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標識牌安裝抱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抱箍,具體涉及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
背景技術:
所謂抱箍是用一種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種材料的構件,它屬于緊固件。抱箍裝置由箍板、翼板、拉結筋板、螺栓及內襯墊構成。抱箍有好多種,電纜抱箍、電線桿抱箍,、拉線抱箍、吊線抱箍、不銹鋼抱箍都是比較常用的。然而現有的抱箍結構笨重,安裝不靈活,需要借助螺絲刀等工具來完成安裝緊固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解決了現有的抱箍結構笨重,安裝不靈活的問題。( 二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呈半圓弧形,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一端通過鉸鏈相連,所述下抱箍另一端鉸接有螺桿,所述上抱箍另一端設有通槽,所述螺桿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上端設有手柄。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由鋁型材加工制成。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為工字型中空結構。還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抱箍上。(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相比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安裝靈活,用手即可擰緊緊固,具有實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所示的,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包括上抱箍I和下抱箍3,所述上抱箍I和下抱箍3呈半圓弧形,所述上抱箍I和下抱箍3 —端通過鉸鏈2相連,所述下抱箍3另一端鉸接有螺桿5,所述上抱箍1另一端設有通槽6,所述螺桿5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母8,所述螺母8上端設有手柄7。
所述上抱箍I和下抱箍3由鋁型材加工制成。[0017]所述上抱箍I和下抱箍3為工字型中空結構。工字型鋁型材降低了整體的重量,并節約了成本,且不易生銹。還包括一底座9,所述底座9通過螺栓4固定于所述下抱箍3上。使用時,將上抱箍和下抱箍合攏,旋松螺母,將螺桿推到上抱箍的通槽內,手握螺母的手柄擰緊螺母,將抱箍緊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安裝靈活,用手即可擰緊緊固,具有實用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呈半圓弧形,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一端通過鉸鏈相連,所述下抱箍另一端鉸接有螺桿,所述上抱箍另一端設有通槽,所述螺桿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上端設有手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識牌安裝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由鋁型材加工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標識牌安裝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為工字型中空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標識牌安裝抱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下 抱箍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標識牌安裝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呈半圓弧形,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一端通過鉸鏈相連,所述下抱箍另一端鉸接有螺桿,所述上抱箍另一端設有通槽,所述螺桿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上端設有手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安裝靈活,用手即可擰緊緊固,具有實用性。
文檔編號G09F7/18GK203150011SQ2012207415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顧梅, 林文杰 申請人:天津駿達安科科技有限公司