于上膠輪41、42的一側;一對調節螺釘81、82分別通過一擋圈83和一壓簧84——對應地螺紋連接在一對調節軸61、62的螺紋盲孔中,以使該一對調節螺釘81、82只能轉動不能軸向移動。本實用新型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驅動機構通過傳動軸50時一對齒輪51、52轉動,帶動一對與齒輪51、52嚙合的錐齒輪31、32轉動,從而使一對上膠輪41、42轉動而把膠斗I里的膠水帶到書本20的側面完成上膠水的動作。通過調整一對刮膠板71、72與一對上膠輪41、42之間的距離便可控制書本側的膠水厚薄。先轉動一對調節螺釘81、82,此時擋圈83隨調節螺釘81、82同時轉動,一對調節螺釘81、82不會軸向移動,只能帶動一對調節軸61、62軸向移動,從而使固定在一對調節軸61、62上的一對刮膠板71、72上下移動,一對刮膠板71、72離上膠輪41、42越近,帶到書本上的膠水越薄,反之越厚,這種不用停機就能調節膠水厚薄的裝置方便可靠。限位套64的作用是為了防止一對刮膠板71、72碰到一對上膠輪41、42。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包括一膠斗、一對膠輪架、一對錐齒輪、一對上膠輪、一對齒輪、一對調節軸、一對刮膠板、一對調節螺釘,其特征在于, 所述膠斗安裝在一支架上; 所述一對膠輪架間隔地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膠斗的上方; 所述一對錐齒輪位于所述膠斗內并分別通過一根小軸一一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的中部; 所述一對上膠輪位于所述膠斗內并一一對應地套裝在一對錐齒輪上; 所述一對齒輪一一對應地與一對錐齒輪嚙合并通過一根傳動軸安裝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一對調節軸一一對應地安裝在一對膠輪架上,該一對調節軸的一頭端面上分別開設一螺紋盲孔; 所述一對刮膠板——對應地固定在一對調節軸的中部并——對應地位于一對上膠輪的一側; 所述一對調節螺釘一一對應地穿過一對膠輪架的一頭端面并一一對應地連接在一對調節軸的螺紋盲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調節螺釘分別通過擋圈和壓簧一一對應地連接在一對調節軸的螺紋盲孔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調節軸的兩頭分別通過一復合軸承安裝在一對膠輪架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調節軸的另一頭一一對應地穿過一對膠輪架的另一頭端面并安裝一限位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與驅動機構連接,該驅動機構包括一手柄、一驅動軸及一齒輪傳動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刮膠板分別通過一墊板--對應地固定在一對調節軸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用停機就能調整書本側膠水的厚薄的膠訂機上的書本側膠水的調節裝置,包括一膠斗、一對膠輪架、一對錐齒輪、一對上膠輪、一對齒輪、一對調節軸、一對刮膠板、一對調節螺釘。膠斗安裝在一支架上;一對膠輪架間隔地安裝在支架上;一對錐齒輪位于所述膠斗內并分別通過一根小軸安裝在一對膠輪架的中部;一對上膠輪位于膠斗內并套裝在一對錐齒輪上;一對齒輪與一對錐齒輪嚙合并通過一根傳動軸安裝在支架上;一對調節軸安裝在一對膠輪架上,該一對調節軸的一頭端面上分別開設一螺紋盲孔;一對刮膠板固定在一對調節軸的中部并位于一對上膠輪的一側;一對調節螺釘穿過一對膠輪架的一頭端面并連接在一對調節軸的螺紋盲孔中。
文檔編號B42C11/04GK203004569SQ20122059461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劉建輝 申請人:上海紫光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